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掃明,崛起的石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兵戈不休,生民何罪。 作為文登營的坐營官,王爭深知,每一場戰鬥光榮勝利的背後,都是無數個家破人亡,無數妻兒生離死彆,不計其數的好男兒血灑疆場。 隨著中原各省的大亂不止,山東的難民又開始多了起來,到了六月份便開始成批進入登州府境。 現在文登營的主要操練場所有兩處,一是後方文登的營盤,這個營盤年歲已久,經過重新修繕後已經煥發了生機,二便是州城內的兩處軍營,現在四哨戰兵有兩哨都常年駐紮於此。 州城的軍營旁邊是一大塊空地,遠遠看去,空地上好似有幾百條木樁,走近一看,卻是紋絲不動的幾百名文登營戰兵。 最前方有一排人與眾不同,後麵的人手持長槍,他們卻是人手一杆鳥銃,所有人都端著手裡的武器,路過的百姓紛紛側目,見到這個場景都是莫名其妙。 “他們在乾什麼,端著快兩個時辰了,一動都沒動啊。” “練兵。”旁邊一個路人的回答很簡潔。 “練兵?哪有這麼練的,就這麼一動都不動,能練出啥喲!”方才問話那百姓更加疑惑,他以前也見過州城官兵操訓,多是來回的跑,陣勢大的很,而且多是沒幾下就完事了。 不過話說回來,王爭這麼個練法雖然讓人看不懂,但到現在文登營無論是對上水賊、土匪還是亂兵,還真沒人聽見敗過。 “或許是王守備獨特的法子?” 剛叨咕幾句,後頭茶館裡的夥計忽然叫了一聲: “看那邊,動了動了!” 幾乎是所有人都圍過去,站了剛兩個時辰的戰兵們一個轉身,一眨眼就列成緊密的陣型,邁著整齊的步子嘩啦啦跑出軍營。 茶館的夥計成天在這邊乾活,早就習慣了,說道: “要我說,王守備的兵就是與尋常的官兵不同,自打進了城,這操訓就沒見斷過。” 戰兵的步子十分齊整,跑起來的腳步聲都是聲容劃一,路人聽見夥計的話也是毫不懷疑,點頭道: “就這麼練下去,大夥都能高枕無憂嘍。” “哈哈,我還要去給家裡那位買米買麵,先行離去了。” “再會再會!” 王爭看著兵士們緩緩跑出軍營,不斷點頭的同時也細細想起一些事。 南人乘舟,北人騎馬,江南這片自古就沒有強悍的騎兵,比如洪武帝朱元璋,他的部隊中還要以水師最為精銳,那支鄱陽湖水師便是後世可稱天下第一的大明水師前身。 明軍打八旗兵一直都是敗多勝少,以至傳出了‘女真滿萬不可敵’這一說法,王爭想要對付騎射無雙的韃子兵,現在還差的太遠。 回想起來,八旗兵之所以能橫掃中原,繼而一舉下江南,靠的可不僅僅是他們引以為傲的騎射立國,更重要的是老奴酋努爾哈赤開創的八旗軍製特色。 “出則為兵,入則為民,作戰時絕無糧餉軍備之運轉,軍卒皆可自備而行。” 洪武帝朱元璋開創衛所軍製,所為的就是——“養雄兵百萬,不耗國家錢糧。” 但是這一點如今的衛所製卻無法滿足,農田都被豪紳地主階級占據,軍戶名為軍戶,實則是佃農,成了地主豪紳們的種地戶。 空有軍伍之名,卻無絲毫戰鬥力可言,這也是中原各省官軍屢屢大敗的原因。 壓迫達到極致,沒有絲毫歸屬可言的軍隊,自然是連年逃亡。 這些人一旦逃到流寇中立刻就從綿羊變成好戰的虎狼,究其原因是他們的戰鬥目標變了,以往是得過且過,但是到了流寇那裡,殺掠所得皆是自己所有。 你殺一個人,不僅可以拿到軍功,讓自己日子過得更好,更可以將那個人所有的東西都搶到自己腰包,何樂而不為。 反觀,文登營的兵士們拿著足額餉銀,為保衛家園、妻兒家小而戰,戰鬥勝利後王爭對他們的獎賞沒有絲毫吝嗇。 每戶人在入軍前皆會分給田地,家人都過上了難得舒坦的日子,沒有人再想回到以前朝不保夕的生活,這也是文登營的戰鬥精神所在,屢遇強敵卻死戰不退的原因。 嚴格說起來,這種戰鬥精神更容易成為一種軍魂,而李自成的那種做法雖然在段時間內成效顯著,但後患無窮,是抄近路。 沒有紀律的軍隊,凶惡起來立刻就回了原型,從李自成進京後發生的事情就能看得出來。 真到了那種時候,這些惡狼就連李自成的話都不聽了,那還是軍隊嗎? 不,那隻能算是無惡不作的流寇,發展的再大,終究也隻是流寇罷了。 山東既不屬江南,也不屬於北鎮,居中的位置,造成山東既沒有好馬可編練騎兵,也沒有什麼正規的水師。 不過在王爭看來,這正是山東的好處之一,有鹽路作為財政支撐,同朝鮮隔海相望,又有大量熟悉水性的人,可以在關鍵時刻出一支偏師,向東直搗黃龍。 另一方麵,山東作為鹽路大省,各地的鹽丁們終日刀口舔血,又是極好的輔兵。 隻要用好了,就像現在的文登幾地,既可在大軍出征時保後方無逾,又可以在關鍵時刻聚在一起,迅速拉起一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龐大隊伍。 在台子上緩緩踱步,想到這裡時兵士們正巧剛剛跑步回到軍營,王爭抬起頭朝身後點頭示意。 “咚隆隆” 軍營周圍突然傳出一陣巨響,兵士們茫然看過去,卻在這裡早就擺起一圈大鼓,激昂的鼓聲振奮著所有人,三通鼓後王爭緩步出列,凝視軍營: “開始招兵。” 文登營擴招了,同步擴招的還有巡檢司下轄的嫡係鹽丁大隊,據說這次文登營將從原來的四哨戰兵擴充至八哨,四大隊嫡係鹽丁也擴充為六大隊。 這可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文登營和嫡係鹽丁上次招募還是在一年多以前,很多人都納悶,為什麼王守備繼任平亂以來一直都沒有消息。 不過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大夥關注的都是文登營公布的考較地點與要求待遇。 考較地點有兩處,一自然就是州城的軍營與城外的校場,二便是文登營盤。 鹽丁係統比軍兵更為複雜,其原因是需要招的人太多,不僅是嫡係鹽丁需要擴充,各地的鹽丁也需要補充新鮮血液。 先是要由各地的鹽丁小頭目考較前來報名的人,將合格的推薦到當地大頭目那裡再行考較,再由各地的大頭目帶著前往州城的巡檢司官署。 邵勇與刑一刀等幾個嫡係鹽丁的大隊長一同負責最終考較,全部通過後才能定下來,將名單上報給王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