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利用規則辦事!
江門二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8章 利用規則辦事!,開局停職?我轉投市紀委調查組,江門二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書記,小東,喝茶。” 令震庭把兩杯茶端進來,一杯放在茶幾前麵,一杯放在關木山的辦公桌上。 然後他看到兩個人還有東西要聊,於是立馬開口說道:“書記,我先去忙了,我一會再過來。” “小東,茶還可以吧?” 楊東喝了一口,點頭一笑:“很不錯的茶,謝謝你了秘書長。” “好喝就行,你們聊。” 得到茶是好喝的,令震庭也就放心了,笑著轉身離開關木山的辦公室,並且把門關上。 “小東,你來找我,有什麼事,直接說吧。” “你現在的職務很忙,我也不清閒,咱就彆浪費時間。” 關木山朝著楊東再次開口,主打一個乾脆透徹。 楊東點頭,然後說道:“涉及到保密的情況,恕我不能說出來。” “但是目前巡視組已經把目光放在了更高層級上麵,希望領導到時候能夠配合協作,當然不是配合協作我,我自問還沒有這個資格,主要是您和市紀委與省紀委第三巡視組之間的協作互助。” “具體的情況,我也不便透露,到時候自然有第三巡視組的同誌和您溝通。” 楊東把話說的很繞,但是繞來繞去的意思,關木山卻是聽懂了。 關木山明白楊東說的是什麼意思,把眼光放在了更高的層級上麵,已經高到連楊東這個級彆都參與不了,過問不了的程度,隻能由省紀委第三巡視組的領導親自負責。 那麼就說明,巡視組調查的對象,級彆不低,根本不是楊東能夠參與的,那麼至少也是市委常委的層次。 看來省紀委第三巡視組要有大動作了,楊東透露的就是這個意思,然後希望自己和市紀委能夠鼎力支持,幫助省紀委第三巡視組處理好這件事。 楊東此刻算是一個溝通的使者,代表省紀委第三巡視組,和自己這個市紀委書記溝通。 雙方需要一個有效準確的溝通,也需要和對方說清楚,沒有人比楊東更合適。 “可以,市紀委無條件配合。” 關木山知道現在省委的風向,所以不需要去問老領導蘇玉良,他自己也可以決定。 於是他點頭答應。 “行,領導,我和您的事情已經談完了,我還得去找一下顧同部長。” 楊東見關木山答應之後,和關書記之間的事情就已經談完了。 兩個人都不是外人,有什麼事說了也就完事。 “你等會。” 關木山原本以為楊東離開,是因為工作原因,從而時間緊迫。 但是沒想到楊東竟然要去找組織部長顧同,這讓他好奇起來,同時也有些關切。 主要是怕楊東見顧同的時候,說錯話,或者辦錯事。 雖然楊東和顧同聊的也很不錯,但還達不到請顧同辦事的程度。 楊東這個和組織不相乾的乾部,去找顧同,除了辦事,根本不可能有其他方麵。 所以關木山猜的很準確。 “你找顧同部長,要辦人事?” 作為楊東的領導,根本就不希望旁敲側擊的問,直接問就是了,而且既然和紀委辦案無關,那就更不需要委婉。 辦人事,人事兩個字,指的是組織人事。 “對,之前在辦案的過程中,我的堂伯對我幫助很大,對組織的貢獻更大,所以我想求顧同部長幫個忙,幫我安排一下堂伯。” “人家為什麼要幫你?” 關木山問了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幫你楊東,如果你楊東沒有足夠的利益和重要性,顧同怎麼會答應? 光憑借楊東喊了幾聲顧叔叔?就可以做到這一切嗎? 這根本就不現實。 不要在體製內談什麼個人感情,這是最沒用的東西。 “我打算把我問過您的問題,也問一遍顧同部長。” 楊東開口回答關木山,對於自己的領導,不需要隱瞞什麼。 “原來是這樣,那你這是想犯錯誤?用職權謀私?” 關木山先是點頭,明白了楊東的打算,可隨即又皺起眉頭,有些不悅的看向楊東,不客氣的問道。 如果楊東敢用職權來謀私的話,自己絕對不會不管。 他不能看到自己的秘書,走上一條邪路。 “領導,對於那些有巨大貢獻的犯錯乾部,而且犯錯程度並不嚴重,我們黨都會給其機會改正,組織上也會原諒。” “我不會用職權謀私,但現在有這個衡量標準,我也會拿這個來做事。” “隻要是有利於辦案,而且不違背黨規黨紀,國家法律,公眾良俗,我覺得都可以去做。” “規則既然是這麼定的,我也會去遵守,不是嗎?” 楊東不會以權謀私,對於那些貪汙腐敗的乾部,他一萬個不同意饒恕。 可對於這些罪責並不嚴重,而且主動交代問題,並且貢獻的確很大的,他也會適度的幫一下。 做乾部,做領導,要靈活,腦筋不能死。 腦筋死的話,坐不到高位。 “那就行。” 關木山聽到楊東這番話之後,也就鬆了口氣,放下心來。 隻要楊東不違法不違規就行,可彆真的以權謀私。 說到底楊東還是在以權謀公的範疇之內,雖然說出去不好聽,容易遭人非議,但是身為領導乾部,也得有這樣的魄力和手段,也要有這樣的膽魄。 看來楊東已經清楚,該怎麼做一個合格的乾部了。 不走兩極化,兩極化也就是不極端的剛,不極端的妥協。 太過於剛是不好的,在體製內不會有好下場。 太容易妥協也不好,很容易喪失原則性。 楊東這麼做就剛剛好。 而且還把公事辦了,具體到這個犯錯乾部,還會感激他,一舉兩得。 “你這麼說的意思是不是,你這個親戚,堂伯之前是乾部,但這個乾部犯過錯,已經被免除職務了?” “你現在找顧同部長,是想重新起複這個乾部,是不是?” 關木山很聰明,楊東沒有說的那麼詳細,他已經猜出前因後果。 “是的,因為他交代的東西,的確是巨大貢獻,完全能夠彌補他所犯的錯。” 雖然功過不能相抵,但是多數時候組織還是會給其機會。 畢竟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才是主要。 黨組織,國家,紀委的目的,都是為了挽救犯錯乾部,使其積極改正,走上一條正確的路。 如果隻是單純的處理掉了,除了短暫的震懾一下其他乾部之外,毫無意義,這也背離了紀委這個部門設立的初衷。 “直接說,是誰啊?” 關木山開口,想問的明白一點,直接一點。 “開陽縣前稅務局的局長,楊旭。” 楊東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