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創業外賣的初衷
江門二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3章 創業外賣的初衷,開局停職?我轉投市紀委調查組,江門二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當然要做,你不做誰做?我嗎?” 楊東狠狠的瞪了眼楊南,這小子聰明的時候是真聰明,但是傻的時候也是真傻。 “嘿嘿,那就行,那就行。”楊南笑著撓了撓頭,心裡的石頭放下了。 剛才聽了大哥所說有關外賣的這一切,他瞬間就想清楚這裡麵的商機,如果真的能夠做到的話,那麼利潤是非常豐厚的。 因為很簡單的道理啊,隨著人們工作的效率提高,上班早下班晚成了常態,想自己做飯就成了麻煩事。 所以有這樣的一個外賣的話,可以解決很多人的用餐問題,一頓便宜又實惠的外賣餐,就成了很多打工人的第一選擇。 另外外賣又不僅隻有送餐,還有送米麵糧油,送水果啊,送衣服褲子鞋啊,電子產品,甚至是海鮮等等,隻要你花錢,什麼都可以買到。 “其實外賣的創業思想來自於宋代的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 “因為早就在北宋時期就已經有外賣小哥的行業了,很多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都喜歡叫外賣,外賣小二就會把餐送到家裡或者固定的地方。” 楊東繼續開口,朝著兩個人解釋。 “楊東,你真是經商的天才,你的很多奇思妙想太絕了。” “你不如棄官從商吧,以你的經商能力,肯定會成功的,沒準會變成下一個馬芸。” 傅小甜非常心悅誠服的開口,誇獎著楊東。 楊東的想法真的是絕啊,簡直是讓她瞠目結舌。 而有這樣的經商能力,不去經商真的是太可惜。 “小甜,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我不適合經商。” 楊東笑了笑,搖了搖頭,拒絕了傅小甜的提議。 自己不可能去經商的,他心中有太多的江山溝壑,有太多的理想與正義,也有太多的行政政見,需要他去實現。 經商不過是最優秀那批人裡麵被淘汰的罷了,真正沒有被淘汰的那批人第一誌願永遠都是體製。 “行吧,人各有誌,也不能強求。” “那你可得爭取做大官,成為我和楊南的靠山嘍。” 傅小甜知道楊東的意誌,所以也不強求,隨即笑著開口,這話既像是玩笑,又不是玩笑。 她隻是用玩笑的口吻,說出她內心想說的話。 “不要想那麼遠,腳踏實地的做好第一步吧。” “所謂萬事開頭難,能不能把外賣搞起來,你們多費心,這個東西不是隻有錢就可以的。” “如何讓更多商家加盟進駐,如何招聘外賣員,製定什麼樣的福利待遇,包括如何鋪設下行渠道,如何開發軟件,如何維護經營,都是個大問題。” 楊東已經可以預料到,兩個人想要創業成功,不是那麼容易的。 當然上輩子的某團可以成功,傅小甜和楊南沒道理就會失敗。 另外他見過那麼多的創業大拿,那麼多的成功互聯網公司和模式,為什麼單單選擇外賣這個行業? 很簡單,民以食為天,簡單的一頓飯並不簡單。 古人說,民以食為天,古人還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 所以吃的要好,還要安全。 可是在上輩子的經曆下,他發現國內的老百姓生病時有發生,無論年輕人還是老人,身體素質逐漸變差,食品問題更是尾大不掉,尤其是地溝油,重複使用油,劣質食材事件等等,層出不窮。 楊東才會想讓弟弟和傅小甜創業外賣,把外賣牢牢抓在自己人手裡,狠抓嚴抓食品安全問題,寧可少賺錢,也不能做喪良心的事情。 後世的外賣越來越貴,配送費甚至可以達到驚人的十幾元,偏偏外賣員賺不到錢,店家也賺不到錢,錢都去哪了? 都說資本是無情的吸血鬼,在這件事上麵體會到了。 所以楊東一定要搶了他們的機會,提前兩年把外賣做出來,推行下去。 就算到了10年之後,某團開始出現,也跟他們打擂台,他也不怕了。 兩年的創業優勢,如果還無法把某團給打掉的話,就算他楊東重生失敗。 而且不要忘了,他是官。 兩年之後自己能夠結識到多少體製人脈?自己都說不準。 有了這樣的背景,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放心吧,楊東,我和小南一定會認真的創業。” 傅小甜鄭重其事的點頭,她很清楚這個外賣蘊藏的商機有多大,也知道楊東的政治抱負。 所以她心裡知道該怎麼做。 “大哥,你放心,我一定創業成功。” 楊南也朝著楊東表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外賣搞出來。 “先做個校園外賣吧,就以吉江大學為大本營,然後打出名氣之後再去聯絡各大高校,至於外賣員可以讓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加入進來,這也是惠及自己人。” “從學校再陸續推廣到全社會,也會簡單一些,因為年輕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快,有了大學生的推波助瀾,就會形成燎原之火。” 楊東開口,朝著傅小甜和楊南示意道。 創業起步艱難,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好的起步規劃,如何起步很重要。 就像是田徑賽跑一樣,再厲害的田徑運動員爆發力是一回事,可關鍵的還是起步蹬的這一下,沒有蹬好,你很難再去調整了。 創業可不是馬拉鬆啊,創業就是田徑短跑,隻有很短的時間,不可能給你很長的時間去摸索,社會早就把你淘汰了。 “可是我們怎麼做吉江大學的工作啊?” 楊南現在還是天真浪漫,天馬行空的創業思路和想法。 可是傅小甜明白其中的困難程度,吉江大學可是有名的985和211高校,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高校,副部級建製。 吉江大學的黨委書記和校長都是副部級乾部。 而吉江大學各分校的書記和校長則是正廳級乾部,各專業學院的院長可能是正廳級,也可能是副廳級,看具體情況。 比如中文學院的院長董春華就是副廳級乾部。 這就是吉江大學的厲害之處,全校目前有六大校區,多達44個分院,一百多個本科專業,一級碩士點63個,一級博士點49個,目前全校學生各類加起來一共近六萬人。 六萬人的一個大學,比一些鄉鎮的人口都多。 所以把吉江大學作為外賣的試驗田,是最好不過的。 隻是人脈關係很難擺平。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