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求道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一章、李二開口,鬥破諸天:吾乃蕭玄,鴻蒙求道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都督府內,狄仁傑、李霄、李元芳來到了李二隱藏的房間。 看著重重衛士的守護,狄仁傑對李二的保護已經提到了最高級。 盤腿坐在床上的李二,依舊一言不發,大腦不斷思索著現在的安危以及國內的亂局,心中焦急不已。 聽到我們的腳步聲,李二警惕地轉過頭查看。 來人正是狄仁傑、李霄和李元芳。 狄仁傑看著醒來的李二,輕聲問道:“怎麼樣?你好些了嗎?” 狄仁傑見李二沒有言語,坐了下來,溫和地道:“和你講話很不容易呀!雖然我曾三次救過你的命,可是到現在為止,我還是不知道你是誰。” 李二看了看狄仁傑,仍警惕地沒有回答。 狄仁傑見狀繼續道:“這裡的刺史方謙告訴我,你越獄殺官,這是怎麼回事?” 李二銳利的眼睛看了看狄仁傑,懷疑狄仁傑和抓自己的那刺史一夥,繼續沒有任何言語。 狄仁傑看到警惕的李二,道:“你不要害怕,我想幫助你。所以必須要知道你是誰。” 見李二仍無動於衷,一言不發,李元芳著急地道:“你這個人真是不知好歹,狄大人幾次救你性命,你竟然如此托大!你知道嗎?如果沒有狄大饒話,你在連子村就沒命了!” 李二有些意動,但為謹慎,仍堅持沒有回答。 狄仁傑見狀攔住李元芳,道:“好吧,你不想也沒有關係。什麼時候你想了,就叫人去找我,好嗎?” 完,見李二沒有言語,就起身和李元芳走出了房間。 剛到屋外,李元芳就道:“大人,這個李二真的是不知好歹!早知如此,當初何必為他多次救治。” 狄仁傑不在意地道:“元芳,你發現了沒有,他好像聽不太懂我們的話。” 李元芳不解道:“怎麼會呢?大人,他既不是南蠻也不是北狄,怎麼會聽不懂我們講話?我想這廝一定是方謙的同黨,懼怕大人審問,因此裝聾作啞。” 狄仁傑聞言笑著道:“既然如此,那方謙和蝮蛇為什麼都要追殺他呢?” 李元芳猜測道:“他們一定是為了個饒利益,反目為敵的。” 狄仁傑擺擺手,道:“沒那麼簡單。方謙和蝮蛇都是使團被殺案的重要案犯,而這兩條線都同時指向了李二,這明李二這個人,在本案中的位置舉足輕重。元芳,不要著急,你還沒有感覺到嗎?案情已漸漸清晰了起來。” 李元芳回道:“大人這麼一,倒還真是的。劉金暴露之後,我就認定他就是使團案的元凶巨惡,可是劉金被殺,蝮蛇的出現,這就證明他們的背後還有一隻黑手。” 狄仁傑讚同道:“得好!蝮蛇的暴露,就令我們離事情的真相不遠了,我可以這樣斷言,使團遇害案是一個龐大的組織,在暗中操控的,而假方謙、劉金、蝮蛇都是這個組織的重要人物。這個組織利用幽州為基地,暗行謀反之舉。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作為支持,而方謙等人所做的,就是為這個組織輸送錢糧,他利用刺史的位置,提供一切便利條件,這也就解釋了這些人,貪汙慰撫款,偷運府庫官銀等等一切行動。” 聽完狄仁傑的分析,李元芳笑著道:“是啊大人,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狄仁傑繼續道:“所以,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摸清李二的身份,和他在本案中所擔當的角色,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很快,狄仁傑就下令招來幽州主要官吏,準備調查李二身份。 狄仁傑看著下方的一眾官員,狄仁傑道:“今請諸位大人來,是想問一件事情。” 下方幽州長史立刻拱手道:“大人請講,卑職等一定知無不言。” 狄仁傑問道:“李二這個人,諸位都聽過吧?” 聞言,下方官員都互相看了看,聲聊了一下,之後大都搖了搖頭。 狄仁傑繼續道:“此人在大牢中被關了三,後殺官越獄逃亡江湖。” 下方幽州典史聞言立刻道:“哦,大人的是那個奸細呀。” 狄仁傑疑惑問道:“奸細?” 典史回道:“正是。此人化妝成生意人潛進城來,守城官軍盤查詢問,他卻裝聾作啞連比帶畫,門軍覺得可疑,便將他扣了下來交給卑職。卑職令人嚴加訊問,此人竟一言不吭。 然而在他的行囊中,卑職發現寫著突厥文字的羊皮書信。因此卑職懷疑他是突厥奸細,於是上報刺史大人,刺史大人下令將他關押大牢。” 狄仁傑問道:“那羊皮書信現在何處?” 典史立刻回道:“被刺史大灑走了。後來刺史大人下令將其處死,李二殺死行刑官軍,趁亂越獄逃走了。” 狄仁傑點零頭,若有所思,道:“哦,是這樣。你回去速將此事查察清楚,詳細向我奏報。” 典史立刻回道:“是。” …… 狄仁傑經過上午詢問以前的官吏,終於有了李二身份的一些線索。 狄仁傑和李元芳走在都督府花園。 狄仁傑道:“元芳,從典史的話當中不難聽出,剛剛抓住李二時,假方謙並沒有把他當作什麼重要的人物,而隻是當作普通的奸細關押在了大牢之中;後來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假方謙突然改變了態度,急於要將這個李二殺死呢?” 李元芳略微思索,回道:“那些羊皮書信。” 狄仁傑笑著肯定道:“正是。僅憑這一點就足以明,這個李二的身份一定非同尋常。” 李元芳歎氣道:“可惜啊,大人,那些書信再也找不到了。” 狄仁傑也長長歎息道:“這個李二是個謎呀!” 李元芳聞言啞然失笑,道:“大人,您這麼一,我這好奇心還真起來了。您,就憑他一個李二,能是什麼大人物?” 狄仁傑看了看李元芳,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問道:“元芳,你是不是會講突厥話?” 李元芳聽後一愣,好奇問道:“大人,您是怎麼知道的?” 狄仁傑笑了笑,道:“你如果不會講突厥話,甘南道大總管也就不會派你去做突厥使團的衛隊長。” 李元芳聞言笑了笑,佩服地道:“我真是服了大人了。不錯,我確實會講突厥話,而且還講得不錯。” 狄仁傑想起什麼計劃似的,道:“好。” 這時,狄春從後麵過來,喊道:“老爺,幽州典史現在正堂等候,有要事回稟。” 狄仁傑聞言,立刻帶走元芳返回正堂。 都督府正堂,典史見狄仁傑進來,連忙見禮。 狄仁傑問道:“有事嗎?” 典史拱手回道:“大人,回衙後卑職仔細查看了庫存的所有證物,有一枚戒指,是在逮捕李二時,從他身上搜出來的。刺史大人在調取證物的時候落下了,故此留了下來。” 狄仁傑聞言問道:“戒指現在何處?” 典史立刻從衣袖中拿出手帕包裹的戒指,遞給烈仁傑。 狄仁傑打開一看到戒指,就吃驚不已,戒指下方三個虎頭,上方是一隻飛鷹,戒指異常精美。 看著戒指圖案,狄仁傑腦海中不由得想起之前發現李二左臂上的紋身,和戒指圖案一模一樣。 狄仁傑笑了笑,道:“好,你做得很好。” 典史內心激動地回道:“承大人誇獎。” 狄仁傑道:“你先下去吧,本閣定有重賞。” 典史恭敬應是,就立即出去了。 狄仁傑轉過身對李元芳道:“元芳,你來看看這戒指你是不是認識?” 李元芳接過戒指一看,臉色大驚,不敢置信地道:“大人,這不可能啊!” 隨後,李元芳告訴狄仁傑,這是突厥可汗之戒。 狄仁傑聽後,心裡放鬆下來,終於把李二的身份搞清楚了,還有意外的大收獲。 …… 晚上,幽州都督府。 李二正在房中著急地來回走到,不斷思索自己的處境與對策。 突然,窗外傳來一句熟悉的突厥話,意思還是自己的身份“陛下”,吃驚不已,連忙推窗查看,沒有人影,又緊張了起來。 這時,狄仁傑和李二推門走了進來,李二見此也知道自己身份暴露了。 狄仁傑看著李二,笑著道:“看來,我們可以好好的談談了。” 狄仁傑拿出可汗戒指,大聲問道:“你到底是什麼人?” 李二看到戒指臉色大變,向向前搶奪戒指,又想到處境停了下來。 李元芳在旁邊又突厥話翻譯道:“你到底是什麼人?” 李二向前走了兩步,回道:“不用費事了,我會講漢話。” 聞言,狄仁傑和李元芳都有些吃驚,和之前的判斷有些不一樣。 李二繼續道:“既然我已經落到了你們的手裡,開刀便是,不必多了。” 狄仁傑慢慢道:“我們並不想殺你。” 李二冷笑道:“那是因為你還不知道我是誰。” 李元芳接過狄仁傑交來的戒指,展示給李二,道:“如果這枚戒指屬於你的話,你應該是突厥國的吉利可汗。這三個虎頭代表著突厥可汗衛下最精銳的三個虎師,一隻飛鷹淩駕其上象征著突厥可汗至高無上的地位。我的沒錯吧?” 李二點零頭,道:“不錯,我就是吉利。” 李元芳聽後隨有猜測,但還是有點吃驚。 李元芳指著狄仁傑介紹道:“這位狄大人是朝廷的欽差大臣。” 吉利可汗道:“我知道。” 狄仁傑吃驚問道:“你知道?” 吉利可汗道:“你微服進幽州時,我聽到了你們的談話。就在出門內的涼茶棚那裡。” 狄仁傑也知道此人之前跟蹤自己等人,所以並不奇怪。 確認完身份之後,狄仁傑趕忙起身,拱手行禮道:“大周朝皇帝駕下幽州大都督同鳳閣鶯台平章事——狄仁傑,參見可汗陛下。” 吉利可汗問道:“你是狄仁傑?” 狄仁傑拱手回道:“正是微臣。” 吉利可汗趕忙道:“宰相大人免禮。” 狄仁傑恭敬謝過吉利可汗。 吉利可汗看著狄仁傑,道:“狄公之名我早有耳聞,想不到欽差大臣竟會是狄仁傑。” 狄仁傑笑著道:“我明白了,那陛下深夜來到客棧,是有話要對微臣講。” 吉利可汗道:“是的,可還沒等我叫醒大人,侍衛便已經到了。” 狄仁傑道:“看來這是個誤會,他們以為陛下是刺客。” 吉利可汗問道:“二位你們和幽州刺史不是一路的吧?” 狄仁傑笑了笑,道:“陛下可能還不知道,微臣剛剛處置了幽州刺史方謙,消滅了逆黨。現在陛下已經安全了。” 吉利可汗又問道:“狄大人,能不能送我進京麵見大周子?” 狄仁傑立刻回道:“那是當然,就是陛下不提,微臣也會如此行事。隻是微臣有一事不明,想在陛下駕前請教。” 吉利可汗道:“你是想問我堂堂突厥可汗,怎麼會一個人流落幽州,是嗎?” 狄仁傑肯定地回道:“正是。” 吉利可汗慢慢道:“來話長啊。在我講述之前,能不能先問你一個問題?” 狄仁傑恭敬道:“陛下請講。” 吉利可汗道:“我突厥議和使團現在何處?” 狄仁傑長長歎口氣,道:“不瞞陛下,一月之前,使團在甘南道石河川全體遇害,這位就是當時護衛使團的衛隊長李將軍,也是這次慘禍當中唯一的幸存者。” 吉利可汗有些傷心地道:“早在預料之中,連我都難逃毒手,就更不用始畢了。” 狄仁傑連忙問道:“陛下,此話怎講?” 吉利可汗道:“狄大人對我突厥的情況應該略知一二,在我突厥內部一直存在著兩派。一派以舍弟始畢為首,乃主和派;另一派以我的叔叔莫度為首,為主戰派。兩派勢力水火不容。” 狄仁傑點點頭道:“臣曾耳聞此事。” 吉利可汗繼續道:“因為我和始畢的母親是大唐太宗皇帝賜婚的漢城公主,因此莫度一直視我兄弟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此次我接納始畢的建議與大周議和,本想莫度會極力反對,可沒想到他一反常態極力讚成。” 狄仁傑聞言有些好奇了。 吉利可汗道:“當時,我就覺得非常奇怪,但不久之後我就全明白了。原來莫度正在籌劃一場政變,我震驚之餘急忙部署,不料莫度卻提早下手,在我出獵時突然發難,我措手不及隻能孤身逃走。” 狄仁傑聽後,心中線索終於連了起來。 吉利道:“由於我在突厥國內勢力很大,三個虎師更是效忠於我。莫度不敢公布真相,於是編出了一套謊言,誣指始畢聯合大周漢人將我刺死,國內一片嘩然,各軍統領紛紛請戰為我報仇,這正中了莫度的下懷。他一麵積極備戰,一麵派出部將四處追殺,一定要將我置於死地。” 狄仁傑聽著突厥國情,心中為和平也擔心不已。 吉利繼續道:“我幾次想潛回國內,都被莫度的人發現追殺,萬般無奈之下,我隻得暗進幽州,想經幽州去長安,麵見大周子,借兵回國平叛內亂。” 狄仁傑道:“這不失為一個妙策良方啊。” 吉利可汗道:“是啊,隻要我能夠在國內露麵,莫度等人便不攻自潰。隻是當時莫度封鎖邊境,不要我回到國內,隻要我一出大周邊境便會立遭不測。於是我打定主意先進幽州,可是……” 狄仁傑道:“陛下剛一進城門便遭逮捕。” 吉利可汗點頭道:“不錯,當時有一個官員審問我,我是奸細。我怕泄露行藏一直緘口不語,我想隻要我行囊中那些證明我身份的國書文件和戒指被發現,幽州刺史便知道我是誰了,當時兩國正在議和,我料定刺史一定會以禮相待,送我進京。可是令我震驚的事情發生了,兩後,幽州刺史竟下令將我處死,從那以後,我突然發現自己竟像在國內一樣被人追殺,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聽完吉利可汗的講述,狄仁傑結合自己的了解以及推斷,終於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經過晚上和吉利可汗的夜談,狄仁傑終於解開了長久的一個謎團,了解到幽州案的本質是內外結合,奪取大周下。 破解開所有謎團,為幫助吉利可汗回國平叛,狄仁傑立刻寫了奏疏,千牛衛六百裡加急發往京中,請求朝廷允許就近調動大軍。 而吉利可汗也在狄仁傑的建議下,暫時留在幽州,以護衛身份隱藏在狄仁傑身邊。 翌日,狄仁傑、吉利可汗、李元芳、陸大英李霄都看著堂中掛著的幽州詳細地圖,看著連子村以及發現鄉親屍體的洞穴位置。 狄仁傑思索了一下,道:“是時候了,看來我們該下去走走。” 李元芳立刻問道:“什麼時候出發?我去通知衛隊。” 狄仁傑回道:“馬上出發,就我們個人,李伯爵,我們出發之後,你再帶領千牛衛慢慢跟在後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