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行水雲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九方茶話會3:主線、目標與確定性,仙人消失之後,風行水雲間,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行文近150萬字,經曆過前期的迷霧,本文的脈絡逐漸清晰。但仍有小夥伴一直弄不清楚,《仙人》的主線到底是什麼,主角奮鬥的方向在哪裡。 還有,主角做事的動力、動機在哪? 本期茶話會,九方就來嘮一下這個問題。 為免歧義,我們開誠布公地說,主線就寫在簡介裡: “追尋仙人留下的線索,扭轉既定的宿命,解開神魔的真相,順便建功立業。” 跟到現在的書友,已經隱約能夠感知到這個世界扭曲的症結、矛盾的根源,以及主角最終要對抗的敵人是誰了。 目前這樣的敵人對主角來說,仍然比遠山更偉岸,比天道更強大。 對的,所以這又是一部無聊的救世小說。 為什麼不從開文就把主線拋出來呢,為什麼一開始不給主角、給讀者設定好目標呢? 因為這個目標太空曠、太高遠。說白了,太大。 人家剛穿越過來,你就對他說:“這個世界的神明牛掰得要命,指誰誰死。現在我給你一個重要任務,去打倒天神。” 人家隻會唾你一臉,罵你神經病啊。 沒有人是天生的鬥士。 連愛恨都需要理由,何況信念、心誌、毅力這樣飄渺的東西? 作為一個從現代社會穿過去的打工人,不能指望他從一開始就有堅定的鬥誌、崇高的覺悟,畢竟他上輩子都未必活明白了。 應該讓他從自己最拿手的事做起,也就是: 隨波逐流。 這不是貶義詞。普通人在亂世當中掙紮求存的最好結果,也就能隨波逐流混個溫飽——疫了三年誰不累?我們這還是盛世呢,誰敢說沒被這苟日的世道割過一刀?——想當劉邦、朱元璋,那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一將功成萬骨枯,普通人去了就枯了。 所以主角先在紅塵裡打滾,體會來自世道和父親的人心險惡——第一卷《盤龍》。 然後正式開啟大方壺-盤龍城這個副本+金手指,暗中修行提升自己——第二、三卷《仙靈》。 以夏州總管長子身份體驗帝國興衰、宦海波瀾,卷入軍政鬥爭,經曆人生中第一場大戰——第四卷《石桓》、第五卷《敦裕》。 借水遁離開故國和父親,從此天寬地闊,自由發展——第六卷《魔巢》。 在盤龍城和宿命的指引下,向著一生之敵的地盤前進,觀察、融入和研究它,以及,破壞它——第七、八卷《妖的理想國(上下篇)》。 經曆了作者的無情磋磨以後,川哥的閱曆漸漸豐富,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目標。 與主線相適配的目標。 比如解開大方壺的秘密,比如找出天神的軟肋,再比如蓄養自己的勢力來自保、來對抗……嗯這都是後話了,容後分解。 其實,把這的主線視為主角個人的成長曆程,也未嘗不可,重在水到渠成、因循自然。 既然說到目標,那就再來談談“確定性”。 容我先向大家致個歉,這的主線和目標在開文初期的確不明顯,多數人隱約感受得到,但說不出來。 並且主角每做成一件事,未必有很明確的收益,即是缺少所謂的“拉燈效應”: 我一拉開關,燈就亮了。 反饋十分及時,效應十分明顯,心裡很有滿足感。 以上兩點,助長了本文的不確定性。 大家平時看的網文,這些都是基本要素,是重要座標,少一點都可以判死刑了。 所以把“不確定性”寫好,其實是高難度的挑戰。 為什麼九方要吃力不討好,老老實實寫個主線清晰、目標明確的小說不香嗎? 一方麵是惡趣味。 如果這文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到頭,就知道主角以後具體要乾啥,那作者的樂趣至少減一半。 (嗯,開個玩笑) 另一方麵,我希望這種未知迷霧籠罩的氛圍,能讓書友們更容易代入川哥的視角,看他之所看、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能夠設身處地,更加共情主角所處的局勢和環境。 畢竟,“不確定性”就是主角麵臨的最大問題。 就好像在茫茫大海上,你、我、主角都在同一條破船上,被時代的浪潮席卷,要一起麵對未知與危險。 至於“拉燈效應”不足的問題,九方也不回避,這也是今後努力的方向之一。 隨著川哥越來越強大,這方麵也會隨之加強。 人物要成長,作者也要成長的嘛。 我們的文並非完美無缺,並非無可指摘。 所以,給《仙人》一點攻艱的時間、一點克難的耐心、一點快樂的灌溉,它或許也會有超預期的成長。 有點意外之喜,不是更值得期待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