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王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3章 ,魚躍龍門與學習周章精神,秦末,我成為了位麵之子,小兵王2,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漢十年,十月十五日,趙裡。

  天剛剛亮,趙裡5個考生的父親就帶著自己的兒子來到扶蘇房前,今天是中考放榜的日子,是龍是蟲全看今天,所以這些家長都極其緊張。

  扶蘇從房裡出來道:“我們走吧。”

  這是因為人多,扶蘇他們駕駛著兩輛馬車出了趙裡。

  路上扶蘇還安慰道:“中考雖然關鍵,但卻隻是你們人生當中一段經曆,即便沒考中,還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選擇。”

  趙武問道:“夫子,要是我們沒考中學府,還能做什麼?”

  一向頑劣的趙武,今日也極其嚴肅起來,他能感覺今天是他命運最關鍵的一個階段。

  趙武成長在鄉間,求學在長安城,他經曆了長安城繁華的日子,不願意把自己的餘生繼續留在趙裡,他想留在城市當中,留在長安城。

  這個時候他才愕然的發現,要是沒考上學府的話,他不知道該如何在長安城這座繁華的城市生存,他人生第一次感覺到迷茫,不知道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扶蘇道:“你們好歹苦讀10年,怎麼會沒有選擇,長安的作坊要賬房,小學也要夫子,長安之外更有廣闊的世界,隻要敢走出去,終將會找到自己的路的。”

  沒多久他們就來到長安城外,此時有川流不息的馬車隊,不斷湧向長安城,扶蘇想了想道:“我們把馬車停在長安城外,徒步去墨子學院。”

  趙父道:“看這車的數量,估計有可能會堵車,徒步也好。”

  他們把馬車停在長安城外,徒步走向墨子學院。

  很快趙父就為自己的遠見感到慶幸,他們走了沒多久,果然長安的道路就被馬車堵塞了。

  四周不停的有漢吏在那裡指揮交通,但作用卻不算太大,馬車前進的速度甚至比不上徒步。

  扶蘇他們走了一炷香之後,來到了墨子學院外,此時墨者學院已經是滿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扶蘇兄,沒想到還能與你相見!”江華道,這次薑華身邊還有一個穿著絲綢衣服的小胖子。

  扶蘇行禮道:“江兄好。”

  “這是小兒江斌,文武斌,寓意文武雙全,他是我們江家第1代士子。”

  扶蘇道:“好名字。”

  “扶蘇兄這次可有信心,幾弟子能高中?”

  扶蘇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儘力了就算沒有辜負十年寒窗。”

  江華道:“某沒有扶蘇兄如此淡然,今年小兒要是沒考中,明年某換一個地方讓他繼續考,總不能老子開礦,兒子也去開礦吧。”

  忽然前方的人群開始騷動了起來,有人喊著:“放榜了!放榜了!”

  扶蘇幾人頓時眼前一亮,開始往前方擠過去。

  此時墨子學院的外牆,成了一個公告牌,一卷卷幕布展開,上麵滿是考生的名字。

  “小兒中了,中了!”一個中年父親喜極而泣道。

  “某也中了!”一個20多的青年驚喜道。

  這次中考雖然考的是中學生,但也有很多年長自學的學生,和往年沒有考中的學生,雖然不像後世科舉考試考到六十,但的確有不少年紀大的考生。這也是這次中考壓力大的原因,太多複讀生留在長安城卷。

  而此次趙武也在緊張的找著自己的名字,他快速的掠過幕布上一個個陌生的名字,但看了半天還沒找到自己,他的內心開始有點慌張。

  這個時候他終於看到熟悉的名字了,長安戚鄉趙裡,趙武。

  “趙武!”他頓時呆住,好像有一個聲音在他腦海中不斷回響。

  半天之後才激動道:“父親,夫子,某中了。”

  然後他拿著自己父親的手指給他看。

  他父親也激動道:“好,好好,我趙家終於出了一個讀書人了,回去之後父親就給你擺流水席,某要全村的人都知道這事。”

  趙武的名字找到了,其他4位父親也在緊張尋找自己兒子的名字。

  他們雖然識字不多,但對自己家小孩的名字還是認識的。隻可惜他們雖然找到幾個相同的名字,卻通通不是自己小孩。每次都隻能失望的再去尋找。

  一直從頭找到尾,又由從尾找到頭,但他們依舊失落的找不到自己小孩的名字。

  而此時墨子學院外,上演悲喜兩重天,榜上有名者激動興奮,甚至直接把自己袖口裡的錢撒出來來慶賀。

  榜上無名者失落,悲傷,甚至嚎啕大哭,有不少學子都遭受了他們親人的斥責。

  畢竟培養一個中學生,對普通的家庭來說花費並不低。

  “扶蘇兄,你這裡情況如何?”江華又找過來問道。

  “一個學生中了,其他4人落榜,今年長安學府招收的學生太少了,江斌如何?”

  江華苦笑道:“沒有考上,我打算回老家,那你競爭壓力低,考上的概率更高。”

  “祝,江兄好運!”

  一幕幕悲喜,在長安城不斷上演,一條魚躍龍門的同時代表著十幾條魚的失敗,雙方人生的道路從此就變得完全不一樣。

  話分兩頭,丞相府。

  周章看著自己的官署,內心還是有一分不舍的,從大漢定都長安城起,他在這裡待的時間比其他任何地方待的都長,現在要離開這個熟悉的地方,他內心是極難割舍的。

  但他還是沉沉歎道:“終究到了離開的時候。”

  自古以來能善始善終的君臣寥寥無幾,不過就是伊尹,周公,管仲,鳥儘弓藏,卻是比比皆是,伍子胥甚至要挖出自己的眼睛,看著吳國滅亡。

  他能從丞相之位全身而退,某種程度上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幸運的事。

  “以後大漢就要交給年輕人來照看。”

  周章整理了自己的儀容,帶領手下前往北宮。

  這是他以丞相身份,最後一次召開賢者大會,同時也為自己政治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北宮當中,已經坐滿了各郡的賢者,各地太守和四方諸侯。

  周章看到這些人笑道:“今日可謂是群賢畢至。本相代替這屆朝廷三公,為這10年理政做一個總結,也算是為我等四人理政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今年我大漢的田賦達到兩億四千萬萬石,比大漢開國增加了一倍,新增開墾的土地有上億畝,水澆地由不到2,000萬畝,增加到上億畝。

  “彩!”這個數字已公告出來所有的賢者,郡守,地方的諸侯紛紛鼓掌喝彩。大漢田賦雖然增加的多,但對底層的百姓卻沒有什麼影響,大漢民間經濟也沒受到影響。

  掌聲響了半天之後,周章壓下聲音繼續道:今年稅金有六十六萬金,少府收益三十六萬金,關稅二十六萬金,比大漢開國時增加三倍。修築軌道5400餘裡,修築擴張的水渠達到6800餘裡,今年大漢戶籍統計的人口達到4400餘萬,10年時間我大漢增加了1400餘萬人口。”

  “彩!”會場當中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大漢朝廷每年都會向賢者,來自整個天下的百姓,彙報稅賦的各項收支,以及欠下的債務。

  賢者們可以看到大漢的田賦以每年增長半成到一成的速度攀爬,稅金則是一成到兩成,這樣的增長並不算是太明顯。

  但現在周章對比大漢開國到現在,現在對比就極其強烈,田賦增加了一倍,稅金增加了三倍多,大漢開國10年時間,不管是基建工程,田賦的征收,稅金的征收,人口的增長都遠遠超過大秦時期。





  對比始皇帝,留下一個烽火連天的天下,周章留下的卻是一個國泰民安的大漢。

  “丞相之賢,遠超管仲樂毅,即便是伊尹周公也比不了,大漢有今日的盛世丞相功不可沒,大漢不能離開丞相,就像船隻不能沒有風帆。”一個賢者激動叫道,他忽然覺得大漢不能離開這麼好的丞相。

  這賢者者的提議,得到了許多賢者的支持。周章的這次十年總結彙報,讓這些賢者意識到周章理政的這十年來政績是多麼的輝煌。

  他們現在反而擔心,周章退位之後,大漢的發展還能不能保持這樣的速度,大漢的盛世還能不能繼續維持下去。

  麵對未知的未來,這些賢者們內心本能的想維持大漢一切不發生變化。

  “丞相致仕,蒼生奈何,為了這天下的蒼生,丞相還是留下來吧!”

  整個會場亂成一團,賢者們極力想要留下周章。

  英布笑道:“陛下,賢者代表天下百姓的民意,這就是民心所向啊。”

  他們這些諸侯也不想周章致仕,英布這些諸侯和周章是患難與共的交情。

  但大漢第二代丞相的候選人就沒有太多交情了。

  什麼蕭何,葉騰,商農不過是個文弱書生,曹參,周勃是他們的屬下。這些人爬在自己頭上,英布內心是1萬個不服氣,這些人做丞相,就好像自己的部下爬到自己頭頂上去一樣,讓英布這些諸侯很難接受。

  而大漢的太守們臉色真有些凝重,越是高層位置越少,周章他們致仕,高層就能空出4個位置,連帶的下麵可是有不少人能進步,要是上麵不動,他們下麵怎麼動。

  徐凡冷眼瞪了英布一眼。英布和周章的交情深,徐凡和周章的交情更深,但他更知道留下一個良好製度的重要性。能更新換代才是一個國家的正常體係。

  上層一潭死水隻能讓整個國家逐漸僵化,即便是到了後世上層僵化也是極其糟糕的情況,兩大霸主衰落的最開始表現就是上層的僵化。

  尤其是徐凡穿越之前,還在看七旬老漢大戰八旬老漢的故事。

  英布被徐凡瞪一眼,嚇的直接縮頭,他可是了解天子,外表仁和內心爆烈,那是真敢揍的自己毫無還手之力,他不敢再說什麼了。

  各方諸侯看到了這樣的場景,明白了天子的心意,不敢再起哄了。

  都到這步了,周章自然也不可能反悔,他笑著製止賢者的發聲道:“某已經到耳順之年,常年操勞政務,讓某疲憊不堪,心力憔悴,主動退位讓賢,是因為某想多活幾年,某和同僚創造了如此大好盛世,各位賢者也應該讓某享受享受這番盛事。”

  “而且天子製定製度之時,就定下了丞相之位5年一屆,最多連任一屆,以此防範權臣的出現,以此維護大漢朝廷的正常運轉,各位賢者,可不能讓某臨了違反了自己定下的製度。”

  周章這樣勸告,賢者們也隻能作罷。

  周章做完了自己10年理政的總結報告。

  徐凡起身道:“周章丞相,假相張良,假相陳平,禦史大夫陳林致仕,是我大漢的一大損失,但這卻是大漢長治久安發展的必經之路,一個穩定能更新換代的朝堂才是正常,大漢的發展必須要有新鮮血液。

  丞相會老,朕也會老,大漢想長久的發展,必須要靠年輕人來一直推動,因為這個世界終究是屬於年輕人的,他們是大漢的新主人,他們的見識比我們長,他們的才能比我們強,大漢想要一代更比一代強,想要步入大同世界,就需要有一代代更強的年輕人來接替我們的位置。”

  “所以各位賢者不用惶恐,新的年輕人上位,他們會繼續帶領大漢走向輝煌。”

  天子的這番發言,讓全場掌聲不斷。

  半天後徐凡製止掌聲道:“通政司左司長蕭何,功勳卓著,處政老道,可謂我大漢丞相。”

  蕭何整理自己的衣冠出列對天子行禮道:“臣叩謝天恩。”

  而後徐凡又任命內史令葉騰,大司農商農為大漢假相,廷尉吳廣任命為新的禦史大夫。

  蕭何,葉騰,商農,吳廣四人就是大漢第二代掌舵人,而九卿當中,曹參接替了蕭何通政司之位,雁門太守酈商接替了葉騰內史令之位,南陽郡太守張強接替了商農的大司農之位,東郡太守吳軍接替了吳廣的廷尉,餘下的九卿則沒有發生變化,這些人組成大漢新的三公九卿。

  一旁的周勃有一絲無奈,當他明白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蕭何之後,他就知道自己為三公的機會極其渺茫了。但他很快又堅毅道:“某是不會放棄的。”

  徐凡看著蕭何四人道:“你們為相之後,製度自己任上的發展計劃,好讓賢者們知道。”

  “諾!”

  蕭何等人為相之後,屬於從此大漢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當夜,燕宮。

  徐凡召集賢者,朝廷的三公九卿,諸侯為周章這些大漢初代的三公開個告彆宴會。

  英布這些諸侯與周章喝酒,賢者們著誇讚周章他們的政績,徐凡還專門找來了鐘俊和魯舒兩人,對兩人說道:“你們要把今年的所見所聞全部記載,同時也在大漢月報上刊登丞相等三公這理政十年的政績,要讓天下人知道,丞相之功超越管仲樂毅,不輸給周公、伊尹,要讓天下的漢吏向丞相學習。”

  鐘俊和魯舒羨慕的看著周章道:“諾”

  周章可謂是達到人臣巔峰了,以他的榮譽和功績,以後必定要和周公、伊尹這些上古先賢一樣青史留名。

  徐凡這是要在整個大漢掀起一個學習周章等人的活動,除了不能給權利,徐凡把能給的榮耀全部都給周章他們。

  而周章他們也是大漢的一部分,他們的榮耀也是大漢的榮耀,一個盛世王朝怎麼可能少的了千古名臣,實事要乾,宣傳也要跟上,這點徐凡一直是非常重視的,畢竟後世吃了太多這方麵的虧了。

  那個國土越來越小的大宋,不就是因為宣傳到位了,以至於讓人都有北宋名臣遍天下的樣子,但真是情況如何?

  國土麵積不會騙人,宋朝可謂是一直在挨打,四方小國無不以欺負大宋為榮,這段時間是整個東亞小國的光榮時刻。

  司馬光之流都可以成為名臣,周章輔助自己這個大漢天子,平定天下,吞並匈奴人,讓大漢的國土麵積增加了好幾倍,弄給當代周公的地位也不為過吧。

  劉邦卻是找到了蕭何羨慕道:“某知道蕭何是有宰相之資的,卻沒有想到你真當上大漢的丞相了,隻能說是蕭何你天生有宰相的命。”

  他們沛縣人投靠天子太晚的,算不得大漢的核心勢力,連劉邦都沒有想到蕭何能成為大漢的第二任丞相。

  蕭何道:“這是周丞相的舉薦,天子的認可,某儘力而為。”

  蕭何知道成為丞相隻是第一步,他的威望不如周章高,地方上的諸侯和郡守還不知道有多少人不服氣他,這個丞相能不能坐穩,還要看他接下來治理大漢的表現。

  劉邦讚賞道:“站在丞相之位,還能如此從容,你這個心態某就比不了。”

  而後他可惜的看向曹參,周勃兩人道:“你們也有丞相之資,隻可惜大漢的名臣太多了。”

  但很快他又鼓勵道:“這次失敗了,就當是積累威望,10年之後,不管是你們的政績還是威望,都沒有人能阻擋你們登上丞相的寶座。”

  現在周勃他們還算是小字輩,但再過10年,他們就是位高權重的老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