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09章 我有許多鐵,也有許多鹽,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個時候長孫無忌才發現,石頭抱著一個大木盒。 他把木盒放到了桌子上,然後去燒水泡茶。 長孫無忌看到木盒心中開始猜想,這裡麵裝的到底是什麽。 方方正正,倒是跟人頭差不多大,莫非裡麵裝的是人頭? 一想到這裡,長孫無忌心中一顫。 “咳!”李慎輕輕咳了一聲。 “紀王殿下,不知道有何事,不妨直說。”長孫無忌回過身詢問道。 “唉,這件事已經困擾了本王很久,一直都拿不定主意,讓本王夜不能寐,食之無味。” 李慎歎息一聲。 “王爺請說。”長孫無忌已經猜出,能讓紀王睡不著的事情,恐怕就是最近的西州案了。 李慎臉上猶豫不定,好像是在做天人交戰一樣,過了好一會才下定決心說道: “舅父,這裡沒有外人,本王就叫你一聲舅父,這件事也就隻能說給舅父聽了。 本王心中苦悶呀。” 一聲舅父,更加堅定了長孫無忌的想法,他覺得這是李慎在跟他打感情牌。 “紀王殿下客氣了。”長孫無忌謙虛了一句。 李慎點點頭,愁眉苦臉的說道: “那本王就與舅父實話實說了吧, 舅父應該知道我紀王府有自己的煉鐵工坊,一直以來都是自給自足。 其實不然,因為本王發現了一個大鐵礦,很大很大的鐵礦。 如今本王手中有大量的上等精鐵,還有很多的上等鋼, 生鐵更是推擠如山,不計其數。 本王想請教一下舅父,這些生鐵和精鐵,還有鋼,要不要運到大唐賣掉呢? 若是運到大唐,哪裡能夠賣上一個好價錢。 這件事困擾本王很久,都說舅父謀略過人,還請舅父不吝賜教。” 長孫無忌有些懵了,紀王說的居然不是西州的事情。 等等! “紀王殿下,你說你手裡麵有很多的精鐵和上等的鋼,還有很多生鐵?” 長孫無忌突然反應過來,連忙問道。 “是啊,數量太多,本王才一籌莫展。”李慎一臉的愁容。 “這那不知道具體有多少呢?”長孫無忌小心翼翼的問道。 李慎努力的回想了一下搖了搖頭: “這個本王也不知道,不過聽王洪福說,如果是鋪路用的話,精鐵的數量可以把全大唐從南到北的路鋪兩遍。 上等的鋼可以打造幾十萬把武器和弓弩用的箭矢。 至於說生鐵有多少,連王洪福都不知道,至少也有萬萬斤吧。” “什麽?”彆說是長孫無忌,就連長孫都臉色大變。 “對了,還有鹽。本王跟舅父你一樣,也有鹽鐵專營的牌照,所以小弟也早開始製鹽。” 李慎一拍額頭,突然想起自己還有一個鹽場。 “不知道紀王殿下有多少鹽?”長孫衝小心翼翼的問道。 “這個本王具體也不知曉,那邊的掌櫃說,如今鹽場已經關閉了,說是裝不下了。 估計讓全大唐百姓吃一年應該不成問題。 這麽多的鹽,本王也想請舅父幫忙想想辦法。 就算一文錢一斤也行,不能存到自己的手裡麵啊,對不對舅父。” “這個” 聽到李慎說的話,再看一臉笑容的李慎,長孫無忌無言以對。 這紀王也太狠了,沒必要玩這麽大吧。 自古鹽鐵都是最賺錢的營生,李世民為了把長孫家族扶持起來,對鹽鐵之事格外照顧長孫家族。 這使得長孫家崛起很迅猛,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如今長孫家的主要賺錢行業就是鐵和鹽。 可如果真如紀王說的那樣,他有那麽大的量來衝擊市場,那還賺什麽錢啊。 紀王這是來了一個釜底抽薪,要斷他們長孫家的根基。 “舅父,你說本王應不應該把東西賣到全國各地去呀。” 李慎的笑容如今在長孫無忌眼裡,就是陰險,猥瑣,笑麵虎一類型。 “紀王殿下,你若是將這些鹽鐵賣到全國,這讓那些有鹽鐵牌照的百姓來說可如何是好? 王爺加大夜大,何必要與民爭利呢。” 長孫無忌恢複了平靜,對李慎說道。 “趙國公此言差矣,有鹽鐵專營的哪個是普通百姓。 所謂的與民爭利你我都知道,就是一個兒戲,站在大義的角度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這句話你可以說,本王也可以說,天下人都可以說。” 李慎對長孫無忌的話嗤之以鼻,狗屁與民爭利,哪個是民,都是世家士族還有王公貴胄。 “紀王所言確實有道理,不過不過”長孫無忌不過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 他很想說你這麽做,就是損害全大唐有鹽鐵專營權人的利益。 可這句話說出去,就顯得有些下層了。 就在此時,石頭燒好了水,先是給長孫無忌和長孫衝泡了一杯茶, 然後拿起木盒子打開,在長孫父子的目光注視下從盒子裡拿出來一個大茶杯。 足有腦袋那麽大的茶杯,杯身還有字,一邊寫著“為朝廷服務”另一邊寫著“陛下萬歲” 然後拿出茶葉抓了一把扔了進去,最後衝入開水。 做完一切,石頭將臉那麽大的蓋子蓋上,端到李慎麵前。 兩父子都看懵了,這是什麽玩意?喝茶還不忘拍馬屁。 再說這茶杯是不是有些太大了,這是茶杯麼? 李慎不顧兩人的奇怪目光,拿起茶杯搖晃了一下,然後一手拿起蓋子,把頭埋進茶杯中吸溜了一口。 “呸!呸!沒沏開。” 吐掉茶葉,李慎又把蓋子蓋上,一隻腳脫掉鞋子踩在椅子上,挽起袖子搭在膝蓋上, 然後對長孫無忌說道: “舅父,本王沒有讀過書,是個粗人,不懂得什麽大道理。 你應該知道,本王十歲就不再去國子監讀書,十一歲出宮,在商界摸爬滾打十餘載。 能有如今的家業憑藉的就是一個義字。 本王從來都不會做背信棄義的事情,承蒙商界的朋友看的起,這些年對本王多有支持。 本來天下太平,可總有一些人不想讓本王過得太平。 本王性格粗坯,什麽事情都能夠乾的出來,大不了就是魚死網破而已。 到時候本王不好過,那大家誰都彆想好過。 舅父,你說本王這樣做對不對?” (彆忘了戳戳戳,謝謝。) 本站采用okie技術來保存您的「記錄」和「書架」,所以清除瀏覽器okie數據丶重裝瀏覽器之類的操作會讓您的進度消失哦,建議可以偶爾截圖保存書架,以防找不到正在的小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