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義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1章 撲朔迷離,從道兵開始的都天靈官路,公孫義從,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31章撲朔迷離
青靈山上剛下塵世的的二十四節令劍君剛罵罵咧咧的離開東海。
餘者諸修俱都是一臉愕然的望著這諸君早已散場,而餘波依舊洶湧的海麵。
不是,東海道官似乎確實是一方人傑,可似乎是取巧才成的四轉吧?
道官之位是天香和瓊明一力扶持,據聞黃天道兵確屬上品道兵法,可大概率也不過是神奉天香瓊明……
「修行一甲子成就四轉本就是那幾家上族推動,正常的真君哪個不是修行幾百上千載的?」
「怎麽可能兩個照麵就把青靈仙山的那位給打落在地?」
「倒也說不準,那位劍君也無大礙,兩相廝殺短暫的互有上下風也屬正常。」
「……」
旁觀者們一時間實是有些難以接受。
然有些早早關注過武庸此人的,卻是心頭更驚。
例如百裡雲層外的南域三蠻君丶東洲的丹陽趙氏丶諸大小世家望族,數百裡外的太玄門……
「兵擊之法強壓太白劍氣,這個可以理解,當初你我就是敗在了那名為昭神的道兵術上。」
「風火雷三道,風法和雷法的提升可堪稱恐怖了,最擅長的炎道都沒有施展。」
百鬼蠻君心頭微驚,隻感覺此時的武庸每一道丶每一法都能輕易地壓過他了。
「不止呢!寄杖之術丶移星換鬥這些神通都未施展,那大日金烏似是一尊靈寶吧?還有,那破碎虛空的肉體真是人族的?」鶴蠻君皺眉道。
這麽一對比,這東海道官-武庸的修行可真是如旱地拔蔥般。
才幾年呐,便又是另一個層麵了?
三尊蠻君心思各異,望著那邊仍在翻滾的海域沉思不語,也不知其各自打的是什麽主意……
而下方東海沿側的州郡世家丶修行望族,心中更是激蕩,今九州開大世,各地難免生亂,卻是都想找棵大樹好乘涼。
東海世族-扶搖武氏,或許是棵夠高丶夠近的撐天大木?
隻是,雲水王家丶扶搖武氏,背後又有天香荀氏丶瓊明王氏?與那青靈仙山未來會發生什麽呢?
他等可不想被卷入這般的驚濤駭浪之中啊!
而唯有離東海最近的紫靈趙氏-金霞大法師趙貞才大致的推衍出了東海道場如今的布局。
他族中法師趙伶在東海道場擔任一方道吏,清楚地明白瓊明丶天香二族對東海的扶持,來自九州諸上族的覬覦目光都被他等一一斬斷,似乎這武庸還與玉京的太陰上族裂穴有說不清的關係……
不知不覺間這東海丶蓬萊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合體。
已經有足夠的膽氣與三品上族分庭抗禮了嗎?
【或許,老夫也該入這東海世族占上一個坑位。】
金霞大法師趙貞心頭糾結,他乃是丹成上品,萬霞歸元化生先天一氣,雖遠未到大限之日,卻以太乙清靈液丶三尾乘黃延壽兩百餘載,以他的根基在未來的大世中也未曾沒有元神之機。
雲夢眼看是靠不住了,縱使那景霄真君氣魄不俗,可州牧卻不似多放縱他的樣子,至景霄真君摘得道果後,幾乎處處掣肘,已經是使其鬱鬱多年而未離雲夢仙城了。
至於州牧與其他那些老真君,趙貞冷冷一笑:
【若是那些個老家夥,怕不是骨髓都得給他們敲乾!】
思慮再三,東海也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雲水王氏與青靈仙山的博弈以一名真君之死暫且告終,但明眼人都看得明白,事態如此,雙方已經沒有誰還能壓的下火,此二者勢必將有一戰。
可那逆知過去丶洞察未來的的萬法之源-瓊明王氏真的就是因心高氣傲推動事態至此?
還是因為雲水王氏本就是他們投石問路的那一顆石頭呢?
瓊明可不是太陰,至今,瓊明是整整有三尊半仙的啊!
青靈仙山的渡劫大劍君麵色難看的瞥了這雲水大澤下的道人一眼,右手單指,一劍太白罡鋒直接將此大澤斬作兩半,見那王慶仙身披錦霞仙衣,掌禦仙豆,此豆色若澤金,往那劍氣上一打,頓時便化作一三眼三頭六臂的身外法身。
此法身與王慶仙有六分相似,麵如靛藍,發似朱砂,六臂各結法印,其上道韻流轉,抬首便是以八卦道圖虛影承下了那劍氣餘波,端的是神妙非常。
見到那顆仙豆,青靈柳氏的渡劫大真君終是垂下了眼瞼,收起那絲劍意,冷哼一聲後,轉身就走。
傳聞瓊明發跡於上古的太歲山遺跡,曾得寶誥一部丶先天靈寶掃霞衣一件丶雌雄劍一對丶方天畫戟一尊丶仙豆三粒,自此創下玉虛瓊明,號令九州丶稱一品冠族。
如今這王慶仙便得仙豆一粒,料想他在瓊明的地位也不算低。
【看來,是老夫入劫咯?】
本君倒也就領教領教,久負盛名的瓊明王氏有何手段!
青靈仙山的劍君一脈雖說淵源不如他瓊明道統,卻也不是泥捏的的,他堂堂萬年上族,退保山門的底氣自是有的。
何況,同為一品的太陰袁氏手伸的太長,不一樣為人所斬了麽?
「你瓊明也未必就能為所欲為!」
柳氏大劍君冷然一掃,劍光往南一遁,頃刻間便回了青靈仙山,入了仙城之頂……
隻餘王慶仙麵色隱忍的掃視著這滿目瘡痍的雲水大澤,立在這澤中靈島上,久久不語。
直至許久之後。
這澤麵上突兀地裂開一道縫隙,一彩冠年輕道人自虛空裂縫中走出,隻見其著雲紋紫袍,執靈芝玉如意一尊,身上氣機竟也是元神一階,其出得現世便是挺立在水麵上,朝著王慶仙一禮。
「見過叔祖!」
「是你?怎得……老祖又要令吾去給他趟刀子了?」王慶仙沒得好氣,不耐煩地反問道。
他最討厭的就是族裡的老家夥一個個算計的狠,這種走到哪裡隨時就要成為自家老祖棋子的感覺,可著實不好受。
可,誰叫瓊明的鎮族大神通便是隔垣洞見』呢?
「叔祖說笑了,老祖對您可是最喜愛的緊,言稱您可是有族中少有能望半仙尊位的。」
年輕道人身形再躬了半分,溫聲答道:
「海外之事,東海的武家道官出了手,兩回合便將那劍君打落,護住了王矜族弟,叔祖自是不必再擔心了。」
「老祖會勒令其他幾族對青靈仙山施壓,在九州中孤立他等,但那最後一刀,老祖告誡言:卻是必須得由界外之人動手。」
「叔祖此時就以雲水王氏之名,與那東海扶搖丶蓬萊袁氏結作同盟吧!」
「若無意外,那青靈仙山今後當歸是叔祖您的哦……」
那彩冠道人悠悠一言,將瓊明的通知轉達於王慶仙,再度打了個稽首,便是指尖一挑,拉出了一道丈許大小的空間縫隙。
「蓬萊袁氏?」王慶仙眉頭微皺。
「你們到底想做什麽?」
然任由王慶仙詰問,那彩冠道人就像沒聽到般,頭也不回的踏入了幽暗無垠的虛空縫隙之中。
所以,太陰袁氏的分裂,背後也是有他等的推動?
武庸兩個回合斬落青靈山上的劍君?
王慶仙直感這局勢是越來越撲朔迷離了,但他十分的肯定,他即便是自立了一脈四品雲水王氏,仍舊還是免不了給族中那些老家夥跑腿的份。
真是受不了……
然而此時的東海道府。
武庸早已將雲水王氏的諸修領了回來,王矜道人領著族中子弟踏下長環仙島的第一時間,便是齊齊朝著武庸打了個稽首,躬身拜謝。
既是感謝這武家道官的救身之恩,亦是對其尊位的朝拜。
以其展露的手段,與王慶仙這般老牌的頂級真君比都不遑多讓了,自是當得他們的大禮。
而他等自與東海扶搖一脈行走以來,此次尚算是第一次入東海道場。
武庸一入長環仙島便招來諸道童仙侍為幾人準備休憩之所,又好生叮囑,讓他等暫且休息,再才離去。
繞廊轉道,行至了道府東殿之側,武庸才突停住腳步,側身向虛空某處問道:
「青靈仙山,是個什麽跟腳?」
「交州的劍修道統實力如何?」
他剛與其生隙,自是要做好萬全準備,或合縱抗衡,或直接永絕後患?
「交州柳氏,是九州中最晚置的一州,初由劍道大族立南極道官之位,內聯血嗣,外授門徒,行事多有鋒芒,短時間內便收服了交州諸修,最終鎮平交州,遷青靈仙山,號交州牧守。」
「如今當時上族柳氏有真君三尊丶大真君一尊,青靈道宮外有真君一名,皆為劍修。」
「今為那雲水王氏陰殺了一尊道宮真君,應當是隻有那本家四尊了。」
一名蒼髯老者現出身形,隻見其犀帶金魚束紫袍,腰懸大印,掌托一顆如意寶珠,以難言的目光在武庸身上逡巡。
「但也無妨,這因果終歸是承於瓊明王氏頭上,那王慶仙在瓊明的地位不俗,他故意將此事鬨大,瓊明一旦介入,就足夠那柳氏頭疼很久了。」
「若是那劍蠻子分不清好歹,我等便再斷其爪牙便是,哼哼,隻管叫他此世都隻能老老實實的縮在那窮山惡水煉劍……」
另一尊渾身陰靈厄氣纏繞的中年身影顯化,此人麵容蒼白,陰鬱之色纏繞半身,一根紫心釘化作流光環繞,又是一尊半元神的存在。
此二人便是原來天香的兩位香道老真君,縱入酆都化作城隍丶陰靈,但他等本就是煉神符籙香道,大半實力仍存於身,亦是讓人不敢小覷的存在,何況他二人還各有靈寶護身呢?
「三品世家在未來已經不再是你需要忌憚的了,武庸!」
「九州升格,大世之後,尋常的二三品都未必還有鎮壓一州的實力,隻怕仙人氏族丶半仙冠族才有資格作為大世之後的執棋者存在。」
「好生準備一年後的玉京朝拜吧!」
「其他的我二人自會為你解決。」
見識了武庸的短暫出手,二位老真君少有的齊聲大包大攬道,讓他無需在意。
眼前這人在此世,定是能穩占渡劫大真君之位,甚至有望能搏一搏半仙尊位的!
他二人已經大致能明白香祖為何會如此鍾意於此人了……
聞言,武庸微微點頭,便不再停留,轉身離去。
酆都陰世並未封鎖,凡陰帥丶遊神以上,僅需稟報驅邪一百零八雷靈陰將後自可出入其中。
隻是陰世中諸部陰將皆各領陰兵開拓幽土,栽種上陰靈草丶黃泉花丶又取其中陰沉魂木,榨出魂珠丶陰靈液……
儼然是將其當做一番小世界來蘊養了。
畢竟陰世與現世亦無本質的區彆,仍舊是有陰山有冥水,縱有長陰壽,亦需要陰氣香火維持。
普通陰靈,縱使有武庸所賜陰土數頃,也許親力親為,眾多陰靈每多一寸陰土,便是多上幾分立身之本,每年多上微量魂珠丶陰靈液……
且取上三千魂珠丶百瓶陰靈液送往玉京。』瓊明與天香自會品評其效,更懂如何運營這九州的第一片陰世,將其緩緩推到這九州二十四上族的眼前。
然各州郡的暗流洶湧此時影響不到武庸,他此刻正衍天鉛自然大道,以造化萬物,掣地肺金燈丶舉扶桑神木,以諸般炎道靈韻正合奇逆轉煉那大日帝輪,天地人三才災火轉練,以大日帝炎為溫床,在還丹世界中行大日西巡三百六十五輪……
終是使那大日金烏相證得一分大道認可,也推動了還丹福地朝著洞天世界開始轉變的進程。
內世界中有兩儀三才四相五行六合諸般道則,天道理乾坤丶地道鎮不朽丶宇道固虛空丶宙道禦歲光,有生化一界之趨勢,扶桑神木撐天萬裡,枝丫橫貫虛空,刻錄下天地大道。
「地肺金燈一直是很強的靈寶,隻可惜我已練就大日帝輪丶接手太陰玄儀幡,或許隻缺一道星辰法寶便可證上驅三光,下禦三災……。」
「隻是最近卻是讓你愈發的蒙塵了!」
武庸歎聲輕撫這金燈,其上紅光閃動,似是在回應著他。
將那金燈掛回扶桑冠上,隻見那神木的樹冠如今已似一座赤色的雲台,其上有大日金烏帝炎蓬勃,蹲在枝葉上梳理著羽毛;所側是太陰長幡插在丹葉之上,接引太陰神光垂落;玄黃道袍化作萬裡黃龍,纏繞著神木枝椏;地肺金燈掛在一角,無儘的炎道道紋自那地煞炎蘊中跳出,一一烙印在那扶桑神木的枝葉上……
武庸見狀微微點頭,眯著眼睛眺望了一番萬裡天穹上的天鉛自然大丹。
見其天符耀世,以此世福地為溫床蘊養成丹後又吐納大道反哺其升入洞天,心中突有感悟:
「再需金烏西巡三百六十五周,太陰神光播撒三百六十六夕,當的是能脫了地氣,潛藏須彌如芥子,能隱能升,縱橫宇宙,入虛空而稱玄黃洞天!」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