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黑不溜秋的硯台一方?這個可以
我不是小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2章 黑不溜秋的硯台一方?這個可以,罵我朝廷鷹犬?我乃大秦武聖!,我不是小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12章黑不溜秋的硯台一方?這個可以有啊!第12頁 時代變了。 當肖樓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連他自己都麵上透出幾分迷茫。 第一次察覺時代變化,他是在踏入西北境,看鄭陽郡武學試煉。 那些年輕軍將的配合,低階武官的悍不畏死,連江湖武者都全力效命。 那一場試煉,肖樓竟然有熱血重燃之感。 西北境的那些年輕人,完全沒有皇城世家子的浮躁,更多的是對未來,對建功立業的渴望。 第二次覺察到時代變化,肖樓依然是在西北境。 當時北燕皇帝慕容昭的謀劃,鎮西軍與拒北軍聯手攻秦,可謂大勢滔滔。 就連坐鎮西北境的肖樓都覺得,那一戰大秦能全身而退就不錯了。 結果,大秦在那一戰大勝。 也是那一戰開始,肖樓真正重視起張遠這個人。 因為他看到的不是張遠一個人。 是一群願意與張遠並肩拚殺的人。 在皇城,他很難看到這麼多年輕人拚死搏殺。 那時候,肖樓就覺得,這天下大勢,在改變。 再然後,不管是瑜遠商行看到的拍賣,還是青天洲上的天地晉升,都讓肖樓有一種身在天下未有之變,與有榮焉的感受。 特彆是磅礴的天地之力讓大秦強者輩出,讓後輩精英如雨後春筍。 軍機處,春獵試煉,精英榜排名…… “越來越多的大宗師需要功勳,需要與之匹配的身份地位。” “越來越多的天驕,想要憑借自身的潛力與實力,得到天下人的矚目。” 肖樓麵上露出一絲感慨,低聲道:“大勢滾滾,陛下連朝堂格局都在改,你們難道還覺得,朝堂之上缺了誰不行?” 京兆府的後堂之中,一位位官員麵色變幻。 他們不怕皇帝真的要罷免百官,因為皇帝也要信重的官員為朝堂做事。 可是他們怕自己被替代。 正如肖樓所說,大秦有的是精英,有的是強者,還有那無數低階官員,青天洲上無數儒道修行者。 皇城之中,根本不缺為朝堂做事的人。 肖樓目光掃過眾人,再次開口:“據我所知,陛下有意讓文淵閣擬詔,賜近來名聲頗響的白鹿山莊墨軒為大學士。” “還有其他從青天洲來遊曆的儒道修行者,陛下都有意征召,入官府和各地府學,乃至入皇城和禦史台,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說之前的話語,已經讓大堂之中眾人心中動搖。 那麼現在這句話,就是最後一根稻草,將所有人心中的城牆壓垮。 青天洲上那麼多儒道修行者,甚至還有儒道大宗師,隻要陛下征召,多少人來都可以。 而且,青天洲上儒道修行者還修爭鬥之法,手段比雍天洲儒修學子更多許多。 “府尹大人,那,那我們怎麼辦?” “大人,當真要將所有家產登記在冊?” “大人,這,相比曹越,我,我這家業……” 後堂之中,一時間有些紛亂。 相比曹越,在場眾人誰家產業不是價值數十上百萬金銀? 這等家業真的擺在明麵上,哪怕不是貪,也成了貪。 何況,這等家業,本就未必是乾淨來的。 “彆說諸位,就是肖某我,現在也在頭疼啊……” 肖樓麵上露出苦笑,搖搖頭,然後輕歎。 “可惜我那城外新建的莊子,還沒住過幾日。” 他抬手,掏出一塊巴掌大的黑色硯台。 這硯台上,有幾道刻痕,刻痕看似平常,但在場的都是見識不凡,一眼能看出,這是儒道強者手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512章黑不溜秋的硯台一方?這個可以有啊!第22頁 “那偌大園子,就換了這一方黑不溜秋的硯台,瑜遠商行,這生意做的真是黑。” 肖樓狀似無意的說一句,然後將硯台收起,踱著步子走出後堂。 後堂之中,眾人相互看看,目中透出精亮。 黑不溜秋的硯台一方? 這個可以有啊! —————————————————— 春山洞天。 迷霧籠罩,一方方高座都已經到齊。 代號“石橋”的禮部尚書王安之是第一次參加聚會。 不隻是他,另外兩位大宗師境,也是第一次參與迷霧中的聚會。 這兩位大宗師,一位是禁衛統領鄭橋山,一位是皇族供奉紫城道長。 代號“鐵甲”的禁衛軍統領鄭橋山是武勳戰侯,在瑜遠商行運轉北境長城各種物資時候,得到的春山圖。 紫城道長則是因為其擅長煉製丹藥,在瑜遠商行買靈藥,賣丹藥,一來二去熟識了,得了畫卷。 至於王安之手上畫卷,是借禮部侍郎龔宇正之手送去的。 沒有這畫卷,沒有畫卷之中隻言片語消息傳遞,王安之怎麼敢參與變法之事,參與內閣之變? 六部之間,這一次禮部走在最前麵,外人竟然一點風聲都沒有得到。 真正原因是,王安之早就從春山洞天那小院的畫卷留字中得到消息。 此時,端坐在自己位置,王安之麵上帶著幾分好奇,看向那黑虎席位。 他對這位春山洞天聚會的發起者身份有些揣測,但都沒有實在證據。 當然,他也明白,沒必要去追尋聚會之中人的身份。 就比如他,其他人知道不知道他身份都無所謂,在這裡,大家隻做利益交換。 黑虎席位上,張遠目光掃過所有人,然後淡淡開口。 “本次聚會,是為商討百官自查之事。” “百官自查,大勢所趨,不知諸位有何看法?” 有何看法? 迷霧之中,一方方坐席上的身影都絲毫不動。 身在青天洲上的大皇子和孔靈筠,左丘韌等人,對此事還沒有了解,一時無法開口。 西昌侯人在東境,也不知這件事。 琪貴妃身為貴妃,本就很少發表意見。 至於餘愧貞,則是多聽少言。 趙瑜倒是知道,並且張遠已經與她有不少謀劃,但她人還在北境長城,一時也沒有太多乾涉此事能力。 其他人身份有知道這件事的,目前基本都是觀望。 大皇子抬頭,沉吟一下道:“不知這百官自查之事,具體如何?” 聽到大皇子問話,端坐的餘愧貞笑一聲道:“蟄龍先生不知,那在下就將此事簡單講述。” 他餘愧貞全程參與這件事,當然了解清楚。 他簡單將皇城之中青陽侯執掌武禦司,引動各方悄然施壓,沒想到青陽侯以殺破局,最終引動陛下發起百官自查的事情講出來。 巧合。 哪怕是親身參與的禮部尚書王安之,此時聽來,都覺得這是一件巧合的事情。 “百官自查,這恐怕很難啊……”大皇子低低輕語。 身為大秦皇子,他怎麼不知道朝堂百官狀態? 這是真能查的動嗎? “蟄龍先生所言差矣。”迷霧之中一道聲音響起。 石橋。 禮部尚書王安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