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掃明,崛起的石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笑也笑過了,王爭便帶著戰兵們登船,看看能不能在這葡萄牙的航海船上找出什麼其他的好東西來。 傑姆可能是與王爭談過了,知道周圍形勢登州營占著絕對的優勢,所以沒什麼反應,其餘的船員可就不同,還有那個大肚子的洋人船長,據說在葡萄牙還有些地位,嚷嚷著這是他們的船。 王爭沒有多說,回頭看了傑姆一眼。 這個時候王爭臉上的笑容不在,傑姆也看見方才王爭談笑間殺人的模樣,仿佛幾條人命在他眼裡根本就不算什麼,這才是擦汗上前勸說。 不管傑姆如何的與那些船員去吵,王爭這邊已經登上船環視起來。 還彆說,隻隔著不遠,但是在這船上倒能看出一股濃濃的西洋風格,一眼撇到放在舢板上的葡萄牙旗子,王爭一個轉手就將這旗扔到海裡,大明的地界怎麼可能出現外國的旗。 那邊的幾名兵士發現一個大木長箱,七手八腳的打開,頓時有人發出一陣驚呼。 “這盔甲怎麼沒見過?” “這又是什麼玩意?” 這木箱裡裝著的是全套西方騎士板甲,鋥光瓦亮的,裡頭還有不少其他的兵器,一根鋼製長矛、一根斧槍、一根亮銀騎槍還有近戰用的大斧與雙手鋼劍。 王爭眯著眼朝那葡萄牙船長看過去,看這家夥反應激烈的樣子就知道是他的東西。 當下也是有些好奇,說這胖子以前是騎士看著也不像,最大的可能還是幫人運送。 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這些東西既然落到自己手裡,斷然沒有送回去的可能。 王爭拿起長矛,接過一名文登兵的虎槍細細比對起來,一眼看上去就能看出有很大的不同。 這應該就是西方長矛兵用的長矛,細長的樣子與自家虎槍比起來,儘管厚度略有不及,但長度卻卻超出了一半。 尤其是茅尖,虎槍的槍尖不像這麼尖,也是有厚度在裡麵的,但這西方長矛可能是完全專注在了茅尖上。 王爭不禁去想,這杆長矛要是捅在韃子賴以為傲的重甲上,那滋味 放下長矛,又拿起大斧和雙手鋼劍,這兩樣沒什麼出彩的,都需要雙手使用,即便是王爭拿著都有些吃力,在西方適用但在這邊就是個雞肋。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西方朝近代化飛速發展,可能這兩樣在那邊都淘汰了也說不準。 低頭看了看,這被壓在最下麵的是什麼? 這是一杆斧槍,上頭是長矛一樣的鋼尖,鋼尖下麵卻是比方才那巨斧小了幾倍的小斧,通體都是用精鋼打製。 這個東西王爭前世隻是聽說過,來到這之後還是頭一次見到,看樣子是不錯,既有長矛的破甲,也能用小斧上的鉤子來對付騎兵和劈砍步卒。 隻是不知道與自家虎槍比起來這東西到底實用不實用,想到這裡,王爭招招手示意那個探險家傑姆過來。 等傑姆走到跟前,開口道: “這些東西你都會用嗎?” 傑姆聽到這話後還是先看了一眼那個大腹便便的船長,才是低聲的說道: “將軍,這些東西小人會用,但都不是” 不等傑姆說完,王爭便是不耐煩的揮手打斷道: “這就行了,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我登州營的人,依本將看,最好還是在蓬萊尋個住處定居下來。” “好生勸勸這些人,要是他們在城裡犯了王法,本將一樣不會輕饒。” 傑姆麵上有些激動,連連點頭,忽地又有些忐忑起來。 “將軍,他們說要到教堂去住。” 王爭聽那頭傳過來的話,估計說的一定不止這點,怕什麼臟話都罵出來了,看來這傑姆是撿好聽的和自己說,倒有些機靈。 這就好,機靈些自己才能用。 心裡想了這麼多,但王爭隻是微微擺手示意不多管,讓他們隨意。 傑姆更加高興,連連磕頭後才是興奮的離開,等他離開後,王爭一招手,哨官馬升立刻上前,抱拳道: “將軍?” “馬哨官,你去找邵勇,說是本將的命令,讓他找些鹽丁看住除這些洋人,尤其是那個胖子,他們做了什麼都要立即彙報。” 馬升早就看那胖子不順眼,被俘了還這麼囂張,嘴裡罵罵咧咧的雖然聽不懂在說些什麼,不過誰都能看出來不是好話。 當即是一抱拳,低聲的道: “遵命,卑職這便去找邵遊擊!” 點了點頭,王爭又是看向那副西方騎士全身板甲,嘖嘖一聲。 這玩意看著威武,但無論如何他都不會穿的,當然了,還給這些洋人也是不可能,就掛在正堂,當個擺設也不錯。 戰兵們紛紛上船,最先搬下去的是那五門艦炮,緊跟著把能找到的所有外國旗子扔的扔燒的燒,一麵也沒留。 在王爭的一聲令下,船上凡是能拿走的東西,不管看不看得懂,知不知道是什麼,反正一樣也沒給他們留下。 王爭緊跟著便回了元帥府內,水城這一次暴露出的問題太多,需要儘快處理。 擔任了五年登州水軍六營統領的成靖容,因為一件事就被新任的副總兵官王爭下令卸任。 這件事在蓬萊城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蠢蠢欲動的原朝廷軍將紛紛大罵,覺得時機已到。 這些人紛紛斥責王爭擅權行事,囂張跋扈雲雲,這還不算什麼,有一個府城千總居然請了個落魄的文人專門給王爭作了首詩。 這首詩被有心人抄在蓬萊閣上,看樣子是要讓王爭醜名遠揚。 蓬萊閣的大名即使在整個山東也是聞名,蓬萊閣建於宋朝,坐落於丹崖極頂,閣樓高十五米,坐北麵南,係雙層木結構建築。 閣上四周環以明廊,可供遊人登臨遠眺,是觀賞登州“海市蜃樓”奇異景觀的最佳處所。 那次柳如是、侯方域、陳子龍、宋征輿四人其實就是到蓬萊閣參觀,但是爭赴任這麼久了,事事都需要處理,一直沒抽出時間到蓬萊閣真正的看一看。 明萬曆十七年,時任登萊巡撫的李戴於其旁增建了一批建築,使其大具規模,到崇禎年間又得以多次修繕。 蓬萊閣位於蓬萊水城中,麵臨大海,建築淩空,海霧四季飄繞,素有“仙境”之稱,秦皇漢武都曾為尋求仙藥來此,傳說秦方士徐福受始皇之遣由此乘船入東海去求仙丹,著名的“八仙過海”神話故事傳亦在此。 蓬萊閣自古為文人墨客雅集之地,名人匾額楹聯眾多,登臨閣廊,舉目遠望,長山列島時隱時顯,東北海疆碧波連天,春夏之際,海市蜃樓時時光臨登州海上,使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 蓬萊閣就連朝廷都十分重視,這些人到蓬萊閣做賦刻詩想必認定了王爭會因此投鼠忌器。 說來也是,就算是從前的登萊總兵吳惟忠遇到這檔子,怕也隻能由他們去,畢竟這些文人筆杆子可是厲害得很,三人成虎,能把白傳成黑,黑說成白。 不過就七月下旬的一天,登州元帥府內傳出一聲冷喝。 “宵小作亂,眾將,調重兵封了蓬萊閣!” “凡是刻詩的,抓!” “遵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