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此策非法,此稅不公!,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墨色江南,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銀頰花……”朱標喃喃,“此物產地稀少,常為異邦所貢。”

顧遠補充道:“查到買香之人,乃一名叫‘祝知方’的文士,自稱為學人,實則此前是京中一間書社之首輔。與青策堂開設時間恰巧重合。”

朱標臉色凝沉:“是為挑撥?”

顧遠點頭:“怕是有人故意讓青策堂與太子關係顯形,然後挑起文士反感。”

朱標冷笑:“果真是妙棋。”

陳希文怒道:“太子殿下該當公開為青策堂正名!”

“不。”朱標卻一掌壓下,“不可動聲。”

“殿下?”

“我若為堂正名,便坐實其為太子私設,落人圈套;我若明令剿除,便失天下之心。如今唯有……王叔出麵。”

夜深之後,青策堂偏舍燈火未滅。

朱瀚聽完顧遠彙報,麵色並無怒意,反而緩緩坐下,輕聲道:“很好,終於有人開始動手了。”

“王爺?”

朱瀚嘴角一挑:“若無人驚擾,我怕這局布得太慢。現在嘛……”

他望向燭火跳動的影子,眼中忽有興味:“這盤棋,才算真的開始了。”

春雷未起,京中卻早已有暗流翻湧。

青策堂門前忽然貼出一張新的榜文。

墨痕未乾,行書流暢,字字斬釘:“策非廟堂所私,亦非百姓所不能;道在人心之間,非拘一統可束。”

旁署朱瀚名,堂下百姓圍觀不散,三日三夜,仍有諸生焚香拜讀。

與此同時,太學內講座連廢三堂。

學子分裂成兩派:一派主張舊典至上,譏諷青策堂“邪學亂言”;一派則高舉“策民所需”,私下跟隨杜和、陳希文聽講。

京中學風,自此一裂。

而朝中亦漸生動蕩之聲。

皇城西北的內宅府邸,朱瀚斜倚榻上,手捧一卷《周禮》,卻不時翻到空白之頁。

他身側坐著顧遠,麵色肅然。

“王爺,那祝知方已經尋得,現拘於靖司密房。”

朱瀚頭也不抬,淡淡問:“可審出是誰唆使?”

顧遠搖頭:“他隻稱有人以一卷策稿相贈,許其三百金,叫他引青策堂之責於太子。”

“策稿呢?”

“在此。”

顧遠將一頁殘策攤開,其上筆力老練,立論精巧,確非祝知方之手。

朱瀚凝視片刻,忽而輕聲笑道:“這筆法,我認得。”

顧遠睜眼:“王爺認得?”

“此人字鋒極利,收筆處往往短促直斷,是‘盧門學派’之舊習。”

“盧門學派?可不是……”

朱瀚將策稿抬起晃了晃,光影下隱隱顯出一道細不可察的“卯”字。

“盧震陽。”

顧遠驚得直起身:“太學舊祭酒盧震陽?他不是已致仕多年,歸居金陵?”

“他確實歸居了,但他的弟子,卻都在京中。”

朱瀚冷笑一聲,“這等老狐狸藏得深,也難怪,這些年他一不應詔,二不赴舉,朝廷拿他無可奈何。”

“王爺,那接下來……”

“查他門生的動向,尤其是那位新得的‘八弟子’許山遙。”

“許山遙?”

“此人文名雖淺,但行事沉穩,若我沒料錯,最近便會在京中有所動作。”

正說著,門外傳來急促腳步聲。

沈鎮低聲通稟:“王爺,東宮傳來密報,太子殿下將親自巡視太學講堂,宣讀太祖朱元璋‘講學訓條’。”

朱瀚眉頭輕挑,語氣不動:“他竟選了這個時機?”

顧遠低聲道:“太子此舉,是要穩住學派之爭?”

“不,”朱瀚搖頭,“是要親自走進那場爭鬥之中。”

太學講堂,玉階之上,朱標一襲玄色襴袍,束發銀簪,神情肅穆。

他緩步登堂,百餘學子皆起身行禮,或尊或疑,皆在目中。

“諸位。”朱標平聲開口。

“太祖朱元璋起於微末,博采百家以成一統,未嘗以一家之學為正。今日學風紛亂,孤願親來,與諸位同講、共讀。”

他頓了一下,抬手取出一卷禦製訓條,展開朗聲宣讀:

“‘學者,不可自拘門戶;所論之策,當為國而非為名。敢違此訓者,逐於太學之外。’”

下方學子頓時嘩然。

“此訓非今日所立,乃太祖手書?”有人質疑。

朱標微微一笑:“太祖手跡已存內閣,孤若妄稱,願受廷杖。”

這一句落下,眾人再難發作。

而在講堂側簷一角,朱瀚早已踱步而至,負手看著這一幕,目光含笑。

“倒是越來越像個太子了。”他輕聲道。

沈鎮側身道:“王爺不出麵相助?”

朱瀚搖頭:“這是他的場。我的局,另在彆處。”

他轉身離去,身影沒入街巷,轉瞬不見。

當日傍晚,青策堂內忽有一人自請講學。

名喚許山遙,出身低微,卻一口京音,道語通達,一堂之間便收百人傾聽。

杜和立於堂下,微皺眉頭,陳希文則目光如電,凝視那青年。

“你覺得他如何?”杜和低聲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