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帝鐘響
公孫義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2章 帝鐘響,從道兵開始的都天靈官路,公孫義從,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32章帝鐘響 武庸入福地中,以日月逡巡,造化流轉,舉金汞福地作玄黃洞天,於東海之上耀世四十九日,終是再悟透了幾分斡旋造化之真意。 而那年前與青靈仙山的齷齪,以及東海中尚未臣服的真靈鮫族丶青玄宗丶太玄門等,皆為那兩尊老君以雷霆手段一一鎮服。 天香荀氏,宗子荀啟丶道子荀白,攜金玉賈氏的道子同堵青靈仙山,以那株一萬八千丈的扶桑神木一擊鎮碎青靈仙城結界 荀啟那自星界機緣所證四階神籙,驅動高達八百丈的異域魔蜘母神真身,那神上身似天仙魅語,藕臂上各戴戒丶鏈丶珠丶串,美豔不可方物,而下半軀卻是如同太古魔山般的魔蛛軀體,此大連敗三劍君。 此凶神駭人至極,動手便如太古巨魔臨世,無法無天,雙掌憑空一撕便打碎了小半座仙城,數個回合便連敗青靈山三尊劍君,休管是什麽一劍生萬法丶一劍破萬法,皆擋不得那凶神數擊! 而荀白繼承上代宗子的四階神籙,見狀也隻是眸光微垂,以那張古神山之籙化生太古神山虛影,為宗子壓陣,叩門青靈。 「好個天香上族,你等倒是了不得了,老夫還未來找你,便是打上門來了?」 一道徹地劍光從天而降,青靈柳氏的渡劫大劍君望著這尊八百丈之高的古神真身,麵色難看。 難怪這荀氏宗子能以旁支入主天香正殿,與一尊堪比渡劫的魔蛛母神相練成神籙,果真也是了不得的家夥。 且此人擋下他劍光的手法:聚香道神力引而不發,右手往身前虛空一指,其身後那母神的右臂亦是同時一指,那天香氣立時化作一道道七芒星神圖,九道七芒星圖層層相迭,倏忽間便是一道刺目紫光自其中炸裂而出,生生越級接下了他這道劍氣…… 【這可不像是九州的道法!】 「吾於三月前寄了拜帖,上君為何不回?」 荀啟右手按在腰間的佩劍之上,其勢淩人至極。 與那青靈山的渡劫大劍君連發三問,二者在之後連對三招,不分勝負,再才立於雲海約契,今後雙方當與井水不犯河水…… 至如此,立足玉京的上族與鎮守在外的上族間的差距才是真正的顯現出來。 玉京一十三上族,所承無不是正法,休管他等血脈是否繁盛丶麾下兵馬是否強盛,這般的世家一代中隻需出得一二人便能壓服其他一族。 荀啟要是不出手,天香荀氏的明麵實力指不定還不如青靈仙山呢? 而那在站隊失敗後仍舊被瓊明丶神遊等等上族都奉若上賓的天香荀祖丶金玉賈君丶滄溟風祖,含金量還在上升…… 而同樣是此時。 羽化董氏強硬降臨洛州,洛州四品春華庾氏遠迎其於三百裡外,待到二品洛水上族-司馬氏得到消息時,洛州大小一十三家士族皆已就位。 而董氏大真君更是霸道至極,以洛水司馬氏真君晚來為由,當眾掌摑了其,一巴掌將其打翻在地,身側大大小小數十員法師齊齊起身叱喝。 那羽化大真君-人稱董公的董璜大落洛水司馬氏之麵子,將其幾乎碾至了塵埃之中,也是此時,春華庾氏的庾家三郎得董公當眾讚揚,顯露出元神氣息,再被那董公推至風口浪尖,將其封至洛水道官,統洛水內外諸事! 這可就是太狠了。 洛水仙城便是坐落於三萬裡洛水中央的水脈上,他將洛水分封出去又是個什麽意思? 可那是董氏啊,那可是逼得獨孤氏族遠走幽州丶掌摑瓊明半仙丶嚇得太陰袁氏四散的暴君,誰敢反對? 一品神遊姬氏入涼州,給那金烏帝族打好預防針。 二品滄溟風氏威壓青州。 二品天清崔氏鎮荒州,三品神行關氏臨南州…… 玉京諸族所至之處,九州州郡諸族無不紛紛響應。 很難讓人不相信他等是不是早就商量好的,要先行壓服州郡大族是嗎? 讓人大跌眼鏡的反而是青州與東州。 青州曾受四階的神孽鬼災,如今州郡之中仍未恢複元氣,隻有豢鬼鍾氏以豢靈鎮壓各郡,是以諸州郡中竟無四品大族,餘者對青州鍾氏也是心服口服,滄溟風氏亦是一氣打在了棉花上,也就隨口告誡了一番便直接離去。 而東州,先前九州最是嘲笑東州孱弱,雲夢景氏小家子氣丶出了名的打壓州郡。 正是因此,玉京上族鼓動東周時,竟無人堪用,東海扶搖武氏又被瓊明與天香押了寶,碰都碰不得,唯一的四品天帷世家,還是做渡航與情報收集生意的。 另外兩家三品上族齊齊威壓,卻為那景霄真君出馬,以宇道壺天之術將數名真君玩弄於鼓掌,亦在雲夢仙城刷了好大一波聲望…… 「看來九州各郡從始至終就未離開過玉京的掌控呢!」 而另一方麵。 天香荀氏的兩位老君,領傀師營丶銀甲道營,率陰兵二十餘萬,二君各執靈寶遍尋東海諸宗丶族丶島,即使是那些駐足在東海的界外修士都一一拜訪,登名造冊。 尤其那青玄丶太玄二宗,真靈鮫族儘皆俯首,使東海為之一淨! 自此日,東海從此隻有一個聲音。 界外諸修駐足各州,所覺難纏者不過諸州州牧丶道官,或許再有某些大郡郡府。 而玉京諸族略一出手,九州皆靜。 「玉京,是一個什麽樣的地方?何以壓服如此大世呢?」 有界外元神望著那目視之而不見的虛無,感歎道。 然而,他那直盯著那穹空虛無的深沉麵龐突然大變。 隻見九州那高逾無儘的穹空之上,一道不知覆蓋多少萬裡的餘波散開來,緊隨其後的是一聲響徹混沌的雄渾之聲傳開。 天穹十萬裡皆化金霞蓋頂丶紫氣纏綿之相。 「帝鍾起,而萬真覲見。」 「大世,開始了!」 各州郡中流光四起,凡是練出了金丹,證就了金丹之號的道人無不飛遁向那天淵所在,覲見群仙。 而東海道府之中,武庸一人獨立在道場台前,檢視著麾下群修。 真人者,洞悉世界,明悟本源,修得萬物本真,所依著便是那一顆金丹。 而東海道府中。 女君武萱,當仁不讓。 武烈丶武楓,遊方崔鴉兒丶天傀道主-鍾伶兒,早成金丹,位列其中。 尤雪丶陳群,聚黃天本真,自是其中一員。 三煞陰神,亡損陽神而入陰神一道,亦可稱真修。 三山妖王丶蠍尊紫菱丶金鳳子,侍立左右,護道有功,同列其中。 武靈秀丶徐妙熙丶武常歸丶晏雲月,掌增長青雲劍,舉持國玉琵琶,掣多聞混元傘丶持廣目赤龍珠,得四大天王法寶之妙,為扶搖四方之尊,為武庸以靈機注之,以道音引之,終證金丹,有覲見之資。 女道王姁,候命道府,亦是其一。 東海道場立足至今,正合一甲子,此脈嫡係皆在此列。 至今,足有二十人矣。 「那便走吧,九州大世覲見諸仙可是萬年難遇的大事件。」 武庸輕顏一笑,右手攬過諸修便化縱地金光遁空而去…… 經由東州四郡丶青州一角,武庸以縱地金光挾裹諸修隻花約莫半個時辰便至了這一望無際的天淵。 此時的天淵之側已經駐滿了諸道修士,金丹丶元嬰丶元神皆有之,儘皆蹙著眉頭望著這數萬裡虛空天淵。 覲見諸仙的第一道考驗,不正就是那虛空天淵中無儘的雲鯨族群嗎? 經由道庭數萬年的培養,這天淵中雲鯨族群過千,每一頭雲鯨都似是一座移動的山嶽,其中四階雲鯨便不下數十頭。 這些虛空雲鯨與虛空宇道為食,平素裡是玉京下的拱衛之海,一到戰爭階段便是諸界聞風喪膽的滅界虛獸。 在旁有打扮奇異的諸修中,有幾人一見到武庸等人法袍上的三道扶搖雲紋,眼神頓時一亮。 其中一名身披大袖寬衫的年輕道人近前來,朝著武庸等人拱手一禮。 「諸位道友安好。」 「不知諸道兄可知如何渡過這無儘的天淵,又是該往哪個方向而去?」 這界外修士可都是愁在這茫茫天淵,一有諸般虛獸乾擾,這卻還好,至少那雲鯨應當不至於太過傷人;二不知方位,不知該向何處往。 這雲紋好像是東州的某個世家大族? 幾名界外修士隻覺眼熟,卻是一時想不起來了,九州世家望族皆以法衣甚至法寶上刻印族紋,整個靈界中怕不是有數百上千道不同的族紋。 總之是九州大族的話,總該能指一條門路吧? 卻見那矗立在最前方的金袍年輕道人挑眉環顧了天淵之旁的諸修一眼,拂袖之間,有道音響徹萬裡: 「天淵無界,於正中心三萬丈之高便是一道天塹,翻過天塹所見的懸空白玉界,是天淵之上,亦有人笑稱作第十州-中州,中州往上四萬八千丈才是白玉京……」 「不論自是那個州趕來的道友,諸位道友隻管前行丶登雲,玉京就在前方。」 「貧道便先行一步了!」 武庸往前方穹頂一指,再與周邊諸修一拱手,以大法力裹著東海諸修當即化作縱地金光直衝天塹而去。 那無垠天淵之旁的諸真道人見那金光直衝霄漢,再聞其道音,紛紛矚目望去。 尤其是那幾尊向武庸詢問的道人這才反應過來,剛剛搭話的那位青年,竟是一位真君? 天淵之側駐足許久未敢妄動的元神丶元嬰等立刻便抓住了這機會,身化流光緊隨在那久久未曾消散的縱地金光之後,很快,其他金丹真人也都反應了過來,霎時間萬千遁光一齊奔入天淵。 九州升格,萬真朝靈界,拉開序幕。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