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明月照人間,朱雀記,貓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汽車離開日喀則,向拉薩開去,天色已經漸漸暗了,隱見高原一角有銀月如勾。 在日喀則南方山脈那無窮無儘的雪嶺中,有著人間最高的幾座山峰,連綿自地麵崛起,都超過了八千米,十分駭人。 普賢菩薩圓滿之地,便在其中的馬卡魯峰上。 月色肅殺,伴隨著一陣空氣的紋動,一個身影忽然由天而落,震蕩著落在了雪原之上。 落下的地方,正好是在馬卡魯一峰與二峰間的雪穀中。 那人落於雪穀之中,身旁異象相隨,隻見穀內積雪漸動,如潮水堆積湧起,直到雪峰之腰,身畔空氣中又隱有雷震之聲傳來,又有佛吼之怒響起,間聞擊打之聲變。 此為六動。 菩薩每移一步,大千世界六動不安。 兩個非凡的力量在雪穀中相遇了。 山穀裡驟然響起一陣極淒厲的象吼,如風雷卷雲,久而不絕,又有無數夾雜著恐怖氣息對衝的聲音傳出。 似乎裡麵正在進行著某種非人間意義的搏殺! 冰雪倒飛上天,地麵黑洞驟生,威猛無儔的氣息在雪穀內絞殺著,衝撞著! 兩個完全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存在,默然而絕決的進行著神通的互搏,幸好此間乃是人間僻穀,才沒有人發現這種隻在神話裡見過的搏鬥。 象吼再起,磅礴的精神力量充斥天地。 那人無語,隻是默然地與靈獸爭鬥。 連綿五座八千米以上的高峰,似乎都被這可怕的廝殺驚動了,有如五個驚恐看著神人廝殺的可憐藏族小女生,看見兩位天神的搏鬥,不安地顫抖著身子,滿山的萬年積雪簌簌而下, …… …… 不知過了多久,驟然響起一聲寶象怒嚎! 雪穀裡終於安靜了下來。 雪穀的出口,已經被剛才那次戰鬥震下來的積雪封住了,厚達數百米的雪層,足夠埋葬這個世界上最強的人類。 雪層微微一動,一位喇嘛模樣的人,緩緩地從雪中“走”了出來。 抬步,收步,麵前厚雪無火自化,縱然萬年積雪壓身,但他仍然是這樣輕輕鬆鬆地走了出來。 那位喇嘛一身袍子,頭上是一層淺淺的黑發,鼻尖頗高,麵部曲線柔潤,雙眼瞳子泛著純純淡藍,看上去美麗異常,不似凡人。 他隨意往前踏了一步,山穀間又是一陣輕搖,積雪又開始隆起扭曲。 隻到踏出七步,這位大神通才學會了收斂自己的力量,學會了像正常人一樣行走。 便是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他的每一步仍然隱有龍虎之象,莊嚴肅殺,令人不敢直視,正如《大日經》中關於他的記載那樣。 “如世國王大臣,威勢自在,名為大勢。”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 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 …… 大勢至菩薩化身的喇嘛臉上沒有半分表情,隻是略略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胸前。 肉身的胸膛上赫然現著兩個白色的骨根! 他緩緩伸出雙手,輕輕按在這兩截骨根上,然後輕輕向外提出,骨根從他的胸腑間往外拔出,露出裡麵帶血的,那兩截骨根也漸漸現出全部的模樣來。 原來是兩枝潔白如瑩玉,殺鋒如天兵的象牙! 將象牙拿到身前細細端詳,他輕聲自言自語道:“你躲了五百年,為什麼終於肯銷去記憶了?”環顧雪穀四周,閉目感受著此間的淡淡佛息,微笑浮上他的麵龐:“如此解脫,也是樂事。” 說話間他忽然咳嗽了兩聲,唇角震出血絲來。 “隻是,這是為什麼呢?” 雪穀內除了普賢殘留的佛息,再無一物,白象先前也去了。 他修長的手指緩緩著潔白光滑的象牙,淡淡道:“五百年我都找不到你,臨去之時,還不忘留下你的靈獸埋伏,讓我傷上一傷,普賢,你的執著令我敬佩。” 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性行門,一應事由隻按道理分析,決然施行,不施多餘情感,他想不出,普賢菩薩為什麼甘願受了五百年重傷之苦而不死,卻忽然於今日放手歸去。 這個問題,令他有些困惑。 如果他此時去到峰頂,說不定可以感受到葉相與易天行的氣息。 但白象刻意墮崖,在雪穀中等他,普賢菩薩遺留的佛性也在雪穀中,所以他認為這事情就是發生在雪穀中。 大勢至菩薩至威至勢,但在人間傳說裡,卻是一個有些認死理的可愛可怖人物。 如果白象不在此地,或許他還會想著是誰帶走了靈獸,從而循著這條線索追查到省城。 但靈獸先前死於他的手下。 所以,一切線索,就斷在這個萬年無人跡的雪穀中。 一切真相,似乎都埋在了這數百米厚的積雪裡。 ——————————————————— 其後的數天,世間多出了一位名為世芝,不屬各派的苦行喇嘛,開始在藏原之上行走。 世芝喇嘛拜訪各處大廟,想要找到普賢離去的原因。他首先去了紮什倫布寺,因為當天曾經在西天淨土中感覺到了某位大德的佛息上衝,不料今天來到寺中,發現原先的上師喇嘛們都已經不在這個人間了。 當初之所以沒有親至,是因為對人間的喇嘛保持必要的尊重,今日發現異狀,世芝喇嘛自然明白普賢菩當初一定是躲在這裡。他輕輕走到經院後的小草地,對著那處密室曾經存在的地方輕輕一什,然後離去,並未打開。 他又去了甘丹寺,尋找那些格魯派的信徒,前些日子,他曾經通過某種手法傳遞給這些信徒一些消息,讓他們去看看拉什倫布寺裡究竟有什麼,既然如今的拉什倫布寺裡找不到什麼了,所以想看看格魯派的信徒有什麼收獲沒有。 但是那些喇嘛們不知為何,竟齊齊奔趕藏邊窮寒之地傳道去了。 世芝喇嘛微微一笑,緊了緊自己的腰帶,也往西南方走去。 渴飲天湖水,饑食雪中英,路上遇見窮困人便伸把手,遇見虔誠人便講遍經,幫著小孩揀揀牛糞,閒時看看天,瞥瞥雲。 沒多久,牧民間便開始流傳起他的事跡,傳說他是一位苦修的大德。 路過某些城鎮的時候,常常有牧民們跪於麵前,奉上財富,要為他修寺。 世芝喇嘛麵無表情離開。 就這樣,不知道走了多少天,有一日在羊羊卓雍措,世芝喇嘛在湖邊遇見了正在為牧民祈福的紮西喇嘛。 紮西喇嘛就是甘丹寺的那位上師,曾經去紮什倫布寺想接宗喀巴大師回甘丹寺供奉。當時的他用心有些險惡,但一旦感應到了文殊菩薩真身,信仰複堅,領著佛諭,便趕緊往牧區來了,本是墮了貪嗔之道的人間修行者,如今卻成了救苦救難的苦行僧。 如此算是造化,對於他日後的修行不知有多大好處。 紮西喇嘛雖然這些天一直在苦荒之地傳道,但也從牧民口中知道世芝喇嘛這些日子裡的大名,今時的他已經磨去了些驕蠻之氣,顯得隨和隨性,於是二人分彆見禮。 “紮西喇嘛,宗喀巴大師可曾真的在甘丹寺中?” 世芝喇嘛合什一禮,問的十分禮貌,卻是開門見山。 紮西喇嘛一愣,不知道麵前這位是誰,怎麼知道黃教中至為隱秘之事?心中猶豫著,是不是應該說,雖然廣傳佛跡是大善之事,但紮西喇嘛畢竟以往是油滑之人,所以多想了一想。 世芝喇嘛隻是一味誠懇請教。 誠懇地態度,最能讓人放鬆心神,紮西喇嘛沉聲道:“宗喀巴大師未在紮什倫布寺中。” “莫非天啟有誤。” “不!”紮西喇嘛激動辯解道:“我們去了駐錫地,真遇見宗喀巴大師,並得授精義。” 世芝喇嘛一愣,旋即微微一笑,明白了很多事情,歎道:“原來是這樣。”接著說道:“紮西喇嘛為何不在甘丹寺,卻來了牧區。” 紮西喇嘛微笑道:“祖師有諭,令格魯弟子為牧民解難。” 世芝喇嘛合什讚道:“阿彌陀佛,真慈悲也。” 紮西喇嘛正覺得麵前這位同門說話有些古怪,忽然間世芝嘛喇右手輕輕一招,兩枝潔白如玉的象牙出現在了手上。 世芝喇嘛微笑望著他:“既然以慈悲度人,這法器你有資格保管。” 紮西喇嘛隱隱察覺到這兩枝象牙上透出來的至貴氣息,不由顫抖著手臂接過。 “好好按宗喀巴大師的旨意行事。”世芝喇嘛輕聲道,後一句話更加輕:“師徒倒轉,我來成就一椿緣份。” 話語落處,他的人影倏然消失不見。 紮西喇嘛這才知道自己遇見了一位大人物,趕緊在湖邊草上跪下,對著空中虔誠磕頭。 ———————————————— 世芝喇嘛又回到了那片雪穀中。 他上次隻是查探了雪穀,卻沒有想到峰頂,得了紮西喇嘛無心透露的信息,他下意識裡,抬頭望了望高聳入雲的山峰,然後輕輕抬起右腳,踩在空中。 他踩在空氣中,卻沒有踏空,而是踩著宛如不見的台階,就這樣在空氣裡一階一階地走了上去! 走而不飛,是為尊敬。 上了峰頂,他輕輕轉頭,感受了一下四周的氣息,深吸一口氣,麵色平靜歎道。 “原來文殊果然來了,噫……” 忽然間,喜色湧上他的麵龐,歡喜發於內。 “竟然還有童子的氣息。” 他緩緩坐倒在雪地之中,雙手合什,輕宣佛號。 雪穀裡的淡淡佛息已經湮滅,卻在他的大神通下複又現出白色光芒。 大勢至菩薩端坐峰頂,看著四周的佛息,感受著佛息裡的無上堅忍那熟悉的味道,感受著那僅有的一絲絲戾氣,不由一時失神,緩緩禱道: “五百年來多少事,一應業火燎我身,歸去吧。” 風雪驟大,戾氣化寒冰由天而降。 大勢至菩薩紋絲不動,輕聲念道:“你若再生,我便再殺,此等罪孽,我歡喜承擔。隻是普賢……你幽居五百年,善行傳承事,此等忍耐,此等用心,實乃三界最美事物……佛亦動容。” 天空驟然放晴,淡淡的陽光灑在雪山黑石之上,耀成一幅黑白的山水畫。與山峰靠的極近的碧天染著鮮美的顏色,就像一隻如椽巨筆,在這黑白山水畫上方隨意塗滿大片瓷藍。 傾城般美麗。 ————————————————————— 大勢至菩薩在藏原上尋找真相的時候,易天行也在歸元寺裡尋找真相。 後園裡的青石板時常被這兩師徒打壞、震壞、磕頭壞。此時已經不知道是換的第多少批,嶄新嶄新的,將那茅舍的古舊襯的愈發明顯。 易天行咪著眼睛,在茅舍前,小湖邊來回走著,似乎心裡在想著什麼極為難之事。 終於他開口問道: “你什麼時候知道我是善財童子的?” 他第一句問的不是佛祖在果園裡說過什麼話,因為在這小子看來,佛祖遠沒有自己重要。 老祖宗的聲音從茅舍裡嗡嗡響起。 “很久了吧,自從菩薩把你從天上扔下來就知道了。” “喲。”易天行眉頭一聳,陰陽怪氣說道:“你這師傅待徒兒倒也算是實誠。” 話語間很是譏諷,因為他自認對老猴一片赤心,不料卻被他瞞了這久,不免很是惱火。 老祖宗嘿嘿笑了兩聲,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靠,你這銅臉皮居然也會不好意思?”易天行憤憤然道:“咋就沒聽說過像你這麼可惡的師傅?” 老祖宗臉上有些掛不住,準備發飆。 易天行卻是把他的脾氣摸了一個準,知道他快忍不住了,話語輕輕一轉道:“這次去西藏見著普賢菩薩了,他說我不是老牛的兒子,這事兒你得給我一個準,總不能說活了二十年,連自己爹媽是誰都弄不明白,做人也太失敗了。” 老祖宗正準備發飆的情緒被這句話一擾,險些沒憋死,隻得悶聲吼道:“沒爹沒媽算什麼,俺不是一樣沒爹沒媽!” 易天行噗哧一笑道:“可是那老牛不是你傳說中的結拜兄弟?” “扯蛋,就是吃了幾回酒,礙不過小雀兒的麵子,勉強認了一下。”老祖宗罵咧咧道:“不過你彆信普賢那老和尚的。” 似乎在回憶什麼,老祖宗停了一會兒,接著說道:“葉相應該是還沒睡醒,普賢一定是在蒙你,你那一世倒確實是老牛養的乾兒子。” “啊?”易天行覺得自己快變成弱智的藍貓三千問,口齒不清說道:“老牛真是我爹?” 他覺得有些奇怪,皺眉道:“為什麼普賢菩薩會騙我?”見著普賢菩薩之後,他是萬萬不肯相信菩薩會騙自己的,相較而言,在老猴師傅與菩薩之間,自己似乎更傾向於相信菩薩的說法。 老祖宗冷笑道:“信不信由你,佛道兩家爭你又不是第一次。” 易天行聳聳肩:“佛道兩家爭師傅你當打手,這我是知道的,道門給你的待遇太差,所以你叛變投佛嘛……但,我可沒你的神通,所以還是不大相信。” “以後就知道了。” “所有不明白的事情,都推到以後,以後能不能再找一個比較聰明一點的借口?” “如果不推到以後,就以你這潑賴性子,愚蠢腦子,現在能想明白不?” …… …… “師傅,有正經事兒問你,說不定可以找到救你出去的法子。” “說。” “聽普賢菩薩說,你下界之後,佛祖也就不見,應該是緣於你們在須彌山果園裡的一次對話,你還記得對話的內容嗎?” “扯臊,俺家天天去須彌山找羅漢喝酒,哪記得清楚說過的每一句話。” “那可是佛祖耶,和他老人家說話,可是難得的尊榮,難道師傅也記不住?” “佛祖如何?橫橫,俺老孫和他說話,那是給他麵子。” 見著這老猴還在回顧光榮曆史,全不顧大局,易天行怒了,罵道:“再不想起來,我就帶著蕾蕾和鳥兒子移民挪威,悶不死你!” 茅舍裡安靜了許久,老祖宗受了威脅,慢慢回憶道: “須彌山的果園雖然沒有王母的桃園種的好,但勝在果子種類多,所以我那天端著一壺兒酒,就去果園裡揀果子吃,正巧碰著佛祖正在一棵果樹下發呆。” “雖然那廝將俺關了五百年,但怎麼說名義上他也是俺師祖啊,所以俺假意請他吃酒吃果子……本來以為他不會貪這些口舌之欲,不料佛祖也接過來吃了,浪費了俺不少仙酒咧。” 老猴憶苦思甜起了勁兒,一味感歎著,有些偏題。 易天行趕緊幫他轉回來:“然後他說了什麼?” 茅舍裡的聲音有些古怪:“佛祖先前一直沒說話,隻是啃果子吃酒,後來他忽然問俺:‘悟空啊,這果子吃完了,果核怎麼辦呢?’” “俺就說,扔了唄。” “佛祖又說,果核扔到土裡,又會長成果樹,果樹又結果子,那又如何?” “又結果子,就吃唄!俺心想這胖家夥是不是患了失心瘋,儘問些胡話。” “不料他接著又問:吃了之後,這果核又怎麼辦呢?” 易天行這時也聽傻了眼,全然不知佛祖與老猴這段對話是啥意思。 當年在須彌山果園裡與佛祖對話的老猴更煩,心想吃個果子也吃出麻煩來了,把心一橫,嚷嚷道:“捏碎俅!”兩個指頭輕輕一捏,把一個被啃的光溜乾淨的果核,捏碎在了空中。 …… …… “完了?”易天行問道。 “完了。”老祖宗傻乎乎地回答道。 易天行哀歎一聲,坐在了青石板上,這對話聽了等於沒聽,儘是廢話,可能哲學家還能從中整出點兒啥來,自己這種現實主義者還是算了吧,他忽然靈機一動,問道:“那天佛祖吃的什麼果子?” 老祖宗的聲音從茅舍裡傳了出來,似乎在偷笑:“嘻嘻……俺給他的是酸野果兒,最難吃的那種。” “你就笑吧你。”易天行爬起來往前殿走去,逗老猴道:“據我分析,之所以你被打下凡間五百年,就是因為你自己吃鮮果,讓佛祖吃酸果,把他給得罪了。” 後園裡一片安靜。 半晌後,老祖宗恚怒的聲音響了起來。 “那廝怎生的如此小氣!” …… …… 在後園通往前殿的石拱門處,易天行忽然回頭道:“師傅,你收我為徒弟,一定是觀音大士說我可以把你救出來吧?” 茅舍裡靜了靜,老猴緩緩說道:“最初自然是這樣。” 易天行搖搖頭,開顏笑道:“算了,這種事情怪你也沒什麼意思。” “不好意思。”老猴難得表達了一下歉意。 “沒事兒,雖然你的動機十分的不純粹。” 易天行很喜愛這個師傅,雖然知道師傅用古老太爺誘自己入局,肯定是出於脫身的考慮,而沒有想過自己——但這幾年的相處,那種疼愛的感覺是假不得了,所以他揮揮手,表現著自己的大度。 “想當年,俺曾經把你燒的滿地亂爬,這事兒就算扯平了。” ————————————————————— 回到小書店,易朱正在補旅遊時落下的書法,蕾蕾正在準備上學時的東西,葉相僧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易天行微微皺眉:“葉相不應該離歸元寺太遠。” 在飛機上他把這次旅行中的故事挑重要的,給蕾蕾講了一遍,當然,關於自己前世是善財童子的事情暫時沒說,那家夥,這種身世似乎對於浪漫的愛情故事沒啥幫助。 蕾蕾聽他說起葉相,幽幽歎道:“由他去吧,他最近心情不大好。” “他去了哪裡?” “鬆堂臨終關懷醫院。” 易天行雙手輕輕合什,想了想道:“也是,該來的劫數終歸要來,還不如抓緊時間做些善事。” 蕾蕾收拾好了,拉著他的手走到了天井裡。 天井裡的那棵樹生的極好,已經有些翠綠的小葉子倔犟的從枯枝丫裡鑽了出來。 二人在樹旁圍著的石欄上坐下。 天上的明月照拂著他們的身體。 “我很後悔去一趟西藏。”易天行靜靜道:“如果不去,普賢菩薩不見得會離開這個人間,不去,關於佛祖那檔子事兒始終離我很遙遠,我並不用操心,更不用像現在一樣,時刻擔心著那個大勢至什麼時候來。” “你去了,所以普賢菩薩將那事情講與你聽,他才能安心離開,這是功德。佛祖的事情終歸是要賴在你頭上的,至於大勢至菩薩,隻要你留在省城裡麵,自然有師傅幫忙。” “這些事情是挺煩,不過……”鄒蕾蕾調皮地吐吐了舌頭:“誰叫我的意中人天生是個蓋世英雄呢?” 易天行臉有些紅,嘿嘿一笑道:“我可不會踩著七色雲彩來娶你。” “噢。”蕾蕾表現的毫不在意。 易天行把她摟進懷裡,狠狠地啜了一口:“我會踩著七色自行車來娶你。” 鄒蕾蕾半倚在他懷裡,掙起身來,指著天上訝道:“看,有人在往月亮上飛。” 易天行瞥了一眼,夜空之中缺月如意,一片孤寂,哪有人影,嘻嘻笑道:“不準打岔,來,再香一個。”忽然想到一件事情,讚歎道:“我若是金童,你應該就是玉女,天生一對。” 蕾蕾羞紅了臉,嗔道:“彆肉麻。” 易天行一愣,心想自己隻是闡述可能的事實,怎麼變成肉麻了? …… …… 月下有二人,形影相依偎。高樹之上,月光之中,有一個肉眼根本無法看到的人影正緩緩向月亮上飄去,每移一分,月光六動。 第四卷《傾城》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