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買公司,自己和自己打工
我是老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買公司,自己和自己打工,重生1992從接親開始,我是老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天,何維德被通知到鄉建築公司去。 他很奇怪,鄉建築公司的其他人,都被原經理帶著跳槽,到了縣建築公司去了,已經三個月沒有上班了,還通知自己去做什麼? 他剛剛走進建築公司坐下,就看到從外麵走進來一男二女三個人。 “你就是何維德?” 走進來的那個男人指著他,很官味地對他問道。 何維德一愣,呆呆地看著說話的男人。 自己是叫何維德,可不是現在站在你們麵前的這個何維德。 他看看房間裡,沒有其他人,隻有無語的點點頭,心不甘,情也不願。 “我是鄉企業辦的主任,鄭柏軍。” 鄭柏軍一邊握何維德的手,一邊自我介紹道。 自我介紹完後,他指著左邊的女人,對何維德說道:“她叫黃翠玲,是鄉企業辦的副主任兼會計。” 然後,又指著右邊的女人說道:“她叫左愛琳,是鄉企業辦的統計員,兼出納。” “今天叫你過來,就是談談鄉建築公司的出售問題。”鄭柏軍介紹完兩個女人後,直接說道。 “你知道,錢石明已經把鄉建築公司,除你之外的其他人,都帶到縣建築公司去了,現在公司就剩下你一個人。 也就是說,我們這個鄉辦企業——金陵鄉建築公司,現在就隻有你,這一個員工了。”鄭柏軍說道。 “那錢石明,他們那些人呢?”何維德明知故問。 “我們已將他們全部開除,他們不再是公司的員工了。 他們未經批準,私自跳槽,我們已經向法院起訴,正在按照法律程序,依法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和民事責任。 我們通知你今天來公司,就是要和你,就有關的事情,直接談話。” 鄭柏軍對何維德嚴肅地說道。 重生後的何維德沒有答話,安靜地聽著鄭柏軍說話。 重生就成為新郎,原以為還可以享受一下新郎的福利,誰知卻成為了沒有接到親的新郎,隻有一身的無語和傷害。 這使他深深地感到,自己的重生之路,不會順順利利。 還好,錢石明跳槽時,沒有把自己帶走,不管怎麼講,自己還是鄉建築公司的員工。 “基於這種情況,鄉裡決定,將建築公司賣掉,從鄉辦集體企業變更為個體私營企業。”鄭柏軍大聲說道。 “但是賣掉後的建築公司,今後不管它發展到多大,發展到哪裡,隻要還存在,企業的名稱裡必須保證有‘金陵’二字,必須登記在我們金陵鄉的鄉鎮企業範圍內。 用一句時髦的話講,就是:不求所有,但求擁有。 你是我們金陵鄉土生土長的年輕人,有沒有雄心壯誌,把建築公司買下來,自己來當老板?” 說到後麵,鄭柏軍笑眯眯地問何維德。 這倒是出乎何維德的預料。 他沒有想到,自己重生後因借不到一萬元,沒有結成婚,現在企業辦卻動員自己買公司,當老板,自己和自己打工。 難道,這就是天老爺,把我結婚成家的門關上,要我去當老板,做有錢人嗎? 何維德的心頭不由一熱,差一點就要答應他們了。 先不說自己前世996、007、715,拚死拚活掙不了幾個錢,連約會的時間都擠不出,還被資本家說成是賜給當代年輕人的福報。 重生進入今生,由於沒有錢,到嘴的肥肉飛了,新郎變成了新的單身狗,新娘變成了彆人的老婆。 可惜沒有在她的身上咬幾口,踏石留痕,抓鐵留印。 仔細一想,心裡卻不由自主地冷了下來。 眼下的鄉建築公司,除了那張營業執照,那塊牌子,那個公章還在,還有的就是我這個唯一的員工了。 更關鍵的是,這個何維德,除了一身的債務,再也沒有一個毫子了。 屬於真正的,屌蛋淋光的社會粉絲——屌絲。 唯一的債權,就是家裡為了他結婚,東借西借,拚多多拚成的那一萬元彩禮錢了。 現在婚沒結成,李思思家必須把那一萬元彩禮錢,退給自己家。 如果能退回來,那一萬元就可以成為自己的臨時財富了。 否則,沒有毫子,就是再想買這個空殼子,也沒有辦法買啊。 “我沒有錢。”何維德很乾脆地答道。 他確實沒有錢。 “當然,你們如果幫我,把那一萬元彩禮錢,讓李思思家裡退給我,我也是有錢可以買的。”何維德說道。 鄭柏軍他們當然聽說了何維德沒有結成婚的事情,但彩禮的事情,不是他們企業辦可以調解的,是鄉裡司法所的事。 他們還沒有要彆人退還彩禮錢的那個能耐。 “是這樣的。”鄭柏軍把何維德說的彩禮錢一事,直接忽視了,而是按照他自己的思路接著說道:“鄉裡賣建築公司,製定了兩個方案供你選擇。” “一個是交現金的方案,一個是打欠條的方案。” 鄭柏軍說完之後,就盯著何維德的眼睛,看他有什麼樣的表情變化。 如果他是一個有夢想的年輕人,就可以和他談一談。 有夢想的人,才會有實現夢想的衝動,闖勁和力量。 隻要他願意談,什麼都好商量,不怕他不想當老板。 隻要想當老板,他就會想儘一切辦法,把公司買下。 不管用哪種方式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讓企業延續下去。 存在才是第一重要的。 存都不存在了,原有的一切,哪怕再好再優質,也隻是過去式,隻有曆史,沒有現在,就沒有未來,就沒有希望。 所以,企業辦不差那兩千塊錢,差的是企業的延續,差的是企業的發展,差的是企業的壯大,差的是企業的存在。 底線便是,企業必須是金陵鄉統計範圍內的企業存在。 金陵兩個字不能丟,丟了就不會是金陵鄉的企業存在了。 現在全國都把鄉鎮企業的發展稱之為異軍突起,把發展鄉鎮企業當作農村未來的天空,當成農村發展的第二次崛起。 特彆是鄉鎮企業創造的產值、利潤、就業和稅費等等,已經成為農村工作中,越來越重要的考核和衡量指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