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的失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傲不可長,洪範九籌,始皇帝,迦太基的失落,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寺人奴婢等,上前奉上竹簡,筆墨等。 這八位王孫陸續開始提筆,回憶著尚書的內容,開始默寫著。 商君時代,為了變法,就是焚燒詩書,令百姓淳樸。很多先人古籍皆是被焚燒了,尚書也是被焚燒行列當中。 因為商君認為,“《詩》、《書》、禮、樂、善、修、仁、廉、辯、慧,國有十者,上無使守戰。國以十者治,敵至必削,不至必貧。國去此十者敵不敢至,雖至必卻;興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國好力者以難攻,以難攻者必興;好辯者以易攻,以易攻者必危。” 《詩》、《書》、禮製、音樂、慈善、修養、仁愛、謙潔、善辯、聰慧,國家有這十種人,民眾必然無法守土作戰。國家用這十種人治理,強敵到了國土必然被割削,敵人不來國家也一定會貧窮。國家沒有這十種人,敵人不敢來侵犯,就是來了也會退卻;如果發兵前去討伐敵國,一定能取勝;如果按兵不動,不去討伐,就一定會富足。 隻是在焚燒尚書後,卻發現沒有尚書不行。 於是,采取折中策略。 在民間焚燒詩書,禁止黔首讀詩書,隻要讀秦國律法書籍便可;至於上層的公子,王孫等,卻是要讀詩書,背誦默寫,還要嚴格考核。 學習的第一步是背誦,背誦都是做不到,也不要談什麼理解。 尚,通上, 尚書,就是上古的史書。 傳說,孔子周遊各國,更是到了宋國書庫,周國書庫,衛國書庫等,在這些書庫當中,存放著大量的龜甲,獸骨,作簡,石書、青銅書等等,這些都是曆代的史官留下的。記載了從黃帝到魯哀公時代大約是兩千三百年的曆史。 這些原始的史料,極為雜亂繁雜。 孔子整理這些原始的史料,不斷對其進行刪改,校正,修訂等,寫了尚書一百零八篇。 作為最早的史書,尚書既不是編年體(春秋),也不是紀傳體(史記),也不是國彆體(國語),而是事件體,主要記載著一些曆史上大事件。 孔子在編寫尚書的時刻,沒有事務巨細的描述曆史上發生的事情,而是側重描寫那些精彩的曆史片段,銘記那精彩的瞬間。 在秦國,禁止尚書在民間傳播,在民間的的士人是翻閱不到尚書的。可秦國高層,在宮廷當中卻收藏著尚書,曆代秦王不斷對其進行翻閱,批注,可謂是愛不釋卷。對於重點的篇章,還要要公子王孫等背誦默寫。 洪範,內容上為周武王詢問箕子如何治國,箕子開口講述治國的道理,大約是一千三百字。 刷刷! 筆墨在響動,眾人在書寫著。 安國君悠閒的等待著,看著在場的子嗣,有的神色緊張,有的眉頭緊皺,有的忐忑不安,有的埋筆急書,神情各異,神態各不相同。 片刻後,一個聲音傳來,說道:“父親,我默寫完畢!” 正是趙溪。 趙溪站起身來,直接遞過一卷竹簡。 安國君接過來,仔細翻閱著,點頭道:“不錯,不錯,沒有漏句,沒有錯字,彆字。很好!” try{ggauto} catchex{} 說著,又是將竹簡遞給父親。 秦王稷接過竹簡,翻閱著,也是點頭。 趙溪頗為得意,站立在一旁,神情傲然。 秦王稷心中卻微微歎息本來是滿分,卻是少了一分,心中評價道:“傲不可長!” 又是過了一會,安國君開始收卷。 有些隻是寫了一半,有些有些殘缺,還有的錯在彆字。 安國君看著兒子們的試卷,微微點頭,又是搖頭著,又是遞給父親。 秦王稷看著試卷,又是看著這些孫子們,說道:“趙溪,趙楚留下,其他人退下!” 眾人失落著,皆是退下。 大殿中央,唯有趙溪,趙楚兩人。 隻因這兩人,完整的默寫出《洪範》全文,沒有遺漏句子,沒有錯彆字。 秦王稷開口道:“昔日,周武王平定殷商,誅殺紂王,立武庚統率殷人,那時遇到箕子,詢問其治國之道。而今,寡人也要向你們二人,詢問治國之道。” “孫兒不敢言!” 趙溪率先說道。 趙楚也是說道:“孫兒不敢言!” 秦王稷開口道:“武王勝殷,殺受,立武庚,以箕子歸。作《洪範》。” “何為九籌?溪,如何解之!” 趙溪開口道:“箕子提出治國九策。其一在重農耕,四季和諧,五行運轉,莊稼才能生長不惜,才能長勢旺盛。國人有了糧食,國人安定;野人有了五穀,野人歡樂;君王府庫充足,禮樂才能有序! 我大秦以耕戰立國,耕尤其在戰之前。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其二,五事,在於用人。察其貌,聽其言,觀其行,再思之。選賢任能,賢才為之用,有管仲,子產、仲尼為在用國安能不治。” “其三,八政,糧食清理,貨物積累,祭祀祖先,管理百姓,教化士民,司法,外交,君務等,此為天子八務,不得不察。” “其四,五紀,就是要和歲、月、日、星辰、曆數協調一致。” “其五,皇極,為王要豎立威嚴,賞罰為名。” “其六,義用三德”,治理百姓,要一正直為根本,剛柔並用。” “其七,明用稽疑,多詢問親士,詢問國人,然後做出決定!” “其八,念用庶征,五氣和諧天下清明;五其不諧,黔首不安。” “其九,饗用五福,威用六極”,引導百姓向善,告誡百姓不得為惡。” 秦王稷點頭,又是問向趙楚道:“你有何解?” 趙楚說道:“兄長之言,儘矣。楚,無言可說。” 秦王稷說道:“洪範九籌,首用何策?” 趙楚說道:“其七,明用稽疑。” 秦王稷又是問向趙溪道:“洪範九籌,首用何策?” 趙溪說道:“其五,皇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