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4章 較量之三:暗貶,升官證道,鮑爾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舜上任,按官場的實權,他是除了書記市長之外,名副其實的三把手,分管黨群和組織人事。 按理來說,他與教育局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但為了工作的連續性,汪書記曾經分管的校舍改造和素質教育兩項工作移交給了他。 這兩項工作,書記市長是顧問,他就接任汪書記的工作,成為了名正言順的領導小組組長。 10月19日,局裡接到通知,說費部長、田副市長陪同新來的高書記,明天來教育局考察。 當然,鄧開意隻好加班加點,搞出了一個彙報材料。 上午八點,黨組成員都到了會議室,郭萍說道: “高書記曾經在上州理工大學工作過,當過人事處處長,後來到我們隔壁的烏鄉市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他是懂教育的。大家要有點思想準備,不要一問三不知啊。” 大家笑笑。老唐說:“高書記就是走走看看,再說,主要是你彙報。我們連說話的機會都很少。” 八點半,郭萍接到電話,起身下樓。通常來說,她應該叫上大家一起去迎接,但她沒有。 她一個人到了樓下,等高書記下車,就立即上前雙手握住高書記的手說:“歡迎書記。班子成員都在會議室等著您。” 費部長在一旁介紹:“郭萍。” 高書記是北方人,身材高大,握著郭萍的手說:“女將,不錯。” 郭萍陪著領導們上樓,進了會議室,大家都站起來鼓掌。郭萍引導領導們入座。辦公室小芳,鄧如意上茶,果盤。 這是一個橢圓形會議桌。高書記、費部長、田副市長坐下,局黨組成員在對麵坐下。鄧如意坐在旁邊一個單獨的小桌子上作記錄。 費部長說:“高書記新到無何,到各單位走訪走訪,主要和大家見個麵,認識認識一下。 但教育局不同,因為書記分管了兩項工作,這次是來專程來了解。高書記比較忙,我們簡化程序,隻作簡要彙報。 先由郭萍同誌簡要介紹全市的教育情況,再由陸皓明同誌彙報校舍改造和素質教育工作。” 郭萍點點頭,先向高書記介紹了班子成員。然後說: “感謝書記百忙之中來到我們教育局,專程聽取彙報,下麵我就無何的教育工作簡要彙報一下。” 因為費部長有言在先,隻作簡單彙報,所以郭萍對著鄧開意寫的稿子念得很快。念完之後,笑道: “總的來說,我們的工作,自認為做得比較好,由於時間的問題,沒有麵麵俱到,我就彙報這些。” 費部長朝陸皓明呶呶嘴。 陸皓明不用什麼稿子,站起來朝領導們一鞠躬,說道: “尊敬的高書記、費部長、田市長,我擇要彙報校改和素質教育工作。 第一,校改工作。校改前,全市共有128所村級小學有危房,63所學校需要部分拆除或者加固。 前年12月底,我們將所有學生從危房中搬出,去年4月17日共異地安置37216名學生,推到危房,次危房1421間,新建校舍87年。” 高書記手往下按:“危房有128所,為什麼隻要新建87所學校?”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有一些村級小學可以合並。” “為什麼我在烏鄉時,他們不僅沒有合並,反而增加了12所小學呢?” “我在調研中發現,村級為什麼要設小學呢?就是因為交通條件惡劣,如果幾個村共一所小學的話,有的沒公路,有的連大路都沒有,有的地方有河。 因為學生年齡小,家長不放心,才強烈要求村上設小學。 我們向市委提出:要並校,首先要修成村與村之間的公路。因此全市通修村際公路157公裡,有力地改善了上學條件。” 高書記麵帶微笑:“有創造思維。” 陸皓明接著彙報:“通過一年多的工作,我們獲得了全省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比其他地州市多獲得600萬的省級專項資金獎勵。 前期500虧到位,過幾天我去上州,把剩下的1500萬手續辦好。” 高書記說:“不錯,我在烏鄉聽說你們得了第一,一直想過來學習,我在那邊協助市長抓這件事嘛,想不到不必專程過來了,一紙調令讓我過來的。” 大家都笑起來,隻有郭萍笑得很勉強。 她彙報工作時,高書記沒有插一句話,輪到陸皓明彙報,高書記不斷插話,還開起了玩笑。 陸皓明說:“校舍,我就彙報這些。現在彙報素質教育。” 高書記伸出一個指頭,指著陸皓明:“我考你一個問題,什麼叫教素質教育?”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做書呆子。” 高書記繼續道:“你就那麼幾個人,怎麼來推動全市的素質教育?” 看來高書記不想聽他彙報,隻是抽幾個重點考一考他。 此刻,仿佛對方隊伍中的主將騎著高頭大馬,拖刀拍馬,氣勢洶洶而來。陸皓明隻能提起大刀,拍馬應戰,如弄不好,就會被對方一刀斬於馬下。 不過這個問題,他已想過多次,準備下次專程向郭萍彙報。想不到高書記這麼快就來了。 他不慌不忙,笑道:“這件事,我本來要向郭局長,黨組作一次集體彙報,由於時間沒來得及,既然書記問到了這個問題,我就把自己的一些思考說一說。” 大家都看著陸皓明,這確實是一個難題,就算有8個人,全市這麼大,怎麼來抓呢。 陸皓明喝了一口茶,說道:“書記問得好,我們目前5個人,今年上半年再招3個。8個人就是不吃不喝不睡也忙不過來,更談不上抓好素質教育。” 郭萍插話:“書記。他人手確實少。” 陸皓明說:“我後來一想,也許不要8個人。所以我一直沒有進人。” 全場靜了一下來。大家想聽陸皓明說出高招。 陸皓明就是要這種效果,他開始侃侃而談: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行動習慣,道德取向,個人愛好在12歲之前,基本定型,以後要改變很難。 所以,素質教育的重心要放在小學。然後才是初中,高中。 小學點多麵廣線長,我們就有100個人也跑不過來。我就隻能抓校長和老師的素質培訓。 讓千千萬萬個有素質的老師去培養十幾萬學生,這是第一點。 如何培養校長和老師的素質,這一點就是我說的,還沒來得用向郭局長和黨組彙報。我準備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師進修學校。” 講到這裡,郭萍臉色不快,催促道:“儘量簡單一點。書記很忙。” 想不到高書記說:“不,這個可以詳細一點。” 郭萍發言,高書記沒有多少興趣,陸皓明講話,高書記頻頻發問,還讓他詳細說下去。 大家才發現:陸皓明才是今天的主角,郭萍隻是陪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