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太守大人,何不趁亂得利?
老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2章 太守大人,何不趁亂得利?,三國:蜀漢敗家子,開局火燒臥龍崗,老刑,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司馬懿即使趕來,才讓李典幸免於難。 經過此戰,張遼深知曹彰絕非東吳鼠輩,那等能夠輕易拿捏之人。 “司馬大人,計將安出?可破曹彰?” 張遼策馬歸來,八百陷陣,竟然死傷了將近一半人。 反倒是騎術精湛的幽州騎兵,並非消耗太多兵馬。 此戰,是張遼與李典這對組合,罕見的用兵失敗。 “計?你們非要正麵對戰,我縱然有再多計策,也是用不出來。” 司馬懿不客氣道:“如今我軍已被挫了銳氣,再去主動求戰,豈不是自取其辱?” “如今暫且避戰,等待機會便是。” 張遼有些惱怒,他最是看不慣這些士族子弟。 之前武帝曹操尚在,還會壓製他們,提拔寒門與軍中翹楚,用以製衡這些士族。 可曹丕奪嫡之際,大肆利用潁川士族,最後成功篡漢,使得士族們重新占據朝廷要職。 “故弄玄虛!” 張遼說罷,直接回到了軍中。 他要從軍中挑選精銳士兵,再次補足陷陣營。 曹彰軍陣。 “任城王,今日我軍大勝,還差點讓李典殞命,您為何悶悶不樂?” 楊修有些好奇,本該打勝仗的他們,現在卻氣氛有些凝重。 “此戰,本可一舉拿下白馬,就因為有司馬懿在,所以未能成功。” 曹彰歎氣道:“我軍已經失去先機,若是易邊再戰,張遼等人定會有所防備。” “張文遠,可是名將,絕不會讓我這般輕鬆再次襲擊本陣。” 楊修心中一沉,輕聲詢問道:“任城王,我軍此戰可有勝算?” 曹彰苦笑不已,這所謂的軍師,實在是太差! 看來,楊修不過有些小聰明,真到了戰場上,分明是一個白丁! “仗還沒打完,你讓我怎麼說?” 曹彰一語說罷,便跟士兵們一同用餐。 也正是這種吃責同食的行為,使得遊牧民族的騎兵,對曹彰甚是恭敬。 曹彰更是將戰功全都分給手下,畢竟他已經是曹操的兒子,還需要什麼功勳? 手下人有了戰功,得到了封賞,自然對曹彰死心塌地。 …… 遼東,襄平。 陸遜親自來援,本想會會司馬懿,卻不承想劉芒一招三家分魏,讓其跑空了。 “伯言能來,我等信心倍增!” 王甫可知道陸遜的厲害,那可是劉備父子都看重的人才。 諸葛亮更是將其視為第二代丞相培養,可見其在大漢朝中的地位。 “王甫大人言重了!” 陸遜謙遜一句,王甫則低聲道:“公孫康此人,胸無大誌,卻還想要繼續裂土封王。” “我觀此人,將來很有可能……” 王甫話已至此,陸遜自然清楚對方的意思。 “這倒是好辦,豈不聞二虎競食之計?” “帶我去見公孫康便是。” “對了,聽聞淩統也來了?” 想起之前的老熟人,陸遜也是一陣感慨。 當年不受待見的吳軍陸郎,如今在蜀漢朝廷混得是風生水起。 至於孫權當年的近臣,現在反而被派往北地,不再受其寵信。 “陸伯言?” 淩統抬眼看向陸遜,顯然遼東的苦寒,令他還無法迅速適應。 整個人隻能不斷靠近火盆,才能夠勉強取暖。 “公績來此,即便是司馬懿,吾也能勝之。” “嗬嗬,少拍我的馬屁!聽說你在劉芒那裡混得風生水起?” 淩統言語之中,難免有些酸意,畢竟當時在東吳,兩人的境遇可謂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現在風水輪流轉,總是令人無限感慨。 “不是什麼大官,太常卿罷了。” 太常卿? 那可是九卿之一!這特娘還不是什麼大官? 淩統整個人,差點氣得背過氣。 果然在劉長卿身邊待得時間長了,人都會變得麵目可憎! 這陸伯言,同樣如此! “陸大人!您總算來了!” 公孫康帶著一眾手下,姍姍來遲,如今司馬懿已經撤兵,遼東暫時再無威脅,他終於能夠鬆一口氣。 反觀王甫和陸遜、淩統等人,沒有了司馬懿的威脅,他也不用對這些人太過客氣。 畢竟天高皇帝遠,誰又願意去遼東這等地方,監視他一個遼東太守? “公孫大人,久仰大名。” “不知大人可想一勞永逸?” 陸遜在來的路上,就已經看到了遼東士兵軍紀懶散。 若非有飛羽隨行護衛,說不定他這錦衣玉袍,早就被兵痞們搶了。 “一勞永逸?” “不錯,免受曹魏威脅。” 公孫康聞言大笑道:“陸大人,曹魏如今哪裡有空威脅我遼東?” “曹彰、曹植和曹叡,他們三叔侄還在你爭我搶呢!” “待到他們爭奪過後,又要休養生息,哪裡有空顧得上我?” “陸大人,你就無須危言聳聽了!” 陸遜嘴角上挑,笑道:“太守大人,這是隻顧自己,不顧兒孫了?” “曹魏占據中原腹地,即便陷入內亂,也依舊強大!” “待到曹叡平息曹彰、曹植之亂後,接下來定會以遼東為目標!” “太守大人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如此一來,您還覺得毫無威脅?”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若是現在不積蓄力量,待到曹魏卷土重來,太守大人莫要要自縛於司馬懿麵前?” 此言一出,令公孫康臉色鐵青。 倫直等人同樣如此,不知該如何是好。 “還望先生教我!” 好說,等得就是你這句話! 陸遜輕笑道:“太守大人隻需給我兩千兵馬,我必數倍帶回!” 王甫有些不明白,陸遜究竟要做什麼。 “對了,還有東吳支援的這位淩公績,暫時也聽我調遣。” 對於淩統的歸屬,公孫康倒是覺得無所謂。 至於陸遜所說,能為他帶來數倍兵馬這才是他感興趣的地方。 無論何時,兵馬都是衡量地方力量的重要指標。 遼東之兵,多多益善! “伯言才剛來我遼東,就要為我著想!” “隻給兩千兵馬反倒顯得我小氣!” “我給伯言三千兵馬!” 公孫康難得大方,隻不過多這一千人,淩統聽了都覺得無語。 “那我便多謝太守大人!” 陸遜衝著王甫眨了眨眼,示意其跟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