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煙槍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九章 瓦解曹軍鬥誌,三國小兵之霸途,一級煙槍王,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對於那些三國上的曆史名將,不管他們本是隸屬於哪一個諸侯勢力,除了極個彆的家夥之外,劉易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彆的惡感。

畢竟,這些曆史上的三國武將,徐了極少數之外,他們大多都並沒有特彆的罪惡滔天,要說的隻不過是他們各為其主,所追隨的主公不同罷了。大多數的三國武將,他們的理念,其實都是差不多的,都是想有一翻為,甚至,心底裡都會有一個匡扶漢室振興大漢的理念。

就如劉易放走的徐晃,儘管他當年攻擊過劉易的振災糧官府,一直與劉易為敵。但是,他也隻是聽命於人,各為其主罷了。就算是有恩怨,都非私怨,所以,劉易放走徐晃,心裡並不會覺得如何。因為最主要的,是劉易自身強大,放走徐晃,沒有那種放虎歸山的感覺。

當然了,也算徐晃命大,因為關羽、張飛曾經一度無比仇恨徐晃與夏侯惇,畢竟是他們兩人在襄陽城襲殺劉備,將劉備擊殺在襄江邊。

不過,後來知道劉備沒死,並且,沒死的劉備,已經完全變了一個人,居然挑使聯全異族人來進犯新漢朝,這讓關羽與張飛對劉備傷透了心,極為失望。進而,對於徐晃與夏侯惇這兩個曾“殺死”過劉備的曹將,那恨意也就沒有那麼深了。

這一次在這秦嶺大山的地下宮殿與徐晃相遇,關羽也是幾翻欲殺徐晃,但都沒有下死手。因為當初關羽與曹操約法三章暫歸曹操的時候。曹將當中,徐了張遼與關羽比較談得來之外。那徐晃也常找關羽喝酒切磋,互相都對對方比較欽佩的。所以。現在麵對徐晃,關羽也就沒有下死手。

尤其是。劉易也沒有多說什麼,所以,眾將都沒有意見,任由龍楚將徐晃帶走。

至於夏侯淵,大家雖然也是處於敵對的立場,但是,麵對夏侯淵個人,莫說是劉易了,就算是一眾將領對他也沒有什麼的惡感。沒有什麼的私怨。所以,劉易要救他,也沒有人有意見。

同樣的,不僅僅是劉易,新漢軍的所有將領,他們此際都是信心滿滿,根本就無懼一切敵人。如關羽、張飛、典韋、許褚等大將,他們更不屑於對一個重傷的人下手,他們更樂意在戰場上。與對手堂堂正正的交手,斬敵將於馬下。

另外,這個被秦始皇挖建的地下宮殿,算是全都崩塌被毀了。不過。龍楚在離開的時候,告訴了劉易,說此個秦始皇的地下宮殿。除了現在所見的東西之外,應該還有玄機。此處雖然並非秦始皇的真正龍墓。但是裡麵肯定會有著大量的財富,他懷疑。地宮裡麵,有一些他沒來得及探索的通道,可能是秦始皇的藏寶之地。他建議,以後劉易或可將那些藏寶取出來。

但劉易不置可否,並不打算隨便挖掘,一來,想要挖掘,工程太大了,二來,劉易覺得根本就沒有那個必要,與其在地下挖掘財富,還不如多花費點心思來創造財富。地下的財富,就留待後世後人吧。但劉易也對龍楚提出要求,讓其要保密,不可將此處的秦始皇墓的事泄露出去,以免引來一些人的前來挖掘搜尋。

劉易以後,也會將這一帶山嶺劃為禁地,不會讓人進入這一帶山林活動。

離開秦嶺山脈,劉易就沒有按來路離開了,而是先到了已經被新漢軍打通了的子午峽穀。也就是可以從關中穿過秦嶺到達漢中的那一條險要的峽穀山道。這條子午穀,離那秦始皇墓並不算太遠了,劉易估計,當年秦始皇開挖這個地下陵殿的時候,也是經這條子午穀運送一些物資到那陵墓的。

在這裡,劉易與關羽、張飛分彆。他們會經漢中返回襄陽,返歸他們現在的軍馬所在地。繼續向曹軍發起進攻,爭取儘快奪取整個豫州、揚州地區,進軍許都。

在分彆之時,關羽與劉易談了一下汝南的情況。

是關於張遼的。

原來,關羽也察覺到了張遼心有死誌,左右為難的張遼,一方麵不想與新漢軍為敵,但也不想叛判曹操。關羽率軍殺到汝南的時候,出陣與關羽相戰,看似是與關羽相戰,但是更似是前來求死,以全他忠義之命。

關羽不忍在戰場上斬了張遼,便與張遼一翻詳談。最終與張遼達成了一些協議。

關羽跟張遼擺事實,明確告訴張遼自己新漢軍的計劃,告知張遼自己的新漢軍數路齊進。以張遼在汝南的曹軍兵力,是不可能阻擋得了新漢軍的前進步伐。因此,關羽對張遼許諾,新漢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圍汝南城不攻。而張遼所率的曹軍,也隻能據汝南城不出,互相隻是對持,不交戰。

因為就算是兩軍交戰,在汝南城的曹軍,也絕對不是關羽所部新漢軍的對手,一旦交戰,雙方隻會徒增傷亡。如此的目的,就是讓張遼不用背上一個背叛曹操的罪名,全張遼的氣節。如此,曹操也沒話可說,因為曹操總不可能指責張遼不為,明擺著乾不過新漢軍,已經成了孤軍的汝南曹軍,能夠守住汝南已經對得起曹。所以,這樣誰都無話可說。

但是,如果曹操敗亡,那麼張遼就等於是無主之將,到時候,張遼便可率汝南的曹軍歸順新漢朝,和平收取汝南。萬一,是新漢軍敗了,那麼自然是無話可說,新漢軍退走,張遼自然還是歸曹操。

關羽的這些提議,張遼已經接受。所以,現在在汝南的新漢軍,僅隻是在與汝南城內的曹軍對持,沒有發起攻城戰。

劉易對關羽的這個做法表示認可。張遼是一員智將,可大用之將,如果將來能夠歸順新漢朝。也是一件大好事。同時,劉易也對關羽、張飛兩將表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劉易能讓他們獨率一軍戰。那麼就代表著對他們絕對信任,戰場上的事,他們自己可以見機行事,不用事事都先向新漢朝彙報再行動。劉易給予他們隨機應變的權力。

送走關羽、張飛,劉易便先回到了關中長安。

帶著眾將到長安的皇宮拜見了少帝,見他一切安好,便離開長安返洛陽。

說真的,有過一次被人刺殺少帝的經曆,劉易真的不敢輕心。尤其是在這個眼看天下就快歸一的時候。劉易不想再出現什麼的意外,不想被人有機可乘。所以,長安皇宮,一直都守衛森嚴,這次更交待皇甫嵩,一定要注意長安皇宮的安全。無相乾人等,絕對不能輕易放進皇宮。對於少帝的飲食方麵也要注意,不能讓人下了毒。

雖然說,劉易真的不是關禁著少帝。但是,對少帝這樣的保衛,也相當於是將其關禁了。如果少帝當真的出了什麼的意外,那麼劉易真的坐實了這個軟禁少帝的罪名。以後跳進黃河都洗不清。自己人或者會了解。但是很難堵得住世人的嘴。

所以,一定要確保少帝平安無事,將來就算劉易自己要登基為帝。也要堂堂正正的從少帝的手上接過皇位,而非吃相太難看。讓人覺得是劉易強奪過來那般。

回到洛陽之後,趙雲、典韋、許褚馬上歸建。前往虎牢關外主持大局。劉易則沒有再馬上到前線去。

現在的情況,特彆是虎牢關外的戰線,暫時還處於一個高度緊張的對持局麵,要打開局麵不是短時間之內就可以的。所以,劉易也不太著急了,可以留在洛陽,等著各方的軍馬向許都壓縮。

劉易也相信,司馬徽身亡所行之事失敗的消息,很快就會通過龍楚送到曹操的耳中。到時候,曹操肯定會心大亂,無力再應付新漢軍的步步進逼。這個時候,劉易估計以曹操的性格,是不會向自己投降的,肯定就會收縮兵力準備與自己最後的決戰。所以,現在,虎牢關外的新漢軍,依然還是牽製曹操的大軍為主,待各路新漢軍軍馬,慢慢的蠶食曹操的勢力地盤。

不管曹操的態度如何,如此一來,起碼會讓那些追隨曹操的軍將士兵感到驚慌,讓他們感到無力回天。這樣的話,到時候再向曹操發起決戰,曹操的軍馬,肯定戰意消沉,無心死拚。

整個天下都歸新漢朝了,就隻有許都一帶的地區在反抗,那還有意義嗎?曹操的軍馬將士,是來自中原所有地區,有來自兗州、青州、徐州等地,到時候,彆的州郡都已經歸新漢朝統治了。那些曹軍的家鄉、親屬,都歸新漢朝統治了,他們還有心思跟新漢朝拚命麼?

所以,劉易覺得,如此的布置,就可以慢慢瓦解曹軍的鬥誌,讓曹軍人心思靜,沒有再與新漢軍死戰的。

而這個時候,又有捷報傳來。

是徐州方麵的捷報。

原來是孫策方麵的江東軍,在甘寧的相助之下,殺敗了曹洪軍,將曹洪殺得退敗回壽春城。跟著,江東軍已經將整個揚州東南的淮陰地區全都收複了,另外,周瑜方麵的軍馬,也奪取了廬江一帶。再配合黃忠、黃敘父子的軍馬,連豫州東南麵、揚州的西北地區,全都收取了。

在孫策已經將曹軍壓製到了壽春城之後,甘寧便率水軍退出了揚州戰場,通過海路,直接進軍徐州。

甘寧的進攻目標,是徐州的下邳城。

曹操其實還是留有不少武將在徐州鎮守的,比如袁紹歸降過來的那一眾武將,當初擊敗呂布之後歸降的武將,大多都被曹操派在兗州、徐州等地鎮守。

怎麼說呢,這些降將,說能力嘛,也是有的,但是,卻不算是太頂尖的那種,說句難聽點的,就是難堪大用。可是,卻也不可不用,因為如果不用那些降將的話,將所有的降將都冷藏起來不起用的話,那麼將來誰還會歸降於他?

所以,一些地方守將就用得上他們了。當然,降將畢竟是降將,以曹操那多疑的性格,肯定也不會太過放心的。所以,曹操雖然一直對那些降將都表現得很大度,有一種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大氣度胸襟,但這些全都是表麵的。因為曹操對於那些降將,首先的就是先賜予他們一定的官職財幣,以示恩重,跟著,在許都賜給那些降將府邸。先讓那些降將在許都生活一段時間。然後,再突然征調,將他們調到地方去做守將。但是,他們的妻兒家小,卻隻能留在許都。並且,這些降將在朝廷還掛著官職,調到地方去做守將,全都是臨時的,代城守,擺出一個以後還會調回許都入朝為官的樣子。

如此看似是恩示,實際,還是隱隱的威脅著那些降將的妻兒,通過如此,讓那些降將不敢反叛曹操。隻能安心的為曹操效命。

好比關羽跟劉易所說的張遼的情況,其實就是如此。張遼其實也不是迂腐的人,但為何要被逼得產生了死誌?其實當中,無非就是張遼的妻兒,被曹操留在許都。這就使得張遼不敢輕易的說歸順新漢朝。

在徐州,高覽、侯成、毛玠等將,基本就是如此。

高覽,被曹操任命為徐州的守將,侯成為副將,毛玠則為下邳的守將。另外,還有呂翔、呂虔、呂曠等將都在徐州各地鎮守。

這些曹將,武力大多介乎二、流之間,不過,讓他們鎮守一城一地,倒還是非常適合。

尤其是高覽,為當年袁紹將軍的大將,僅次於張合之下的大將,他的能力還是有的。他非常清楚下邳城的重要,特彆的增派了不少軍馬進駐下邳,確保下邳不失。

說實在,下邳城的確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四麵環山,無論從哪一路哪一個方向向下邳發起進攻,都是極難的。加上又派出了大量的軍馬,早已經將下邳方圓數十裡地方都守得水泄不通,無路可向下邳進攻。

不過,曹操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就是特意下命令,令徐州名士陳登亦到下邳去主持政務。

如此一來,不管曹軍將下邳守得如鐵桶一般的嚴密都沒有用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