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笑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47 死道友莫死貧道!,大清話事人,憂鬱笑笑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48章死道友莫死貧道! 沒一會, 苗有林臉色很差的進帳,帶回了壞消息: “陛下,第2軍團有類似病例235人,第1派遣軍更多。大夫說這種病往年也不少見,腹瀉腹痛,有的伴隨高燒、渾身皮疹。” “營中不喝生水的禁令,執行到位了嗎?” 眾軍官低下了頭。 不用問,肯定很多人偷懶了。 李鬱深吸一口氣,開始下達軍令: “即日起,所有病患集中紮營,和其餘健康士卒隔開。他們的宿營地必須在河流的下遊,廁所必須單獨挖掘。” “告訴士兵們,就算渴死也不許喝生水,一經發現不論軍職高低,當場軍棍40。” “如廁完畢必須洗手。” 一連串的命令,軍法隊立即開始在各營敲鑼宣傳。 …… 其餘人不知道嚴重性,李鬱卻很清楚。 這一仗,證明了組建冷兵器填線軍的可行性。 “略有怨言,目前安穩。” 至少在營中沒人當回事。 “馬兄,我們就差一點!激戰正酣時,被吳賊騎兵衝了,就幾百騎,然後就兵敗如山倒了,唉。” 王生烈氣的直咳嗽。 這隻是一場小小的插曲! “哦?王兄快和我講講戰事過程?”馬忠義眉毛都詫異的挑了起來。 周西發沒好氣的望了一眼這個心眼不太好的同行,說道: 己方能夠冒著這6輪打擊,活著衝到他們麵前,還能豪氣乾雲展開白刃戰的僅有2次。這2次還是己方人數絕對占優的情況。 “就幾門,被吳軍督戰隊用來震懾逃兵了。本官發現他們的作戰方式和咱官兵挺像的,偽吳王軍中肯定有很多綠營同行。” “陛下放心。隨軍的考功署人員已經在做了。” 王生烈幽怨的瞥了他一眼,抓起桌上的茶水狂灌一通,肺都要跑炸了。 “他們沒拿火炮火槍轟你們?” 哪次不是隔著老遠吳軍就開始列陣,然後火炮轟3輪,火槍打3輪。 而且江西和兩湖一直是重災區,至少占據了整個南方病例的8成! 鄭河安不知道輕重,改不掉喝生水的習慣。 李鬱點點頭,放著火炮火槍不用,讓炮灰們頂著鳥槍和弓箭衝鋒,沒點怨言才怪。 …… “軍心如何?” 聞訊趕來的哲勇站在一旁眼睛賊溜溜的轉。 “他們倒是組織督戰隊,拿火槍轟了自己人。” 一番比劃講解, 馬忠義心中的大石頭又升高了幾丈,背後汗毛豎起。 可以想象軍中有多少人和他類似。覺得喝燒開了再放涼的水,太傻了!浪費燃料,浪費時間,多此一舉。 隻要兵甲供應跟上,日常訓練跟上,軍法執行到位,是可以打贏綠營兵的。 急切詢問道: “你是說,偽吳王派出了上萬甲士和你們廝殺?” “火炮呢?” 這就夠了! “是嗎?” 但是在軍法隊的威懾下, 馬忠義和哲勇對視一眼,心中全是疑惑。 “稟陛下,此戰第1派遣軍死亡500餘人,重傷200餘人,輕傷300餘人。督戰隊處決52人。” …… …… “對。” 潰逃的貴州綠營一口氣逃到了三江口鎮。 “賞銀要到位,酒肉也要到位。” “王大人,周大人,輸了還是贏了?” 所有人還是乖乖聽話了,畢竟40下軍棍威力挺大,疼! 廁所外, 有士兵專門拿著葫蘆瓢,出來一個人就給倒水洗下手。 這是一個野性而樂觀的時代,相比死亡和饑餓,生點病實在不算什麼。正如那句話:除了死亡,皆是小事! 馬忠義稍稍驚訝,隨即迎接了2位狼狽的同行。 血吸蟲病――南方廣泛流傳的一種可怕寄生蟲疾病。 這半年裡,他們和吳軍營級規模交手次數不少。 假如雙方人數接近,那簡直是丟盔卸甲,20比1的戰損比很正常。 用哲勇的話講: 就像是兔子,最後被人攆著跑。 “二位辛苦了。好好休整,咱這三江口鎮防禦齊備,糧秣充足,固若金湯。” “馬兄,這首級賞銀?” 馬忠義心裡笑了,皺眉道: “本省士紳的懸賞我聽說了。不過你們這也夠不著拿首級賞銀的標準啊。” “可是,我們至少砍死了一兩千吳軍” “這樣吧,本官身為南贛總兵可以給你們做人證,不能讓客兵流血又流淚嘛。” “謝謝馬兄弟。” 王生烈和周西發頗為感動,眼眶都紅了。 損失了上萬弟兄,如果還掙不到賞銀,這一仗可就虧大發了。 死點人不怕,因為人死了,兵額還在。 再說的直白些,賞銀是軍官的,補額是朝廷發餉的。隻要有餉,募兵簡直太輕鬆。很多山民除了當兵,沒有第二條出路。 …… “南昌城下,黔軍小捷。斬首吳軍2000” 江西士紳沒有苛刻,立馬拿出了現銀20000兩以及豬羊百頭,畢竟有本省總兵的見證嘛。 說句不好聽的,這會還沒到苛待客兵的時候。 惹毛了這幫丘八,來個打道回府,就得江西人自己硬抗槍炮犀利的吳軍。 那樣的話, 全省淪陷隻是時間問題。大家雖然嘴上都叫喚的響亮,可心裡都明鏡似的。 “馬兄,感謝你的仗義。” “哎,應該的。” 數日後, 三江口鎮迎來了第2波援兵,2000廣西土司兵,俗稱狼兵。 望著這些興高采烈,赤腳草鞋,黝黑凶悍的家夥,馬忠義倒是多了幾分安全感。 照例和土司頭領一頓交際,又多了一兄弟。 廣西土司實際上已經被改土歸流了,基本恭順。 真正割據勢力強大的是雲南土司,相對桀驁不馴。 …… 所有人都懷著同一個目標――救援南昌彙集到了三江口鎮。 隻不過,馬忠義對時局更為悲觀。 他向朝廷打報告要求換裝的仿製讚巴拉克火繩槍,還未到。 巡撫吳誌誠也上折子請求朝廷允許在贛南再開槍炮廠,打造1萬支火槍、300門火炮,該折子還未收到回複。 總之, 經過這段時間的戰爭,所有人都深刻意識到了一點。 必須要靠更普遍、更優秀的火器和吳軍對抗,才可能有勝算。 “老哲,我有個秘密想和你講講。因為你是聰明人,和外麵那幫頭腦簡單的家夥不一樣。” “老馬你說的對,現如今草原上像我這樣懂方略的蒙古人真不多!” 馬忠義壓低聲音: “我有種不好的直覺,偽吳王又在挖坑了。” “兄弟,你快分析分析。” “咱們之前和吳軍交手,每次都是槍炮齊鳴。這次他們居然用甲士和貴州綠營打呆仗,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他們沒火藥了唄。” …… 馬忠義望著好兄弟的大臉盤、小眼睛,一時間語塞。 缺乏火藥,似乎也有道理啊。 但是,他還是更傾向於對方在挖坑。 “老哲,咱就說萬一,萬一偽吳王是在拿南昌作為誘餌吸引各路大軍齊聚然後一網打儘,推進江裡喂魚。” “他多大胃口,吃的下嗎?” “哼,當初在湖口,副都統歧征大約也是這樣想的。結果呢,一戰儘墨。李鬱這小子就像是草原上的鷹隼,你看他在天上轉悠,半天都不俯衝。可一旦看準了時機,他敢朝狼下爪子。” “好安答,你說吧,我們該怎麼辦?” “收集船隻,派兵看護,留條後路。” 對於這場戰事, 江西士紳翹首以待,下半年的秋闈能夠在南昌城如期進行,大家的子孫都有美好的未來。 鄉試在即, 如果實在奪不回南昌,就要去廣州異地考試了。 …… 而吳軍卻是暫時合兵一處。 第2軍團往西北後撤20裡,抵達南昌城下和第4軍團合兵一處。 南昌城的清軍更加心驚膽戰。 城牆上徹夜燈火不滅,巡邏隊密集出動。 巡撫吳誌誠動員了上萬壯丁協助守城,又派出了多名信使冒死出城求援。分彆向武昌、京城還有贛南官兵請求速速發兵解圍。 馬忠義經曆了江南春風的熏陶,關外冰雪的磨礪,整個人比以前更加狠辣圓滑。 他打心眼裡篤定,南昌城是個誘餌! 但是他不說,讓各省援兵去踩陷坑,這樣一旦兵敗,才能推卸責任。 在大清朝,說實話的代價很高! “主子,咱們還募兵嗎?” “募!大膽的募兵!” 馬忠義這段時間一直在贛南防區私自募兵。可謂膽大包天。 沒有兵部的批準,他就創造各種借口,例如填補傷亡空缺,例如招募輜重民夫,例如充實各縣衙民壯巡檢司。 …… “劉路啊,這些年你跟著我宦海沉浮,有沒有琢磨出什麼道理?” 家奴劉路愣了一會,低聲說道: “咱大清朝當官的沒幾個好人。” 馬忠義啞然失笑,指著他說道: “狗奴才,你說的很好。本官算是悟了,替朝廷辦事一定要有手腕,要有心機。你代表我再去和撫州府建昌府的士紳們聊聊,要銀子。” 劉路緊鎖眉頭: “主子,您麾下現在經製之兵6000餘,新兵又募了8000餘。這多出來的餉銀,軍械全得我們出銀子,隻怕” “沒事,打仗會死人的。打個幾仗剩下精銳,負擔就輕了。” 馬忠義麵色平靜。人命,數字而已。 他的目標是軍功晉身! 要效忠皇上,但不會太拘泥方式方法,靈活大膽,劍走偏鋒。總之,絕不會再被人踢到關外餐風飲雪。 …… 贛江江麵。 2艘蘇鬆級戰艦悠然駛過。 劉武站在甲板上,通過千裡鏡觀察南昌城防。 小半個時辰後, 他出現在了李鬱的帳中。 “水師總指揮,劉武拜見陛下。” “起來吧。天熱,來喝點綠豆湯。” 一碗薄荷綠豆湯下肚,人頓覺涼爽了許多。 劉武拱手道: “臣有軍情要彙報。” “講。” “水手日常監測發現,贛江深度比10天前增加了1丈。江水流速也在增加,似乎是汛期將至。” “哦?正常嗎?” 劉武猶豫了一下,咬牙說道: “臣詢問了本地水手,他們覺得不正常。” “哦?”李鬱停下了翻看蘇鬆湖三府少雨略乾旱的報告。 “他們說,贛南山區上遊發水,下遊才會這樣。” “你的意思,會發洪水?” “臣也說不好。” …… 李鬱順手遞給他: “這是農業署的報告,江南今年雨水稀少,春糧產量肯定會比往年減產。” 劉武簡略看了幾眼, 感慨道: “老天爺的脾氣捉摸不定。” “是啊!可惜情報署的人沒有能深入贛南,寡人現在缺乏情報支撐,很難下決斷。” 帳內沉默, 過了一會,劉武又彙報了第2件事。 “南昌城雖毗鄰贛江,可在洪武年間經過了一次調整。西南城牆整體向陸地縮進了2裡,水師艦載炮很難產生足夠的威脅。” “這事寡人知道。若是從贛江駛入護城河,從西南方向炮擊章江門呢?” “南昌守軍半年前就沉了5條滿載石頭的漕船,把入江處給堵塞了。百料小船勉強可過,我軍戰船無法通航。” 李鬱沉默點點頭。 “南昌不足慮,就看清軍的援兵何時抵達三江口鎮了。圍殲了4省援兵,南昌隨時可破。” 吳軍裝備的攻城重炮,理論上可以轟塌大部分的城池,尤其是毗鄰大江大河的城池。 …… 湖南綠營援兵5000人,已經進入臨江府。 廣西、雲南綠營援兵2萬,剛至吉安府。 喀爾喀、厄魯特騎兵在武昌按兵不動,阿桂奉旨回京了,沒人敢擅自做這個主,一切等兵部公文。 …… 等待是漫長的,也極度考驗後勤。 吳軍參謀本部組織了大批民船,從南康府和饒州府運輸糧草,越過鄱陽湖從撫河補給大軍。 清軍則是通過贛江上遊,由士紳出麵籌集糧草順江而下。 豐城縣距離三江口鎮最近,承擔的糧草壓力最大。 知縣發了狠,要求治下百姓除了當月必備口糧,其他全部收繳以供軍需。導致近百裡區域成為了無人區,百姓紛紛逃亡。 南昌城至三江口鎮之間,雙方的斥候騎兵出沒,偶爾發生小規模廝殺。 吳軍騎兵騎術不精,也沒有裝備弓箭,主要武器是火槍和騎兵刀。 察哈爾馬隊騎術精湛,裝備彎刀和騎弓。 雙方打起來往往是半斤對八兩。 吳軍依靠火器優勢先贏一局,然後察哈爾騎兵依靠嫻熟的騎射功夫扳回一局。 後來,雙方都默契的達成了共識!隻要不出現在大營10裡以內,大家就彆打了,各自偵查各自的吧。 …… 一名親衛掀開帳簾: “陛下,蘇州府來人了。” “嗯?” 來人單膝下跪: “陛下萬歲,這是王後的報喜書信。” “哦?有何喜事?” 信箋散發著淡淡的香味,還貼著一根紅絲帶,李鬱笑著拆開。 瞬間喜上眉梢。 “臣妾恭賀陛下,國祚幸甚,子嗣綿長,潔妃已有孕1月,楊妃珠胎再結,有孕近2月。另,臣妾遣人護送舊人司馬尚至軍前大營,或可助陛下攻略江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