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3章 賣給紀王啊,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知道這批阿末香能賣多少錢?” 趙德榮話音剛落立刻就有人問道。 “不瞞你們,這阿末香是無價之寶,有價無市,我們若是要賣高價隻能一點一點的賣,這樣時間太長。 若是一下都賣出去,至少三百萬貫還是能賣到的,不過若是賣給需要的人,可能賣出去四百萬,五百萬貫都有可能。 因為目前還沒有出售阿末香的。” 趙德榮臉上露出了笑容。 “趙團長,這麼大的買賣,大唐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吃的下吧。” 王翰文皺著眉頭說道。 “是啊,大唐誰能一次拿出來幾百萬貫的。”有人附和。 “你們說的對,不過這次確實是一次機會,阿末香的珍貴不用我來多少。 就算是不能一次性出售,我們放在手裡一點一點的賣也能賣出來四百萬貫吧。 若是大家沒有興趣,那趙某一個人來做了,但時候大家千萬不要說趙某沒有給大家這次機會。 兩百萬貫,趙某還是能夠拿出來的。”趙德榮一臉的輕蔑。 “不不不,趙團長誤會了,我們不是這個意思。我們就是想要想個辦法, 一點點的賣時間太久了,大家可能沒有太多耐心。”柳金奎連忙擺手。 “沒有耐心?這次若不是趙某與那大食人認識,你們以為這等好事會落到我等頭上麼?”趙德榮顯然有些不高興了。 但很快趙德榮臉色緩和了下來,歎了一口氣: “唉,不是趙某不想一起賣出,趙某隻不過是想要賣一個好價錢而已。 但在大唐,除了皇帝陛下,有誰能一次拿出幾百萬貫出來? 這件事還要不能外泄,不然被其他貴族知道了,到時候肯定會蜂擁而來, 我們勢單力薄根本就招架不住的。”趙德榮說的也有道理。 財帛動人心,更何況是阿末香這等寶物。 “那個那個其實大唐還是有人能夠一次性拿出幾百萬貫的。”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 一直悶不做聲的長孫渙說了一句。 “嗯?長孫郎君此言何解?”是所有人的目光看向長孫渙。 “難道各位完了,我大唐還有一個有錢的王爺呢?”長孫渙提醒道。 “你說紀王?”趙德榮一皺眉。 “對,紀王可是號稱富可敵國,幾百萬貫應該可以拿出來。”長孫渙點點頭。 “不行。”趙德榮搖搖頭。 “為何?”長孫渙不解。 “紀王信不過。”趙德榮隻說了五個字。 “唉,長孫郎君可能剛剛回來,不過應該也聽說過紀王跟問鼎商會的過節。 外麵都傳問鼎商會垮台都跟紀王有關,尤其是那次八十萬貫的交易。 紀王為了整垮問鼎商會不擇手段,燒了貨物。”王翰文歎了一口氣。 “柳某可不這麼認為,現在也沒有證據證明是紀王燒的倉庫,當時倉庫可是密封的。” 柳金奎表示支持紀王一方。 “但市麵上都是這麼認為的。”王翰文辯解道。 “我就不這麼認為。” “夠了,不要再爭吵了。”見兩人爭吵趙德榮怒斥一聲。 “長孫郎君,雖然紀王在商界名聲很好,但在民間可不是,紀王橫行霸道,貪財好色。 可能兩百萬貫對於既往來說看不上眼,但是兩百萬貫的阿末香可就不一樣了。 我與紀王府做過幾次買賣,紀王特彆喜愛收藏奇珍異寶,為了奇珍異寶可以不擇手段。 所以,趙某對紀王不是很信任。”趙德榮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趙德榮的話得到了眾人的認可,局麵再次陷入了沉默。 長孫渙其實也就隨便說說,他也不打算便宜紀王,二來也是試探。 但沒有想到這些人對紀王這麼不信任。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他對紀王李慎的做生意的信譽還是比較認同的。 李慎在做生意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橫行霸道,強買強賣過。 做事公道,一板一眼,規規矩矩。 “各位,據我對紀王的了解,紀王雖然陰險狡詐,但是為了維護他樹立商業規矩, 他在做買賣的時候還是可以信任的。 而且紀王家大業大,不會為了這幾百萬敗壞了自己的名聲,那他在陛下那裡也不好交代。 依我看,賣給紀王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紀王喜歡奇珍異寶。 這阿末香也算是珍品了,價格方麵可以賣的貴一些。” 他現在覺得坑一把李慎也沒什麼不好,兩百萬的貨,賣他四百萬翻了一倍,也算是報仇了。 “其他人有什麼看法麼?”趙德榮抬頭掃視了一眼眾人問道。 眾人誰都沒有做聲。 “好,那老規矩,舉手表決吧,讚成賣給紀王府的舉手。”趙德榮沒有舉手, 不過下麵開始時有一些人舉手了,尤其是一些小戶。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十九個人讚成,那就是十八人反對,柳金奎也是讚成的。 “那既然讚成的多,那我們就賣給紀王府,不過價格趙某覺得長孫郎君說的對, 紀王不差錢,要的是好東西,那就翻倍賣給他,我們求財,他求東西,各取所需。 還是老樣子,我出一半一百萬貫,剩下一百萬你們自己分。” 趙德榮說完毫不客氣的占據了一半的頭子,下麵不少人都有些不情願,不過規矩就這樣,他們也沒有辦法。 最後大家你掙我多,像柳金奎這樣的大戶揚言自己出五十萬貫,結果被眾人一頓擠兌。 “長孫郎君,你這次打算出多少?”趙德榮看向長孫渙。 長孫渙手裡一共就六萬五千貫,不過他還是有種有些猶豫。 “長孫郎君,你是不是有什麼難處,你若是有什麼難處王某可以幫襯一二。” 就在這時旁邊的王翰文來到長孫渙身邊。 對於王翰文,長孫渙多少還算是信任的,不僅因為認識的時間長,主要還是王翰文跟他的境遇一樣, 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 “不瞞王兄,最近手頭有些緊張,沒有太多的餘錢。”長孫渙不好意思的說道。 “不知長孫郎君有多少,王某手裡還有一些閒錢。”王翰文關切的問道。 “某如今手裡隻有六萬貫。” “這樣,王某借給長孫郎君四萬貫,你投資十萬,王某也投資十萬,到時候你隻還給王某四萬貫就行。 你我一見如故,這點小忙不算什麼,誰都有困難的時候。”王翰文想了想非常真誠的對長孫渙說道。 “那就多謝王兄。”長孫渙很感動。 (評論有人說劇情水,其實我就是想要寫的真實一點,騙局沒有那麼簡單, 我寫的也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 一個騙局,尤其是大額騙局,往往布局至少一個月,有的幾個月。 期間都是博取信任的過程,我怕寫的簡單,被人說降智,說短短幾句話就上當受騙了等等。 有不對之處各位包涵吧。 也希望借此提醒大家,謹防上當受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