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不入流小官的見識
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七章 不入流小官的見識,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墨色江南,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正文卷第五百四十七章不入流小官的見識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老朱哈哈一笑:“咱的見識肯定是不如大人的,請大人指點指點咱,這裡邊兒究竟有什麼門道?” 見朱元璋不正麵回話,高飛也沒有繼續勸說。 “告訴你也沒關係,這可是英王殿下親口跟我們說的。” 朱元璋趕緊裝出一副害怕的模樣:“既然是英王殿下親自說的,那肯定是朝廷的機密,咱這個普通老百姓就不打聽了。” 高飛笑著搖了搖頭:“這也不算是什麼機密,王殿下也說過這種事兒,就算我們透露出去也不要緊。” “哦?”朱元璋眼前一亮:“為什麼這麼說?” 高飛的笑容越發回憶起來:“英王殿下管這個叫做陽謀,就算是那些商人知道的是怎麼回事兒,他們也會乖乖的上套的。” 陽謀這個詞,朱元璋也從朱瀚那裡聽說過,也明白是怎麼回事? 隻是放到大同府這個地方,他還是稍微有點兒疑惑。 “為什麼?既然那些商人知道了,這是英王殿下的手段,他們大可以不來大同啊。” 聽到朱元璋這麼解釋,高飛頓時滿臉鄙夷:“說你不會做生意,你還不相信。” “你不就是商人嗎,就算你知道這裡邊兒有問題,可是隻要你把糧食運到這裡,就起碼能賣上三四倍的價錢,難道你就一點兒都不動心?” “原來如此。”朱元璋恍然大悟。 商人逐利。 隻要朱瀚能夠保證,大同府的糧價一直比彆的地方高。 那些糧商們自然會玩兒了命的把糧食運到這邊來。 但是這裡邊就有一個問題,如果大同府這邊的糧食實在太多糧價肯定就會不停的往下跌。 如果糧食的價格跟彆的地方差不多的話,那些商人們又怎麼可能會往這邊兒運糧食? 而大同府現在,積累的災民不知道有多少,糧食的缺口肯定無比巨大。 所以,朱瀚死咬著糧價不鬆口。 哪怕糧商,想把糧價降低一些,衙門都絕對不會同意的。 所以為了儘可能多的出售糧食,這些商人們也是絞儘腦汁,儘可能的給百姓優惠。 “可他們現在這樣做,不也是變著發的降價嗎?”朱元璋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高飛哈哈一笑:“隻要不是太過份,萬福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畢竟總要這些糧商手裡的糧食能賣出去,不是嗎?” 朱元璋發現,隻要一提起朱瀚,高飛就滿臉崇拜之色,眼睛似乎都在放光。 雖然這小子崇拜的是自家弟弟,朱元璋卻莫名覺得有些吃醋。 這小子就算是提起自己這個大明皇帝,都沒有對自家弟弟那麼尊敬。 “雖然說糧食多了,可這麼貴的糧價,百姓們也負擔不起啊。” 高飛眉頭挑了挑:“要不怎麼說老常你沒見識呢。” “如果英王殿下隻是單純的把糧價提到這麼高,對咱們大同當然沒有什麼意義。” “普通老百姓能攢下幾個錢呐,根本就買不起這麼高價的糧食。” “可英王殿下就是跟彆的官不一樣,總能化腐朽為神奇。” “雖然咱們大同府現在的糧價很高,但是其實大部分普通百姓都是吃得起的。” “那些糧商們想要到咱們大同府來售賣糧食,可不是沒有一點兒代價的。” “需要花錢購買一個……”說到這裡,高飛有些卡殼,一時之間似乎有些想不起來那是個什麼詞了。 見他吭哧了半天,都沒有繼續說下去,老朱好心好意的提醒道:“經銷權吧。” 高飛猛的一拍手:“對對對對,就是這個,那些梁山們要先花大價錢購買一個經銷權,然後才能在咱們大同府售賣糧食。” “這個經銷權隻賣給了十家大糧商,其他商人的糧食隻能通過他們進入咱們大同府。” “而這十家糧商的經銷權,也不是付一次錢就可以了,每個月他們都要重新出錢購買這個經銷權。” “為了能夠到咱們大同府轉大把大把的銀子,他們這些人可是相當下本錢的。” “出售這些經銷權的銀子,按理說英王殿下自己全都收進腰包,也沒有人能說什麼。” “但是英王殿下卻沒有這麼做,而是將這些銀子都拿了出來,給咱們這些大同府的百姓們進行補貼。” “隻要是擁有大同府戶籍的百姓,都可以拿到一定的折扣。” “你彆看現在這糧食價格好像很誇張的樣子,其實打了折之後也就比平時貴一倍左右。” “當然跟往年比起來,這糧食的價格還是很高的。” “我現在大同府漢成這個樣子,能夠買到糧食就已經不錯了。” “換成以往,官府雖然也會要求那些糧商們不得抬高糧食價格,” “可實際上。”高飛的臉上充滿了嘲弄之色:“那些糧商們根本就不會按照正常價格把糧食賣給百姓們。” “最終百姓們想要購買到糧食,不花上三四倍的價格,根本就不可能。” “但是現在呢?明麵上糧食的價格是平時的好幾倍,和百姓們並沒有真的花那麼多銀子。” “雖然也算比較辛苦,可日子總算是過得下去。” “單單是這一個政策,可以說是活人無數了。”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英王殿下這都不知道救了多少人了。真要是蓋一座塔的話,怕不是能把天都捅破了。” “我打算上書朝廷,他們給英王殿下建造這樣一座高塔。” 高飛還是高飛,才正經的沒多一會兒又開始不著調了。 這裡邊兒的門道朱元璋當然是清清楚楚,就算他不明白,朱瀚也肯定會寫信,把這裡邊的來龍去脈解釋清楚。 讓老朱真正意外的是,就連高飛這樣看似不入流的小官,竟然也能理解朱瀚的用意。 以前的官員,隻會讓手下去老老實實的做事,至於這裡邊兒真正的關鍵,那是絕對不會告訴屬下官員的。 當然了,除非是他們真正的親信,才能知道他們的目的如何。 可能是察覺到了朱元璋目光的怪異,高飛撇了撇嘴:“老常,你好像在懷疑本大人的學識啊?” 朱元璋也不反駁,隻是似笑非笑的看著他。 直到把高飛看的都快炸毛了,他這才沒好氣的嘟著嘴:“好,好好,都告訴你行了吧。這些都是英王殿下親自給我們宣講的,線下但凡有什麼決策,都會把這裡邊的關鍵給我們講的清清楚楚。” “就是怕我們不了解他的真正意思,把事情給辦錯了。” “現在這種時候,全大同府的百姓都過無比艱難。” “我們但凡犯了什麼錯,都有可能導致許多百姓東餓而死。” 朱元璋再一次感慨自家老弟的厲害,這種辦法他肯定是想不到的。 “對了,大人。您今天不用當值嗎?”老朱疑惑的問道。 高飛的注意力果然輕易被老朱吸引過去。 “廢話,本大人又不是鐵打的,已經忙了半個月了,本大人還不能休息一下嗎?” 這要換成應天府那邊的官員,敢跟老朱這麼說。 老朱肯定直接讓他永遠休息下去,甚至永遠長眠下去都有可能。 不過這幾天,老朱也把高飛的辛苦看在眼裡。 幾乎每天要忙碌六七個時辰,一大早上就出去,深夜才能夠回來。 而且隻要到了關卡那邊,幾乎就要一直忙碌到天黑。 期間連吃一口飯,都要抽時間。 這可不是專門兒做給他看的,而是實打實的在拚命為百姓做事。 跟高飛一起當職的衙役,還有官員們,也會跟著班兒的放一下假。 隻有高飛一直在那兒盯著,從來沒有一天休息。 現在人家好不容易放個假,老朱當然也不會不失去的,說什麼。 不過緊接著,高飛畫風 話鋒一轉,嘿嘿,笑著摟住朱元璋的肩膀,用一副男人都懂的語氣對朱元璋說道:“老常,今天算你運氣好,本大人帶你看點兒好東西。” 那副賤兮兮的模樣,老朱不用看,都知道他所說的是什麼。 老朱倒不是不食人間煙火,這方麵完全沒有什麼興趣。 隻不過身為皇帝,終究還是要自重一下身份。 既然是微服私訪,隨便出入那種地方終歸還是不好的。 他可不是後世某些辮子國的皇帝,美名其曰要微服私訪,實際上根本就是想要去做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大人的好意咱心領了,不過這種好地方,咱這個年紀還是算了,大人如果您喜歡的話,請自便就好。” 話音剛落,朱元璋就發現,高飛用一種十分鄙夷的眼神看著他:“老常,你說你一大把年紀了,怎麼想法那麼齷齪呢?” “本大人是什麼人,堂堂大明的官員好不好?怎麼會帶你去那種地方?” 之後還痛心疾首的說道:“不是我說你啊老常,你家裡都有嫂子那麼個神仙一般的人物了,竟然還想這些事情?” “咱們好歹也算是兄弟一場,這次我就不跟嫂子告狀了,你以後可要注意一點呀。” “咱……”朱元璋差點兒一口氣沒上來,呼呼憋死。 故意的。 高飛這小王八蛋,絕對是故意誘導他的。 老朱縱橫一生,什麼時候受過這種氣呀? 真恨不得直接把高飛這混蛋掐死。 見朱元璋那副咬牙切齒的模樣,高飛頓時得意的笑了起來。 “本大人大人有大量,不會計較屬下小小的私德問題。” “這次就算了,以後注意就行。” “走吧,本大人今天帶你看點兒好玩意兒。” 說著也不管原地憤憤不平的朱元璋,抬腳就走。 朱元璋最後也隻能無奈跟上,左右也沒什麼事兒,倒要看看高飛所說的好玩意兒,究竟是什麼東西? 兩個人走了大概半裡路,來到了一家天元茶館兒。 距離還老遠呢,朱元璋就聽到裡邊兒響起一片叫好之聲。 “殺的好!” “這下總算是痛快了。” 儘管大同府還算是比較繁華,我終究還是受了災。 老朱有點兒難以理解,這些人為什麼如此興奮? 高飛這是熟落的,帶著朱元璋進入茶館,找了個位置坐下。 這個時候茶館兒上手的說書先生剛好說完一段兒,正在喝茶休息。 “沒見過吧?”高飛笑嘻嘻的問朱元璋道。 “這不就是評書嗎,有什麼沒見過的?”朱元璋頗有些不以為然。 評書這東西他以前又不是沒有聽過,也就高飛這種沒有見識的人,才會聽個評書,都如此神神秘秘的吧。 隻是朱元璋也有些覺得不太對勁,周圍這些人穿的都不算是特彆好,而且也沒有幾個讀書人。 他們真的能夠聽得懂評書嗎? 聽朱元璋這麼說,嘿嘿一笑:“咱大同府的評書跟你以前聽過的評書可不一樣啊。” “哪裡不一樣?” 高飛卻沒有回答朱元璋的問題:“等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知道這家夥在賣官司,老朱根本就不上當。 微微一點頭:“大人既然這麼說了,咱就老老實實的看著吧。” 這次輪到高飛鬱悶了,跟他預想的怎麼就不一樣呢? 老常這個家夥竟然一點兒都不著急。 鬱悶的叫過店小二,點了一些茶水糕點。 現在這個特殊時期,糕點的價格也相當昂貴。 不過看高飛那出手闊綽的樣子,應該也是個不差錢兒的。 周圍其他人聽說的多,點東西的倒是沒有幾個。 更多的人其實就在茶館外麵的窗戶旁,雖然距離有點兒遠,估計聽的不是特彆清楚,但是至少不需要花銀子。 現在這種時候,這些人竟然還過來聽評書,朱元璋對這個所謂的評述更加好奇了。 他現在幾乎可以肯定,這個評書跟他以前聽過的評書絕對不一樣。 其實評書最早自漢代就有了,在宋朝之後漸漸成熟。 不過這個時候的評書,那就真的是評書了。 那說書先生剛剛喝了一杯茶,下麵的人就急不可耐的催促起來。 “先生,您要休息到什麼時候,快點兒開始吧。” “就是啊,急死個人了,你要是再不開始說,我可就不打賞了呀。” 在這些人的催促下,說書先生隻能無奈的一拍驚堂木。 啪! 用一副無比沙啞的嗓音說道:“書接上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