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二章 咱是商人,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墨色江南,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正文卷第五百四十二章咱是商人越是深入大同府,朱元璋越是能感覺到這次旱災的嚴重。

  原本那種遊山玩水的悠閒心情已經徹底消失不見。

  一行人幾乎是最快的速度趕大同。

  不過讓老朱意外的是,越是接近大同周圍的人竟然越來越多。

  老朱碰到過好幾波,攜老扶幼朝大同逃難的百姓。

  對於這種成規模的逃荒災民,經驗豐富的老朱並沒有直接湊上前去。

  而是帶著那些保護他的高手,遠遠的就繞開了。

  這可不是老朱冷血。

  而是是從底層爬上來的老朱,太明白這些難民們的狀態了。

  此時的難民們已經不知道餓了多少天,這一路之上,但凡能吃的東西都被他們吃的精光。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能夠活下去,他們可是什麼事情都能夠做的出來的。

  雖然在進入大同府之後,為了安全起見,保護朱元璋的那些高手全都集中在他的身邊。

  可他們異鄉人終究不過二十人左右。

  再加上雖然為了隱蔽,朱元璋身上穿的衣服並不是特彆華貴,可跟那些人比起來,終究顯得很是紮眼。

  他們這樣的一行人,肯定會引起許多不必要的目光。

  到時候隻要有些人稍微引導,那些惡紅的眼的災民說不定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所以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意外情況,朱元璋乾脆直接避開災民,從他們旁邊繞過去。

  反正按照朱元璋對於大同這邊情況的了解。

  他的弟弟在那邊救災,做的可是有聲有色。

  隻要這些人能夠管到大同府,彆的不敢說,活下來肯定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

  這一路之上,除了荒涼就是荒涼,說是十室九空也不為過。

  基本上絕大部分村子,早已經徹底沒有了人煙。

  隻能看到一些野獸在村子裡麵遊蕩。

  而且這些野獸也十分的警覺,隻要稍微有一點兒動靜,就會立刻逃開。

  畢竟如果不是這麼警覺的動物,恐怕也活不到現在。

  儘管朱元璋也知道,朱漢的弟子用的一種全新的方法打井,讓大同的旱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緩解。

  可看到眼前這副模樣,朱元璋依舊是憂心忡忡。

  整個大同府受災的地方那麼多,也不知道自己的弟弟究竟能不能解決的好。

  現在操場上對他不滿的人可是相當的多,如果大同這邊兒解決不好的話,肯定會有不小的麻煩。

  畢竟,朝中的很多規矩也是朱瀚參與製定的,他也不能違背《大明律》。

  越看越是糟心,朱元璋乾脆不管這些事情,快馬加鞭,朝大同府而去。

  快要抵達大同府的時候,朱元璋又吩咐那些保護他的高手隱藏了起來。

  隻留下一兩個高手跟在他的身邊,以防萬一。

  雖然相信朱瀚,但是朱元璋還是想親眼看看朱瀚究竟把這大同府搞成了什麼樣。

  才剛剛抵達大同府附近,朱元璋就感覺到了明顯的不同。

  跟其他地方相比,這裡最大的區彆就是,竟然還能看到鬱鬱蔥蔥的樹木。

  這也就代表著老百姓多少還是有東西吃,不必去吃樹皮跟樹葉這些東西來充饑。

  在距離大同府還有幾十裡地的時候,朱元璋被道路旁邊的一個關卡截住了。

  跟朱元璋一起被截住的,還有一些看起來麵黃肌瘦的難民。

  “都給我老實點兒!”關卡之中一個穿著官服的官員,十分不耐煩的大吼著。

  “都給我聽好了,咱們英王殿下保證過,隻要來到咱們大同府,就必然有你們一口吃的。”

  “我們大同府救災的目標隻有一個,絕對不會讓來到大同府的百姓餓死一個。”

  “所以隻要你還沒死,就他媽的給我乖乖的,老實聽我的話。”

  “隻要聽話,就有飯吃。”

  “但是!”官員話鋒一轉,聲音變得越發嚴厲起來:“如果敢不聽話,或者說是敢陽奉陰違,讓我的業績完不成的,那你們就彆怪我不客氣。”

  雖然這些百姓們不知道業績是什麼東西,不過他們能理解官員的話。

  反正就是要老老實實的聽話唄,這種事對於大明百姓來說也是稀鬆平常。

  原本還有些亂糟糟的百姓們,頃刻之間就安靜了下來。

  那官員對於他們的表現很是滿意:“很好看,來,你們已經明白了,在大同府討生活最重要的是。”

  “不過本官現在還是要再次跟你們強調一遍,在咱們大同府最重要的就是聽話,讓你們做什麼你們就做什麼,都明白了沒有?”

  三番五次的強調,而且態度還極其的不和善。

  一個保護朱元璋的高手沉著臉,不滿的冷哼了一聲道:“麵對這些可憐的災民,此人竟然還如此的不客氣,太過份了。”

  朱元璋確是笑著擺了擺手:“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嘛。麵對這些慌亂的百姓們,如果你對他們太好的話,他們反而會心生疑惑,這樣更不好管理。”

  “反而百出官威,讓他們畏懼,這樣能讓他們更好的去做事情。”

  “再說了,現在這種時候,對於這些百姓來說,隻要能吃飽,彆的什麼都不重要。”

  正說著那官員又開始說話了,隻見他舉起了一個鐵皮做成的大喇叭:“都給我聽好啦,現在所有人都給我老老實實的排隊,然後過來登記。”

  “問你們什麼,你們就老老實實的回答什麼,我自己有什麼特彆的本事,比如木匠,鐵匠,又或者是彆的什麼,也可以主動說出來。”

  說完之後指了指自己旁邊的一個桌子道:“會這些技藝的都過這邊來報道。”

  “恭喜你們,隻要你們有手藝在身,在大同府就能夠過上好日子。”

  聽到他這麼說,一些原本是工匠的人頓時激動了起來。

  “我我我!大人,我原本是個木匠。”

  “我是鐵匠大人。”

  “大人,我原來是泥瓦匠,不知道行不行啊?”

  因為著急想要過去,這些人拚命的想要舉出人群。

  結果原本排好隊的人群一下子騷亂了起來。

  那官員見狀勃然大怒,舉起手中的鞭子,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頓猛抽:“他媽的,你們這群賤民是不是沒聽懂本官剛才說的話?”

  “都他媽的給我老實點兒,我讓你們動了,你們再動。”





  前麵的幾個倒黴蛋被抽的滿臉都是血,其他人見狀,立刻紛紛老實的起來。

  乖乖的排隊,不再敢做出任何出格的行為。

  保護朱元璋的那位高手又不爽了:“哼!狐假虎威的過關。”

  老朱這次沒有解釋什麼,隻是看向他的眼神,略微有些不滿。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

  剛才那種情況之下,如果那個官員不果斷出手懲罰

  很有可能會形成更大的騷亂,現在這裡的難民就算沒有一千七八百種還是有的。

  一旦產生什麼不可挽回的騷亂,慌亂之下很有可能會發生踩踏事故。

  就算是平時,出現這種騷亂也肯定會出現死傷。

  就更不要說,現在這些難民們已經餓了許久,身上一點兒力氣都沒有。

  如果出現什麼問題,隻會出現更大的損失。

  到了那個時候,可就不是幾鞭子就能夠解決的問題了。

  至於這官員口中的臟話,朱元璋非但不反感,反而覺得有幾分親切。

  畢竟當年帶兵打仗的時候,接觸的都是那些粗鄙的丘八。

  罵人,說臟話什麼的,那可是張口就來。

  走出反而還覺得真實親切呢。

  跟這些人比起來,那些滿口仁義道德,張嘴知乎者也的官員,反而讓老朱十分反感。

  等人群再次案件下來之後,那官員粗著嗓子咒罵道:“你們這群廢物給我聽好了,我再重複一遍。”

  “在咱們大同府,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聽話,讓你們乾什麼你們就給我乾什麼,不讓你們乾什麼,你們就千萬不要去乾。”

  “剛才的事情如果再發生,我就把你們全都趕出去。”

  “到時候你們就算餓死了,也跟本官沒有一丁點兒的關係,都聽清楚了沒有?”

  這個威脅,對於那些逃難的百姓來說,簡直就是致命的。

  隻有經曆過災荒的人才能明白,餓肚子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為恐怖的事情之一。

  他們寧可被鞭子抽,寧可去做這世界上最苦最累的事情,也絕對不希望被趕走,餓肚子。

  “明白了大人。”

  “我們保證聽話,大人,請千萬不要趕我們走啊!”

  “大人,您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隻要給我們一口飯吃就行了。”

  百姓們有氣無力的聲音稀稀落落的響起。

  現在這個時代,敢在官員麵前這麼說話的人其實也算是鳳毛麟角。

  更多的百姓,都隻是咬牙默默的承受,根本就不敢多說一句話。

  而這一次那位官員卻並沒有生氣,今天是拿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幾大口茶。

  之後又舉起喇叭大聲說道:“這一點你們可以放心,隻要你們老老實實的乾活兒,咱們大同府的糧食有的是。”

  “這些話可不是我說的,這是咱們英王殿下說的。”

  “你們可以不相信本官,但是總不至於不相信英王殿下的話吧。”

  “堂堂王爺,可沒興趣費心思騙你們這些泥腿子。”

  “好,現在都給我老老實實的排隊,有手藝的匠人,你們慢慢兒出來,然後來我身邊這裡也是排隊登記身份。”在這位官員的指揮下,逃難的百姓們開始有條不紊的登記身份。

  朱元璋想了想,也去叫人那邊的隊伍排隊了。

  不用懷疑,木匠甚至鐵匠之類的活兒,老朱也是會乾的。

  所以說,原本世界的大明,後世的那些皇帝千奇百怪的嗜好,都不是沒有由來的。

  老朱其實是個相當聰明的人,大部分記憶他隻是看幾眼就能夠明白的七七八八。

  自己再上手幾次,雖然比不了那些記憶熟練的匠人,卻也能夠做的有模有樣的。

  老朱自信,自己冒充一個工匠什麼的還是沒有問題的。

  更何況,那也不用去親自做這些體力活兒。

  因為老朱是認字的,在這個時代能夠認識幾個字,那都屬於相當厲害的人了。

  就算寫不了什麼錦繡文章,去當個賬房之類的也沒有什麼問題。

  在排隊的時候,老朱也仔細看了,那些官員都在登記什麼。

  大部分也就是姓名,身份,然後家住什麼地方之類的。

  如果是有特殊技藝的人,你會登記一下自己學的是什麼手藝?

  那些官員書寫的速度很快,沒一會兒的功夫就已經輪到了朱元璋。

  “姓名!”

  “小人姓常,名在。”

  常這個姓有點兒不太常見,登記的官員抬起頭,好奇的看了朱元璋一眼。

  不過老朱的容貌可實在不怎麼樣,對方隻是看了一眼就低下頭去,不再關注了。

  “哪裡人士?”

  “應天府!”

  剛剛低下頭的官員,再一次抬起頭來:“應天府,那你跑這兒來乾什麼?”

  朱元璋立刻說出之前就編好的理由:“我是來這邊做生意的,結果不巧正好碰到了旱災。”

  “所以也就逃難來了大同府。”

  至於更詳細的,老朱並沒有說。一個謊言越是詳細,其中的破綻就越多。

  反正這些人也不會刨根問底,畢竟現在還有那麼多災民在等著呢。

  而像老朱這樣,因為突然之間的旱災而導致破產的商人其實也不在少數。

  “原來如此。”負責登記的官員微微點頭,正想拿起筆來繼續記錄。

  之前負責維持關卡治安的官員確實突然走了過來。

  他目光銳利的盯著朱元璋:“你真的是傷人。”

  對方的氣勢逼人,可惜他選錯了目標兒。

  對於老朱來說,使人的做法就仿佛是一隻螞蟻,在挑釁一個強壯的人類一般

  當下朱元璋不動聲色的道:“回大人,我的確做過一些小買賣。”

  老朱這話其實是用一些春秋筆法的。

  的確,做過一些小買賣。

  但是老朱可沒說自己是什麼時候做的買賣。

  沒有在朱元璋身上發現什麼破綻,那官員滿意的點點頭:“這麼說你會算賬吧?”

  老朱當然不可能說不會了,一個商人如果連算賬都不會,那還進個什麼商?

  “略懂一些。”

  誰知那位官員突然大喜:“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們這裡現在就缺一個帳房!你跟我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