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猛虎不行,且聽雁門太守行
老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9章 猛虎不行,且聽雁門太守行,三國:蜀漢敗家子,開局火燒臥龍崗,老刑,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百五十萬石糧食,就這樣交給劉芒,曹丕心中在滴血。 奈何許褚、許儀和典滿,都在劉備手裡。 若是唯唯諾諾,不肯贖人,徒增外人笑話。 曹丕不假思索,隻得一口答應。 “司徒,此事還朝後,儘快落實!” “是,陛下。” 王朗是出了名的臉皮厚,他自然清楚曹丕的意思。 先把人要回來再說,至於給不給糧,還不是他曹魏說了算? “且慢,不如先立下字據!” “劉長卿,你信不過朕?” 曹丕怒目而視,劉芒渾然不懼,他又不是被嚇大的。 “我這字據防小人,不防君子。” “若是你曹丕當真是君子,還在乎立下字據?” 曹丕有些猶豫,一旦有了字據,可就留下了證據。 人無信而不立,他曹丕若是不還糧,就成了虛偽小人。 “拿筆來!朕立下字據便是!” 見曹丕洋洋灑灑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劉芒這才放人。 許褚耷拉著腦袋,來到曹丕身邊。 “陛下……微臣知罪……” “站在一旁!” 曹丕有些惱怒,卻因為許褚對他曹氏忠心,並未多說什麼。 至於典滿和許儀,曹丕則恨得牙癢癢,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敗家子! “既然人都來齊了,咱們不妨進行鬥詩會。” 劉備招呼一聲,眾人來到了襄陽鬨市之中。 “劉玄德,你這是何意?咱們作詩乃高雅之事,讓這些賤民參與成何體統?” 曹丕冷哼一聲,麵露不悅之色。 在他看來,劉備骨子裡依舊是織席販履之輩,甚至不如孫權。 “非也,決定這詩寫的好不好,咱們要讓百姓來評判。” “畢竟換做是誰的人來評判,都不可能做到絕對公平。” 劉備侃侃而談,百姓們雖然不知行文之意,卻也能聽出好壞。 這也是劉芒的主意,論文藻華麗,曹丕絕對不亞於任何人。 可若是詩詞深意,那就不一定了。 “哼,故弄玄虛!朕便第一個來作詩!” “汝等且聽好了!” “此詩名為《猛虎行》!” 曹丕負手而立,登台獻作。 “與君媾新歡,托配於二儀。” “充列於紫微,升降焉可知。” “梧桐攀鳳翼,雲雨散洪池。” 此詩作罷,曹魏群臣紛紛叫好。 “陛下辭藻華麗,不愧為我中原文壇翹楚!” “最後兩句,當真是點睛之筆!” “如此美妙之詩句,恐怕那些賤民理解不了!” 襄陽城的百姓們,雖然聽的雲裡霧裡,卻也明白曹丕這《猛虎行》,當真不怎麼猛。 說一千道一萬,寫的不過是男女情詩,少婦懷著憂慮的心情期待夫君的恩愛罷了。 這也是當初曹丕身為太子時,與曹植爭奪儲君之位所作。 今日不過是重新拿出來,讓眾人品鑒一番罷了。 “劉長卿,覺得朕這《猛虎行》如何?” 曹丕麵露倨傲之色,劉芒卻打了個哈欠。 “你這《猛虎行》顯然不太行,還是聽我《雁門太守行》!” 劉芒話音剛落,就見張飛赤膊上陣,親自為大侄兒擂鼓助威。 “三叔……至於搞這麼大陣仗?我是作詩,又不是去打仗!” “大侄兒!當年你二叔古城斬蔡陽,就是俺來擂鼓,今日你定要給俺勝過這曹丕!” 鼓聲響起,令人瞬間回到沙場之上。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劉芒第一句,便讓眾人感受到了緊張。 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雲翻卷,城牆仿佛將要坍塌;我軍嚴陣以待,陽光照耀鎧甲,一片金光閃爍。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漫天秋色裡,響亮軍號震天動地,黑夜間戰士鮮血凝成暗紫! 身為雁門馬邑人的張遼,此時臉色不禁有些動容。 劉芒兩句詩,便說出了雁門士兵的現狀!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鬱悶低沉。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隻為報答君王恩遇,將士們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劉芒最後兩句,猶如點睛之筆,讓張遼陷入了沉思之中。 當初參軍,他何曾不是擁有報國之心? 隻是時過境遷,這份報國之心已經變了味。 “好!漢家兒郎向來視死如歸!” “聽了這首詩,俺都想要去雁門殺敵,抵禦匈奴!” “好詩!端的是好詩!” 百姓們顯然更買賬《雁門太守行》,尤其是匈奴一直進犯中原,他們是大漢的心腹大患。 曹丕的詩雖然辭藻華麗,卻並不能引起百姓的共鳴。 除了驕奢淫逸的袞袞諸公,誰會喜歡這等少婦思春的詩句? 反倒是漢家兒郎,更向往邊塞殺敵的快意恩仇! 眼見曹丕落於下風,孫權自然不能做事不理。 “諸位,如今三國鼎立,一片祥和,莫要說這些刀兵之事。” “不如在下拋磚引玉,一首《後庭花》獻醜了。” 孫權躍躍欲試,吟誦道: “清溪一葉舟,芙蓉兩岸秋。采菱誰家女,歌聲起暮鷗。亂雲愁,滿頭風雨,戴荷葉歸去休。” 很快便在眾人腦海中,浮現出一片江南祥和之景。 采菱女歡快勞作,歌聲響徹在田野之間。 東吳群臣接連稱讚,隻是這祥和外表下,卻隱藏著東吳內憂外患。 內有山越不斷作亂,外有魏蜀虎視眈眈! “吳王之詩果然妙哉,不過引出來的是不是玉,我就不知道了。” “殿下有何見解,儘管說出來便是!” 劉芒也不客氣,笑道: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此詩一出,孫權臉色鐵青,劉芒言語中的嘲諷之意,他可是聽的一清二楚! 尤其是最後兩句,他方才還獻作《後庭花》,如今在劉芒的詩句中,便成了亡國的靡靡之音。 “這……” 呂蒙見狀,當場笑道:“殿下,我家吳王不過是拋磚引玉,您是否太過針對?” 劉芒淡然道:“還望吳王見諒,在下不過是太過著急,擔心江南之地流行靡靡之音,而忘記了經世治國之道。” 畢竟江東六郡,已經很久沒有過戰亂,劉芒提醒是假,嘲諷是真。 你孫權若是再不出去練兵,遲早要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