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煙槍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二章 攻略倭國(四十五),三國小兵之霸途,一級煙槍王,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座城池,好幾個城門,這當中,分彆由幾個邪馬台國京都的勢力把守,互不統屬。他們,在得知禦建明方被大漢天朝的軍隊所擒之後,他們便分裂成幾個勢力。他們,放在眼前的危機視如不見,反而都希望趁禦建明方不在,想在邪馬台京都稱王稱霸,他們,居然沒有想過萬一大漢天朝的軍隊殺到了他們的城下,他們將會麵臨怎麼樣的後果。

所以,他們儘管做了一些動作,比如,發動了城內的倭國人,擴充了軍隊,嚴陣以待。可是,這遠遠還不夠的,最起碼,他們早便應該做好準備,各個勢力之間,互相訂下協議,最起碼,要讓每一個勢力都明確他們的職責,不管他們誰守哪一個城門,當受到攻擊的時候,都要無條件的前來支援,並不是像現在這般,各自驚疑不定,遲遲未能及時的集結好軍馬,前來把殺進城來的大漢天朝的軍隊殺退出城。

他們現在,首先想到的是,是不是已經有城門已經落入了大漢軍隊之手,他們是否還要去支援。而前去支援的話,是否還能把那失陷的城門奪回來。所以,支援與不支援之間,他們每一個勢力的首領都拿不準主意,事件發生太過突然了,具體的情況,他們一時半刻都還沒能夠搞清楚。

而如果不支援的話,那麼他們又如何?憑著自己現在所擁有的兵力,死守城池的一門一角?可是,這樣有意義嗎?一座城,每一個城門都是非常重要的,隻有其中一個城門陷落,那麼就等於整個城池都離失陷不遠了。他們再守的話,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意義。

不支援。不守,那麼他們就隻剩下唯一的選擇,那就是退,就是逃走。

很可笑,這些倭國首領,還真的很少有真正的具有膽魄及雄才大略的人。他們比起禦建明方,還真的差得遠了。最起碼,禦建明方他敢率軍主動出擊,一度還讓其取得了預訂的美好開局,若他不是頭腦發熱。誤以為邪馬台複當真的是不堪一擊,從而沒有再率軍攻擊那兩萬邪馬台複,率軍返回邪馬台京都,又或者率軍與虎口關的弟弟禦建明雷會合,率更多的兵馬前來攻擊邪馬台複。那麼其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不管如何,禦建明方能夠主動出擊。這就多少都證明他有一定的魄力。非是現在邪馬台京都的那些勢力首領所能及的。

就在他們舉棋不定,不進不退之時。周泰已經率軍攻擊到了邪馬台京都的中心,也就是當初卑彌呼女王的王宮所在。

這裡,是禦建明方所占的地方,禦建明方被俘之後,現在由其一個親將率著兩千人馬鎮守著。彆的勢力雖然趁禦建明方被大漢軍隊所俘而背棄了禦建明方。可是,卻也沒有人敢胡亂的來把已經被禦建明方占據的王宮奪去。畢竟,禦建明方雖然被漢軍所俘,可是。他還有一個弟弟禦建雷,其手下還有數萬的軍馬,他們都擔心把禦建雷惹急了他們也不會好過。所以,就任由禦建明方的軍隊繼續占據王宮。

同樣的,這裡的守將,他們也不知道城門發生了什麼事,他們也在猶豫著是否要前去支援。所以,直到周泰率著一千新漢軍將士殺到了王宮,他們都還沒有做好該進或該退的準備。

這倭國人所謂的王宮,自然不能和大漢的王宮相比的,無論是華麗或是雄壯,都遠遠不及大漢洛陽及長安的皇宮,甚至,就算是比起劉表在襄陽城所修建的宮殿都比不上的。

但也總算是王宮,論大小,倒也不算小的。

禦建明方的兩千人馬,守著這樣的一個王宮,兵力就有所分散,加上他們根本就沒能一下子將兵馬都集結起來,所以,當他們看到漢軍殺來的時候,他們才發現自己身邊怎麼會這麼少人手,根本就頂不住漢軍的攻擊。

周泰直接擊破王宮的大門,將數百守衛宮門的倭國士兵殺散。一千人馬,全都殺進了王宮當中去。

這一千新漢軍,就有如是狼群,在王宮當中,見人便殺……呃,女的不殺。

反正,僅一會之間,整個王宮當中,便血腥禰漫,慘叫驚叫不絕於耳。

王宮,自然不是一般的人家可以相比的,王宮當中,有價值的東西非常多,比如,一些精美的布帛,金銀財寶什麼的。不過,這些新漢軍將士,自然不是那些邪馬台複可比的。他們,並沒有為王宮當中的財富所動心,他們甚至連看都沒有看那些金銀財寶一眼,就一門心思的跟著周泰將軍,專門肅清王宮內所有的倭國男人。

如果是那些邪馬台複殺進了王宮,他們見到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財物,怕早已經放了羊,早已經忘記了他們的職責,已經開始搶奪那些財物了。

周泰這一千人馬,如此凶悍,把守衛王宮的那些倭國士兵,殺得哭爹叫娘,倉惶而逃。

兩千新漢軍將士,一千人馬留守奪取的城門,一千人馬,殺入城內。這個,說好聽一些,便是新漢軍英勇,強悍。但是,說難聽一點,那就是他們孤軍深入,自尋死路。當然,這得要那些倭國士兵能夠把握這個機會,能置周泰這一支深入的千人軍馬於死地才能說得上周泰這是在自尋死路。

畢竟,邪馬台國京都,原來的軍馬有萬人,後又擴充到了三、四萬人馬。想想,就算周泰與蔣欽兩將再強,他們能夠憑這兩千人馬就奪取得了有三、四萬軍馬鎮守的一座大城麼?

這其實,是不太可能的事,何況,城內還有二、三十萬的倭國人。可以說,每人吐一口唾沫,恐怕都會將周泰與蔣欽兩人給淹死了。

可有時候,越是覺得不可能的事,往往就會發生,就是那樣的神奇。

早已經草木皆兵。風聲唳淚的倭馬,在周泰殺進了王宮,將那王宮的守軍殺得四散潰逃之後,這就像是壓倒了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得那些見到了王宮守軍逃走的各個勢力軍馬,他們都莫明其妙的感到一陣的驚慌,莫明其妙的跟著那些潰軍一起逃離了邪馬台京都。

嗬嗬,似乎很好笑,其實不然,一切。其實都是順理成章的。

首先,周泰與蔣欽率軍,佯裝成倭國人,詐開了城門。

在詐開城門的時候,遠方的夜色之下。還兩三百新漢軍將士,驅趕著兩千來匹戰馬。弄出的巨大聲勢。也足以讓邪馬台京都的守軍誤會有大漢天朝的大軍殺來。而眼前,詐開他們城門的這點大漢軍隊,恐怕就隻是先鋒軍罷了。

邪馬台京都的守軍,他們都防了一個先入為主的錯誤,以為,大漢天朝的軍隊。不可能就僅僅的派這兩千軍馬前來攻城的,一定會有大軍隨後而來。所以,這也是邪馬台京都城門各個勢力首領所顧慮的一個方麵。

他們,大多都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誤以為,大漢天朝的軍隊,之所以敢如此孤軍直入,居然敢直接的殺到了王宮,他們就自以為是的誤會,以為大漢天朝的大軍,肯定也殺到了。

如此,當他們看到守衛王宮的守軍潰逃,那些勢力哪裡還敢留在邪馬台京都城內?趕緊率著他們的人,趁邪馬台京都還沒有被大漢天朝的軍隊圍城,趕緊逃命去也。

就如此,周泰帶著一千人馬,奪下了邪馬台王宮之後,再要尋敵攻殺,卻發現居然不見了那些倭隊,就這樣,糊裡糊塗的就把整個邪馬台京都給奪取了。

而城內的那麼多倭國人,他們居然也奇怪的全都躲在自己的家裡,並沒有胡亂外出鬨事,在戰鬥結束之後,整個邪馬台國都安靜的讓人感到不適。

嗯,本來,一座城池被攻破,城內的人,應該很驚惶才對。起碼,會全城亂糟糟的,可為何這邪馬台京都的倭國平民,他們居然沒有亂呢?

嗬嗬,這個,不是他們不亂,而是他們被嚇破了膽,沒有力氣作亂。

早在之前,邪馬台京都的倭國人,他們都聽說了邪馬台複的許多惡行。邪馬台複所過之處,雞犬不留,早已經讓所有的邪馬台京都的倭國人聞風色變。

現在,突如其來的破城,還真的把那些倭國人給嚇驚了。

幾乎是每一個倭國人,他們在第一時間,都是想到要馬上逃離。可是,卻每一個倭國人,他們都沒有動身。

因為,這黑漆漆的夜裡,他們拖家帶口的,還能逃得到那裡去?並且,他們也想到了,連他們的軍隊都敵不住那些邪馬台複,敵不過那些大漢天朝的軍隊。現在,那些軍隊已經殺進城來,他們如此貿然的跑進去,碰到那些軍隊,恐怕是必死無疑。

如此,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將自己的家門緊閉,拿起家裡的棍棒或刀具什麼的,以各自的家為據點,守護著自己的家,守護著自己的家人。希望可以躲過這一劫。

對於那些安份的躲在家裡的倭國人,周泰所率的這才千人的新漢軍將士,自然是無暇顧及的。他們不出來搗亂,都已經不錯了,所以,這樣一來,使得那些倭國人,遲遲都沒見有什麼的邪馬台複闖進他們的家裡燒殺搶掠什麼的,這也讓他們慢慢的安下心來。

破城而入的軍隊,沒有找他們的麻煩,他們就更加不敢胡亂的外出,全都隻是躲在各自的家裡。這樣一來,待周泰與蔣欽控製了邪馬台京都之後,已經是下半夜的邪馬台京都,一片死寂,安靜的有點滲人。

嗬嗬,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下半夜,顯得特彆安靜的邪馬台京都,居然把一支軍馬給嚇走了。

嗯,當初禦建明方率軍主動出擊的時候,已經派快馬送報去給禦建雷,讓其弟在確保虎口關不失之餘,若可以的話,率一部軍馬回邪馬台京都和他彙合的。

禦建雷得收到了禦建明方的信報之後,覺得他現在足可以敵得住從霧島方向殺來的邪馬台複及大漢軍隊。所以,為了確保京都不失,他派了一員大將。點了兩萬軍馬火速返回邪馬台京都,回來跟禦建明方會合。

可惜,他們從虎口關一路返回邪馬台京都,在半路,就碰到了一些從戰場逃往虎口關的潰軍。使其知道了禦建明方居然已經落入了大漢天朝的軍隊手中。

這個消息,對於那些倭士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他們的大首領居然被敵人所俘了,他們既驚又惱。

這個統軍大將,馬上將消息送給禦建雷。一方麵,他覺得禦建明方被漢軍所俘,那麼,邪馬台京都就會兵力空虛,他得趕快率軍回邪馬台京都。

對於他們這些倭國人來說。邪馬台京都才是他們最主要的城池,不容有失。若連邪馬台京都都落入了大漢天朝的軍隊手裡。那麼,他們就等於失去了一個可以容身的地方。

所以,這支軍隊,他們在那大將的統率之下,連夜趕回邪馬台京都。

但是,在半夜。他們又碰到了從邪馬台國京都逃出來的潰軍。一問,他們大吃一驚,才知道邪馬台京都居然這麼快便陷入大漢天朝軍隊之手。

不過,他們也差不多趕到邪馬台京都了。這個大將。向那些潰兵詢問邪馬台京都的一些更詳細的事,可是,卻沒有一個潰兵知道邪馬台京都到底發生了一些什麼樣的事。甚至,他們潰逃,也是逃得糊裡糊塗,連為什麼要潰逃都錄清楚。他們,連敵人的影子都沒有見到就逃了。

這個大將,他氣得不輕,一連斬了好些一問三不知的倭軍潰兵。可是,實在是問不清當中的實際詳儘的情況,甚至,邪馬台京都是否真的已經陷入了大漢天朝軍隊之手,都沒能確認。

如此,這個倭國統將有些不太死心,堅持率軍趕到了邪馬台國京都。

在夜色當中,他們遠遠的望著邪馬台京都,卻發現,整個邪馬台京都,安靜的讓人感到心慌。

這個大將,派出探子摸近去探看情況,探子回來報告,說他們隻看到了在邪馬台京都有少量的大漢天朝的軍士,而城裡,似乎是死城一般,沒有一點聲氣。

這大將一聽,也不禁把握不準邪馬台京都的情況了。

邪馬台京都城牆上,看到了大漢天朝的軍隊,那就證明,這個京都,已經落入了大漢軍隊的手裡。探子彙報雖說大漢軍隊人數不多,可是,誰能相信靜悄悄的京都當中,會否有更多的敵軍軍隊在等著他?

所以,想來想去,這個大將,還是沒敢率軍攻城,擔心城內有伏兵。

其實,這支軍馬來到了邪馬台京都不遠,連周泰與蔣欽這兩個家夥都不知道的。卻生生的把兩萬倭馬給嚇走了。

這個,倒還真的似空城計,隻是一個無意的空城計,是倭國那統將想得太多了,才成了一個可笑的空城計。

反正,看似有點詭異的邪馬台京都,把一支倭國的軍馬給嚇走了是事實。

當然,哪怕是這支倭隊不退走,敢真的揮軍攻城,其實也是他們自尋死路。因為,新漢軍的大軍也已經連夜往邪馬台京都趕來。

甘寧自然想到周泰與蔣欽兩將,他們僅隻是率兩千騎兵襲擊邪馬台京都,不管他們是否能襲擊成功,兵力都不算多。他必須要率軍馳援的。

讓他們騎兵先去,隻是先後的問題罷了。

其實,在周泰與蔣欽前來攻擊邪馬台京都不久,甘寧命邪馬台複集結,打掃戰場之後,便率軍連夜往邪馬台京都進發。

可以說,那支從虎口關返回來的兩萬軍隊,與甘寧可謂是一先一後的問題,他們來到,剛剛被嚇走不久,甘寧便率大軍來到了。

大軍一到,邪馬台京都,這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控製在新漢軍的手裡。

甘寧急著要為劉易打通虎口關的通道,所以,為免節外生枝,他命令邪馬台複就留在城外紮營,不準他們進城來劫掠。這個京都,這麼多倭國人,一旦讓那些邪馬台複進入城來劫掠,那麼肯定就會引發動亂。所以,如何處置那些倭國人,甘寧倒不急,一切,都可以等到劉易到了這京都來再說。

甘寧一邊讓自己的軍馬控製好邪馬台國京都,一方麵派出無數斥候探子前去偵察擋住劉易這一路軍馬的虎口關情況,準備著出兵從倭隊的背後殺出。

第二天一早,甘寧派出去的斥侯便有所收獲,他們偵察到,離邪馬台京都數十裡遠的地方,有一個倭的兵營,約有兩萬左右的倭國士。

嗬嗬,這個倭國兵營,其實正是昨夜來到邪馬台京都,又被嚇退的那兩萬倭國士兵的軍營。

他們退走不遠,實在是太困倦了,所以,才在差不多天明的時候,找了一個似比較隱蔽一點的山穀休整。不想,被甘寧派出去的斥侯給撞了一個正著,看到了他們所在。(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