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內地糖類市場的機遇
水下野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1章 內地糖類市場的機遇,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水下野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681章內地糖類市場的機遇第12頁 王誌群回道:“目前遊戲底層框架已經完成了,界麵運行方麵還在優化,也有一些技術上的難題,包括軟件與硬件的都有; 這方麵解決不了的,我已經委托英特爾那邊從美國派遣之前參與過遊戲開發的工程師過來幫忙,隻是英特爾最近很忙,時間方麵與我們的配合不算很好。” “英特爾那邊的自己的任務本身就很重,估計也的確沒太多精力。”楊文東點點頭道:“如果技術方麵問題解決不了,那也可以考慮從美國其他科技公司挖人,高薪挖幾個來香港,這點成本我們還是能夠出的起的。” 身為英特爾的大股東,雖然不乾涉英特爾公司的運營,但其內部的一些大項目還是知道一點的,隻不過也隻是知道大概,具體細節不清楚,再說他也不是很懂; 英特爾之前的兩款芯片成功,現在正在開拓第三款甚至未來儲備第四款,任務繁重,可也不得不拚命,因為一個不注意,其他芯片公司就可能跟上甚至超過。 論“卷”,本世紀上半葉的美國絲毫不比未來的內地普通工業差,而下半葉的電子科技行業及互聯網行業也一樣非常卷,不卷就被其他同行卷死了,當然,給員工的回報也足夠高。 英特爾如今的地位,離穩固還遠著呢,所以楊文東也不好過分要求他們配合自己,畢竟,自己的遊戲產業固然重要,但長期來看,也未必比的過英特爾。 “好的,我立刻安排。”王誌群答應道。 楊文東又道:“利用海外的技術人員,來香港工作,這也是很正常的,美國也一樣在吸納全球的技術人才,隻要以後能夠穩定的為我們所用,或者香港這邊的人能夠學到相關知識,就行,不必在意國籍,香港本身也算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城市了,以後我們也會吸納大量鬼佬管理層或者工程師的。” 想做國際業務,那自然適度的需要鬼佬,畢竟,這個時代經濟還是歐美掌控的,鬼佬職員在對外貿易方麵有天然優勢,前世李嘉成產業做大之後,也大量聘請鬼佬,其中最出名的也就是馬世明。 1973年2月12日,春節過去,香港的經濟仍然沒有恢複的跡象,一切都處在蕭條之中; 楊文東在四季酒店迎接了一位從南洋來的客人:“郭生,看你的樣子,似乎有些發愁啊?什麼事能夠將你這位糖王難住啊?” 站在楊文東麵前的,正是最近剛剛被任為“亞洲糖王”的郭賀年;這位本身在經營上很有天賦與能力,這一世又與楊文東合資在馬來西亞大規模囤積地皮修建甘蔗農場,外加又獲得恒生銀行的大力支持,發展速度可能比原先曆史上還要快的多; 就在去年,他就被馬來西亞報紙評為馬來最有錢的富豪之一,直逼多位經營接近百年幾代的豪門家族,主要擅長的就是製糖業、木材產業等等; 楊文東縱然與他合資經營,但他的目的也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多的糖固然也會出售,但在這方麵精細化的運營還是比不過郭賀年的,也沒想過要比,任何一個財團,或許會經營很多產業,但不可能每樣都精通,本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長興集團能夠將現有的核心產業運營好就夠了,也沒想著在那麼多跟“穿越”優勢不大的產業中獲得頂級成功地位。 郭鶴年搖搖頭道:“唉,倒黴啊,去年年底我高價參與了中環邊上一塊地皮的競拍,這件事你也應該知道,我想建五星級酒店; 結果這拍下來還不到2個月,香港就爆發經濟危機了,地價現在也開始下跌,一下子就損失了上千萬,而且看趨勢,後麵地價還會繼續跌,你說我鬱悶不鬱悶。” 縱然身價已經不低,可上千萬港元對他來說,也是一筆非常不小的資金了;且這還是第一次在香港進行物業大投資,就碰到了這樣的事,可以說是流年不利了,華人階層對於這種事都是比較忌諱的。 楊文東笑道:“投資地產,本身就是這樣,連你最擅長的糖類價格也是經常性波動的,任何生意也都差不多的; 再說,香港如今的核心問題是之前的投資過熱,但長期來看,肯定還是會越來越好的,所以不需要擔心太多,你的酒店繼續建就行,等建好了也要一兩年,我估計經濟必然會恢複的。 就像67年那會,看起來比65年跌了很多,可到了70年不就恢複了?” 之前郭賀年想要投資香港酒店,楊文東縱然知道香港未來經濟會出問題,但也沒有提醒,因為沒必要,他們二人的關係還不至於那麼好,甚至就算是在香港,也就趙樂來、林浩宇等人被他提醒了下; 再說,曆史改變,他也不清楚具體時間,也沒理由讓一個海外資本長期等待著不投資,反正從長期來看,來香港投資地產酒店還是不會虧的。 “希望如楊生所說吧。”郭賀年笑了笑,道:“不過我所憂愁的事,倒不是這個,投資就算虧了也沒多少,我所煩惱的是另外一件事; 楊生,這件事我可以告訴你,希望你能夠與我一起完成,但如果你不願意參與,還請不要告訴其他人。” “很嚴重嗎?”楊文東也是奇怪道:“那我還是不知道為好吧?” 郭賀年搖搖頭道:“這倒不至於,這件事是關於內地的。” “內地的?那說來聽聽?”楊文東頓時來了興趣; 如今離內地改開還有5年,隨著71年內地與美國關係轉好,也開始與西方其他國家交好,貿易方麵也開始好轉,香港的很多貿易公司都借著這個機會大發橫財,包括長興貿易公司也參與了進去,不過不多; 因為現在內地的主要貿易還是進口一些物資,在出口方麵,與之前沒什麼區彆,而長興貿易主要擅長的還是零售方麵以及自己內部兄弟公司類型的業務,與內地的需求類型有些不一樣。 郭賀年道:“國內的一位官員與華潤的人找到了我,說國內如今需要30萬噸的糖,但這個采購不能公開,所以想讓我偷偷的幫國內一把,暗中收購。”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681章內地糖類市場的機遇第22頁 “原來是這樣。”楊文東點點頭,道:“這件事可不容易啊,30萬噸不是小數量,暗中完成的難度很高。” 糖類畢竟不是主糧,全球產能方麵,比起主糧低多了,30萬噸已經不少了; 且更重要的是,雖然全球產能遠高於30萬噸,但額外采購是非常少的,因為農業基本上都是預定型交易,無論是采購方還是生產方,都需要在種植之前就簽署協議的,不然等農產品出來了,要麼賣不掉、要麼買不到; 早期的期貨,誕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解決農業大眾商品的銷售問題,隻不過後來被人玩的杠杆放大,變成一種暴利金融工具了。 郭鶴年也同意道:“是啊,這種消息,一旦放出,全球糖價必然暴漲,內地的資金有限,想的是以現在平穩的價格收購30萬噸。” “我們的產能不夠,且我們自己也需要,就算公開收購一點,也無濟於事。”楊文東皺眉道:“內地那邊如果能夠去年說需求,也就方便多了。” 需要30萬噸糖,其實不是問題,但不能這麼急,如果說需要半年以後的,那直接購買未來期貨或者專門找大型農場預定,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這個事我也沒多問,知道了也沒意義,總之就是現在國內缺糖,現在就是考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郭賀年搖搖頭道:“楊生可有什麼辦法?” 楊文東道:“我也沒什麼辦法,這件事內地找你而不是找我,也說明在這方麵,你比我強多了。” 郭賀年笑道:“哈哈,楊生謙虛了,這件事我也算是有點眉目了,但我告知你,其實是為了另外一個目的; 國內對於糖的需求,以後估計會越來越高,但國內無論是土地還是化肥,都需要用在主糧之上,糖類還是可能需要對外采購,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你的意思是擴大我們在馬來西亞的甘蔗農場?”楊文東反問道。 早年他就與郭賀年合作在馬來西亞囤積了大量原始土地,然後逐步的開發成甘蔗農場; 這裡麵最大的進度阻礙不是在於資金或者本地政策等等,而是訂單,沒有足夠的訂單,那盲目擴張就是自尋死路; 不過全球對於糖類的需求量還是逐步走高的,隻是生產方也多,如果能夠獲得內地的穩定訂單,那絕對是可以大幅度擴大生產基地。 郭賀年點頭道:“對,按照與我對接之人的消息,未來內地的核心任務是提升經濟與百姓的生活質量,那對糖類的需求必然非常高,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黃金機會了。” “好,這沒問題。”楊文東也立刻答應下來:“需要建多大基地,投資多少,你算過了沒?” 在前世,他也沒特彆關注過改開前後對於進口糖類的需求,但這東西基本上是必需品,加上國內農業不發達,那需求量必須越來越高。 “哈哈,楊生同意就好。”郭賀年道:“投資方麵我還沒有算好,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給內地平價買到這30萬噸糖,後麵才好談長期供應的合作,對吧?” “也是,雖然不是必須,但這一次要是替國內辦成這件事,以後我們價格跟其他人差不多,那才能夠拿到內地的訂單。”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內地雖然人均經濟不強,但畢竟是大國,一些需求的采購力度對於一般公司來說還是很大的,真要是消息放出去,一年幾十萬噸糖類的需求,全球大量糖類貿易公司必然爭搶,甚至國家層麵都可能出馬。 而這一次緊急需求,如果郭賀年能夠解決問題,那以後自然也就有了一定優先權了,這對他們也是好事,畢竟長期的生意才是最重要的; 且這件事的回報還不僅僅在於此,原先曆史上,因為這一次郭賀年的幫助,改開之後國內的多個大型優質項目,內地政府都對郭賀年開了綠燈,包括燕京東方廣場項目,隻不過不巧的是,郭賀年因為當時資金緊張,沒有參與,最後便宜了李嘉成; 當然,老李或者包玉岡等人,其實也在改開初期在國內進行大規模的“幫助”,最簡單的就是建大學,甭管目的是什麼,隻要早期幫助了,後期國內經濟發展起來後,都給了這些群體很大的好處;唯一可惜的包家,包玉岡過早去世,因為沒有兒子,傳承斷掉了,加上吳家沒掌握機會,這份好處也就沒吃到了。 郭賀年又道:“我準備去一趟巴西,假裝以個人名義采購一部分糖類訂單,然後想辦法轉移全球糖類資本的視線,然後再暗中買點現貨,采用多點購買,運到馬來西亞的倉庫,等數量足夠了,就運往內地。” “還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楊文東問道。 郭賀年笑道:“倒也沒什麼,就是需要租一下你的飛機,這樣我才能夠顯得很有財力,鎮住巴西那邊的資本。” “可以,租就不必提了,你直接用吧。”楊文東笑了笑道:“馬來的農場是你我二人合資的,如今為了獲得大客戶,主要是靠你,那我這邊,提供一點幫助,也是我身為股東的義務。” 如果真的與內地達成長期供給協議,那他也是能從中受益的,自然得做點事情,不能白占比彆人的好處,反正也不過是一點資金花費而已。 郭賀年笑了笑,說道:“那行,我就不客氣了。” 對於他們這個級彆的富豪來說,或許不一定買的起私人飛機,但租賃一次,其實也用不了多少錢,對比於自己要做的大事情,這點投入也算不了什麼。那對於楊文東來說就更無所謂了,他也不必太客氣,太客氣了有的時候反而不好。 :求月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