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出淤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寧海周家周伯通,武當派,白馬出淤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方易廉是方天珩的兒子?”張君寶問道。
他本想問是不是女兒的,不過他覺得其他人應該不知道這個秘密,自己倒是不好泄露。
“方天珩的兒子倒是有好幾個,好像沒有叫方易廉的,不過方家子弟眾多,多少和方天珩有關係,是方家族人。”張誌仙將有關明教和方天珩的一些事說了一下。
自從方臘起義反宋失敗被殺後,明教沉寂了一段時間,後麵繼任的幾任教主都是方家之人。
如今的方家在明教中勢力極大。
明教不僅僅是反元勢力,同樣也屬江湖勢力。
對於明教,江湖門派並沒將其歸於正道,算是亦正亦邪。
由於現在明教反朝廷,一般門派是不大敢和他們往來的。
全真教在北地,又受朝廷冊封,門下弟子自然不能和明教有什麼瓜葛。
暗中歸暗中,明麵上是不能的。
經過一百多年的休養生息,明教恢複了往日的威勢,教中高手如雲,就算元朝廷也非常忌憚。
張君寶沒在明教上麵糾結了,自己心中有數就行。
反正自己該怎麼樣就怎麼樣,當做不知道方易廉身份就好。
要是偷偷摸摸的,反而顯得自己心虛。
由於方易廉已經啟程了,張君寶倒是沒那麼急了。
又在全真教待了幾天,因為張誌仙說要準備一下。
雖說找個借口去南邊傳道,但為了瞞過六道宗,各種準備是少不了,得以真正去傳道來對待。
三天後,張君寶和全真教一行共十二人啟程南下。
同行的除了苗道一,還有張誌仙的兩個師弟梁誌用和楊誌連,其他八個是和苗道一同輩的全真教弟子。
張君寶幾人出了大都之後先往南走了五天,然後便轉向東邊,朝著山東寧海州方向而去。
這是張誌仙交代的,請張君寶順便去寧海州看望一下全真教祖師王重陽的好友後人,因為他們遇到麻煩了。
當張誌仙和張君寶提起這件事的時候,他大吃一驚。
因為王重陽這位好友名叫周伯通。
真有這麼一位周伯通,隻不過不是王重陽的師弟。
當年,王重陽入寧海州傳道,在這裡收了全真七子的五個,分彆是丘處機、譚處端、馬鈺、王處一和郝大通。
由於這時全真教初立,王重陽是收了弟子,可要麵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那就是吃喝拉撒。
這些沒有銀子那是萬萬不行的。
於是呢,周伯通出現了。
周伯通寧海州人,家財萬貫,周家是當地有名的大富之家。
他出銀子資助王重陽,甚至為此修建了一座名為金蓮堂的道觀。
可以說,全真教的發展,周伯通是出了力的,而且貢獻不小。
因此周伯通深受王重陽敬重,猶如兄弟。
有了這層關係,雖說周伯通沒入全真教,但王重陽的幾個弟子如丘處機等人還是尊其為師叔。
“有匪徒!”
就在張君寶一行進入山東地界沒多久的時候,便看到有人在劫殺一個車隊。
這可是官道大路,而且還是大白天的,這夥劫匪膽子也太大了。
“我去。”張君寶說完便直接衝了過去。
苗道一愣了一下,他本來還想讓自己的幾個師弟過去。
這夥劫匪有三十幾人,說起來,實力很一般。
隻是車隊這邊請的是鏢師,有十幾號人,實力也有限,再加上人手不如對方,應付起來就很是吃力了。
苗道一跟上了,他明白張君寶的心思,自己這位師叔祖是想要磨練自己了。
雖說這些劫匪對師叔祖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以師叔祖的實力,對付這些小毛賊還是綽綽有餘。
不過,他還是不敢大意,跟在了張君寶身後,萬一有什麼意外,也好及時出手。
梁誌用和楊誌連雖未跟上去,但雙眼都是緊緊盯著張君寶。
張君寶沒用劍,腰間掛著的寶劍是張誌仙從全真教兵庫中精心挑選的,是一把寶劍利器。
一般用拳頭解決就夠了。
“什麼人?我獨山幫辦事~~咦?全真教的道士?”這夥劫匪,或者說是獨山幫幫眾看到張君寶和苗道一他們的穿著後,愣了一下。
“全真教的道士又如何?”領頭的一個大聲喊道,“獨山觀的老道士都被幫主砍了腦袋,還能怕了他們?”
“小心一點,這夥牛鼻子可能是獨山觀那些道士請來的援兵,獨山觀不是屬於全真教一脈的嗎?”
“援兵又如何?幫主翻手就能滅了他們,再說咱們還有副幫主在,同樣可以輕鬆拍死他們。”
話是這麼說,獨山幫眾人倒是沒有再出手,而是和車隊的鏢師拉開了距離。
剛才張君寶衝進來,一下子就殺了他們三人,讓他們心生忌憚。
尤其是張君寶身後還有好些全真教弟子。
“道長,救命。”車隊那邊的鏢師退回了車旁,其中一個車隊管事模樣的中年男子出來大聲喊道,“我們遭到獨山幫這夥賊人的劫掠,還望道長為民除害。”
“獨山幫什麼來頭?”張君寶轉頭問跟上來的苗道一。
苗道一搖了搖頭,他不是萬能的,哪能知道天下所有的門派。
不過他沒印象的門派基本上是不入流,否則有點實力的門派他肯定能夠知曉一些。
“師叔祖,想來是不入流的門派。”苗道一搖了搖頭答道。
“什麼?不入流?你們敢侮辱我獨山幫?我們幫主可是赫赫有名,威震附近三州十五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