鮑爾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4章 會上敢提建議,蘭市長第一次表揚我,官場智鬥,鮑爾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34章:會上敢提建議,蘭市長第一次表揚我
過了年,出了元宵,孟市長答應召開第一次協調會議。
這次會議,規格比較高。
因為涉及到各個不同的係統,一是衛生部門,屬孟副市長分管,二是林業部門,屬舒有元副市長分管。所以,市長蘭亮生親自到會。
蕭子良副書記主持會議。
當然,我和黎永誌也要參加。
會議開始,蕭書記說:
“莫林山醫養中心全部建成,現在是要組建人員,購置設備,下半年啟用。但涉及到兩個部門,一是林業部門,二是衛生部門。
兩個部門都有不同的意見,今天開一次協調會。下麵,請林業局董局長、衛生局花局長分彆發表意見。”
董局長說:“非常高興,市裡把醫養中心建在莫林山林場,但這塊地是林場的,林場這麼多職工要生存,所以,我提兩個要求。
一是林場要占成。要確定分成比例,不能給林場帶來利益,林場肯定不答應。
二是林場有這麼多職工子女,他們也有衛校畢業的,要給他們安排就業。所以,醫養中心要吸收一部分人就業。
醫養中心一些不要醫術的輔助崗位,比如食堂,衛生員等等,應該從林場招收人員。我就這兩個要求,暫講這麼多。”
大家一聽,董局長說的也不過份。
這時,花局長說道:
“我說幾句真話吧,成立這麼一個醫養中心,我事前不知道,原來分管領導姚芷蘭副市長跟我說,這是市委領導的意圖。
既然是市裡的意圖,我也同意,但是,現實情況是,我到中醫院開過會議,做過工作,現在是沒有人願意分流到那兒去。”
蕭書記問:“為什麼不去?”
花局長說:“年輕人不願去,在大山之上,生活很單調,找對象都難。中年人不願去,一去家裡顧不上,小孩上學都沒法接送。老年人不願去,搞幾年就要退休了。
交通不便,家裡生活難於照顧。
所以,我建議,這個醫養中心就交給林業局吧。”
花局長說完,一下冷場。
原來想著兩個局會爭,就是爭利益分配,想不到花局長直接打起了退堂鼓,根本就不願意接收。
眾人麵麵相覷。
花局長說的是實話,因為我們內部開會,確定了由曹再升去中醫院開了一次職工大會。這是他回來彙報的情況,和我分析的一模一樣。
蕭書記問:“其他人有什麼意見?”
黎永誌望了我一眼,我舉起了手。
主席台上的幾個領導,全看到了。
蕭書記指著我說:“郝曉東局長,你發表意見。”
我說:“我的意見有點另類,是剛才坐在這兒邊聽邊想出來的。這個醫院由衛生局、林業局共同管理,這一點不能變。
因為醫養中心屬於醫療序列,這是不容爭議的。但它又座落在莫林山林場,是林場的一部分,脫離這一實際情況,也是不現實的。
所以,在管理上,它必須接受兩重領導。因為,衛生局、林業局、林場三個單位各抽調一名領導,成立一個三人領導小組。代為管理這個中心。”
大家一聽,覺得我講的符合實際情況。
接下來,我才開始放大招。
“我既理解花局長的苦衷,也理解董局長要安排職工家屬的要求。
但是,要中醫院分流一些人去辦這個醫養中心,或者給林場安排一些職工子女就業,這個醫養中心,我可以預見,一年勉強營業,兩年必定垮掉。”
這幾句話一出,所有的人都覺得我膽子太大,當著蘭市長竟然口出狂言。蕭書記也有點著急,因為我事先也沒向他彙報過想法,而且我又不是學醫的,竟然說出這樣泄氣的話。
在所有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之後,我鏗鏘有力地說:
“想要把這個醫養中心辦好,必須麵向社會招聘醫務人員,不管是林場子弟還是中醫院職工,不管是什麼人,都必須參加統一的招聘考試。
這就是說,全員招聘製。全員招聘製有幾大好處。
一是我們縣的醫務工作者不想上山,其他人願意啊。擴大招聘範圍就行,現在國家不包分配了,有多少人找不到工作啊。
第二,也隻有全員招聘製,醫院才有活力。為了這個事,我做了一些前期工作,與一位同學先期聯係了,他是福建人,中醫世家,在當地很有名氣。
他願意過來,願意過來,就讓他當副院長吧。大膽啟用人才,把醫養中心搞得紅紅火火,我隻怕中醫院的同誌,以後搶著要求去。
第三,畢竟是在山上工作,招聘來的人在薪金上實行浮動。跟山下的醫院一樣,乾也這麼多錢,不乾也是這麼多錢,誰去呢?
我讀過曆史書,當年曾國藩的湘軍,他給的薪水就比清朝編製的八旗軍高三倍,比地方的綠營高十倍,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高薪之下,一定能招到高人能人,必定會產生高質量的服務。高明的醫術加上高質量的服務,醫養中心必能獲得高水平的收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官場智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官場智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