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盔十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3章 南下巴蜀,滅明,藍盔十九,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月八日,是黃道吉日,宜遠行,天命都督府南下巴蜀的戰略,也在這一日正式拉開帷幕。

李自成原本是要用李過的第二營、宋文的第七營南下,但宋文部早在去年的時候,便已經南下,一直駐紮在隴南府,此次隨他一同出征的,隻有第二營的騎兵。

隨行的還有郭世俊,李自成已經計劃好了,一旦拿下巴蜀,將留下郭世俊做為四川省省長,他這帶著親兵返回。

梁文成、沈道、梅之煥、湯若望、李績等,天命都督府、甘肅省、蘭州府的官員,以及駐守蘭州的第四營主要將領,都去南城外送行。

這將是天命軍第一次出現在朝廷的視野中,天命軍與明軍之間的戰鬥規模,將會大大升級。

進一步,天命軍將擁有獨抗朝廷大軍的能力,退一步,一旦朝廷切斷巴蜀與隴右的聯絡,天命軍將首尾不能相顧,兩部隻能獨自應對朝廷的大軍,萬一朝廷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

誰也看不清局勢的發展,誰也無法掌控未來的命運,就連李自成,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曆史已經發生了少許改變,誰知道會不會沿著原先的軌跡?

李自成也是豁出去了,“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

原本預備去年的戰鬥,被韃子入塞打斷後,一直拖到現在,李自成是基於兩個方麵的考慮。

首先是新任兵部尚書對流寇的態度,雖然他不知道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麵張網”圍剿計劃,但楊嗣昌全力剿匪,“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早已經王安平傳至蘭州。

既然喜歡內鬥,對韃子采取妥協,大明也就沒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時間拖得越長,韃子的實力就會越強,將來收拾起來,難度就會越大。

其次,這次南下巴蜀,南征的軍隊很難與蘭州、西寧取得聯係,彈藥補給十分困難,而第七營的士兵,雖然列裝了步槍,卻不會製造步槍、子彈,一旦彈藥耗儘,就隻能重新拾起刀槍,那時天命軍對明軍的優勢,將不複存在,所以必須攜帶大量的彈藥。

李自成已經與文武官員們告彆過,正待上馬,梁文成與沈道小跑著過來,“大都督……”

“嗯?”李自成停下步伐,將馬韁交給何小米,“文成、沈道,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自成!”梁文成支吾半日,也沒說出什麼,便道:“屬下在蘭州等著大都督凱旋歸來!”沈道也是道:“大都督,這次說好了,回到蘭州,屬下一定做個東道,為大都督接風!”

“哈哈,”李自成麵目含笑,暗地卻是鼻子一酸,他勉強保持住鎮定,“你們這是乾嘛?對本都督沒信心?還有你,沈道,先藏好私房錢,免得本都督回家的時候,你拿不出接風的銀子!”

“哈哈哈……”梁文成差點笑出淚來,趕緊轉過身去,不讓李自成看到。

沈道卻是將胸脯一拍,“大都督放心,屬下就是賣了婆姨,也會準備出一頓接風宴!”

李自成點點頭,放低聲音道:“文成、沈道,這段時間,天命都督府,就交給你們了!”

“大都督放心,人在府在!”

李自成這才上了戰馬,這還是他原先的黃鬃馬,王俊卓送給的大黑馬雖然腳力更好,但時間尚短,人馬不能合一。

他回頭看了一眼,梅之煥、湯若望、李績正默默地走過來,便撥轉馬頭,向著三人拱手行禮,“梅老爺子,甘肅省,我就交給你了!”

梅之煥連忙還禮,“大都督放心,甘肅如果出了一點問題,你就砍了我這把老骨頭!”

“梅老爺子言重了,”李自成笑著轉向李績,“第四營不僅身負蘭州的安全,蘭州四麵,都要兼顧,李將軍的一雙招子,千萬給我擦亮了!”

“大都督放心,屬下不會說話,屬下就一句,如果蘭州出了問題,屬下會首先給蘭州殉城!”

“本都督不是要你殉城,是要你守城,不要說這種不吉利的話,”李自成也覺得,這場送彆,氣氛太壓抑,也許他們心中都有著隱隱的擔心,遂笑著道:“與他們相比,湯先生就輕鬆多了,這段時間,修橋築路隊交給你,等我回來,我要看到四通八達的水泥大道!”

湯若望拱手還禮,笑道:“大都督放心,等大都督回到蘭州,那時的隴右,很可能已經縣縣通道!”

李自成笑了一會,也就在眾人多注視中,撥馬回頭,何小米跟著大喝一聲:“出征!”

無數的馬蹄,頓時在大道上踩出沉悶的聲音,為了防備堅硬的水泥大道傷了馬蹄,所有的馬蹄,都是用棉布包裹了。

隻有一條孤零零的水泥大道,士兵們不用擔心迷路,前部的騎兵發力狂奔,一口氣跑出數十裡。

不到三日時間,大軍已是來到隴南府,但宋文得知李自成已經南下後,已經先一步南行,李自成並沒有在隴南府城中遇上他。

隴南知府申司文看到大量的騎兵,估計是李自成到了,趴到女兒牆一看,果然九州軍旗迎風招展,急忙迎出城外,叩拜在地,“屬下申司文,叩見大都督!”

“起身吧!”李自成看了眼水泥大道,一直延伸至無邊的山色中,遂用手向前一指,道:“前方的水泥大道,還有多長?”

“回大都督,一直延伸至南麵的武都縣城,再往前就沒有了。”申司文起身後,躬身立在李自成麵前。

水泥路修築至武都,那還有一段大道好走,但過了武都,接近四川,恐怕就是山間的崎嶇穀道了,李自成感覺不對勁,四麵掃了一眼,方才發現,是田間的農人太少了,現在的農耕季節,天色未晚,為何百姓是如此之少?

“申知府,隴南府內,土地、百姓如何?”

“回大都督,隴南府各縣,土地雖然廣闊,但山勢複雜,百姓並不多。”

李自成道:“奧?為何?可是耕地不足?”

“要說耕地,其實也不少,隻是不同於蘭州那樣的平原地帶,耕地多位於山間河穀,每片耕地,體量並不大,開墾起來,難度頗大,所以,隴南府各縣,一向是地廣人稀!”

李自成明白了,這的確是個問題,隴南府靠近青藏高原,山川縱橫,將域內分割為無數的小塊,雖然有些小塊靠近水源,可以開辟為耕地,但體量太小,隻適合村落,不適合立縣、立鎮。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基本與世隔絕,如果沒有戰爭和賦稅,簡直就是世外桃源。

但天命軍進入隴南,必須對當地的百姓征稅,以維持府縣的正常運轉。

對當地的百姓來說,他們自給自足,原本沒招誰惹誰,卻要向官府繳納賦稅,但交了賦稅之後,官府也是由著他們自生自滅。

納了稅卻感受不到溫暖,百姓會對官府有好感?

官府與天命軍對他們提供軍事保護,但他們感受不到,除非外敵入侵就發生在眼前……真要到了這種時候,後悔恐怕也來不及了。

難怪大明的百姓沒有“國家感”!

除了皇上“家天下”的思想外,百姓並沒有真正成為“國家”的一員,至少他們沒有感受到。

韃子入塞,每次都擄掠大量的百姓出關,朝廷卻是無動於衷,也可以說明,朝廷對“賤民”是如何的蔑視!

讓官府加強宣傳,似乎也不現實,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沒有利益,誰會相信空頭支票?

推廣天主教、修築道路……

似乎也行不通,天主教可以增加民族凝聚力,但不能完全代替國家認同感,而在山區修築道路,不但技術難度大,成本也高,以天命都督府現在的狀況,很難投入巨資,向人口極少的山穀中修路。

暫時隻能這麼過著,等華夏興起、經濟實力強大的時候,再做這方麵的考慮,現在需要集中精力做的,還是軍隊,先打下江山再說。

李自成隻是叮囑申司文,以隴南府為中心,勘測通往各縣的道路,這是府縣道路,哪怕道路拐點彎,也要將一些人口比較集中的大鎮帶上。

當晚,大軍並沒有入城,隻在城外駐紮,申司文替李自成接風,卻被李自成拒絕了,說是戰鬥尚未進行,等凱旋回來的時候,如果路過隴南,再去城中做客。

李自成趕到武都縣的時候,宋文部又前行了一段,在白水江的下遊,兩部方才彙合,八千多士兵,沿著白水江繼續前行。

如果論行軍速度,騎兵比步兵快得多,但李自成考慮到,此處全是山間小道,騎兵根本施展不開,如果要奪取關隘,步兵更為合適,所以步兵反而行在前麵,騎兵除了派出遊騎探路,主力卻是跟在步兵的後麵,並且向兩側靠山的方向展開搜索。

白水江接近與嘉陵江合流的時候,又名蕸萌水,道路轉為西岸,大軍便在此處渡過白水江,繼續沿著江邊道路南下。

蕸萌水已經是四川的地界了,因為都是狹窄穀道,並無多少百姓,雖然無法掩藏大軍的行蹤,但一路過來,並沒有明軍駐紮,天命軍尚無遇到阻擊。

大軍沿著蕸萌水,一路長驅直入,渡過青川溪,便逼近蕸萌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