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諸位,時代變了
我不是小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1章 諸位,時代變了,罵我朝廷鷹犬?我乃大秦武聖!,我不是小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11章諸位,時代變了第12頁 五皇子說完,轉身徑直走入府中。 郭文華快步跟上。 雙手捧刀的墨玄朗聲道:“卑職定將話傳到。” 說完,他身形一動,已經化為殘影離開。 這等場景,讓那幾位五皇子府供奉都是後背發寒。 這位鎮妖司中強者,他們無一人能敵! 五皇子府門外,許文遠低歎一聲,看向躺在血泊中的陳正義,心頭泛起狐死兔悲之感。 從謀劃對付鎮天司,眾人意氣風發,到此時入獄的入獄,身死的身死,竟是一場紛亂。 “入府抓人,送刀殺人,五皇子當真在青陽侯眼裡,就如此輕賤?”許文遠身側,傳來李文淵的低語。 “李兄,這樣的鎮天司,這樣的青陽侯,在五皇子和陛下眼裡,才是真正的好刀啊……”許文遠看向府中前行的五皇子和郭文華,麵色複雜。 他許文遠也好,死在五皇子刀下的陳正義也罷,還有那被抓去司獄的趙富國,都不是五皇子真正看重的。 在五皇子眼中,哪怕是與其為敵的青陽侯,反而是更有分量。 “殿下,這是陛下的刀。”府中,隨在五皇子身後的郭文華壓低聲音開口。 陛下的刀。 鎮天司,青陽侯,都是陛下的刀。 青陽侯送刀來,不隻是代表青陽侯本人,更是代表大秦皇帝! 在皇帝眼中,從大皇子遠赴青天洲之後,五皇子在皇城之中所為,過了! 五皇子點點頭,雙目之中透出精光。 “也好,百官自查,這一刀我先斬了,也算撇清關係。” “如此說,青陽侯倒是並非真要與本皇子為敵。” 說到這,他腳步頓住,麵上露出幾分神采。 “當真是一柄好刀。” 鎮天司黑冰台,都是帝王手中的刀。 對於帝王來說,這柄刀越利越好。 現在他嬴禮是五皇子,這柄刀鋒芒畢露,似乎會傷到他。 可要是有一天他嬴禮不再隻是五皇子,有資格將這柄刀握在手中呢? 如此好刀在手,何其暢快? “從府中挑選幾柄寶刀,送去青陽侯府。” 五皇的聲音響起。 —————————————————— 隻用一日。 沉寂無數年的鎮天司重新回到皇城百姓眼前。 殺。 什麼叫皇權特許,殺人無錯? 青陽侯持刀從大理寺門前殺到刑部,七品官殺的,五品官也殺的。 文官殺的,武官也殺的。 不但殺,還堵在皇宮乾陽殿門前殺,還將刀送到五皇子府,讓五皇子自己殺。 皇城這麼大,真見過青陽侯的人不過寥寥。 但滿皇城如今議論的,都是一句話。 青陽侯,敢殺人。 因為青陽侯持刀殺人成為百姓瘋傳之事,反而鎮天司抓捕大理寺刑部上下數百人,抄數十官員之家的事情,倒是沒人在意了。 連著鎮天司從皇城書院擒去數百學子教習,將刑部尚書都截入司獄,也沒多少人過問。 原本,這等事情必然是引起洶湧輿情,禦史台怕是要全員出動,上書的折子如雪花一般。 可是現在禦史台也好,禮部也罷,乃至於朝堂百官,竟然沒有時間去管外人事。 他們自己都自身難保! 樞密院一日三聖旨,六部尚書有三位被留在禦書房。 三司聯手,百官自查。 禦史台新任禦史大夫曹越,將自己所有家產名錄貼在東華門外邸報欄中,言他曹越除此名錄之外多一兩紋銀之產,甘願辭官歸隱。 皇城,亂了。 這亂,不是戰亂,而是紛亂。 這麼多年來,大秦的百姓已經習慣了那些官員揮金如土,那些世家廣廈萬千的狀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511章諸位,時代變了第22頁 拿著五兩紋銀俸祿的武卒眼中,那些官員就該是腦滿腸肥,就該是金銀不缺。 可是曹越完全顛覆了百姓與低階武者,低階武官武卒的認知。 大秦,真有兩袖清風的官! 這大秦,真有為江山,為萬民的官! 這樣的官,就該被皇帝重用! 皇帝聖明,用曹越為禦史大夫! 皇帝聖明,用敢殺人的青陽侯為武禦司司首! 皇城之中,一時間竟然沉寂了。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百官自查的結果。 京兆府。 身穿青灰儒袍的府衙肖樓坐在後堂,身前是十多位京兆府中官員。 此地是後堂,眾人也都沒有穿官服。 這些官員,除了大多數的京兆府官員,還有幾位是吏部中人。 肖樓的嶽丈是吏部尚書司馬清光,他與吏部中官員也算熟悉。 肖樓看向眾人,麵色平靜。 “諸位同僚與我肖樓共事也有數年,對我的為人也該是了解。” “此時連夜召集大家來府中,是為商議百官自查之事。” 肖樓的目光掃過,低聲道:“司馬尚書如今置留宮中,吏部一時無法掌控百官訊息,也無法推動自查之事。” “這是陛下有意為之,也是司馬尚書自保之法。” “司馬尚書是我嶽丈,我就把話說明白。” “這一次禮部主導自查,那些禮部文官又大多清廉,吏部,戶部,還有京兆府這等實職官員身在其位,就算再乾淨,也比不上禮部和禦史台的人。” “此事查下去,禮部和禦史台必然為百姓擁戴,吏部,戶部,其他官員,恐怕要為天下唾棄。” 肖樓看向眾人,神色之中多出一絲複雜。 “曹越將自己家產公開,連我也是震驚。” “回頭想想,我等身家與其相比,何止千倍萬倍之巨?” “百姓,該怎麼想我們?” 大堂之中,一時沉默。 都是做久了官的,誰都明白肖樓心思。 司馬清光乃是吏部尚書,本該是最可能成為內閣大學士,成為國相人選。 可是這次禮部參與百官自查,禮部官員又大多清貴。 等自查結果公布,司馬清光彆說入閣,不被牽連就不錯了。 吏部,那可是六部之中最肥之地,比戶部還肥。 現在肖樓尋他們,必然是為司馬清光鋪路。 “府尹大人,陛下這次當真鐵了心要查?”站在肖樓身前的五旬老者雙目眯起,“皇城之中,若是真查,又有多少人是乾淨的?” “不錯,要是真將百官都罷免了,誰為大秦做事?”另一位四旬出頭的青袍文官低聲說道。 其他人都是相互看看,微微點頭。 法不責眾。 這等自查,要是真徹底查下去,最終怕不就是一攤爛賬。 “你們不懂。” 肖樓搖搖頭,輕輕擺手。 “你們覺得大秦少了百官不行,卻忘記了,各方郡府,有的是人願意來皇城為官。” “你們覺得大秦的官需要儒道修行精深,需要精通各種律法,可是你們忘記了,青天洲上多的是儒道修行者。” 肖樓的聲音,讓所有人愣住。 “犯官發配陳洲,調青天洲上大儒入朝,如今天道大盛,多少年輕人有潛力有熱血,不求名利,隻為大秦。” “你們聽說過他們的口號嗎?”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諸位,時代變了。” 肖樓的目光緩緩落在身前幾人身上,輕聲道:“百官自查結果陛下不滿意的話,還有鎮天司,還有青陽侯。” “青陽侯手中的刀,很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