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煙槍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九章 十裡亭論政(下),三國小兵之霸途,一級煙槍王,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ad”並加關注,給《三國小兵之霸途》更多支持!

荀攸焦急的想阻止劉易進來,但是,劉易卻不想錯過這次有可能收獲程昱這個謀士的機會。∈♀頂點小說,

從剛才程昱與荀攸的話中可以聽得出,程昱現在,已經對曹操這個朝廷心灰意冷了,對曹操已經產生了離心。並且,他現在,似乎對新漢朝很感興趣。如果劉易現在還不把握住機會的話,那就不是劉易了。

至於荀攸所擔心的,劉易卻也不想再顧慮太多了,並且,劉易相信,以程昱的人品,不管如何,怕都不可能出賣荀攸吧?何況他現在,自己都已經對曹操產生了離心,又怎麼可能會向曹操說出自己混在荀攸護衛當中的事?

現在,樂進已經到前麵去了,在場守護著荀攸的人,都是荀攸自己從荀家帶來的心腹護衛,劉易也不擔心自己說破身份會有什麼的不利後果。現在已經離許都城十裡了,劉易更加不會怕被曹操的大軍圍捕。

“荀攸先生,不用擔心。”劉易走近到亭中石桌旁,拍了拍荀攸的肩頭,自顧的坐到了荀攸與程昱之間的石墩上,然後不客氣的拿過程昱為荀攸倒的那杯酒,非常享受的聞了聞,讚不絕口的道:“好酒,果然不愧是五十年佳釀,不比新漢朝的懷春美酒差。”

“公達老弟,這位是……”程昱見這個荀家的護衛居然敢如此大膽,一時不禁有呆住。當然。他的心裡,亦有疑惑。因為,他覺得此人。氣度不凡。

劉易伸手止住了荀攸的張口欲言,側頭望著程昱,一臉微笑的道:“程先生可真的是貴人多忘,怎麼,就認不得在下了?雖然,我們沒有一起真正認識過,但是,我記得,咱們應該是見過麵的。”

“哦?”程昱不禁細看劉易。可是,他卻真的沒有太深刻的印象,當然,他還是感到眼前此人,似乎有熟悉感。

“好了,不用你猜了,其實,我姓劉,是你們之前欲置之於死地的那個人。怎麼樣?看看,我像不像?”

“啊?你是……呃……”程昱聽劉易說姓劉,不禁眼睛一凝,細看了一下劉易的容貌。劉易雖然經過喬裝。但是卻並非是真正的易容,臉部輪廓,卻還是劉易本來的樣子。程昱細看之下。頓時認了出來,畢竟。之前搜捕的時候,亦看過一些畫師所描繪的劉易畫像。所以,他認出來了,並且,一臉驚駭,衝口就要喊出劉易的名字來。

荀攸就怕讓人知道劉易的名字,亭子外麵的人,雖說都是他荀家的人,都是心腹,但是,難免當中會有人對他荀家不是太過忠心的,何況,不遠處,還有樂進帶來的精兵呢。所以,他趕緊一搶身,上前一把掩住了程昱的嘴巴。

“沒錯,他就是那個人,拜托你行行好,可千萬彆大聲張嚷,要不然,我荀家怕就要交待在這裡了。”荀攸一臉苦笑的對程昱道。

劉易也衝程昱拱了拱手,道:“程昱先生不要緊張,我並沒有惡意,這次,幸得荀攸先生幫忙,我才可以安然的離開許都,不過,我可沒有勸他歸順新漢朝哦,還請程昱先生你幫幫忙,一會,把在這見到我的事忘了。”

“咳咳……”程昱推開荀攸掩住自己嘴巴的手,連咳了幾聲,似是給嗆到了的樣子,搖著手道:“咳咳……你們放心,我程昱絕不是那種背後小人,更不會枉作小人。”

“如此就好,劉某在此感謝不儘。”劉易再拱手拜道。

“嗯……公達老弟,你先坐好吧,彆站在我旁邊,以免引人誤會。”程昱先是對荀攸推了一把,再對劉易道:“感謝的話就先不要說,這得要看你能如何為我與公達兄解惑了。”

“哈哈,這個自然,我保證你們兩位會滿意的。”劉易自然是信心十足,因為,新漢朝是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還有什麼人比自己更熟悉新漢朝是如何發展強大的?

“好吧,那就廢話少說,一會你們還要趕路的,程昱在此洗耳恭聽。”程昱一臉認真的求知模樣,對劉易拱手示教。

荀攸見程昱應該不會再驚訝劉易會在這裡的事了,便有悻悻的坐下,坐在程昱的另一旁。他也很想聽聽劉易的見解。

劉易想了想,看了看程昱與荀攸,才慢慢的指著眼前那本是荀攸的那一杯酒道:“施政就似釀酒,想要釀出好酒,就要講究釀酒的材料,以及釀酒的手法技巧,還有,酒的存放。”

“沒有好的材料,沒有超人一籌的釀酒手法技巧,不好好存放的話,那是釀不出好酒來的。同理,施政也是一樣的。”劉易道:“材料就等於人才,這人才的好壞,基本上就決定了是否能釀出好酒,是否能真正的治理得好一個地方、一個朝廷。而手法技巧,則是如何使得這些人才各展其能,各施其職,讓他們的才華得到體現實施。存放吧,其實就等於是一個可以讓社會安定繁榮的一些既定的準則,或者可以說是準則,法規法紀。”

“嗯……這個比喻,倒有些新鮮。那麼,具體的呢?”程昱與荀攸聽著,不自覺的了頭,覺得劉易說的有道理。

“具體的施政,這個卻不是一言兩語就可以說得清楚的,因為當中太過複雜,牽涉到太多方麵的東西。因為施政,絕對不能頭腦一熱,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那必須要是經過實地的考察,針對各個地方的不同,根據百姓所需求的,慢慢的總結出一個適合施行的政策。不過,這裡。要跟你們說的是,不管如何。這都要看施政者的理念是什麼,如此。方有可能找到適合治理地方甚至一個朝廷的政策,也才有可能找到正確的政略。否則,想讓一個朝廷強大,特彆是想讓這個朝廷在短時間之內強盛起來,那是不可能的。”劉易佩佩而談。

“那、那就說說,你們新漢朝當初是如何施政的。嗬嗬,現在說,就不用公達老弟到了洛陽,還要像做賊一樣去偷偷調查了解了。不過。太……嗯,你能否坦誠相告麼?”程昱說著,又懷疑的望著劉易問。

“哈哈,劉某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所以,請兩位先生放心。”劉易知道程昱是怕自己有所保留才會如此說。

“這樣說吧,施政者,或者說,朝廷或某個勢力的決策者。他們必須要有一個偉大的抱負,並且,還得要有一定的見識眼界,也一定要有堅定的目標。自始至終,都要圍繞著自己的目標抱負去努力,圍繞著這樣的事來考慮問題。”劉易指了指自己道:“劉某不才。但是,卻有振興大漢的抱負。並且,自始至終。劉某都人朝著這個目標方向去努力的。或者,你們認為,就僅隻是這振興大漢的這四個字,太過籠統,已經概括了許多,認為這隻是那些勢力諸侯的口號,如果你們是這樣想劉某的,那就錯了。”

“額,難道不是嗎?”程昱有不以為然的道:“我家主公曹操,袁紹、袁術,還有一眾諸侯,他們誰不是打著匡扶漢室振興大漢的旗號?這個口號,與施政有何關係?”

“振興大漢,這表麵看來,的確是一個口號,是人都會常常打著這個旗號來招兵買馬,收買人心。但是,如果是真正意欲振興大漢的人,對這四個字,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或者說,會有一些更實質性的思考體現。嗯,我問問你們,何為振興大漢?振興大漢是為什麼?是怎麼樣的?我們大漢,要到達怎麼樣的情形,才算是振興大漢?你們,是否考慮過這些問題?”劉易反問程昱與荀攸道。

“這個……恢複漢室正統,使得朝綱暢通,百姓安居,百業興盛,天下太平……”程昱猶豫的道。

“百姓安居,百業興盛,天下太平,這個,隻是一個常態,卻說不上真正的振興。至於什麼恢複漢室正統,朝綱得震什麼的,你們都想錯了。”劉易毫不客氣的對程昱荀攸道:“這不怪你們想錯,要怪,隻怪你們的眼界不夠開闊,怪你們根本就想不到,一個真正振興強大的大漢是一個怎麼樣的。”

“額……那你說說看,一個真正振興的大漢是如何的?”程昱有不服氣的道。被劉易當麵指說自己眼界不夠開闊,他還真的有不太服氣。

“一個真正興盛強大的大漢,必須是一個政通人和,決策者開明,能容人所不容,官府廉政,政令通達,百姓安居樂業,又不缺信仰勤勞,朝廷上下,軍官百姓如一家,人人齊心。當有一天,民富國強,鮮有盤剝,有法可依,人人平等,四方蠻國,儘皆臣服,以漢為尊,無敢不從之時,而又可以保持朝廷官府,長久不腐之時,大漢方可以說得上振興。”

程昱與荀攸,不禁被劉易所說的這一翻話說得有動容,儘管,這並非是劉易所說的施政,可是,卻也被劉易所描述的這樣的一個大漢所向往。

“新漢朝施政,其實就是圍繞著振興大漢這個最終目標來進行的。這當中,首先要考慮到的是,要如何讓百姓先能安居樂業,讓百姓能夠富裕起來,同時,也要考慮,如何才可以在這混亂的世道,確保百姓的勞動成果,不會被強盜掠奪,不被破壞。當初,新漢朝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按照這樣的一個思路,你們說,新漢朝應該怎麼樣施政?”劉易似是問程昱與荀攸,但卻自己說出來道:“以人為本,因為,振興大漢,絕對少不了廣大的大漢百姓的支持。如果沒有人,哪裡談得上振興?所以,當時,新漢朝要做的,就是要考慮如何才可以讓那些被董卓弄得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百姓生存下去。在確保他們可以生存下去的同時,亦要考慮到他們將來的發展。所以,當時。新漢朝要做的,就是儘快的發展農業生產。隻有農業發展起來了,那數百萬的百姓方可以獲得生存。同時。軍政齊下,確立軍人的職責,讓軍人肩負使命,讓他們有了信仰,慢慢打造出一支無敵的軍隊。這些,相信程先生與荀先生都有所了解吧?我們當時,想儘辦法籌糧食,無償救濟了數百萬的百姓,再利用一定的強硬手段。讓那些無家可歸的百姓獲得了他們自己的土地,激發出他們為生存而拚搏的勞動熱情。如此,生產方麵,就很快就搞得有聲有色。沒有多久,幾乎所有的百姓,都可以自給自足。”

“嗯……”荀攸與程昱對望了一眼,忍不住頭歎道:“的確,當時,太傅你能夠將一盤散沙一般的洛陽。在短時間之內整治得井井有條,並且,能夠在短短的一兩年的時間之內,使得司隸州的百姓安居樂業。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這還不算,還能打造出一支無敵的新漢軍,還真的讓人驚讚。”程昱由衷的道。

劉易擺擺手道:“當是這樣是不行的。這僅隻是能讓百姓能夠自給自足,勉強能養起一支大軍。所以。在百姓穩定下來之後,就要將工商方麵重視起來。使得工商農一同發展,由朝廷引導,讓更多的百姓在農閒之餘,還有彆的途徑賺錢,隻有這樣,方有可能讓百姓富裕起來,讓他們看到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的確,自古,朝廷都是重農輕商,新漢朝能夠讓工商農並重,這的確是容人所不容。有了朝廷的牽頭引導,百姓才有方向,才有可能看得到美好未來的希望。”

“話說回來,不知道太傅,對於我們許都朝廷有什麼的好建議?要如何方可以讓我們朝廷如新漢朝一樣,從各方麵都生機勃勃的發展起來?”程昱忍不住向劉易請教要如何治理現在曹操的勢力地盤。

“這個……”劉易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還是以人為本,首先,你們朝廷,哪怕是以曹操為主的也好,必須要精簡朝廷官員,采用能者上庸者下的辦法,淘汰一批那些無用的朝官,特彆是一些貪贓枉法的朝官,必須要除掉。如此一來,起碼可以做得到讓朝廷政令通行,直達地方。不過……我想,你們的朝廷,想要做到如此,怕還真的不容易。”

“唉……”程昱與荀攸都不禁默默的歎了一口氣。

“物儘其用,人儘其才。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相信,這世上,不可能人人類同,不可能人人都擁有著同一樣的才乾。有人善於交流,有人善於育人,有人善於鑽研,有人善於行政,有人善於建設……等等,不一而足。朝廷,首先就要做到節源開流,讓朝廷官員,人儘其才,讓他們在各自所熟悉的領域當中,儘可能的施展他們的才乾。如此,朝廷開明了,層層下去,直到一般的平民百姓。對於百姓的治理,劉某相信,不管是哪裡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哪兒的百姓,他們所想要的,就是一個能夠讓他們安居樂業的地方,能夠憑他們的雙手獲得他們的生活物資,得到他們應得的,能夠看得到他們美好豐足的生活。而要做到這樣,那麼,就必須要廢除諸多盤剝百姓的賦稅,最多,就隻保留百姓可以接受的稅收,比如,國稅、軍稅等三兩個稅收項目。並且,還要儘可能的減低稅收率。這樣,百姓自然對朝廷歸心。”

劉易所說的這些,程昱與荀攸的心裡又何償不知?隻可惜,他們認為,在自己的朝廷當中,劉易所說的,怕都難以實行的。而劉易,就是知道曹操的這個朝廷,不可能按新漢朝的政策照搬過來實行,所以,劉易才不怕跟程昱給荀攸說,也不怕跟他們說實話。

程昱神色有默然的道:“你就不怕我們會按新漢朝的政策來治理百姓?不怕我們朝廷有朝一日會趕超你們新漢朝?”

“哈哈,我劉……嗯,我就怕你們做不到,說真的,假如說,你們朝廷,能夠按照新漢朝的一些政策來治理百姓,我馬上派出官員前來,把我們的政策一字不漏的給你們帶來,讓你們去實施。不僅你們這個朝廷,彆的諸侯亦同樣如此。我劉易,更加希望可以看到我們大漢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假如說,你們主公曹操能夠做得到,能夠讓天下百姓都真正的富裕起來,讓我們大漢真正的強盛,我劉……馬上將新漢朝解散,奉曹操為主!”劉易神情堅決,神色坦蕩的望著程昱道。

“……”

程昱與荀攸相對無語,亦為劉易的這個真正為了大漢百姓的胸懷而感到佩服。望著劉易的神色,他們並不懷疑劉易有那樣的決心。隻不過,他們都知道,曹操不可能真正照搬新漢朝的治理政策的。起碼,他們認為,曹操就做不到像劉易這樣,似乎整天都不在朝廷,能夠如此放心的將朝廷交在一些朝臣來治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