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刃斬春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40、一字佛頂法(2/2),我的詭異人生,白刃斬春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341章一字佛頂法

  此五道化相,即修行‘一字佛頂法’以前,必須凝就的‘五念化相’。

  不空於大雁塔中行走一趟,已至十七地中‘思所成地’,其思慧已成,內心轉動一遍‘一字佛頂經’,便頃刻顯化五念化相,擁護著以自身為中心的宇宙天地。

  當下,五念化相之中,與不空頭抵著頭的那個即開口誦持佛眼咒:“南無,婆切瓦,烏瑟尼灑,,嚕嚕,塞怖嚕,入瓦羅……底瑟吒,悉馱路者寧,薩瓦,喇他薩馱,尼曳,梭哈!”

  一遍佛眼咒誦持而過!

  居於不空頂上,與他頭抵著頭的那尊五念化相,渾身好似生出了一個個透明窟窿一般,一束束光輝從化相周身那些無形的窟窿裡交徹而出,刹那映亮了整個禪房!

  在此交織如網的輝光下,八隻大壇之列,從左數的第一隻大壇內,那呲牙立目的猴兒忽然安靜下去,其渾身生機一瞬間聚集於頭頂――藏於大壇下的身軀刹那乾癟、萎縮、整個猴兒臉都遍布褶皺,唯獨天靈蓋上猴毛脫落,顯出如白玉般的一塊頭頂骨――

  頭頂骨上,驟然生出一隻盈滿白光的佛眼。

  佛眼乍然而開,禪房被白光鋪滿,變得空茫茫一片。

  ‘色聲香味觸法’之中的‘色’,已被佛眼傾蓋消去。

  隨後,顛倒盤坐,居於不空和尚左側,以頭抵地的第二道五念化相再將佛眼咒誦念了一遍。

  第二隻大壇內的猴兒同樣生機衰絕,頭頂毛發脫落,顯出一塊瑩潤如白玉的頭頂骨來,那頭頂骨上跟著生出一隻佛眼,遮蓋去了一切聲息,連不空自己的呼吸聲與心聲都在此間消寂而去,變成了‘秘密’。

  此後有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五念化相依次誦持佛眼咒,又將‘香’、‘味’、‘觸’儘皆化無而去。

  而後複由不空和尚頭頂那道五念化相誦持第六遍佛眼咒:“南無,婆切瓦,烏瑟尼灑,,嚕嚕,塞怖嚕,入瓦羅……底瑟吒,悉馱路者寧,薩瓦,喇他薩馱,尼曳,梭哈!”

  第六遍佛眼咒誦持過後,這間禪房之內,似乎連時間都不再流動。

  風於此間寂靜,光於此間消斂,一切聲色、一切感知儘作流水,頃刻東流去,不見影蹤。

  便在這空茫茫一片中,五念化相儘皆消散去。

  不空和尚自顧自地誦持了第七遍佛眼咒――

  於此誦持密咒聲中,原本已於這空茫茫一片中消無的不空和尚,又自虛空中生了出來,他真實存在於這‘空’中,在這個刹那,自七遍佛眼咒後,進入‘三摩地’中!

  三摩地,‘空性’現前的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之境!

  踏入此境,已經接近‘住空’!

  似蘇午、精蓮者,自性純然如一,修持佛法以來,幾乎時時都在‘三摩地’之中,亦或者說,他們從未經曆過‘三摩地’這一關檻,而後蘇午即能短暫‘住空’,而精蓮直接住空,於空中證就了法性。…

  不空和尚不同於二者,他從未真正踏足過此三昧之境,便覺得此境界中的一切體驗都無比新鮮。

  “我於此間感受到了‘法’的流動……

  我識我感,儘皆變得無比清晰――宇宙天地是一副龜殼,而今我脫得了龜殼束縛,輕盈盈飄在天上……

  三摩地已是如此匪夷所思、神妙無比之境,不知那‘身在空中’,又會有怎樣感悟,‘證得法性’,又會是怎樣體驗?

  我已得佛法三昧,距離身在空中,證得法性,已經為時不遠了罷?

  此境畢竟是佛前之境……”不空置身於三摩地中,他心識入定,便一瞬間看到四下裡充盈的寂靜白光,然而心念又倏忽轉動起來,便即看到了白光之外的禪房,禪房中八隻大壇一字排開。

  前七個壇子裡禁錮的猴兒皆已失去性命,唯留頭頂散發著乳白色光芒的頭頂骨,頭頂骨的裂縫中,皆生長出一隻隻佛眼。

  第八個壇子內,那個女童眼淚汪汪,眼看著前頭接連死去的七個猴兒,亦難免恐懼害怕,有兔死狐悲之感。

  不空看到第八個壇子裡的女同,便想到了自己當下還有正事未做:“須要先修成‘一字佛頂咒’,引一字佛頂輪王為我施以‘大輪明王灌頂’才行,如此才有機會修成大輪明王本尊,乃至以後修成‘大白傘蓋佛母’。”他倏忽收束心神,於三摩地中再次入定,在心神靜止的一刹那,他口吐‘一字佛頂密咒梵字’:“布隆!”

  此種子字一刹落下!

  不空的‘三摩地’都震顫了起來!





  在那白光搖顫,一切聲色紛紛而顯的刹那,一種陰鬱而恐怖的氣息頃刻間席卷了禪房,那般氣息未有光顧第八個大壇內的女童,反而向不空周身蔓延而去――不空分明記得,根據在‘彌勒內院’中得授的‘一字佛頂經’中所載,修持佛頂法至當下步驟,並不會引來甚麼惡詭侵蝕,可當下卻似有惡詭魔障出現了!

  他眉心突突直跳,正要反抗那覆淹而來的陰鬱恐怖氣韻之時,一個蒼老聲音忽自搖搖顫顫的‘三摩地’中響起:“你初修一字佛頂法門,都未煉就自身的咒神、護法,便敢於直誦‘佛頂咒’?

  幸而貧僧發現得早,否則你今日頭頂骨必然碎成八分!”

  不空聽到那蒼老聲音,接著就看到一個皮膚呈古銅色、頭頂留著一層薄薄的、微蜷曲頭發的僧侶,步入他的三摩地內。

  那僧侶步入他三摩地之中的瞬間,陰鬱恐怖的大魔氣韻便消解於無形!

  不空看見那僧侶輕飄飄走入自身三摩地中,神色更加驚駭。

  這位僧侶,他卻是見過的,這梵地僧就是如今興善寺的住持――‘善無畏’大師!

  當時不空隨師父金剛智入主興善寺翻經院,自然需要首先拜會‘善無畏大師’,他與善無畏大師隻見過一麵,卻也記住了對方的模樣。…

  此下令不空深覺驚訝的,實是善無畏大師會陡然出現在自身的‘三摩地’中!

  這可是他借助打開佛眼,才得以踏足的‘三摩地’,今下善無畏大師卻輕而易舉地走入了此間!

  善無畏大師的修行,比他原本以為的還要高得多!

  “三摩地之境,禪定示寂之境。

  於定中能見一切真實虛幻,一切身外身內。你於此境中修行尚短,是以未能通悉此境玄妙,也是正常。

  日後經常出入三昧,便知通過此境走入他人心識,乃至他人修行的‘三摩地’中,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此佛前之境,萬般玄妙,出入此間,不留因果痕跡,沒有過去未來,日後精熟此境,或許能見到其他高僧前輩出入其間。”身形乾瘦、像是金銅澆鑄的僧侶‘善無畏’看穿了不空心中驚駭的念頭,便向對方解釋了幾句。

  他隨後轉眼看向那八個大壇中死去的猴兒,以及還活著的女童,接著與不空說道:“你於‘彌勒內院’中得授‘一字佛頂真經’,那授法上座莫非未有傳你此法修行禁忌?”

  不空未有想到,這位久居於興善寺、甚少拋頭露麵,一心於寺內翻譯經卷的善無畏大師,竟然亦知‘彌勒內院’的存在。其心下更是一陣翻江倒海,即向善無畏恭敬回應道:“不曾傳得。”

  善無畏聞言皺了皺眉:“你的授法上座是誰?”

  不空亦不知甚麼是‘授法上座’,隻知道當時為自己傳法的那位,乃是彌勒內院中的女相彌勒,於是也如實回應了善無畏。

  “女相彌勒?”善無畏深深地看了不空一眼,即道,“彌勒尊傳法不該如此粗疏――

  或許是當時生出了某種變故,引致兜率內院震動。”

  何種變故能引得兜率內院震動?

  不空倏忽想起那頭頂十二瓣黑玉蓮台的青年人,他還不及細想,就聽到善無畏大師又道:“你不知修行禁忌,便立刻開始修行‘一字佛頂’,不曾準備咒神與護法,若非貧僧來得及時,當下便會有‘大天’降臨,侵奪汝命了。

  也罷。

  你終究是個後輩,亦是‘兜率內院在補僧人’,與貧僧同列。

  我就幫你一把,充當你的護法與咒神,助你完成‘大輪明王灌頂’。你得‘大輪明王灌頂’以後,也勿要就此止步,可將一字佛頂梵字正念三次,倒念三次,以此修法,或可以勾召阿修羅、夜叉,得不死秘藥。

  若僥幸得到秘藥,你我平分。”

  善無畏大師言辭之中,蘊含隱秘極多,不空聽在耳裡,沉默了片刻,終於忍不住向善無畏問道:“上師為何會對‘一字佛頂法’修行禁忌知悉得如此清楚?

  上師所言弟子是‘兜率內院在補僧人’,莫非上師也是‘彌勒內眾’?”

  “正是。”善無畏點頭答應,毫無遲疑,“貧僧之所以對‘一字佛頂法’修行禁忌知悉得如此清楚,亦因貧僧所修‘金剛界曼荼羅’,對一字佛頂法隱有涉及,小和尚,你不必如此疑慮過甚,你我皆是‘彌勒內眾’,皆屬‘同院僧侶’,此般關係比之師徒傳承,其實更近了許多。”

  39314759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