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2章 阿末香,貞觀小閒王,悟途,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一消息可以說在商界位置震動,貸款在唐朝其實已經很興盛了, 不過依李慎看來那根本就不是貸款,那就是高利貸,吸老百姓的血。 這個時期放貸叫作出舉田、舉房、舉債、放債、放息錢或者息錢。 跟現代一樣也分抵押貸款和信用貸款。 放貸者除了富商,還有皇親貴胄,和政府機關。 放款的對象,除普通商民之外,官吏也是主要對象之一。 由政府撥款給各級機構運用牟利以供官吏薪資的辦法,這種資本叫作公廨本錢或食利本錢,這是隋代的遺製。 這種事業則稱之為捉錢,辦理這種事務的叫作捉錢令史。 捉錢者都免徭役,犯了罪政府也不敢劾治。 也有些官吏添入私人資本,甚至有些商販富人,投身要司,依托官本,廣求私利的, 賺了錢則入私囊,如有拖欠虧本,則算公賬。而政府的收益,也不固定,每年有一倍左右的利潤。 雖然朝廷對利率有所控製,但是李慎知道,下麵那些官吏和貴族根本就不聽朝廷的。 往往利滾利,還要加上複利,最後貸款者償還不起,不是逃跑,就是被逼死。 李慎最早的時候聽他的皇莊百姓說過,以前有皇族放貸,最後一家十幾口被逼死。 原因無他,償還不起了,利滾利十二倍的利息。 而最讓李慎震驚的是,本人死了,就向其子孫討,若沒有子孫,就向其親族旁支索取, 如果沒有支族,就征於保人,若保人逃亡或死亡,則另外找人代納日。 這可以說是一人借債,全體人民有責了。 這既是為什麼商人震驚的原因,放貸可不是好事,也不是好人,給百姓們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紀王在商界名聲不錯,為人雖然奸詐但從不欺壓百姓。 他這麼有錢,怎麼還做這等傷天害理之事呢? 就連李世民聽說了此事都緊皺眉頭,一些貴族做的惡事他也有耳聞,隻不過都是貴族,也都是小事,無傷大雅。 但自己的兒子做這種事他就有些不太高興了。 可是接下來大唐商會再次發出的公告,讓所有人轉變了思想。 大唐第一商會推出一個月,三月,六月,一年四種期限的貸款。 時間不同利息不同,最多不超過借款的一成,到期後一次償還。 最多才一成,這讓所有人都為之錯愕,這個利息可比其他的官方和私人放貸少多了。 紀王這不是在做善事麼? 就在為了大唐第一商會放貸鬨得沸沸揚揚的時候,長孫渙參加了第二次的金海聚會, 地點跟上次一樣,隻不過這次長孫渙是自己坐馬車去的。 當他到達的時候已經來了不少人,王翰文和柳金奎主動過來打招呼。 進入大殿大家都在閒聊,之間顯得都很熱情。 很快團長趙德榮也到了,並且一如既往的帶來了各類的藝伎, “見過趙團長。” “哈哈,各位團員大家好,我們再次相聚,趙某非常高興。 今日大家跟往常一樣,吃好,玩好。 要不了多久又是我們發財的時候,我們的財富會越來越多,我們會受他人的敬仰,我們會享受更加富足的生活。 鳥貴有翼,人貴有誌,人若立誌,萬夫莫敵。” “鳥貴有翼,人貴有誌,人若立誌,萬夫莫敵。” 鳥貴有翼,人貴有誌,人若立誌,萬夫莫敵。 長孫渙知道,這是他們金海團的口號,也是激勵每個人的名言。 所以他這次也跟著一起喊了起來,他感覺這句口號越喊越讓他感到激情萬丈,身體中好像有某種力量。 很快趙德榮讓人準備的酒菜就已經上來了,藝伎們開始各類的表演。 大家喝著酒欣賞著歌舞,歡快之時還有人跟著唱兩嗓子,也有人下去跟著一起舞動。 藝伎們受過專業的訓練,陪著這些人玩樂綽綽有餘。 大家歡歌笑語,讓長孫渙感受到了自由,快樂,還有熱情。 一個多時辰之後,大家也都玩累了,團長趙德榮才退去藝伎,準備開始談正事。 “各位,大家也應該知道這次來是有大機緣來了。” 趙德榮的話讓眾人正襟危坐仔細聆聽。 “這次的大機緣乃是阿末香。” “阿末香?” “阿末香!!!” 眾人嘩然,這可是珍寶級彆的東西,數量不是很多,大多都是以貢品的形式入宮。 少數流傳出來也都是在貴族手中,民間偶爾會流傳出來一些,也都是西域商人帶過來的。 可以說比黃金還貴。 就連長孫渙都兩眼放光。 “大家不要激動,這次的機緣確實是阿末香,我帶來了兩塊樣品,大家先鑒賞鑒賞, 之後趙某再和大家詳細說。” 說著趙德榮一擺手,身後的下人拿著兩個盒子上前打開,遞給下麵的會員。 盒子裡麵是兩塊暗灰色的東西,看起來有些像石頭,有人用手摸了一下,卻不是石頭的質感。 他們這些人誰都沒有見過阿末香,隻是聽說過而已。 “長孫郎君,你見多識廣,不如給大家看看成色如何。” 趙德榮看著長孫渙說道。 長孫渙家裡還真有這個,還不少呢,大多都是皇後娘娘賞賜的。 他拿起一塊阿末香看了看,發現質地顏色都跟他家的差不多,他家的可都是貢品。 所以他覺得手裡的這個應該不錯,於是裝模作樣的點點頭道: “嗯,質地細膩,色澤也對,這應該是上品的阿末香,可以跟貢品拚美。” “哎呀,長孫郎君果然博學。” “是啊是啊,長孫郎君竟然連這個都知道,果然見多識廣。” 大家又是一陣誇讚,讓長孫渙非常受用。 “好了,言歸正傳,各位,長孫郎君都說了這是上品,那我就跟大家說說這個大機遇是什麼。”趙德榮壓了壓手,然後繼續說道。 “趙某年輕時認識一個大食人,也是跑船認識的,已經有十幾年時間。 他有很多東西都是賣給我,我在賣到大唐境內。 這次他打來了不少阿末香,想要賣給大唐的貴族。 按照以往,我跟他說賣給我,我可以給他想要的大唐貨物。 這些阿末香我跟他談好了價格兩百萬貫,交易地點在福州。 不知道這次你們有沒有人願意投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