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盔十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75章 交通網,滅明,藍盔十九,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朕並不覺得委屈,”李自成擺擺手,阻止朝臣們繼續煽情,“原因有三:其一,起兵之前,朕是最底層的百姓,每日最大的奢望,便是吃飽飯,甚至為吃飯而發愁,這才走上起兵謀反之路,”頓了一頓,方道:“相比以前,朕今日的生活,已經是天堂了。”

“……”

“其二,今日朕身居高位了,換位思考,應該想想普通的百姓,和他們的生活相比,朕有什麼委屈?”李自成道:“諸位愛卿,你們當中,或許有人一直身居高位,從來沒有遭受過貧困,但你們也要想想,人與人是平等的,難道有千年的富貴?有千年的貧困?”

“臣等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就對了,但不能僅僅掛在口頭上,而是放在心中,深入血脈、骨髓,”李自成頓了一頓,又道:“朕從來沒有感到委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信念!”

“信念?”

“朕在西寧起兵時,當時便立下宏願,朕起兵的目的,不是為了稱王稱帝,而是為了解救、幫助天下的窮苦百姓,”李自成道:“這種信念,朕從來不曾忘卻!”

“臣等敬仰!”

“朕從不鋪張浪費,卻是大力興辦教育,讓百姓學習知識,將來進入官府、學校、工廠等任職,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待遇,還有,朕大肆修建道路,不僅為了將邊疆納入漢地,更重要的是,讓山裡的百姓可以走出來,讓山裡的出產可以賣出來,從而增加百姓收入,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李自成繼續道:“百姓豐衣足食,甚至積有餘財,華夏才能繁榮昌盛,才能長治久安!”

“皇上聖明!”

“皇上運籌帷幄,臣等自愧不如!”

李自成擺擺手,“朕再簡單算筆帳,三千三百萬賦稅,除去官員的俸祿、將士們的糧餉,還有興辦教育、修建道路的花費,剩餘的銀子還有多少?”

“這……”

“這還是豐年,風調雨順,萬一出現大旱,或者洪澇災害,河流決口,華夏有多少存錢存糧賑災?”李自成道:“所以,朕認為,華夏的賦稅,才三千三百萬,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太少……”

“朕計算平均數,將賦稅平均分配至每一位國民,並非是將賦稅均分了,而是告訴諸位愛卿,倉廩充盈,貫朽粟陳,才是朕追求的目標!”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皇上聖明!”

“皇上聖明,臣等慚愧!”

“這是今年最後一次朝會,華夏各地又傳來一係列的喜訊,諸位愛卿隻要居安思危,各負其責,就不要自責了,”李自成掃了眾臣一眼,道:“華夏就像是快速前進的馬車,很多事情,要早作準備,趁著今日之朝會,咱們一件一件商討。”

“臣等敬遵上諭!”

李自成微微點頭,目視王胤昌,“王愛卿,實兌貿易公司的事,現在如何了?”

王胤昌起身,低頭拱手,“回皇上,商戶們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組建了明光貿易有限公司,參加的商戶分彆來自緬甸、雲南、四川、甘肅、青海,因為四川商戶陳川堯出資最多,被公推為東主,隻是……”

“隻是什麼?”

“臣費儘九牛二虎之力,但商戶們對海貿不太了解,因此注資不多,隻有二百萬兩……”

“二百萬已經不少了,這才是開始,等商戶們嘗到甜頭,自然有人哭著搶著要求加入明光公司,”李自成哈哈大笑,“諸位愛卿,海關交易稅為十稅一,注資二百萬,賦稅便是二十萬。”

“這麼多?”

朝臣們都是倒吸一口氣,皇上三言兩語之間,就為朝廷增加了二十萬的商稅,難怪皇上開了海禁,還鼓勵海外貿易……

李自成麵目含笑,“王愛卿,明光公司沒有海上貿易經驗,目前能聯絡的,隻有一個華葡貿易公司,等施羅保回程的時候,幫助雙方接洽,愛卿讓明光公司先列出貨物清單,施羅保需要什麼,他們就將什麼貨物運至實兌,施羅保看不上的貨物,就不要來回折騰了。”

“臣遵旨!”

牛金星去了關外,國防部的事,李自成隻能找副部長翟修文了,“翟愛卿,大光船廠的事,可有落實?”

翟修文慌忙起身,拱手道:“回皇上,大光府城,已經組建了緬甸省大光文隅造船廠,暫時隸屬於國防部,已經招募工人進行培訓,此外,已經組織人手去野人山砍伐柚木。”

“很好,”李自成點頭,“估計何時可以開工造船?”

“回皇上,鬆江金山方麵的圖紙,已經在路上,新元前後可以到達大光,”翟修文遲疑片刻,道:“據船廠的技工們說,新砍伐的柚木,並不能造船,需要乾燥之後,方可使用。”

“翟愛卿放心,朕雖然希望大光的造船廠明日便開工,但不會違背事物本身的規律,”李自成向翟修文投去鼓勵的目光,“儘力就好!”

“臣多謝皇上!”

李自成點頭示意,心思轉到他最為關心的道路建設上,“李愛卿,四大建築公司都在滿負荷運轉吧?新元之後,交通部有什麼具體的規劃?”

李琬起身,“回皇上,東北的第二路橋公司,雖然北京至沈陽的主乾道已經完工,但遼寧省、安東都督府、黑龍都督府、興安都督府尚有許多主乾道需要修建,不過陳永福部五千壯丁已經移居安東都督府的延邊府,臣打算從關內招募五千專職修路的壯丁。”

李自成馬上就想到,等到東北的道路建設基本完工,這些人已經適應了東北地區的氣候,可以在當地定居,遂道:“這是自然,沒有壯丁,如何修築道路?而且東北地區還在不斷拓展,如果糧食許可,可以多招募一些壯丁!”

“臣明白,”李琬暗喜,繼續道:“新組建的第四路橋公司,主要在雲南、緬甸兩省從事建設,暫時不會有變,但北京地區的第一路橋公司、南京地區的第三路橋公司,在分彆完成東環後,將另有安排。”

李自成淡淡笑道:“李愛卿有何安排?”

“第一路橋公司將修建北京府至廣州府的南北大道,自北向南,先後經過河北省保定府、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河南省開封府、汝寧府,湖廣省德安府、武昌府、越州府、長沙府、衡州府、郴州,最後進入廣東省,至韶州府、廣州府。”

“嗯?”李自成神色一動,這是一條京廣大道,將同一經度上的河北、河南、湖廣、廣東連接起來,他讓王之心取來地圖,仔細一看,道:“這條大道稍稍修改一番,順德府向南,走西麵河南省彰德、衛輝,過黃河後,經過鄭州,然後才是汝寧。”

李琬不解,“皇上,臣不明白,如此豈不是豈不走了彎道?”

李自成也不明白,或許是因為山川吧?反正後世走的是鄭州,而不是開封,鄭州因此崛起,開封就此衰落,“河北省向南方伸出一段尾巴,而河南省向北伸出半個腦袋,將來這兩地是要合為一體的。”

“原來如此!”李琬並不再爭,“第三路橋公司,將修建一條昆明至鬆江的大道,從昆明府出發,經過雲南曲靖府進入貴州省,在貴陽府與重慶至貴陽大道對接,橫穿整個貴州省,進入湖廣省,經過永州、衡州,進入江西境內的袁州、臨江、南昌、廣信,再進入浙江境內,穿越衢州、金華、杭州,與環太湖大道連接,一直延伸至鬆江。”

李自成又在地圖上將這條斜向的大道找出來,心中不禁大喜,如果剛才的京廣大道是一條經濟大道,從經濟上將四省連接起來,那麼鬆江至昆明這條近似東西向的大道,則是歸化之道,雲南、貴州、廣西三個正在歸化的省份,與東部相對發達的浙江、江南兩省貫通起來,既能帶動西部省份經濟的發展,又能促進西南地區的歸化。

京廣、鬆昆大道一旦修築成功,華夏的環形大道,將變成近似的“田”字形,更多的府縣可以和主乾道連接起來,公路網就要形成了……

“王愛卿,道路勘測得如何了?”

“回皇上,第一、第三路橋公司已經著人勘測,但道路沒有最後確定,”李琬道“如果皇上和眾位大人們都同意,臣才會督促路橋公司加快勘測的步伐……”

“皇上,臣……不同意!”梁文成瞪了李琬一眼,道:“或許華夏需要這兩條大道,但修建這兩條大道,需要多少銀子?華夏四大路橋公司同時在修建道路,列朝列代未曾耳聞……”

李琬一臉委屈的樣子,我是交通部長,如果不修路,要交通部乾什麼?但梁文成是他的頂頭上司,心中不滿,卻不敢回嘴,隻是把目光投向李自成。

李自成淡然一笑,道:“文成明知道華夏需要這兩條道路,為何反對修築大道?修建大道的價格,並不比修建官道多,而且,東北的第二路橋公司、雲南的第三路橋公司,並不需要國庫的銀子。”

“皇上,這……”

“修建大道,加強人員和物資的流通,不但可以提高百姓對華夏的凝聚力,本身也能創造財富,昆實大道通行,組建了明光貿易公私,每年有不少於二十萬的商稅,”李自成笑道:“從交通部組建之日起,這樣的問題就不用在朝堂討論了。”

梁文成知道無法說服皇上,隻得長歎一聲,緩緩落坐。

李自成非常關注各省新式教育的發展,但教育問題交給郭世俊,他非常放心。思索片刻,還想開發苦夷島和蝦夷島(日本北海道),想了一想,卻是放棄了,東北還有大片的土地沒有開發,要開發苦夷島和蝦夷島,就要大量的移民,可是願意移民的百姓在哪兒?

不過,為了限製日本向北方擴張,開發蝦夷島,應該提前進行,等北海艦隊騰出手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