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3章 三聯棺,北派盜墓筆記,雲峰,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從晚上挖到上午8點多,在第一具黑棺材左右兩側,又挖出來兩具棺材。 這三具棺材並排豎放,互相之間相距一米五左右,在土層中挖到了爛了的麻繩,拿不起來了,一碰就碎。 我們推測,在古代下葬時,這三具棺材互相之間,用繩子連在一起。 “三聯薄棺葬。” 這種奇特的葬法聞所未聞,第一次見。 早上,一縷太陽光照到坑底,正好照在了中間那口棺材上。 不知道在邙山埋了多少年了,這就叫真正的“重見天日”。 盜土坑墓不同於磚室墓或者石室墓,因為陪葬品和棺材都散落在土層中,要想拿出東西,隻能把土翻開。 挖好的盜洞,從上頭看口不大,下來後就大了,像個紅薯窖。 不知道各位的家鄉有沒有這種洞? 就是在山上或者半山腰上,突然就看到一個洞口,洞口不大,但進去後空間大。 就連村裡那些上歲數的老人,都不知道這種洞是乾什麼的,就好像在在哪一天憑空出現了,洞裡大部分什麼都沒有,個彆的,能看到一些零散骨頭。 其實各位見到的這種洞,大概率就是“土坑古墓的盜洞。”年代在唐代之前,東漢西漢,春秋戰國都有可能。 “撬棍給我,媽的!怎麼扣的這麼嚴!”豆芽仔滿頭大汗,他想用力撬開棺材蓋兒! 魚哥點著三根煙,埋在了棺材前頭的空地上,雙手合十道:“對不住了三位,為了生活,我們求點小財,你們彆介意。” 我說:“彆在那兒上貢了魚哥,你力氣大,快過來幫忙啊。” “來了!” 把撬棍尖頭順著棺材縫,鐺鐺鐺用石頭砸進去,我們三個一塊發力。 “一,二,三!” “起!” “開了開了!” 隻聽吱呀一聲。 棺材蓋兒被撬棍抬起了一條縫,元寶見狀,趕快塞了一塊石頭支住。 抽出撬棍,我準備去看。 把頭拽住了我,“等等,跑跑空氣,你沒有聞到一股味道?” 吸了吸鼻子,的確能明顯聞到一股味道,我們管這種味道叫“爛棺材味兒”。 臭,但不是太臭,我想想怎麼形容對了,就像夏天放壞了的熟雞蛋,味道很上頭。 這三具棺材很窄,胖的人躺不進去,和我之前見過的棺材尺寸都不一樣,也不符合古代規製。 “天下棺材七尺三,六尺半埋儘天下漢。” 以前都說堂堂七尺男兒,死後住進棺材裡,多出來的這“三”寸,是為了放一些陪葬品。 在說挖到的這三具黑棺材,中間的還好,可左右兩邊兒的棺材尺寸明顯小了,長度約莫四尺,或五尺,感覺像是小孩兒的。 通風通了半個多小時,我說差不多了把頭,乾吧? “嗯,開吧,離遠點。” 打開了。 第一眼看到,棺材裡淤滿了某種“黑泥”,有股爛雞蛋味道。 “臥槽!這是銅錢吧!” 豆芽仔眼尖,我都沒看到,他也不嫌臟,連泥帶土抓起了一把銅錢,有幾十枚。 我看了一眼,說這是西漢的五銖錢。 五銖錢很好辨認,錢幣中間的方孔比較大。 “這這多少錢一個?”豆芽仔扭頭問我。 我說:“你先放一邊兒吧,五銖錢在漢墓裡都是成噸的出土,也就一塊錢一個,能買三個饃。 “草,怎麼才一塊錢,”豆芽仔一臉失望,隨手扔到了皮桶裡。 “哎?我又看到了!那裡埋了個大玉碗!” “大玉碗?哪?” “就那兒啊!”豆芽仔走了兩步,伸手去挖。 確實是,基本上都埋在黑泥裡,隻露出來一點點輪廓,像是個玉碗。 我說你他媽眼怎麼這麼尖?這都能看到。 這種情況,如果考古隊乾,會先拍照,然後拿上小毛刷,一點點刷半天刷出來。 可豆芽仔神情激動,他直接徒手扒了出來。 “臥槽,不是啊!” 豆芽仔看了看,直接扔了。 這不是個大玉碗,這是死人的頭骨天靈蓋,反過來了,倒扣著埋在泥裡,看起來像是個碗。 又發現了玉劍璏,兩把鏽跡斑斑的短柄青銅劍,說明墓主人是名男性,如果是女性,棺材裡不可能出現佩劍兵器這類東西。 就在我們所有人以為這是個漢墓時,一件東西的發現,推翻了這個結論。 又發現了另外一種銅錢,用水洗了洗泥,銅錢麵文依稀能看出來了。 “大泉五十”。 “把頭”我驚疑道:“這不是漢代的,這是新莽時期的啊!”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後朝鑄造的錢幣,不可能出現在前朝的棺材裡! 新莽和西漢末年時間很近,很多青銅器風格完全一致,無法細分,就像後來明代宣德和永樂的青花瓷一樣,“永宣不分家”。 棺材保存的好,但墓主人就剩下了半拉子頭蓋骨,其他部位的骨頭沒看到,估計化成了沫沫,混在了泥裡。 還挖到了巴掌大小的穀釘紋青銅鏡,一個壓扁了的漆奩,裡頭裝的東西是一條一條的木頭片,應該是新莽時期的“名刺”。 名刺就是現代名片的鼻祖,每個長15公分寬3公分的一塊木頭板,可能會記載墓主叫什麼名,什麼時候死的等等,遺憾的是,名刺上的毛筆字已經看不清了。 把頭非常小心,用保鮮膜把這些脆弱的名刺包了起來,他說回去後找考古隊的一種藥水浸泡,說不定能看清名刺上的毛筆字。 簡單吃了兩口東西,我們抓緊時間,又開了那具小一點兒的棺材。 這具棺材,除了一些零散已經發黑的人骨,我們驚訝的發現,在棺材內側靠上的位置,被人為的掏了幾個小洞,洞裡放著一些小號陶狗,陶豬,陶牛,每個有手指那麼長,做的惟妙惟肖,模樣可愛。 “峰子你看,這是不是個vcd的光盤?” 無語了,我說那不是光盤,肯定是個玉璧,不信你拿起來看看。 豆芽仔挖出來一看,還真是個素麵玉璧。 開棺就是這樣,不到最後,你永遠不知道會摸到什麼奇怪的東西。 魚哥找到兩個石頭小圓球,實心的,沒有花紋,也沒有眼兒,就是兩個圓球,被泥包裹著。 問把頭,就算是見多識廣的把頭,也不知道這球是乾嘛的,豆芽仔還懷疑說:“這是不是人眼珠子的化石啊?” 一直清理到最後,又挖到一個斷腿了的青石雕小獅子,獅子嘴張著。 我突發靈感,試著把石球放進獅子嘴裡。 正正好,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以前,這球就是在獅子嘴裡咬著的,這是一套的。 看這些造型可愛的小獅子,陶燒的小狗小豬等,在加上棺材小一號,我們推測這些是玩具,這是具小孩子的棺材。 有男的,有小孩兒,那剩下的一具棺材,大概率可能是女的了,一家三口嘛。 事實證明預想的沒錯,最後一具棺材裡,就是個女的。 這具陪葬品也是最多的,不說眼花繚亂,也算的上琳琅滿目,遠比男棺裡的陪葬品多的多。 東漢,西漢,很多婦女社會地位比男的高,你像辛追墓和竇綄墓都是陪葬品比男方多,天下第一燈長信宮燈,就是從竇綄墓裡出土的,男方就沒有。 “小心,輕點拿,這東西拿不好就碎了。” 魚哥小心翼翼的捧起來一個木質漆盒,還能看到當年的彩色原漆,這是化妝盒,打開裡麵是多格的,要拿上去清洗。 這東西非常脆弱,把頭一再叮囑小心。 女屍沒有保存下來,但是頭骨完整,不知道她們一家三口是不是被人下毒毒死的,每個人的骨頭都非常黑,看著像刷了黑漆。 在頭骨周圍發現一件漢八刀玉蟬,玉蟬頭部土沁成了黑色,但蟬身還是潔白油亮,用的上好的和田白玉,原先應該是被含在嘴裡的,所以這種漢八刀工藝的玉蟬,也叫“含口玉”,等級很高。 漆盒,高級玉蟬,化妝盒,銅鏡,白玉璧 不大的棺材裡,出的東西越來越多,我眼睛放光,看到這些東西,一晚上沒睡導致的疲憊一掃而空。 清理到棺材最底層,把頭無意中發現一枚橢圓形小珠子,個頭非常小,直徑不到一厘米,差點就錯過。 擦了擦表麵的泥,一抹十分炸眼的金色,露出出來。 金光閃閃,頂部有眼兒,是純金的 把頭兩根手指夾著珠子,激動道:“這應該是一套新莽時代的桶珠金項鏈,一串有16顆,趕快找!” “媽的,咱們這次沒白來洛陽,撈著了!” 在一棺材爛泥裡,翻找小拇指指甲蓋兒這麼大的金珠子,不好找,翻來複去隻找到十二顆,剩下的怎麼都找不到,不知道埋哪裡了。 把頭提議說:“不行把這些泥都裝桶裡,提上去,去河邊淘洗,這一套金項鏈,不管怎麼樣都要湊齊。” 我說行,就這麼乾。 豆芽仔剛轉身去拿皮桶,突然!我聽到一直在坑上放風的小萱著急喊道:“有情況!” “怎麼辦把頭!有個放牛的過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