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章 盤老頭,北派盜墓筆記,雲峰,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賽西施可不是天真好騙的小姑娘,她這種級彆的交際花,會看上我這種沒權沒勢的普通人? 用腦子想想都知道,不現實。 她先裝可憐,主動告訴我自己受曾經過感情傷害,還獨自撫養著個四歲女兒,這樣容易引起男人心底的同情心和保護欲,在找個借口主動倒貼給我身子,這樣就能瞬間抓住我。 我分析她這麼做肯定有目地,隻是我暫時還沒搞清楚,把頭教導我的話,女人刀很溫柔,但溫柔刀最致命。 而我應對賽西施這把溫柔刀的辦法就是八個大字。 “虛與委蛇,裝傻充愣。” 這八個字用來對付心機女放眼四海之內皆適用,對付這類女人,可以笑可以聊不可以碰,任她浪任她騷我就是不動。 到最後就會發現,她們氣急敗壞,破防了,就好比賽西施罵我是傻比。 “美女!一個人走夜路小心點兒!” “你放心!明天錢準時到賬!我還有事兒就不送你了!” 賽西施怒氣衝衝的回頭,她臉色發白,用力朝我豎起了小拇指。 我重新坐下,夾口菜,在抿口酒,感覺非常好。 “小夥子你還吃沒好?我這要收攤子了。” “大爺,這還不到兩點半呢你就收了?”一般這種夜間大排檔都乾到五點多鐘才收的。 “我每天都是這個點兒收,家裡有個老伴腿腳不方便,我得趕天亮前回去。” “這點兒離天亮還早啊。”我說。 “嗬嗬,是還早,但我騎車騎的慢,所以得早點收了回去照顧老伴兒。” “我來幫忙。” 不等他答應,我直接幫忙摞板凳,擦桌子,掃地。 看我乾的麻溜,他笑道:“小夥子你心真好,現在這社會上像你這樣好心的年輕人真是越來越少了。”新 “大爺你快彆誇我了,誇的我都不好意思了,不過舉手之勞,我從小就愛樂於助人。” 談話間我知道了這老頭真名叫陶建業,他在當年那批移民裡算是本地安置,這算幸運的了,最起碼還算守著故土不是。 幫忙將桌椅板凳裝到三輪車上綁好,我笑著揮了揮手,然後我趕緊跑到路邊找了輛黑車,司機正躺著睡覺,我拉門進來的動靜聲嚇了他一跳。 “去哪裡?” 我說:“看到前頭那輛三輪車沒?跟緊,彆跟丟了。” “沒問題,一百塊。” 我掏出張百元大鈔直接遞了過去。 司機打開燈,舉著錢看了半天真假,確定是真錢後,他拉著我一腳油門便跟了上去。 一個多小時後,我和這司機臉色都變了。 老頭三輪車騎的真是太慢了。 這一個多小時,我感覺可能沒走到一裡地,就算蝸牛爬的也比這個快!但我又看他那雙腿確實一直在蹬著三輪。 司機扶著方向盤,他黑著臉道:“我說哥們,這走路都能跟著,你打個車乾毛?” 這誰能預料到,我計劃是暗中跟著老頭去村裡踩點,看看能不能查到和賦德塔相關的蛛絲馬跡。 我皺眉道:“我走路跟著怕被人發現。” 司機急道:“這他娘的耽誤我多少時間!我接了你這活兒一晚上都不能乾彆的活兒了!” “你急什麼?今晚就算我包了你,五百夠不夠?” 我又加了四百塊,司機這才消了氣兒,不過他隨後直接熄了火開始閉目養神。 我說你得發動車子跟著! 他轉頭道:“浪費汽油,你讓他先走,等半個小時我在跟上去!” 就這樣,走走停停,我看著前方是望眼欲穿。 一個人騎三輪車,怎麼可以騎這麼慢,就跟電影裡的慢放動作一樣,怪不得老頭說要早點收攤兒回家。 最後我實在受不了,直接下車衝了過去。 “唉?怎麼是你啊小夥子!” 我苦笑道:“巧了,我剛路過,我看大爺你騎的有點慢,是不是腿腳不太方便,要不我幫你吧。” “我騎的不算慢吧小夥子?在有兩三個小時差不多就到家了。” 爭執了幾分鐘,我讓他上車後頭坐著,我來幫忙騎。 “小夥子你慢點兒!” “慢點兒!太快了!” 沒多久便到了富德村,他住的地方是一參小院兒,院裡黑燈瞎火的,幫忙把車放好,老頭一個勁兒說自己今天碰到了好人,還給了我杯熱水。 我喝了口,開門見山問:“大爺我跟你打聽個事兒,就是原先那個老塔的位置,你能不能回憶起來在哪裡?” 他皺眉想了兩分鐘,嗯了聲, “在哪裡?” 我神色期待,等著他回答。 老頭小聲道:“在水裡啊。” “我知道在水裡!我問你知不知道在水裡具體哪個位置!周圍有沒有什麼標識!或者明顯的參考物!” “你打聽這麼詳細做什麼?” “大爺不瞞你說,我是學古建築學的,專門研究古塔這類老式建築的構造,剛才聽你說起那塔我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小夥子,我看你是對銀子產生了興趣吧?” 我矢口否認,老頭笑嗬嗬說:“我是眼花了,我沒眼瞎,你又幫我這又幫我那的,不就是對塔裡藏著銀子的傳說感興趣嗎?” 他道:“那都是多少年的事兒了,當年考古所的幾個同誌找遍了塔裡所有能藏東西的地方都沒找到銀子,你要是能找到就算你厲害。” 我心想你彆小看人,我的本事可比考古隊的大。 盜墓行裡的望聞問切不管南派北派都適用,我現在就是在問,也叫盤話。 話該怎麼盤,能問到什麼程度,這裡頭都有學問。 現實中,有外地人來村裡跟上歲數的老人聊天,最後突然扯到了什麼名地古跡上去,那對方八成就是個盜墓賊。 經過我鍥而不舍的盤話,我真從這老頭口中盤出了重要信息。 富德村北邊大概十五裡地,有個長滿馬尾鬆的小島,其實這個小島在1959年之前還是一座小山,當地人叫“蹋蹋山”,而方為旬藏官銀的賦德塔,就在蹋蹋山的正後方。 也就是說我找到小島,潛水下繞一圈,就能看到那坐明代青磚塔。 此事所有細節我已經在腦海中過了一遍,按照我經驗看,塔裡如果真藏了東西,無非就是藏在這幾個地方。 塔頂的閣樓或者空心塔刹內。 塔層於塔層的石板之間。 塔基之下三到五米深的地宮之內。 假設有幾百個銀元寶,那不太可能藏在塔頂,太重了容易壓塌,塔層之間有可能但可能性不高,可能性最高的就是地宮,我分析,隻要塔基下能有個七平方米或者八平方米空間,就足夠藏下官銀。 當年調查此事的考古隊沒收獲,可能是他們壓根就沒找到地宮的入口,這類地宮的入口很難找,它沒有規律,沒有標識,往往就用一塊不起眼的小石板蓋著。南京的長乾寺幾百年下來不知道翻修了多少次了,直到08年才因為下大雨無意中露出了地宮入口,這才出土了金棺銀槨和至高無上的佛頂骨舍利子。 思索良久,頓時,一個完美計劃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