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李正義的‘吃驚’
江門二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6章 李正義的‘吃驚’,開局停職?我轉投市紀委調查組,江門二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正義聽著蘇玉良的話之後,也是頗多感慨。 “是啊,搭班子這麼多年了,肯定有感情的,我對吉江省也有感情啊,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踏上這一片黑土地了。” 他都是要離任的人了,對這片土地也有感情,就很容易感慨起來。 蘇玉良看到李正義並沒有懷疑自己的異常狀態,心裡麵也鬆了口氣。 他身為省委常委,副部級高官,不應該這樣失態。 實在是楊東的那一番話,加上李正義說自己一個月內就要離開吉江省,和楊東所猜測一點不差,這才讓他吃驚。 “玉良同誌,之前你想推薦龍江省的省長崔起武擔任吉江省的省委書記,接替我的位置。” “聽說你還和上麵寫了推薦信?” 李正義再次開口,朝著蘇玉良沉聲問道。 他想核實一下這個消息,到底是不是屬實的。 主要是核實一下蘇玉良到底有沒有和上麵寫過推薦信,主要推薦崔起武。 “是的李書記,我的確之前想要推薦崔起武同誌擔任吉江省的省委書記,接替你的班。” “我也的確和上麵寫過推薦信,陳述過一些情況。” 蘇玉良點頭,如實回答。 主要是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辦法作假,也沒有辦法撒謊,隻能夠如實說了。 畢竟這樣的事情想要隱瞞的話,也是隱瞞不住的。 “崔起武同誌在龍江省擔任省長的兩年半以來,政績還是很突出的,尤其是對農業上麵的貢獻,是非常大的,龍江省曾經的秋季糧食產量隻有三千萬噸,現在已經提高到了六千萬噸,足足提高一倍。” “這位同誌提出的大農耕,機械化農業,科技化農業,數字化農業,包括完善承包責任製,是非常成功的。” 李正義點頭,評價了一番崔起武同誌。 他是吉江省的省委書記,評價龍江省的省長,也不算是太離譜。 “這位同誌,的確不錯。” “所以玉良同誌,你還打算繼續推薦他,來吉江省接替我這個省委書記職務嗎?” 李正義前麵的話基本上都是鋪墊,這話才是重點。 他這話一問出來,蘇玉良心裡麵不知為何,有一種慌張感,卻也不知道這一份慌張來自哪裡。 到底要不要推薦崔起武?如果是之前的話,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崔起武來到吉江省的話,和他蘇玉良之間可以利益最大化。 但是聽了楊東的那一番話之後,蘇玉良不得不說的確猶豫住了。 尤其是楊東所說下一任的吉江省的省委書記,一定會是秦西省的省長陳國民。 這就讓蘇玉良猶豫起來。 繼續推薦崔起武?還是推薦陳國民? 可問題是推薦陳國民的話,自己沒有一個理由啊。 自己也不認識陳國民,兩者毫無關聯性,若是自己貿然推薦的話,反而會引起上麵的懷疑。 極有可能讓這位陳國民同誌,失去前來吉江省擔任省委書記的資格。 畢竟人還沒來,就和吉江省的本土乾部勢力扯上關係,會讓上麵有所顧慮。 所以蘇玉良想明白了這一切之後,就知道自己千萬不能一時上頭,因為楊東的話,而推薦陳國民。 既然不認識,就不能貿然推薦。 想轉舵,也要分清楚方式方法,否則的話貿然轉舵,也會被人懷疑。 尤其是政治人物,想要轉舵,就必須分清楚方式方法。 不能斧鑿痕跡太重,會被人家看不起。 不過雖然不能直接推薦陳國民,但是自己能夠做的事情也有。 “李書記,之前我犯了一個錯誤,需要和您承認一下。” “先前推薦崔起武同誌,完全是因為我和他私人關係比較好,我也存在一些不該有的心思。” “現在仔細想起來,其實老崔並不適合擔任吉江省的省委書記,我相信上麵的考慮會更全麵。” “這一點錯誤,是我要承認並且改正的。” “我不打算繼續推薦崔起武同誌擔任吉江省的省委書記。” 蘇玉良把這一番話說出去的時候,真的是後背冷汗颼颼的,他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生理反應。 但是轉舵真的需要天大的勇氣,要知道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可能影響的不僅僅是蘇家人,更是整個圍繞在蘇係身邊的所有乾部。 一旦真的做出了錯誤判斷,那麼影響的可就不僅僅是他一個蘇玉良,而是整個吉江省和他有關係的乾部們。 這可能不是幾十個人,也不是幾百個人,可能是上千人的概念。 上千個乾部啊,這裡麵有包括正廳級的乾部,副廳級到正處級的乾部,甚至還有很多副處級和科級小乾部。 這麼多的乾部,因為他的一舉一動,都要跟著吃瓜落。 這是很殘忍卻又很現實的情況。 李正義睜開眼睛,仔細的盯著蘇玉良的臉,他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作為省委書記,他自然知道一些彆人不知道的情況和內幕。 蘇玉良背後的老領導,就是前吉江省的省委書記,可以稱呼為老書記。 老書記有兩個得意門生,也可以說是弟子。 其中一個就是龍江省的省長崔起武,以及眼前的吉江省紀委書記蘇玉良。 可現在蘇玉良竟然放棄推薦自己一派的同門師兄崔起武?這是打算做什麼? 李正義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轉舵? 李正義心裡有了這麼一個可怕的猜測,但他臉上依舊不動聲色,沒有任何變化。 “玉良同誌,你覺得崔起武同誌不適合擔任省委書記?” 李正義問著蘇玉良。 蘇玉良搖頭回答:“並不是不適合擔任省委書記,而是不適合擔任咱們省的省委書記。” “咱們省經過老書記幾年的治理,已經逐漸的走入了重工製造業,您也是繼續發展重工製造業,這才是咱們吉江省唯一翻身的路。” “也隻有發展重工製造業,才能夠讓吉江省的gdp排名從全國中下遊,衝到全國前列。” “然而如果老崔過來擔任省委書記,會徹底讓吉江省成為農業大省,這不利於我們吉江省的發展。” “所有人都可以不管吉江省的發展如何,我不能不管啊,我畢竟是吉江省人,我是本地乾部,我代表的是全省兩千五百萬吉江省的人民群眾利益。” 李正義聞言,沉默不語。 省委書記的辦公室內,陷入異常沉默。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