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01,家祭無忘告乃翁,芒鞋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難道又是人賤自有天收?譚振興像領悟到什麼不得了的事,咧嘴大笑,“小妹說的是。”
花無百日紅,方舉人不修德行,遲早落得和劉明章同樣的下場,哪兒用得著他費儘心思戳穿他啊,晃了晃茶杯裡的茶,他又嘻嘻嘻的笑起來,眨眼道,“還是小妹你聰慧。”
譚盛禮和譚振學不和人計較是為人寬厚心胸豁達,可世間總有些壞心腸的人,寬容他們隻會讓他們變本加厲得寸進尺,譚佩珠的處事方法就很好,既不臟自己的手,又能讓對方得到報應,家裡的人怎麼個個深藏不漏呢,不是他往自己臉上貼金,全家老少,除了汪氏,都是聰明人哪。
尤其是父親和小妹,兩人境界最為高深,簡直堪稱譚家典範,有他們在,任何妖魔鬼怪都無處遁形且下場淒慘,他仰頭抿了口茶,喟然長歎,“好茶,好茶。”
譚佩珠:“”
“此事父親怎麼說?”
譚振興搖頭說不知,譚盛禮寬厚大度,必不會為難方舉人的,要不然他也不會覺得憋屈了,他道,“父親雖未明說,觀其態度,恐怕不予理會罷。”
譚佩珠望了眼屋外,有人經過,偏頭好奇的打量,譚佩珠彎唇淺笑,說道,“父親恪守仁道,巋然卓立,他處事和尋常人不同,大哥聽父親的話總不會有錯的。”
待屋外的人走開,她忽然壓低了聲音,“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父親與世無爭,如高山,人們抬頭仰望就會驚歎其巍峨壯觀,可不是所有人站在山前都抬頭仰望的”就像江老舉人,到他們離開綿州前江老舉人都在堅持寫文章諷刺他們
謙遜溫和克己複禮如譚盛禮都不是所有讀書人都敬重他,遇事提防些總沒錯。
譚振興讚同她的說法,“那怎麼辦?”
譚佩珠湊到譚振興耳朵邊,小聲耳語了幾句,譚振興先是怒目圓瞪義憤填膺,慢慢的,嘴角扶起絲笑意來,不住的點頭說好,論機智,還得屬譚佩珠,進可攻退可守,他由衷佩服,“小妹,咱家多虧有你啊。”
“大哥說什麼呢,咱們家,多虧有父親。”
沒有譚盛禮,她們還窩在惠明村,整天為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算計著,哪有機會出來見識這世間繁華呢,譚佩珠道,“大哥,要好好聽父親的話,彆惹他生氣。”
能得他教誨,真的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我知道。”他哪兒敢惹父親生氣啊,巴不得整日逗得父親眉開眼笑心情舒暢,可是太難了,真想父親開心,恐怕隻有用功讀書努力考上進士了。
回到房舍,譚振興已收斂了不滿情緒,看譚振學和譚生隱寫功課,他掩嘴輕咳了兩聲,“寫功課呢?”
兩人抬眸,問他去哪兒了,譚生隱追著跑出去就不見譚振興人影,擔心他和方舉人針尖對麥芒鬨起來,問人打聽方舉人的去處,得知方舉人和幾個讀書人到進士府上請教文章去了,他出門追了兩條街,沒看到譚振興影兒又回來了。
此時見譚振興眉目舒展,眉眼含喜,兩人心裡都不得勁,總覺得譚振興又會闖出禍來,擔憂不已。
譚振興渾然不覺,漫聲道,“我在樓下花園涼亭吹風,順便聽聽外人眼裡的方舉人是什麼樣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譚佩珠說多了解方舉人的為人處事沒有壞處。
他發現,方舉人心思玲瓏剔透,人緣極好,讀書人提到他要麼稱讚其文章要麼誇其待人和善,不驕傲自滿,不捧高踩低,也不趨炎附勢,在追捧吹噓麵前冷靜克製,極為難得,總而言之,在讀書人眼裡,這位方舉人是個值得佩服的人。
他如實轉述眾人的評價,譚振學和譚生隱像看陌生人似的看著他,譚振興愣住,“怎麼了?”
“大哥不生氣?”他們以為譚振興會摩拳擦掌咬牙切齒呢。
譚振興翻了個白眼,“我生氣作甚,方舉人能得彆人稱讚是他的能耐,我若因此生氣,還以為我眼紅嫉妒呢。”他不生氣,小妹說了,方舉人越受讀書人推崇,將來他們名聲更響,方舉人在為他們做嫁衣而已,他有什麼好生氣的。
譚振學和譚生隱對視眼,好奇譚振興經曆了什麼以致於心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譚振學開門見山的問,譚振興不樂意了,“我是有很多缺點,不至於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懂吧,方舉人畢竟是綿州人,咱們不依不饒像什麼樣子”
說著,他又安慰譚振學,“大哥知道你受了委屈,文章是你寫的,所有的讚譽都該是你的,不過事已至此,追究著不放容易兩敗俱傷,來年就會試了,咱們專心讀書,等會試後再說。”
這也正是譚振學想和他的,譚振學鬆了口氣,“大哥說的是。”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方舉人品性如何將來自會顯露,此時和他爭論,耽誤讀書不說,還影響心情,道理父親和自己說明白了,譚振學不準備追究。
“寫功課吧。”
這件事就算過去了,再聽外人稱讚方舉人,譚振興會笑眯眯地附和兩句,有意無意地衝譚振學挑眉,眼神意味深長,讀書人們不曾多想,譚家人在綿州很有威望,來京後深居簡出,無緣拜讀他們的文章,讀書人紛紛開口借閱文章。
畢竟,譚盛禮在綿州鄉試的文章看哭了多少人啊,人上了年紀後的焦慮擔憂被譚盛禮溫柔細膩的寫入文章,太能引起共鳴了,看到譚盛禮,抓心撓肺的想再拜讀他其他作品。
“怕是要讓諸位失望了,父親整日研究古籍,少有寫文章了。”譚振興沒有半句謊話,譚盛禮平時不怎麼寫文章,他記得最近次譚盛禮提筆寫文章還是進京那日,寫了篇《祭先祖文》,文章悲痛,沉悶壓抑,隱隱覺得讀書人不會喜歡的,那篇文章是父親看到祖宗刻下的石碑有感而發,譚家人更能體會那種心酸無助。
“不知大公子”
“在下才疏學淺,不敢拿篇淺陋的文章侮眾人的眼”
譚振興說這話時,譚振學和譚生隱再次震驚了,何時起大哥如此謙虛低調了,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啊。
無論誰來,都借不到文章,漸漸就沒人開口了,譚振興他們的生活沒什麼改變,清晨去碼頭扛麻袋掙錢,累習慣後,三十斤的麻袋對他們來說不難了,且速度提升,每天上午能扛不少麻袋,偶爾運氣好碰到出手闊綽的東家會打賞他們銀錢,每人都有,譚振興拿不定主意,回來問譚盛禮要還是不要,雖說其他人都高興地收下,他們卻遲疑,畢竟是讀書人,將來要入仕為官的,行錯半步都有可能成為將來禦史彈劾他們的理由。
思來想去,還得問過譚盛禮決定。
這天,譚振興上繳工錢,順勢說起這個事情,“那位東家父親也熟悉,就是給咱們多算工錢的那位”那位東家也是可憐,攤上個不會算賬的管事和賬房先生就算了,還時不時就打賞雜工銀錢,最後能不能掙到錢都不好說,出於同情,他不忍心收那賞錢。
“楊府管事?”譚盛禮問。
譚振興記得管事衣領上繡著楊字,“是的。”
那位管事是碼頭的熟人,好多雜工攤販都認識他,說他算學何等厲害,曾有舉人和他比試都沒贏,經曆過平州土匪的事情後,譚振興再不敢相信人們的話了,尤其如果人們對某個人某件事都持同樣的說法,那真的得好好觀察再做評價,平州土匪猖獗,凶狠殘暴,到頭來不過是些狐假虎威的軟柿子,想來這位管事也是如此。
傳聞他算學好,其實經常出紕漏,虧得東家能忍,換了他,非讓他走人不可,譚振興歎氣,“楊府給的賞錢是最多的。”
“你們要了嗎?”
“沒。”譚振興如實道,“工錢給的多,不好意思再要賞錢了。”
以前扛五十斤的麻袋是六文錢,不知怎麼今天漲到了十文,聽管事口氣說沒準還會漲靠扛麻袋,他們掙的錢比砍柴多得多,譚振興隱隱覺得不踏實,在綿州寫文章抄書賣掙的錢和砍柴差不多,扛麻袋多出太多,他有點不安,思及此,把漲錢的事兒也說了。
“突然漲的?”
“是啊,結算工錢時管事才說的。”因為這個,好多雜工為沒來的人遺憾呢。
譚盛禮皺眉,掂著手裡的碎銀問,“你們扛了多少麻袋?”
譚振興以為譚盛禮擔心他們偷懶,挺直脊背,把他們的表現老老實實說給譚盛禮聽,誰知看到譚盛禮布置的功課感覺自己想多了。
譚盛禮的功課很簡單:管事為什麼漲工錢。
還能為什麼,人傻錢多唄。
譚振興覺得這道題沒什麼好說的,作為功課太簡單了點,秉著虛心嚴謹的態度,他不著急回答,翌日到碼頭後,裝模作樣的先去問碼頭的雜工攤販詢問,哪曉得問了十來個人都說不清楚原因,且他們也奇怪,好多年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工錢暴漲四文,太突然了。
譚振興隱隱嗅到不同尋常的味道,看來薑還是老的辣,譚盛禮隨意出個問題都可能牽扯到很多事兒啊。
漲工錢的事情傳開,今天來了很多雜工,男女都有,甚至還有牽著孩子的婦人,婦人想法很簡單,工錢高,再沒力氣上午總能扛個幾袋吧,幾十文銀錢呢,不掙白不掙。
人多的後果就是隊伍太長,等譚振興意識到這個問題,前邊管事說先來後到,排前邊的五十名有資格扛麻袋。
譚振興粗略的數了數,鬱悶得不行。
“怎麼辦,咱們今天掙不到錢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1-1204:27:302020-01-1222:11:2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歲歲無尤5個;流雲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酒妹、24547051、aptx-4869、肉肉20瓶;大衛田納特甜16瓶;我就是來看的、旅途10瓶;三好娘子6瓶;那時煙花笑5瓶;暢?、aandasdu、q、邊月滿西山、梟倚蒼穹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