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章 天地會總舵主朱三太子!(求訂閱,求月票),康熙,你的大清亡了,大羅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公子,您高啊!您太高了用維新學會發動士人,用天地會網羅庶民一天一地合在一起,上到士人,下到庶民,那就都有了!” 第一個翹起大拇哥誇王忠孝的,當然就是於大師爺了。人家到底是錦衣衛緹騎世家出身,祖祖輩輩對付各種反賊。他雖然沒有實際操作過,但是祖輩還是給他傳下了一本秘籍——《緹騎筆記》,裡麵就專門記錄了老於家的祖輩是怎麼替大明朝捉反賊和製造反賊的! 其中的捉反賊這篇主要是捉白蓮教,也有一些是捉各路闖賊黨羽的。裡頭就記錄了當年的白蓮教和闖賊黨羽是如何蠱惑人心的! 而製造反賊當然就是怎麼把“想造反而未造反”或者壓根就沒想過要造反的富戶、官人整成反賊了。 總之,這個於得水真是一身好本事,現在總算有了可以發揮的舞台了。 一邊是粘杆處東堂子衙門——這簡直就是大清版的東廠啊! 而另一邊又有了維新學會和天地會多好,當反賊和抓反賊的活兒全都包圓了! 王忠孝笑著點點頭:“還是於師爺懂我!咱們要想成就大業,光是手頭有兵那是不夠的,還得有能夠蠱惑人心的主張!”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臟:“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隻要人心被鼓動起來了,大清朝也就快完了,那咱們哦,應該是朱三太子的大業也就有望了。” “怎麼是朱三太子?”王吉貞有點糊塗了,“二弟,這個不是平西王和咱家的事業嗎?” 在王吉貞看來,王輔臣、王忠孝是跟著平西王反的。平西王的反造好了,王輔臣、王忠孝都有國公的前程而他是王輔臣的嫡子,等王輔臣一死,他就是國公了。 王忠孝笑道:“反清當然是平西王和咱家的事兒。可是這個天地會的首領就叫總舵主吧!就隻能是朱三太子!師爺,您說是不是這樣?” 大家夥都望向於師爺,就看見於師爺那張圓臉上全是驚喜啊! “對!對!對!二公子說得對!”於師爺擦著巴掌道,“這個天地會的頭頭隻能是朱三太子朱三太子名氣大,又是崇禎皇帝的兒子,他說的話有人聽有人信,彆人以他的名義說話也有人信! 連皇上都一直相信有這麼個朱三太子成天在和他作對,在沒完沒了折騰反清複明。如果聽說朱三太子成立了個天地會,要搞什麼天下為主君為客和反清複明均田地,他應該也是會相信的。這樣就不會懷疑到咱們頭上了!” 王忠孝大笑道:“哈哈哈咱們就是一群粗鄙武夫,大字識不得幾個,哪懂什麼儒家的大道理?咱們更加參不透‘天下為主君為客’的大道那種道理隻有經曆過國破家亡之難的朱三太子或著是親眼目睹了亡天下之禍的大儒才能看破的!所以皇上是怎麼都不會懷疑咱們幾個在搗鬼的。” “對啊!咱是不懂啊!”王吉貞一臉疑惑地問,“可二弟,這道理你是怎麼參破的?” “這道理不是我參破的,”王忠孝笑道,“是梨洲先生黃太衝參破的大哥,你知道他是誰嗎?” “黃太衝?好像在哪兒聽過一耳朵。”王吉貞琢磨了一下,“太衝是字號吧?大名叫什麼?” 王忠孝回答:“叫黃宗羲。” “是他啊!”於得水一拍大腿,“我在我家傳的《緹騎筆記》上見過,他是什麼東林七君子之一的那個誰的兒子,在魏公公倒台後,來北京為父申冤,拿錐子在刑部大堂上捅了落難的錦衣衛崔指揮使,還拔了崔指揮的胡子凶得要死!這麼個狠人大明亡國那會兒他怎麼就沒有抗清抗死了?” “這不在閉門寫書嘛!”王忠孝說,“寫了個叫啥《明夷待訪錄》。” 其實黃宗羲組織過抗清義軍,但是拿刀子捅八旗天兵和在明朝的刑部大堂上捅個五花大綁的倒黴蛋完全不是一回事兒。黃宗羲沒那手藝,結果抗清義軍讓清給“坑”了。 “明夷?啥意思?”王吉貞問。 “又是明又是夷的,還能啥意思?一準是鼓吹造反唄!二公子,這書您有嗎?” “有!”王忠孝拉開書桌的抽屜,從裡麵就拿出一本線裝本擺在書桌上,線裝本的封皮上就有“明夷待訪錄”這五個大字兒。 於師爺拿起這打開一看,發現是個手抄本,字兒是王忠孝本人的,應該是他抄的,但沒發現作者的名字,於是他就問王忠孝道:“二公子,這書上麵沒作者的名字,是哪兒弄來的?” “這書是粘杆處收藏的,是江寧織造郎中,就是小寅子他爹當成反書踅摸來的,我看著不錯,就抄了一份。不過收藏在粘杆處檔房裡的那上麵本就沒有作者的名字要不然黃太衝早上菜市口了!”王忠孝笑了笑,又道,“既然沒作者的名字,那我就做主,把這書送給朱三太子了!” 說著話,他就提起毛筆,將書從於師爺手裡拿了回來,又在封皮上寫了“朱三太子著”這五個大字兒。然後又把書名劃掉,寫上了《天下為公論》四個字兒。 實際上這本《明夷待訪錄》並不是原版的,而是王忠孝邊抄邊改出來的,隻保留了“原君”、“原臣”、“原法”、“田製”等四篇,並且重點突出了“原君”和“田製”,還將“田製”改寫成了“均田製”。 而在突出了“原君”,改寫了“田製”之後,這《明夷待訪錄》就變成了一本徹頭徹尾的反書! 王忠孝把書交遞給了於師爺,低聲囑咐道:“師爺,這書你拿著,回頭多抄幾本,算是朱三太子的記著,要用左手抄,免得讓人認出你的筆跡。” “知道,”於師爺連連點頭,“保管他們認不出來!” 王忠孝又道:“師爺,這書的末尾有一首《大同歌》還要單獨抄上幾份。等抄完之後,再挑上一套帶去蘇州,回頭一起栽給那個朱三太子。等咱們從江南回來,這本《天下為公論》和這首《大同歌》就能借著朝廷的諭旨,搞得天下無人不知了!” 原來王忠孝那麼急著把天地會給搞出來,就是想接著這回下江南、除朱三的機會,把這天地會的招牌打響,讓天地會的主張為世人所知而康熙和大清朝廷,則是天地會最好的宣傳員。 實際上,這個朱三太子的動靜搞得那麼大,一多半的原因就是大清朝廷太敏感,到處抓到處捕,搞得天下漢人都知道還有這麼一號想要反清複明的英雄。 隻可惜這個朱三太子也沒什麼主義,也不大會激勵人心,更沒什麼組織所以反來反去都反不起多大的浪花。 “《大同歌》?這是什麼歌?”於師爺這時已經翻到了書的末尾,正在看《大同歌》的歌詞兒。 “這是天地會的會歌你們聽好了!”王忠孝清了清嗓子,然後就用低聲吟唱起來:“起來,勿為窮苦之賤民!起來,勿為待宰之羔羊!滿腔之熱血已然沸騰,吾等應為天下大同而爭之舊世界,必為吾等摧之,千萬之黔首團結奮起,勿言吾等布衣卑賤,王侯將相豈有種乎?這是最後之鬥爭,萬眾一心,光複中華,天下大公!這是大同之黎明,戮力齊心,大同主義,必將實現” 這王忠孝的《大同歌》用得就是那一曲大氣磅礴、慷慨激昂,激勵了無數人拋頭顱、灑熱血的曲調。現在雖然沒有伴奏,隻是清唱,但依舊讓在唱的幾人有了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仿佛他們已經置身反清革命的戰場上,同數以千萬的抗清義士一起,列著大陣,舉著刀槍,高唱著《大同歌》,迎著八旗兵射來的箭鏃和子彈,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一曲歌罷,書房之內的氣氛已經變得無比莊重。所有人都站在那裡,王忠孝則將一張寫了“天地會”三個大字的宣紙高高舉起,用莊嚴的聲音宣布:“奉朱三太子令旨,天地會現在成立了諸君,願入會否?” “願意!我等願入天地會” 康熙八年,隆冬時節。 在北直隸滄州府的天津衛和青縣交界處,已經凍結起來都可以跑馬的大運河邊上的官道上,一支數十騎的隊伍,正浩浩蕩蕩地一路南行。走在當先的是兩名身材挺拔高大的男子,一壯一少,俱是頂戴行裝,身披鬥篷。兩個頂子,則是一紅一籃,遠遠一看就知道是了不得的大官了。 這兩位,正是王輔臣、王忠孝這對父慈子孝的好父子了。 而緊跟在這對父子身後的,則是一個金頂小官,長得也是一表人才,正式王忠孝的妹夫,王輔臣的賢侄楊起隆了。 忽然,騎馬走在最前頭的王忠孝勒住了胯下的走馬,停在了一座夯土包磚的小城之外。 楊起隆也趕了上來,停馬在了王忠孝身邊,然後揚起馬鞭一指前方運河邊上的小城,介紹道:“世凱,這是一座驛城稱為小站城,附近還有另外兩座一般大小的驛城,現在都空著。大風小說 周圍一帶都被圈作了八旗馬廠,有現成的馬廠衙門、庫房、馬廄可用。運河則從驛城東麵通過,運點什麼東西特彆方便。此地位於天津衛和青縣交界處,往西南三十裡便是青縣縣城,往東北七十裡就是天津衛城了。” 王輔臣這個時候也策馬到了王忠孝身邊,四下看了看,點點頭道:“倒是個屯兵練兵的好地方依著運河,交通便利,周圍又是馬廠,極為開闊,練兵總管大臣的衙門可以擺在天津衛或是青縣。世凱,你選的這個地方還真不錯啊!” 當然不錯了! 小站練兵,專終大清那還能有錯? 王忠孝笑著對王輔臣道:“爹,孩兒建議您就把總管大臣的衙門設在小站城內雖然前後不著的,但勝在清淨!您可以牢牢看住您自己的那一鎮兵。至於另外兩鎮,您既然管不了,就把他們擺在青縣和天津衛。 另外,孩兒的精武門也可以從海澱遷過來。精武門裡麵也有百十號精壯少年,都跟著孩兒還有麻子、大炮、王安、王全他們練過的,而且還都粗通文墨。爹爹再好好帶一帶他們,把《騎槍突擊二十四法》上的本事全交給他們。這樣他們就都能當把總、外委把總用了。 ‘仁、賢、義、安、全’和吉祥他們幾個,還有您帶來的那些家丁親兵,都能當成參將、遊擊、守備、千總來用邵二叔、蔡三叔、白四叔、李五叔、龔七叔、黃八叔他們都當總兵、副將,這樣咱們就能從上到下就能把這一鎮都給精兵把持住了。 另外,火藥郭和他兒子郭金寶都精通火器,不僅會配置火藥,還懂得鑄炮。您回頭也請個旨,把他們也調到咱們的隊伍上。咱們的隊伍可不能隻靠騎兵衝陣,一定得多弄點火炮和火槍。其中步隊戰兵的火槍配比不能低於三成,最好可以達到四成。 至於火炮,不要太多,一鎮兵配屬十二到十八門應該就足夠了,不過這些火炮一定能快速運動和擺開得設計一個好點的炮架,回頭孩兒去找火藥郭和金寶好好商量一下。” 王忠孝對這一鎮“革命武裝”可算是上了心啦! 不僅把自家天地會的那幾個兄弟都給安排進去了,而且還把精武門的學徒也一個勁兒往裡塞‘仁、賢、義、安、全’都在精武門當師傅,他們同時又是天地會的創始會員,等將來時機成熟的時候,自然可以在精武門的學徒當中發展天地會員,宣傳天地會的“天下為主君為客”和“反清複明均田地”。 這樣就能很容易地將這一陣新軍變成天地會領導下的革命武裝 王輔臣哈哈一笑,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道:“行了,行了練兵的事兒你彆急,咱爺倆慢慢合計就是了。這一鎮精兵是我的,也是你的!” 他這話是故意提高了嗓門說的,說完還回頭看了跟隨的義子、親兵們一眼。 這些義子、親兵全都向王忠孝抱拳行禮,一起大喊:“願為義父和二爺效死!” 王忠孝也立馬抱拳還禮,笑著道:“各位兄弟,你們都是我王大頭的兄弟以後有我王大頭的,就有你們的!” 王輔臣等兒子說完,就大手一揮,指著前方的驛城笑道:“走,跟老子進城喝酒去楊大掌櫃的人已經替咱們在小站城裡擺了酒啦!” 說完這話,他縱馬奔向前方的小城。那群義兒和親兵,也都呼啦啦地跟了上去,隻有王忠孝和楊起隆兩個人拉在後頭了。 王忠孝看了眼楊起隆,笑著問:“起隆,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天地會?” 楊起隆愣了愣,似乎沒聽明白,“什麼會?” “天地會!”王忠孝壓低聲音道,“天下為主君為客的‘天’,反清複明均田地的‘地’聽說過嗎?” “什麼?” 楊起隆被王忠孝的話瞎一跳,趕緊左右看看,還好沒有彆人——王輔臣已經領著他那幫人走了,現在就王忠孝、楊起隆他們倆落在後麵。 “起隆,你彆裝了!”王忠孝看這楊起隆一副緊張兮兮的模樣,乾脆就把話兒挑明了,“你的心思我都明白於師爺和小環都和我說了!” 楊起隆這下真就不裝了,隻是笑了笑道:“世凱兄,您的心思,我也是明白的我們都是同道中人!” 王忠孝點點頭:“沒錯!我們都是同道中人。不過我的道比你的要大一些!” 說著話,王忠孝就摸出一本《天下為公論》交給了楊起隆。 楊起隆接過這書一看字兒不是王忠孝的,有點狗爬。署名也不是王忠孝的,而是朱三太子的! “世凱兄,這是你的道?還是平西王的道?”楊起隆問。 原來他一直以為王輔臣、王忠孝兩父子是吳三桂派來康熙這邊當內應的! “這是朱三太子的道!”王忠孝說,“上麵不是明明白白寫了嗎?你拿回去看看如果覺得還行,那咱們就一塊兒乾天地會吧!這天地會有天下為公之論,要搞天下為主君為客,還要在反清複明成功後給天下貧苦之人和有功之臣均田地。我看著還行!” “均田地?”楊起隆想了想,“這不跟闖王差不多了?” 王忠孝一笑:“起隆,你覺得咱們現在乾得事兒,和李自成當年差得很多?既然要反就要敢放手大乾,而要放手大乾,就要給底下人實實在在的好處。當年李自成雖然喊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但卻沒有真正實行均田。所以跟著他的人沒拿到多少好處,遇上強敵的時候自然就散夥了。咱們現在要乾大事兒,可不能再重蹈覆轍了。” 楊起隆點點頭,若有所思道:“還是你說的有道理咱們現在不能有那麼多顧慮!對了,我還有幾個朋友,是在南方搞反清複明的,這能拿給他們看嗎?” “能!咱們要乾大事,當然是夥伴越多越好了!”王忠孝說,“你再去和他們說,朝廷已經盯上蘇州的朱三太子了我和康親王馬上就要去蘇州拿人了,讓他們小心一點!” “好,我知道了!”楊起隆道。 無儘的昏迷過後,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節內容,請下載星星app,無廣告免費內容。網站已經不更新最新章節內容,已經星星小說app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鮮的空氣,胸口一顫一顫。 迷茫、不解,各種情緒湧上心頭。 這是哪? 隨後,時宇下意識觀察四周,然後更茫然了。 一個單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現在也應該在病房才對。 還有自己的身體……怎麼會一點傷也沒有。 帶著疑惑,時宇的視線快速從房間掃過,最終目光停留在了床頭的一麵鏡子上。 鏡子照出他現在的模樣,大約十七八歲的年齡,外貌很帥。 可問題是,這不是他!下載星星app,內容無廣告免費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歲氣宇不凡的帥氣青年,工作有段時間了。 而現在,這相貌怎麼看都隻是高中生的年紀…… 這個變化,讓時宇發愣很久。 千萬彆告訴他,手術很成功…… 身體、麵貌都變了,這根本不是手術不手術的問題了,而是仙術。 他竟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難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頭那擺放位置明顯風水不好的鏡子,時宇還在旁邊發現了三。 時宇拿起一看,書名瞬間讓他沉默。 《新手飼養員必備育獸手冊》 《寵獸產後的護理》 《異種族獸耳娘評鑒指南》 時宇:??? 前兩的名字還算正常,最後一本你是怎麼回事? “咳。” 時宇目光一肅,伸出手來,不過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開第三,看看這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時,他的大腦猛地一陣刺痛,大量的記憶如潮水般湧現。 冰原市。 寵獸飼養基地。 實習寵獸飼養員。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星星app為您提供大神大羅羅的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禦獸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