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西遊紀
公孫義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0章 西遊紀,從道兵開始的都天靈官路,公孫義從,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10章西遊紀 得武庸認定,或是玉皇紀後,天一輕輕點頭,但也再未多問。 至境圓滿,堪稱今世第一帝君的他,自有傲骨,即使放到古紀中,帝君,也是坐居天穹的執棋者之一。 既已知曉是玉皇紀元便可,難不成這小家夥對古史的了解會比貴為帝君的自己更多? 「無妨!」 「孤行左,爾居右,同入無生……」 天一帝君取出一根錦綢玉帶,若雲氣編製的細膩綢帶,上嵌寶玉丶明珠,玉帶一手束在天一右腕,另一麵遞給武庸。 「無生諸空,是一片無邊苦海,也是一道通往那橫斷古史的路。」 「且跟上了!」 言罷,群星經天緯地的禁製便將此處納入芥子,那帝君在前,率先入得無生,武庸緊隨其後,亦是小步趕上。 玉璧之後,是一方無邊無際的幽垠。 天一領著武庸踏行在這幽垠之中,一步一趨,篤定向前,而四周的幽暗中,卻似是有人竊竊私語,時遠時近。 又有人來了?』 嘻嘻嘻,快啊!把他也拉下來陪我們。』 你不讓我活,他們也彆想好過。』 嘿嘿嘿……』 去,把他的腳下蛀空,去……』 那無邊無際的昏暗之中,惡意憑生,武庸甚至能感受到那一雙雙豺狼般的目光,那似是怨靈撫過脖頸丶觸手劃過鞋麵,足以令任何一人毛骨悚立。 武庸神明靈定丶仙身自成,也便無需搭理這些妄念。 「哼!」 「這古修就喜歡玩這種,練心丶明悟丶證意?」 「我等先天道成,天心自成,也輪得到這等醃臢貨色?」 隻聞帝君冷哼一聲,無邊幽垠中的惡祟魔念瞬間就被震散,一切都歸於平靜。 無論是星空天神還是先天神仙,也容不得這後天諸欲孽祟在這橫跳,縱使是武庸不敢擅動,但神明靈丶性命光也容不得這些惡心的東西動搖分毫。 古史之中,總有這個佛丶那個仙因諸念而惡墮丶邪染。 可有哪尊先天大神因後生欲念走歪了路? 祂凡起念便是法旨,祂所行路便是唯一正路! 先天生靈,不糾後天道德,而趨先天德道,這便是傳聞的先天道體不為形妄所擾。 二人一左一右,一前一後,沿著這無垠的幽暗前行,也不知曉過了多長時間。 幽垠之外是一片黑海,沒有儘頭的苦海! 「無生諸鄉,苦海渡儘,【未來】果然是個異類。」 天一望著這片平靜的苦海,忍不住輕笑出來。 相傳苦海無邊,那苦海的今後就是歸處嗎? 「傳聞這位無生天帝,命定【未來】,先於無儘紀元之前得證未來佛之名,可名未來,那便是幾儘永遠都不會到來……」 「走吧!」 「這片苦海就是祂的來時路。」 天一帝君站上苦海,武庸隨侍在右,九頭獅子似獅鼠般躲在武庸袖中,同成一朵黑色的浪頭去往無儘。 未來之來,有多遠呢? 遠到祂的長者紛紛湮化丶祂的同輩消失在古史之中,他祂的後輩們,先入道丶再成道,超越祂丶高於祂丶俯視祂,再消磨在無量量劫之下…… 【未來】縱觀了太長太長的古史,成道之劫也遠邁諸帝。 天一帝君領著武庸泛浪而行,在此行中,空間無所依丶歲月無所計。 這就像是是一條沒有希望的路! 二人已不知在此處泛浪了多長時間,千年丶萬年?時間早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這已經久遠到武庸分不清自己的身體在何處,連周天諸竅中的神明靈都似是沉眠,袖中扒拉著的九靈早已經沒有了意識,赤色蓮華亦是耷拉在一側。 直至,武庸也緩緩沉淪…… 他還太過稚嫩,在這條超脫的路上,他才剛剛起步,若非天一護持,他無法踏上這條路。 儘管這隻是【無生】佛帝的一小片大道縮影。 期間的一切,唯有天一孤身而立,牽引著右側那尊素衣天神的仙身,也唯有他才能稍稍與那【未來】【無生】共情萬一。 在這無因無果的黑暗苦海中,孤身逆行…… 待得武庸猛然驚醒。 卻毅然發現自己躺在了海邊一層碎石灘上,一位雍容男子背負雙手,遠眺著那不斷拍打的海岸線。 「唔……這是什麽石頭,竟膈得我後背生疼?」 武庸嘶聲圜首,驚異道。 帝君怎麽不把我丟到刀山上躺屍,興許還沒這個鉻人呢! 「這裡是你說的-玉皇紀。」 「不用疑惑,這是一座正處於巔峰的無儘天界,無量長樂丶北極中天丶三十六天外天。」 「以及天外天,混沌之上,浮黎元始天尊降生的-浮黎仙界……」 這片天界層級極高,非至境大羅,連虛空都打不破,各類遁法也多有變化,彆說石頭膈應人了,就是躺屍的仙人,說不定還能被石頭砸死呢! 天一帝君輕言一笑。 武庸當即便打起了精神,靜挽素衣,將其中的九頭獅子甩出石灘上,也是狠狠翻了幾個跟鬥,痛呼驚醒。 抖落衣袖,武庸周天諸竅中神明靈齊齊複蘇,仙身顯化,猛吸一口,腦袋立時便是一沉,險些就醉了靈氣。 此處果真是古紀,靈氣濃度幾是九州的數倍,道則更是收束,三千天道唯一! 「那,帝君,你我該往何行呢?」 此紀,玉皇治世,君臨諸天,但用另一個熟悉的話來說,那便是西遊紀! 玉皇獨證大天尊,為當世天帝,然佛道的如來世尊亦是巔峰,一人之下,居靈山樂土,正佛道大昌。 東天未來佛祖雖未成道,但其勢已成,何況,誰知曉祂與這位帝君之間有什麽聯係呢? 四大部洲中,有大聖反天,致使天庭的三相蟠桃流出; 有碧波潭的萬聖龍宮,竊九葉靈芝草丶奪舍利佛寶; 有萬壽山五莊觀的人參果,傳聞:那果子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或許? 不行,萬壽山不行,天一帝君也未免頂得住那鎮元大仙呢,至多是五五之間,甚至稍遜一籌! 總之,此界佛道博弈,正合兩儀製衡之理,以第三方的帝君之格入局,或許亦能有所得。 可惜,武庸也不好多言,且看帝君如何,帝若有興致,他便露言;帝若自有定計,他也就不多增因果了。 無事而平添因果,乃是佞人! 最多自家找機會謀上一絲機緣…… 而天一帝君遭武庸一問,負手而立,背對眾生,將天穹之上的經天緯地丶河漢群星儘收眼底。 「不知!」 他也不知該往何處行。 來之隻為尋前路,天一伴生宇宙之巔,生而大羅,至境圓滿已經萬載,但這萬載之間,他,再無寸進。 相信那荒域的世界祖木丶東極長樂的聖賢』亦是如此。 這兩字一出,驚得武庸雙目睜圓,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然而,這就是事實,天一帝君也隻是隨心所動,他也不得不感歎這個世界本就是一個草台班子。 帝者心念一動,便是緣法,自是不用像武庸那般事事斟酌,謹言慎行,祂想尋前路,隻管前行便可。 於是帝君乘風而起,武庸與九頭獅子駕雲跟上,隨侍其身側,開始與此方世界接觸。 眾人先是西行,離了此處島礁,然,還未踏出數萬裡,那海上便有風波起,海水兩分,浪濤相排,其中一支隊伍乘著水氣便浮上了水邊。 「仙童請留步!」 一名額生分叉銀角丶上戴冕旒的龍王稽首相留,其後龍子丶龍孫丶蝦兵蟹將齊齊迎道。 武庸一臉疑惑的轉過頭來,確定他們呼喚的正是自己。 我?仙童? 他左右環顧自身打扮,自家相貌,這也不像是跑腿的仙童吧?頂多像是門人弟子啊! 「先時就有分水將軍來報,有天尊自東麵來,途經我北海而行。」 「小王素來仰慕上玄道威,常往蓬萊島中聞三仙演道……」 「今日天尊領仙童途經,奉上北海青簪丶珊瑚丶明珠,深海玉芝……」 「北海荒蕪,其上無民無依,天尊可要臨駕北海彆苑休憩一番?」 五百年前,七聖反天,鬨劇憑生,四海大亂,北海有一覆海蛟魔王,阻擾了北海龍宮許久,此獠凶悍之極,現出本相來,乃是一頭萬丈惡蛟,翻一翻身便是諸海震蕩,水浪滔天,幸請得北鬥天將丶南鬥天官齊齊出手,才將此獠趕到了那惡獠遍地的北俱蘆洲,還了北海清淨。 北海龍王此時見那道雲路過,悠然四望,還以為是哪位帝君丶天尊例巡呢?索性擺出姿態,迎向了武庸等人。 隻是心中暗暗疑惑,這兩位好生麵生啊? 不過天庭諸部,光是各部天尊便有百位不止,有的在四極宇宙丶有的環四禦治世丶有的於天外天靜修,例如西王母丶東王公那般古仙神更是入浮黎仙界久渡仙靈,看著麵生也是正常。 武庸與天一帝君麵麵相覷,這趕上來一個自來熟? 不如就隨他去看看? 武庸心頭一轉,立即向天一帝君建言。 且先將此時此處的年歲,所值太歲星官打探個明白? 二人一想,當即便順了其客套之意,還真就降下雲頭,跟著這上仙境的北海龍王向那北海之上的彆苑而去。 下方蝦兵蟹將丶龍子龍孫乘大龍船行,上有金雲降下,帝居其中,武庸攜九頭獅子協侍在旁,龍王亦是領太子龍女駕雲伴行。 望得天一帝君帝袞星袍,上有經天緯地丶河漢之相,心中知曉這便是星空中的天尊了,卻是不知是北極中天紫薇太皇的……還是西極勾陳上宮天皇之側的。 但見那陪侍道人,九頭獅子銜衣角,素衣美儀,清雋秀逸,又似乎是東極無量長樂天界的? 四極宇宙的天尊丶道人怎會來此? 莫不是又有坐騎童子走丟了? 北海老龍暗感不妙……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