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三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十三章 煉豬油,四合院的自在日子,紫色三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不是最近天太熱了嗎,又買不到風扇,就去買零件組裝了一個。”帶著少年人得意,向著院中眾人宣布,將風扇過了明路。 “了不得了,不得。”對於張宇組裝的風扇,眾人十分羨慕,不過雖然羨慕卻也沒有惡意,畢竟隻說不讓私下買賣,但卻沒有說不讓自己組裝。 人家有本事,還能說啥?最重要的是,既然能組裝出一個,就能組裝出第二個,總有用到人家的時候。 對於張宇組裝出來的風扇,張桂芳更是歡喜萬分,在門口,一直沒進去,等著人來問她,然後驕傲的回答:“這不我家小宇自己組裝出一個風扇,我都說不要了,讓他自己用,他非要把第一個給我。” 然後聽著彆人誇讚張宇孝順,嘴都合不攏,還說著看似謙虛的話。 因為隻有一個電機,所以另一架風扇隻有等他改天買到電機再組裝。 然後拿出砂紙,開始打磨車架,小姑見到後,一邊讓大表哥替下他,一邊問道:“你弄回來一個車架子乾什麼?” “姑,我想攢一輛自行車出來。” “你姑父的自行車先給你,我再打聽打聽誰手裡有自行車票,換一張給你買輛新的。”張桂芳想著侄子現在工作了,有時候需要四處去采購,是時候得給他添輛自行車了。 “小姑,不用,你彆看這個車架子鏽跡斑斑的,但是我看了車架子是用的好料,打磨一下,再刷上層漆,保證更新的一樣。”張宇連忙阻止張桂芳,要用新的,他係統空間裡就有,可是說不出來路。 現在的自行車可是個大件,每輛車都有編號,需要去派出所去砸鋼印。 個人購買的自行車,是要憑發票辦理《自行車執照》及車牌的,隻有擁有這兩樣東西,才能證明你的自行車是通過正當途徑獲得的。 他組裝的車輛,還不知道怎麼辦理呢? 正好這時趙文卓下班回家,“姑父,正好你回來了。” 趙文卓將手上的東西放在桌上,扭頭看向張宇問道:“有什麼事嗎?” “我今天去廢品站,這不正好看到一個車架子,我試了一下,裡麵都是用的好材料,就想著自己攢一輛自行車出來。” 說著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我這不是想著找自行車票挺麻煩的,而且又挺貴的,過日子能省一點是一點。最重要的車架子有了,我看車架子上麵連安放鏈條的牙盤組也有。車輪,鏈條,車把之類的在修車鋪也能買到。” “說起來,這次是我占了便宜,估計廢品站裡的人也沒想到車子外麵隻是生了很多鏽,打磨過以後裡麵一點兒也沒事兒。” 喘了口氣,略微緊張的望著趙文卓說道:“車子我晚上就能組裝好,就是不知道,自己組裝的車可以砸鋼印嗎?” 趙文卓擺擺手:“這是小問題,你今天先組裝好,組裝好之後,拿著廢品站的收據,和修車鋪的購買證明,我上班的時候給你辦好。” 聽了他的話,他和大表哥趙峰兩人接連跑了好幾個修車鋪,在家兩個車軲轆湊齊。 回到家後,幾個表哥輪換著打磨,終於在晚上睡覺之前將車輛裝起來了,上了一層漆,看起來不算是全新的,但也有七八分新。 騎了兩圈,和正常車輛沒有什麼兩樣才放回去。 第二天,上班之前他進行了今日簽到。 “係統開啟今日簽到。” “恭喜宿主簽到成功,獲得現金五元,豬板油十斤。” 對於這個簽到,他感覺挺開心的,正好昨天家裡添了風扇和自行車,買些肉慶祝一下,他這個月的肉片還沒有用。 買肉的時候正好買到一小塊肥肉,他提著肥肉光明正大的在彆人羨慕的目光中進了廚房。 一進廚房,準備將這塊豬肉煉油,加上今天簽到的十斤豬板油,可以煉出來不少。 廚房窗戶打開了一點,務必讓院中所有人知道今天自己在煉豬油,讓自己以後吃油就有了借口,畢竟不會有人去查看自己油罐裡有多少,一次吃多少。 在鍋中加了一點水,這是他跟嗯,前世的一個朋友學的,這樣練出來的豬油不容易焦,而且更白。 水逐漸消失,豬油的香味,在四合院中飄散開來,引得缺乏有水的人們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 等煉的差不多了,當豬油舀出,剩下的豬肉他沒煉那麼乾。 因為這次煉的油比較多,豬油渣自然也比較多。那麼多豬油渣,一次性拿出去明顯在告訴彆人有鬼。 將豬油渣分成三份,一大份兒和一些油一起舀到一個罐子裡,到時候用來炒菜,另一份撒上些鹽,待會兒端出去,給姑父當下酒菜,最後一份,準備包些包子。 看了一下時間,7點多,不算晚,現在做了晚上吃正好。 從缸中舀出五勺麵,加上一點玉米麵,看上去黃了不少,活了滿滿一盆麵。 又將油渣切碎,放入一個剁好的白菜,正好看到係統空間中,還有幾斤海米,抓了一把放在餡中。 看了一下,總覺得還有些油水不足,又舀了兩勺豬油放在裡麵。 加入蔥薑,花椒粉之類的調料,最後再加入鹽,調好味後,聞了一下才滿意的將小姑喊來。 小姑一邊麻利的包著包子,一邊說著:“大夏天的怎麼活這麼多麵,吃不完第二天就有味兒了。” “小姑,沒事兒,吃的完的,其中一半我有彆的用處。” 聽見侄子說有彆用,張桂芳才不再嘮叨,具體作用她也不再細打聽,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社會了,家裡不能每件事情都抓在手裡。 而且,自從上次侄子好了以後,整個人變了不少,可以自己拿主意了。 侄子這段時間的為人處事她都看在眼裡,對此十分滿意,所以慢慢將張家的事情逐漸交到侄子手中。 對於小姑的改變,張宇這段時間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小姑這段時間總是不經意的提起往事,交給他家裡的人脈關係。 整整包了五大鍋,幸好前段時間修廚房的時候,留出了空間。 加上自己這段時間以各種理由添置的廚具,廚房用著順手了不少。 掀開蒸籠,熱氣騰騰的包子映入眼簾,白胖胖的包子,看著讓人格外眼饞。 晚飯張宇打消了姑姑做飯的想法,端去了三籠包子。 一蒸籠,20個大包子,張宇以為60個包子,會剩不少。 結果一頓飯下來,七個人整整消滅了兩籠半還多。 大表哥一個人吃了十一個,連胃口最小的表姐一口氣吃了六個,要知道這可不是小包子,每個包子都比一個成人的拳頭還要大。 他再一次見識了這個時代人們的飯量。 而趙文卓吃一口豬油渣,喝一口酒,看著孩子們打打鬨鬨,過的好不快活。 當初結婚後同意養著小侄子,很多人名義上為他打抱不平,實際上按戳戳的想挑撥著他鬨事。 都說他縱容妻子養著小侄子,以後有的鬨,這麼多年,張宇對於他來說,是另一個兒子,是這個家的一份子。 兒子身體不好,他怎麼可能不偏疼一點? 現在事實證明張宇是個好孩子,這才多少歲,他開始享受兒子的孝順了。 看看院中,誰不羨慕他,小侄子每次出門都不會忘了給他帶東西。 不說東西好壞,隻是這份心意,就讓人覺得一切都值得,心裡暖暖的。 哪次做飯,隻要做些好吃的,小侄子都會送些過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