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求道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傳法大竹峰,鬥破諸天:吾乃蕭玄,鴻蒙求道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哈哈,有一點收獲吧! 這不出關了,靜極思動,到處走走。 你們這教弟子方法不對啊,要因材施教。” 田不易麵色一喜,誰不知眼前這位是青雲出了名的名師?兩個弟子,都是人中龍鳳。 “懇請師叔指點!” “無礙,他們修煉時,不懂得可以來問我,給我準備個住處就行。” “是,師叔!” …… 有了石永恒的監督指導,幾人修行起來,倒是快了不少,而且這兩夫妻,好不容易大竹峰有人坐鎮了,直接下山遊曆去了。 一年後,田不易夫婦帶著一個瘦瘦的小孩回來了。 晚飯過後,大竹峰一脈上下人等,均前往守靜堂,守靜堂乃是大竹峰的主殿,這一次新弟子的拜師禮就在守靜堂中舉行。 整個守靜堂青磚鋪地,玄瓦墨柱,大堂之中的地上刻著一個“太極雙魚圖”,牆上寫著一個蒼勁有力的“道”字,一切看起來都是古樸、內斂,但是卻自有一股玄妙的自然之意。 一個看起來十歲左右的孩童,這個孩童麵目清秀,唇紅齒白,一雙明眸四處轉動,一看就是個機靈的孩子正在拜師。 “師傅,師娘,師叔祖!” “以後你就是青雲門大竹峰的弟子了,排行第六,你之前五位師兄字輩為“大”字,按照仁義禮智信排行,至於你嘛,你俗家姓名叫杜書,以後便叫杜大書吧。” 田不易話音剛落,少年還未來得及回話,便聽到堂內“噗呲、噗呲”的一聲接著一聲,好似憋笑憋不住了一般。 抬頭看去,隻見仁義禮智信五大弟子均是掩麵憋笑,但是卻並沒有憋住。 田不易冷哼一聲,瞪了五人一眼,但是卻沒反應過來五人為何發笑。 石永恒嘴角微笑,蘇茹同樣發出“嗬嗬”一聲輕笑,對著田不易說道:“不易啊,我看還是給老六改個名字吧,這稱呼聽起來不妥。” 田不易口中輕複兩遍“杜大書”之後,猛地明白其中意味,臉色突然變得十分不自然,杜大書,杜大書,可不就是杜大叔麼,這個老六,名字上竟然還想占人便宜。 在輕咳兩聲之後說道:“老六啊,這個名字確實不妥,不過改成什麼……”說著便停頓了下來,麵露思索之色,顯然是在思考該給這個六弟子起個什麼名字。 蘇茹思索一番後說道:“不如就叫杜必書吧,老六是在被賭坊追債的時候被你救下的麼,好賭可不是什麼好習慣,不如就叫他杜必書吧。” 田不易聽後,眼前一亮,說道:“這名字不錯,老六啊,以後你就叫杜必書,賜這個名字給你,望你以此為戒,以後戒掉賭癮,心無旁騖,好生修煉。” “謝師父、師娘賜名。” 聽到杜必書這個名字,宋大仁等五人再度笑出聲,小師弟的名字可真有意思,杜必書不就是賭必輸麼? 田不易又瞪了一眼宋大仁五人後,對著宋大仁說道:“好了,拜師禮就此結束,大仁,本派門規戒條,還有些入門道法,就由你先傳授給老六。” 而後對著杜必書又說道:“你先跟著你大師兄學習,等到修為入門後,我再親自指導你。” 宋大仁沒有拒絕,而是問道:“師父,小師弟尚且年幼,這入門功課……?” 田不易說道:“照做。” “是!” 隨後宋大仁等五人立馬圍了過來,拉著杜必書,開始自我介紹。 身形最為高大魁梧的是大師兄宋大仁,身形最為勻稱適中的是二師兄吳大義,身形雖矮但是卻敦厚壯實的是三師兄鄭大禮,身形同樣不是很高但是卻略顯消瘦的是四師兄何大智,身形高挑但是卻同樣消瘦的是五師兄呂大信。 這五人生動的詮釋了高矮胖瘦,各不相同。 五個人圍著杜必書,而後你一聲我一聲的嘰嘰喳喳的開始說了起來,無外乎都是詢問杜必書的一些情況之類的。 而宋大仁則在離開之前對著杜必書說道:“小師弟,從明天開始我正式帶你修煉,明天一早,我在這裡等你,然後帶你去修煉。” 杜必書說道:“好的,大師兄。” 田不易喝道:“閉嘴,成何體統?趕緊去修煉!” “啊?是,師傅!” 宋大仁幾人雞飛狗跳向外而去,中土還不忘記一把將杜必書抱起來一起走。 全程石永恒靜靜看著,麵帶微笑。 “咳咳,讓師叔您見笑了!”田不易道。 石永恒笑道:“見什麼笑,很好,整個青雲,也就大竹峰如此和諧,風氣不錯。 你教徒手段不行,不過運氣不錯,收的這些徒弟,都不錯。 尤其是大仁,或許達不到你的層次,但有望上清。” 說著,從懷裡掏出四本冊子,扔給了田不易。 “師叔,您這是?” “無聊搗鼓出來的小玩意,你們可以打發一下無聊的時間。” “謝師叔!” 接過冊子,隻見幾本冊子分彆寫有萬劍訣、一曲紅塵、天劍訣,還有一本空白的,則是石永恒參悟天書後的一些感悟。 “那沒名字的冊子,是我對於修行的感悟,對你作用最大,其他的,不過是一種對敵手段罷了。 沒事多看看,說不定能讓你踏入太清層次。” 太清?談何容易,聞言,田不易暗自吐槽,同時也算對這位師叔的境界有所了解。 沒有達到相應的境界,就不會說這樣的話。 “師叔,太清,談何容易,青雲立派兩千多年,或許也就青葉祖師和您達到吧。” “嗬嗬,沒有趕超前人的心態,如何超越前人? 而且,你也太小看道玄了,那家夥也踏入太清了。” 萬劍一也踏入了,當然,後半句他並未說出來。 “什麼?掌門師兄?不愧是曾經的青雲雙驕! 多謝師叔賜法!” “不用客氣!” 接近五十年了,石永恒也徹底踏入了太清第二層返虛,如今他的元神,不僅能夠出竅,還仿若實質一般。 而且,四卷天書在手,他並不滿足於太清第三層,還有著開拓創新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