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對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01章 新機體下線!,機戰:先驅者的歸來,五對輪,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501章 新機體下線!
關於高達SEED世界的消息,傳遞到何名手裡的時候,何名也隻能向期待他出席締結太陽係人類革新同盟的拉克絲,東亞共和國的諸位朋友致歉。
儘管要塞的時間流速與高達SEED世界還存在一些差距,但兩個世界的時間流速卻已經開始因為何名的原因,而漸漸趨向同步。
要是何名現在前往高達SEED世界出席太陽係人類革新同盟的成立儀式,恐怕會趕不上前往晨風精靈族的花誕日,以及針對鬼臉眾的作戰行動。
更何況,現在正是新機體即將走下生產線的關鍵時刻。
何名一度想去找韋羅斯問問到底有沒有分身術,好讓何名處理好這些事情。
奈何,這隻不過是無奈之下的胡思亂想,根本無法實現的幻想。
在這越發緊張的時刻當中,在伊奧利亞以及埃夫曼兩位教授的努力下,基於承影的基礎上,重新設計製造的1號試驗機終於走下了生產線。
看著那剛剛完成了隱身塗料噴塗作業,整體呈灰黑色的1號試驗機被輸送台送到檢驗台,進行下線前的最後一次測試的兩位教授緩緩地鬆了口氣。
他們眉宇間儘是疲倦,但精神上卻是亢奮的。
“埃夫曼。這也許是在我們已知的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在如此短時間的時間內,完成一架機體的設計到定型,再到生產的開發記錄。”
伊奧利亞拄著拐杖,在旁邊找了張椅子,坐下後,露出了一絲自豪的笑容。
“嗯。的確可以這樣說。但,能夠做到這一點,還是多虧了何名他們所擁有的恐怖算力,以及眾多難以想象的資源。”
埃夫曼頷首,將目光投向在生產線的另外一邊,那三兩成群地聚在那邊,興高采烈地指著1號試驗機的美少女們。
他與伊奧利亞所負責的工作隻是機體的設計開發,而真正讓1號試驗機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從設計到生產,再到定型的大功臣卻是這些名為海霧的美少女們。
要不是她們沒日沒夜地用自己的算力以及納米物質在現實中模擬出1號試驗機的氣動外形,並且以讓旁人為之驚駭的操作瘋狂地讓這些模擬機衝上雲霄,再以各種各樣的姿態挑戰天空,然後看著這些模擬器從高空一頭紮在大地上,化為一團團絢麗的煙花,從而借此獲得海量的氣動數據,飛行數據的話,恐怕1號試驗機要完成定型,至少還需要半年的時間。
“是啊!這也是多元宇宙的魅力所在。”
伊奧利亞露出了向往的神情。
雖然他知曉何名的身邊聚集了一群可以在舉手抬足間凝聚出強大無比的宇宙戰艦的少女,但卻沒有想到她們的力量還能夠用來推動新型機體設計定型這樣的奇思妙想。
想起過去的半個月當中,工廠外麵的起飛跑道上,衛星要塞附近的宇宙環境適應場上,到處都是由海霧美少女們所模擬出來的1號試驗機的模擬機墜機後的殘骸,伊奧利亞便又驚又喜。
“說得也是。畢竟,在那之前,我們都沒有想到那種力量竟然能夠用在這種地方。”
兩位教授談話間,最後一次檢測終於完成,承載著1號試驗機的輸送台緩緩地向前行駛,直到將機體送到了位於生產線之外的展示台才緩緩地停下了移動。
“好了!讓我們去看看這段時間的成果吧!”
兩位教授剛想起身,便被兩道身影從左右扶住了。
“伊奧利亞教授,小心點!”
出現在伊奧利亞身邊的是何名。
“是啊!老師。這段時間您可是累著呢!接下來的事情,交給我們就好。”
而埃夫曼那邊,則是九條麗莎。
埃夫曼露出慈祥的笑容,抬手拍了拍九條麗莎的手,緩聲說道。
“不礙事。自從來了這邊,何名便讓這邊的醫療人員給我們診斷了好幾次,而且,在那名為星巡方舟的行星級要塞抵達這裡後,我和伊奧利亞也上去過療養好幾次了。”
“嗬嗬。埃夫曼說得不錯。多虧了何名你的安排,雖然我們現在不能說恢複年輕時的身體狀況,但也好歹年輕了十多二十歲呢!這點強度的工作,還算是能夠堅持的。”
伊奧利亞哈哈一笑,朝著何名點了點頭。
“我們走吧!去看看你的新機體。”
一行人緩步走出休息間,來到了展示台的旁邊。
隨著眾人的接近,何名也看清楚了這架暫定為1號試驗機的新機體的全貌。
灰黑色的機身折射著從高空射落的燈光,讓那本來就菱角分明的機身多出了幾分銳利感。
而這架機體的氣動布局,依舊是前鴨翼,前掠翼式,45°斜角全動式垂尾的氣動布局。
看上去,似乎與承影的氣動布局很是相似。
但實際上,在前掠翼的基礎上,伊奧利亞還是在上麵做出了一些小小的改動。
那便是在高速突擊的情況下,前掠翼的翼尖部分會向內收回,在短時間內將機體的氣動布局從前掠翼變回後掠翼,從而減少機體在高速突擊時的受彈麵積,以及避免在大氣層內環境下有可能會發生的激波影響等等因素。
當然。
要說起來,這些理論還是一套套的。
何名倒沒怎麼在意這個。
隻要新機體能夠擁有與承影相當,甚至是承影之上的力量,便已經足夠了。
“GN太陽爐還是居中布置嗎?”
何名將目光投向機體的後半部分,卻看到一道從機體中後部隆起,猶如將一枚可拋式保型副油箱內置到機體體內那般的橢圓型結構。
“嗯,是的。但,有點不一樣。”
埃夫曼開口解釋道。
“這一次,我們改變了思路。根據資料庫當中的VF-19的部分開發資料,我們決定讓GN太陽爐參與到變形過程,而不是直接讓其在變形後,外掛在背部上。”
“哦?怎麼說?”
何名眼前一亮,好奇地問道。
VF-19,何名是知道的。
它的變形思路,便是讓機首在變為人型狀態時,不再是朝下折迭,而是直接朝著胸膛處收縮,並在同時將位於機艙後方的防護板升起,把收縮後的駕駛艙納入保護。
“嗯。基本上與VF-19的人型變形思路差不多。隻是,在變為人型狀態的時候,GN太陽爐會向前移動,然後,駕駛艙下方的裝甲會隨之打開,展開容納GN太陽爐的空間,並且為GN太陽爐提供防護。”
埃夫曼比劃了一下,儘可能地講解他們的思路。
“這麼說,在完成人型變形後,駕駛艙將會位於GN太陽爐的上方?”
聽到何名的猜測,伊奧利亞解釋道。
“是的。這樣設計的原因,也是因為星界石的特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