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靜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章 被人當成了傻子,致富1981,千年靜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喲嗬……這小夥子竟然能買小四輪?! 工作人員頓時激動了,原本他以為林建國也就能買個手扶拖拉機,可萬萬沒想到,對方能夠籌集到的錢比自己想的要多的多,竟然能買小四輪! 獎金的刺激下,他腦中立刻湧上來一個主意,連忙道:“同誌,你們還是買大拖拉機比較好,錢不夠你們可以貸款啊,你可能不清楚,現在國家有針對咱們農民兄弟的貸款政策,買拖拉機是可以申請貸款的。” 可以申請貸款嗎? 林鴻飛不是很確定,不過前世寫小說的時候查資料,也確實看到過一些文章,說剛剛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時候,為了鼓勵農民積極生產,國家提供了專門的農業貸款政策,農民幾乎可以申請80-90的高比例貸款,去購買拖拉機、旋耕機、水泵等農業機械,不但利息很低、而且貸款周期很長,基本上都是三到五年,甚至連還款政策也都很靈活,到期之後換不上的,還可以申請再展期。 最重要的是,在這項貸款最早展開的時候,不同於其他貸款需要提前拿出抵押物,這項貸款隻需要以你購買的物品做抵押,頗有後世住房抵押貸款的意思。 看來這幾台拖拉機帶給農機公司的壓力確實很大,眼前這位工作人員為了年底的獎金,竟然主動向自己推銷了,這可不是一般的難得! 不過林建國很清楚,越是這個時候,就越是不能表露出來,他的腦袋搖的如同撥浪鼓:“同誌您開什麼玩笑?我們買個小四輪就夠了,為啥要貸款買個更大的?” 林建國的回答並沒有出乎眼前這位工作人員的意料,因為如果換了是自己,自己肯定也不願意背上這麼幾千塊錢的貸款——憑啥啊? 但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年底獎金,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若乾年後,有句叫做“死道友不死貧道”的話能夠準確的形容此刻這位工作人員的心態…… “同誌,我很理解你的想法,如果是我,我肯定也不樂意平白無故的背上這麼一筆貸款,”工作人員先是連連點頭,對林建國的反應表示讚同,然後才語氣一轉:“不過話說回來,同誌,我是真的建議你買這個拖拉機,這個拖拉機雖然貴,可你農閒的時候跑個運輸乾啥的,掙的錢也比小四輪多啊。 對了,你是不知道國家現在的政策是有多好,利息是有多低,甚至連抵押物都不需要,直接在我們這裡就可以辦理……” 不等對方說完,林建國就瞪著眼睛,麵帶惱火:“同誌,你不會是覺得我年輕、好忽悠吧?我就問你一句,這麼好的事,你咋不乾?” 被問及這個問題,對方頓時有些尷尬,卻不得不強行辯解道:“這個……嗬嗬,這不是國家在照顧你們農民麼,我們是城鎮戶口,不能申請這個貸款……” “同誌,你就彆忽悠我了,”林建國打斷對方的話:“如果我還不上貸款,銀行能樂意不?” “嗬嗬……” 對方不說話了,尷尬的笑了笑。 林建國說的是實情,實際上不止是他,包括農機公司在內的眾人也都是這麼想的:一台拖拉機就要8000多塊錢,就算是分五年、一分錢的利息都不要,意味著每年要差不多要還1700。 每年還1700啊! 自己一家人不吃不喝,一年才賺幾個錢? 他之所以這麼對林建國說,不就是覺得對方年輕、好忽悠麼?沒想到這小夥子倒是挺理智的。 其實他是不知道這會兒的的林建國,心裡是有多激動:一輛8400多塊錢的拖拉機,隻需要你首付10至20,就可以獲取一筆低息無抵押長期購車貸款,到期還不上還可以展期,這種好事上哪兒找去? 林建國還隱約記得,這種貸款在開通不久之後,就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被聰明人識破了其中的關竅,狠狠的通過手法撈了一筆,八九十年代的農村信用社問題,這種貸款“貢獻”了不小的功勞。 林建國想的也簡單,在彆人沒反應過來之前,要借著這個機會狠狠的賺一筆,但如何操作,有待商榷,這件事的關鍵是如何讓農機公司求著自己貸款、而不是自己上杆子的求著對方。 …………………… 走進農機公司,林建國大為震撼! 農機公司大樓有三層,整個一樓全都是賣各種農機和配件的,他從來沒想過竟然有農機類產品和配件竟然會有這麼多,從到柴油發動機到各種發動機配件、從各種拖拉機內外胎到三角帶、從石棉繩到水泵和各種粗細不一的水管…… 各種各樣的配件,簡直琳琅滿目! 很快,林建國也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電動水泵。 問了一下價格,林建國忍不住咋舌:一台使用220v民用電、每小時上水量隻有18個立方、功率僅有200電動水泵,售價竟然高達136元。 看上去貌似不貴,性能也基本能夠滿足家用需求了,可相對於這個時代的居民收入來說,卻是實打實的價格不菲了——幾乎相當於老林同誌兩個月的工資! 再算上配套的電線、水管、止回閥,林建國花了足足218——好在買這玩意兒倒是不要什麼票據、證明之類的東西, 此外林建國也在農機公司找到了沼氣壓力表、沼氣灶、沼氣燈等家用沼氣的相關配件,付完錢,林建國找了輛在附近拉活的驢車,將東西拉到了地區運輸公司的大門口。 看到林建國,門衛大爺有些驚奇:“建國,你不是出去送貨了麼,咋回來了?” 一個多月的時間,有劉家貴、李衛紅等人的因素,再加上林建國不但嘴甜,手頭也從不小氣,倆人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 “我今天偷個懶,去買了點東西,”林建國說著,笑眯眯的遞過去一包大前門:“大爺,我買了點東西,先在門口放一下啊,下午我再帶走。” 王大爺接過煙,看都不看,一擺手示意驢車進來:“放後麵吧,我給你看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