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荒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章 召集舊人,明末海島崛起,石徑荒蕪,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件事,望山叔卻是不同意的。”袁文弼又看著對方道。
孫康達愣了一下,隨後表態道:“這件事,我聽小公子的!”
袁文弼背著手,擺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樣,說道:“那麼康達叔就去給其他的人通個氣,看大家是什麼意見,若是有不願意的,就讓他來找我,我親自跟他說。”
孫康達道:“小公子放心,我一定會辦妥這件事的。”
袁文弼點點頭,也沒有再多待,當即就出門離去了。
第二天一早,袁文弼還在自己屋裡睡著,就聽見外麵敲門聲,隨之傳來袁若華的聲音,他起床穿衣,打開門,睜著惺忪的睡眼,問道:“姐,這麼早有什麼事?”
袁若華一上來就扭他的耳朵,惡狠狠的道:“臭小子,你又闖禍了!”
袁文弼連連求饒,問道:“姐,到底什麼事?”
袁若華道:“你還裝糊塗?你做的好事,娘都已經知道了,你一個人胡鬨也就罷了,還敢背著望山叔,威脅康達叔他們,跟著你一起胡鬨?你是又皮癢了討打是不!”
袁文弼心裡一咯噔,羅文定的動作好快,他又怎麼知道我聯絡孫康達的,莫非孫康達反悔叛變了?
“姐,你彆鬨了,快放手!”他叫道。
“什麼,還說我鬨呢,看來你是真皮癢了!”袁若華怒道。
“姐,你先放手在說!”袁文弼討饒。
袁若華放開手,道:“哼,跟我去娘那裡,娘有話跟你說!”
說罷轉身就走,可沒走幾步,感覺對方沒跟上來,轉身一看,某人正撒腿而逃呢,立即氣的柳眉倒豎,喝道:“臭小子,你還敢跑,你跑去哪裡!”說著就緊追上去。
袁文弼沒有理,撒開腿一陣疾跑,一路直奔到孫康達住處的院子,一進去正要喊人,卻看到孫康達正站在院子裡,而他對麵,則站著羅文定,正在狠狠的訓話。
“望山叔!”袁文弼露出甜甜一笑,隨即走到兩人中間,說道:“望山叔,這不關康達叔的事,有什麼事,衝著我來!”
說著又轉身對孫康達道:“康達叔,我吩咐你做的事,你做好了麼。”
孫康達想說什麼,但看到旁邊一臉陰沉的羅文定,又閉了嘴。
羅文定沉著臉,喝道:“文弼,你還要繼續胡鬨!”
袁文弼回過頭道:“望山叔,我是認真的,不是胡鬨!”
說著臉色一變,看到一道人影已經衝了進來,不是袁若華是誰。
“臭小子,看你跑哪裡去!”袁若華叱喝一聲,撲了上來。
袁文弼隻得轉身而逃,兩人一個逃,一個追,在院子裡轉起了圈,一時驚得雞飛狗跳,袁文弼畢竟人小,最後還是不免被袁若華抓住,屁股上頓時著實挨了幾記,打得啪啪作響。
袁文弼欲哭無淚,討饒道:“姐,彆打了,我跟你去見娘。”
“哼,算你識趣。”袁若華這才住手,押著對方,出院子走了。
到了後院,羅氏正在廚房忙著,袁若華押著袁文弼走了進來,邀功似的道:“娘,我把文弼帶來了,你好好說說他,否則再這樣胡鬨下去,真是要無法無天了!”
大鍋裡的粥已經煮好了,羅氏拿了碗舀粥,一共舀了三碗,放在桌上,然後招呼姐弟倆坐下吃飯。
羅氏和袁若華都坐下,拿起碗筷吃飯,可袁文弼還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文弼,怎麼不吃粥?”羅氏抬起頭來,問道。
“我不吃,我要製鹽!”袁文弼賭氣道。
袁若華一聽,柳眉就挑了起來,正要發作,羅氏朝她喝道:“你吃你的,少說話!”
袁若華閉了嘴,端起粥吃起來,一邊吃,一邊惡狠狠的瞪著某人。
“文弼,快來坐下吃粥,有什麼事,待會再說不遲。”羅氏說道。
“我不吃,我要製鹽!”袁文弼繼續撅著嘴賭氣道。
羅氏放下碗筷,說道:“好,娘同意你製鹽,文弼好厲害,你姐給我看了你製的鹽,確實是好鹽。”
袁文弼聽得一喜,道:“真的,娘你同意孩兒製鹽了?”
羅氏點頭,道:“嗯,不過隻能製一點自家用就夠了。”
袁文弼一聽,頓時泄了氣,叫道:“不,我要製很多的雪鹽,賣出去,賺大錢!”
羅氏喝道:“胡鬨!你不知道,販賣私鹽是重罪嗎!”
袁文弼道:“孩兒知道,不過孩兒讀史,以史為鑒,還知道,在這亂世,作一個安分守己的良民無用,反賊,滿清韃子,還有殺良冒功的官軍,這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惡賊壞蛋,在這亂世生存,彆的都靠不住,隻有依靠自己,隻要自己有錢糧,有勢力,就不怕這些惡賊壞蛋了!”
羅氏聽得不覺好笑,道:“你還在這裡鬥嘴了,你一個小孩兒,知道什麼,難道你望山叔的眼界見識,還不如你了?”
“望山叔的眼界見識,就是不如孩兒,他根本就不知道,現在是亂世,他還在心存幻想!”袁文弼大聲道。
羅氏道:“你這孩子,還真是大言不慚了。你望山叔是正兒八經的秀才功名,在我羅氏一族這一輩,也算是最有出息的,投趣÷閣從戎,跟著你父親,當了幾年的書記官,為大軍參謀讚畫,連你父親都信賴他,難道他還沒有你這個小毛孩兒有眼界見識?”
“就是沒有!”袁文弼大聲道。
羅氏氣笑了,瞪著他道:“你真不好好吃粥?”
“我不吃,我要製鹽!”袁文弼繼續賭氣道。
羅氏道:“那好,娘也不吃了,就陪著你好了。”
“娘!”袁若華氣的直瞪著某人,又有發作的跡象了。
袁文弼一見,又有些喪氣了,這個時候,最講究孝道,不孝,就沒有立足的根本,無奈之下,他隻得默默走到桌邊,捧起碗筷吃起了粥,心裡不住又尋思開來,看來娘這裡也指望不上,這如何是好。
草草吃罷,袁文弼放下碗筷,羅氏問:“吃飽了?”
袁文弼點點頭,羅氏道:“那就去屋裡看書寫字。”
袁文弼答應一聲,然後走了,袁若華看著他的背影,卻很是懷疑,道:“娘,我怕他還是不死心,要惹事。”
羅氏道:“我倒是覺得,文弼懂事多了。”
“懂事了?”袁若華哼了一聲,更調皮搗蛋了還差不多,心說我還是得好好看著點。
出了後院,袁文弼直接又往前麵二進孫康達的住所這邊而來,進了院子,看到孫康達正拿了一副漁具就要出門,看來是要去出海打漁,而羅文定已經走了。
“康達叔,你昨天說的話,今天就忘記了?我真看不起你!”見了麵,袁文弼鄙夷道。
孫康達麵現愧色,袁文弼又道:“你說話不算話也就罷了,還要向望山叔通風報信?好,以後我都不會找你做事了!”
孫康達聽了,忙辯解道:“小公子,你誤會了,我沒有向羅先生報信。”
袁文弼道:“是嗎,那你說,通風報信的人是誰?”
孫康達一時遲疑躊躇,說不上話來。
袁文弼道:“你不肯說?昨天我讓你去給大夥兒通個氣,大家的意見都怎樣,都不同意?”
孫康達道:“回小公子,大家倒是都同意這件事。”
袁文弼道:“是嗎,隻怕你沒有說實話吧,若是都同意這件事,怎麼會有人通風報信,以致望山叔一早就知道消息,來乾涉了?”
孫康達回答不上來,昨晚他去聯絡眾人,在他的鼓動下,又出示了雪鹽以利誘,又是小公子要做的事,確實大部分都同意入夥,但卻有一人表示出了猶豫,估計通風報信的人就是其人,不過他想,我若是此刻把這人的名字說出來,小公子肯定會記恨上他。
所以他沒說,隻是道:“小公子,這事大家都是同意了的。”
袁文弼道:“是嗎,那現在呢?”
孫康達有些支吾,袁文弼哼了一聲,道:“你先彆出門去,現在去把大家召集起來,我有話說。”
孫康達沒奈何,答應一聲,放下了手中的漁具,然後出門去召集人。
不多時,就有人陸陸續續的進了院子,當初自願跟隨袁家流放到此地的,一共有十七人,都是當時薊遼督師袁崇煥的近衛親兵,而現在,一晃十年過去,這些人都放下刀兵,當起了漁民,但袁文弼覺得這些人肯定不甘寂寞,足以利用。
袁文弼讓這些人在院子裡排隊站好,包括孫康達在內,十七人一個不落的在院子裡站著,排成隊列,整齊肅然,這讓這些人升起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仿佛當初的行伍生活又回來了。
“友明叔,我問你,你一天一般能夠打多少魚?”
大家站好隊,正準備聽著小公子的訓話,這時卻聽到小公子問了一個無關的問題。
被問到的是一個皮膚黝黑,身材瘦削,滿臉皺紋的中年漢子,名叫耿友明,曾經是親兵隊的什長,當初來到島上的時候,他還是一個二十六歲的青年,正是風華正茂,年輕力壯的年紀,而十年過去,每日風吹日曬的出海打漁生活,讓他皮膚變得黝黑,身材有點佝僂,臉上也增添了許多皺紋,看上不不像是三十六歲的人,倒像是四五十歲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