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掃明,崛起的石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禎十一年十月九日一大早,和往常一樣,又是寒意逼人的一一天,清軍依舊在北直隸肆虐,明軍各路未觸即潰,大明上下一片風雨飄搖。 總督天下兵馬的盧象升在北直隸集結三邊精銳,最後趕來入援的卻屈指可數,無奈隻好在這天率本部天雄軍誓師入援,與曆史上不同的是,這一天,山東登州府蓬萊城外的校場之內,也是旌旗密布,甲士雲集。 從高台上一眼望去,整個校場儘是身披鐵甲,手持虎槍的登州營兵士,大明的玄鳥旗幟與“王”字大旗共同高揚在天空。 “末將黃陽,率登州營戰兵五千員,拜見副總兵!” “卑職等拜見副總兵!” 忽然,矗立了不知多久的兵士高聲大喊,齊齊半跪在地,這股陣勢竟絲毫不下於萬餘大軍,直讓整個山東為之戰栗。 王爭渾身披甲戎裝,站在高台上點點頭,方才的雷鳴陣吼轉瞬間便化作寂靜,看著眼前這支軍隊,王爭的心中頗是欣慰。 來了這麼久了,自己總算是有能力為百姓做一些事,雖說現在登州營的人數還不多,但他已經不能再等了。 眼睜睜看著韃虜肆虐山河,王爭整日都是如坐針氈! 眼前的這支軍隊讓傑姆眼前一亮,就從這些士兵的整齊度來看,已經和葡萄牙訓練有素的皇家軍隊沒什麼區彆。 他從未想到過,東方竟也能組建起這樣一支軍隊。 李岩雖是一介文人,看著王爭點閱登州營軍士,竟也是心潮澎湃,這是登州營第一次向世人毫無保留的展現真正實力,料想此次出征後,定會引起各地的轟動輿論。 不過李岩已經不再擔心這個,有這樣一直軍隊在還用得著怕什麼輿論,時逢亂世,在他眼裡,唯有王爭才有能力力挽狂瀾。 本來李岩還是擔心王爭此行過於危險,想在今日再勸說一番,但是見到此情此景卻已放下心來,看來是自己多慮了。 “下官,軍議司左參議李岩,率全體文職官員,提前為副總兵道旗開得勝之喜,設凱旋告捷之宴!” 主事參謀顧君恩麵露紅光,連聲拜跪道: “巍巍強軍,巍巍強軍吶!有此等強軍護佑黎民,韃虜何愁不滅!!” 哈哈一笑,王爭先是翻身上馬,再回身朝李岩與管清天等人抱拳道: “本將出征後,登州一切事務,便有勞諸位多多幫忙,鄧黑子是個愣頭青,猛剛有餘而心性不足。” 李岩拱手回禮道:“這是下官分內之事,將軍放心出征便是,後方有軍議司的諸位同僚在,亂不了!” 鄧黑子與身後一眾留守正兵將官半跪在地,抱拳喊道: “末將率登州營留守軍將,在蓬萊等候大軍的捷報!” 大軍緩緩開出校場,第一眼看見的卻是人潮人海,這天一大清早便是有送行將士家眷等候在校場外,加上其他前來圍觀的百姓,已經是將路擠的水泄不通。 “登州營出征,諸位將士隨本將力戰蠻夷,皆是世之忠勇英烈,每戰死一人,全家贈五畝良田,靈位入祠,配享萬眾香火。” “不過此次出征險惡,定是一番惡戰、苦戰、鏖戰,本將若是不能率將士們歸鄉,這一拜,就算是提前向父老鄉親們賠罪了!” 這句話說完,王爭下馬後退一步,雙手抱拳,深深的揖首下去,校場前已是變得鴉雀無聲,隻有不少婆娘孩童的哭啼之聲。 突然間,全體登州營將士與鹽丁們都是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呐喊。 “願為將軍效死!” “願為將軍效死!!” 這喊聲沒有人提前組織,沒有人事先知會,完完全全是自發真心的行為,每個人都喊的聲嘶力竭,王爭隻覺渾身上下的血液好想要沸騰一般。 登州營兵士士氣高漲,個個都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恨不能全員都到遼東殺韃子。 遊擊將軍邵勇帶著正兵們清出道路,連忙上前道:“將軍此次定能旗開得勝,再獲捷報!” 王爭這個時候已經上馬,點點頭,朝他說道: “邵勇,本將走後,蓬萊城內外城的防務就交給你了,要比本將在的時候更嚴,聽明白了嗎?” 邵勇連忙點頭,抱拳道: “聽明白了,末將早已安排妥當,就算是一隻蒼蠅想要搗亂,士卒們也能將其抓住撚死。” 放下心來,王爭回頭朝城頭望雲閣上看了一眼,果然見到一道曼妙的倩影,朝那邊擺了擺手,下狠心不再回頭。 全軍出征,往水城而去 望雲閣外的身影自然就是王玉兒,雖然她雙眼已哭得紅腫,但見到王爭揮手,仍是強自露出微笑。 因為她不能讓王爭擔心,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安心殺韃子,不被兒女私情束縛住手腳。 為了將這五千的戰兵周全運送出海,軍議司提前幾個月就是行文各處,這才湊齊了這次所需的大小船隻,不過這樣一來,花費的銀兩自然不少。 僅僅是大型的福船,登州水師便采買維修了五艘,中小型的沙船、海滄船也都是向各處船行高價采買,總計要有近百艘。 除此之外,用來偵查的鷹船、衝入敵軍船陣的子母舟等小型舟船更多,起碼要有兩百餘條。 這些船隻少數先行數裡偵查,其餘大多數如同眾星拱月一般護衛在運兵戰船周圍巡航。 出征在外,除了周全的進退計劃外,最重要的就是糧食補給問題。 遼東現在處於清軍控製之下,原來大明的屬國朝鮮如今也和韃子穿上了一條褲子。 從海上運送固然可以,但卻不可能輕易交到深入敵後的登州營戰兵手中,這次出來王爭已經事先和軍議司商量過。 登州營設有專門的輜重隊,出征在外各種人員的配備十分全麵。 誠然如此,大軍在外,每一日的用度開銷都是筆巨款,除了糧餉以外,稍重些的兵械輜重也都由輜重隊統一攜帶,輔兵與戰兵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肩上的擔子也不能說是輕鬆。 除了讓每名戰兵自己攜帶三日的應急口糧以外,輜重隊最多隻能帶三十日的糧食補給,因為再多帶的話,算上軍械輜重會嚴重拖累行軍速度。 若是那樣,在海上還看不出些什麼,東西都裝在船上,到了陸地上可就是韃子的地盤,行軍慢了貽誤戰機不說,更可能造成滅頂之災。 登州營可以在韃子後方活動的時間,隻有三十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