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刃斬春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95、日月同輝,我的詭異人生,白刃斬春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法性神日永駐‘空’中! 自那神日棲息於神樹之間,再無有從此岸之上跌落之可能的時候,慧沼及其裹挾靈山世界諸僧便從各自法性之中,感知到了那輪法性大日的存在――神日昭昭,光明遍照! “此佛之真諦也……”有僧侶腦後圓光震顫,發出滿足的長歎聲。 “朝聞道,夕死可矣……” “無上甚微精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燭火耶? 昭昭日月也!” 群僧的感歎聲流轉於慧沼心識之間,慧沼‘望向’空中那輪法性神日,亦心神顫抖,激動得不能自持! 那法性神日播撒無量赤光於苦海之中,於此岸各處,慧沼及小西天世界群僧俱無猶豫,各自以法性承接了這播撒而來的法性神光――他們腦後圓光儘皆飛轉而去,簇擁在了那輪赤紅大日周圍,如眾星拱月! 慧沼等諸僧侶在此時直見到――一縷法性自赤紅大日之上脫落,忽然投入此岸群峰之下的苦海之中―― 那苦海之內,苦苦掙紮的芸芸眾生裡。 立於華山頂上的丹加遠望那一縷法性化作赤紅大日光,向自己映照而來,她嘴角噙笑,手掐法印,口中並未作聲,但其每一個心念轉動間,儘流轉出一致的心意:“世上終有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嗡! 紅衣綠裙的女子眼中星光熠熠,勾魂攝魄。 她垂下眼簾,承接下那映照而來的純淨無垢之法性,她的每一縷性意、心魂,及至軀殼、修行,儘皆與這一縷法性交融了――她在虛空中凝聚作一顆美輪美奐的水滴―― 這水滴翠綠翠綠,充滿勃勃生機。 一株綠蓮花苞從水滴中生長而出,那蓮苞隨風輕輕搖曳,隻一個刹那,就瀕臨了此岸―― 蓮莖探出苦海,托舉著蓮苞,自此岸最低矮的山峰開始,不斷追近向此岸群峰之上的那片赤紅蒼穹,追向蒼穹中央的那輪法性神日――蓮苞一瓣一瓣地綻開來,至它完全綻開九片蓮瓣之時,便已臨於此岸第一峰上。 頭頂花冠,天鵝般修長的頸間綴著瓔珞,身纏紅綠飄帶,一襲綠裙的丹加站在那九品蓮台之上,她輕輕踮起腳尖,伸開雙臂,想要擁抱神樹樹梢間散發光芒的那輪赤日―― 自她心底一念起,她便倏忽化作一輪綠月,再度向上舉升,最終伴於那輪赤日之畔。 日月交輝! 美輪美奐的光芒播撒在苦海、此岸、元河之中,令這寂靜苦厄、缺少生機的世界,忽然多了幾分盎然生趣! 隻得遠望天中情景、身居此岸諸低矮山峰間的慧沼、神秀、慧能等僧,見此日月交輝之情景,他們大都微張著口,雙手合十,一時沉默了下去,沒有甚麼言語,卻不似先前見蘇午法性永駐空中之時,有那般多的感慨。…。。 立於此岸第五座山峰上的陶祖、洪仁坤,如今仰頭即能看到天頂交輝的紅日與綠月。 但二者偏偏都低著頭。 “他們太肆無忌憚了!”陶祖梗著脖子,低著頭咬牙切齒地說。 洪仁坤亦是神色忿忿不平:“早知道就不來了!” …… 此岸蒼穹之上,日月同輝的情形其實隻持續了一個刹那。 一刹那過後,蘇午、丹加俱回歸於華山之頂。 而慧沼、陶祖、洪仁坤也紛紛脫離此岸,出現在了蘇午、丹加二人的身畔――經曆先前種種,眾人一時都有些沉默,俱相顧無言。 蘇午低頭看向那道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淵溝壑,他身後神樹虛影聳立,諸道主支重又鋪散於虛空之中,隱有遮天蔽日之相。 神樹虛影倏忽顫抖了一下。 一道婀娜身影便從神樹底下顯現出來,她的身影由虛化實,穿著一身黑色吳服,腳踩木屐,徐徐邁步從神樹之下走出來,臨於眾人身畔。 在場眾人裡,慧沼並不識得這服飾奇異、麵容清麗的女子的來曆,不過陶祖、鑒真、洪仁坤倒是知道一些與這個女子有關的事情。 這一身吳服的東流島女子,即是‘平靈子’。 自‘十滅度刀’與神樹相連,成為神樹的第三根主支以後,平靈子的性靈便被神樹重新養育了一遍,如今終於在樹下脫生而出。 她已然非人,但也並非厲詭。 平靈子如今在神樹之下重獲新生以後,跟腳已然更叫特殊,與如今的‘天後’有些相似,但也不儘相同。 而今終能擺脫十滅度劍,再臨於塵世,平靈子心緒更加複雜。她的目光在蘇午身上微微停留,無視了其他眾多人,低著頭默默走到了蘇午身後,也沒有任何言語。 眾人的目光在蘇午、丹加、平靈子三者身上隱晦地梭巡過,見當事人也沒有解釋甚麼的意思,他們也未多嘴去問甚麼。 慧沼看著腳下被蘇午一斧劈開的華山,歎了口氣,低聲說道:“雖然化去了一場大災劫,但華山根脈終究被斬斷――人道根脈亦將因此而出現種種缺損了,這卻非是好兆頭……” 陶祖的目光在慧沼身上微微停留,繼而看向蘇午,開口問道:“你領了唐朝皇帝的旨意過來辦差――而今卻把差辦成了這個樣子,他隻要遣人往華山來一趟,稍微一看,便能看出華山被劈成了兩半。 這種事,你要如何遮瞞過去? 要是沒個說法給他,你這不良帥的位子也就坐不穩了……渭水倒灌華山,華山被劈作兩半……這般大的聲勢,想要完全遮瞞過去,卻是根本不可能。” 蘇午垂目看著那道幽深溝壑,道:“身臨此境,方知人道根脈損傷,根本無從避免。” 聽得此言,慧沼、鑒真都跟著點頭,皆知蘇午所言非虛。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與人道根脈缺損相比,此事帶來的收獲亦極其巨大――天後、魯母一係,五十年內不得有異動。 想爾、紫籍天官一係,雖仍有變數,可能會在此五十年內,對大唐產生一定衝擊,但想爾的名字終究留在了‘黃天法旨’之上,無法被抹去,這便令其所作承諾有了一定效力。 其想要在此五十年內興風作浪,首先便須擺脫‘黃天法旨’的約束。 而待其真正擺脫黃天法旨的約束之時,天下間又不知會有幾年時間過去,至少在此後數年以內,想爾及諸紫籍天官,尚無法掀起風浪。 此兩大腹心之患,全被壓製。 大唐爭得幾年乃至幾十年的發展時機,待到災禍再臨之時,便又會是另一番不一樣的光景了。 “至於人道根脈損傷……其實也並非無法彌補。”蘇午抬目看向慧沼,他右手五指張開,一團明淨若燭火的法性,便在他掌中漂浮著,內裡隱隱有玄奘低吟之聲。 慧沼看到蘇午掌中法性,立時明白了過來。 他向蘇午雙手合十,道:“教主欲取長安至洛陽兩地之間諸‘龍脈神靈’,以填補華山根脈之缺損? 諸龍脈神靈,雖在小西天世界之中,亦皆皈依佛門,但它們本性之中,實無‘人性’的存在,以此地相龍脈神靈,填補人道根脈空缺……未免有些不太妥當。” 今時‘西天教主’的層次,遠在慧沼之上。 是以慧沼對蘇午的想法,也不敢完全地否定,隻是婉言稱此法‘有些不太妥當’。 “直以龍脈神靈,填補華夏根脈之缺損,自然不可能。”蘇午如是道,“我實是欲取長安至洛陽兩地諸地相神靈,將之儘數歸攏我身――而後以我身之根脈,聯結華夏根脈,彌補其缺損,以令華山歸合如初!” “地相神靈,儘歸人身……”慧沼一時失神。 小西天世界之中,有諸龍脈神靈皈依其中,他自知此地相蘊養之神靈,與人的根本不同,人身與地相神靈根本沒有相互兼容之可能――譬如人食草莖樹葉尚可維係生命,可若令人食用泥土、石頭,不過數日光景,便會一命嗚呼了! 人身與地相神靈之間的分彆,恰如血肉與土石的分彆一般! 而今尊者竟稱要以自身來容納諸地相神靈…… 此法真可行耶? 慧沼一時沒有言語。 陶祖則道:“你先前才將東流島地相神、雁塔下陪侍玄奘的地相神容納在身上,已經十分吃力……而今雖然邁上此岸,但未必就有那般大的進境,可以把兩京之間的地相神,全都一網打儘罷?” 默默無言的慧沼,此時悄然豎起了耳朵。 他自能察覺出陶祖、洪仁坤、鑒真等人與尊者有至深交情,對方對尊者的了解,可遠比他要多得多。 尤其是――他此時隱隱想到,神秀與尊者作賭之時,便曾以兩京之間諸多龍脈神靈作賭注,而尊者對此深感興趣――此無疑是蘇午本有能容納東流島地相神之能的又一佐證。…。。 慧沼漸安下心來。 “我自身如今陡得太大突破,於體魄修行之中,天、地、人三相已有難以平衡之狀。 是‘人道’過於強盛。 而天、地二相又相對更羸弱了些。”蘇午回道,“其實正需要借助龍脈神靈來補全自身的地相。” 他的體魄更先於法性、元神登臨此岸。 伏羲根脈與他自身本源相互結合,及至他的元神化為陽神,與龍華神樹融合,終於令三相之中的‘人相’在他體內長成了參天巨樹,另外二者則還是兩棵小樹苗。 關於如何增壯‘天相’,他實已有成算。 方才與想爾互相‘留字’之時,他已收攝來諸多‘天之五韻’,可以此諸五韻,將三清之腸中的天啟諸詭及至活父,一並填入五臟之中,以此來壯大體內的‘天相’。 地相這一環,如今便落在了兩京之間,諸龍脈神靈之上。 如今蘇午的體魄,已經破開‘人王體魄’的藩籬,此總彙天地人三相,最終會修成甚麼,他更不了解。 隻不過,如今體魄都直接邁入此岸之境,確也已經證明,他要走的這條路也並沒有錯。 蘇午垂目看向慧沼。 此時不必蘇午再開口出聲,慧沼已然心領神會,道: “貧僧自傳遞心識於小西天世界之中,請諸位師兄師長,領諸龍脈神靈至此,供尊者完成修行,以彌合華山,修補人道根脈!” 3931471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