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1章 順水推舟(下),昏君開局:天下大亂,我落草為寇,路人家,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昏君開局:天下大亂,我落草為寇第1151章順水推舟孫寧看似是有些憤怒的駁斥群臣,最後更是一怒罷免了幾十人。

  但其實他的心情是相當平靜,甚至是帶著幾分痛快和喜悅的。

  因為這一回,自己終於是能名正言順地將這一乾自己本來就想清理出朝堂的家夥給趕出去了。

  對這些曾經的大越臣子,孫寧真是半點好感都不帶有的。

  且不提他們在當時局勢崩壞後置身事外的選擇——這畢竟是人之常情,誰也不能強迫這些官員真個都做出殉國的舉動來——光是孫寧在西南,在江南立穩腳跟後,這些所謂的朝廷忠臣的表現,就足夠讓他不把這些家夥放在眼裡了。

  因為那幾年裡,朝廷既立,而且正是用人之際,可他們卻沒一個願意拋下一切,去江南投奔,儘到自己作為一個臣子該儘的職責的。

  是直到大越朝廷真正起勢北伐中原後,尤其是在拿下開封之後,這些所謂的忠臣才不斷冒出來,重新想要入朝為官。

  而更多的人,則索性是在洛陽也重新光複後,才跑來,說是要向皇帝儘忠的。比如那位劉融,就是兩個月前,才來的洛陽。

  對這些不想共患難,卻惦記著跟你同富貴所謂臣子們,要不是為了大局考慮,孫寧是連一個閒官都不肯給他們。

  當時可是沈舟勸說了良久,才讓他勉強接納了這些人,還讓他們官複原職,甚至加官一級。

  但他們之後的所作所為,那些暗地裡隻會爭權奪利的手段,還是讓孫寧大感不滿,早就想要找個由頭收拾他們了。

  其實仔細想來,這也在情理之中,因為這些官員,都是大越崩潰時在朝之人,又怎麼可能存在真心為朝廷和天下的人呢?

  十五年前大越的崩潰是各種原因一起造成的,內憂外患,再攤上一個昏君,自然就有了亡國的下場。

  隻是因為孫寧的突然穿越取代了保慶帝,才有了之後的一係列變化,讓本該終結的大越朝廷,再次得到了續命。

  至於這些曾經的朝廷官員,作為曾經大越差點亡國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然是不能用的。孫寧隻是一時拿不出合理的理由,才暫時留著他們。

  而這次劉融的一個表態,卻給了他機會。

  隨後這些舊是朝臣的集體進言,則完全是在孫寧的意料中了。

  所以今日的安排很是順當,隨著孫寧離開,一直守在堂外的數百名禁軍將士便一擁而入,迅速就去掉了這一乾官員的衣冠,然後半強迫地,把他們帶出了大將軍府。

  直到這時,他們才一個個回過神來,恐懼和後悔的情緒充斥於心,頓時哭喊著冤枉的有之,叫著讓皇帝開恩的也有之,當真是好不熱鬨,卻又醜態百出。

  這一切,孫寧自然是看在眼中,但他除了撇了下嘴外,也沒其他表示了。

  倒是一旁的沈舟,不禁有些疑慮道:「陛下,如此做會不會有些太過了?要是他們離開後亂說,於朝廷名聲可多有損失啊。」


try{ggauto} catchex{}


  「過分嗎?這是他們應得的。」孫寧不以為然道,「我早就想把他們剔除出朝堂了,這次好不容易得一機會,自然不能錯過了。

  「至於亂說,他們沒那個膽子。我會讓烏衣司的人盯著他們,若敢胡言亂語,他們已無官身,烏衣司的人有的是手段讓他們把自己說的話全吞回去!」

  聽著皇帝決絕的話語,沈舟都不禁打了個突,但那些繼續勸說的話語,卻也被他迅速咽了回去。

  其實他也並不可憐這些家夥,因為正如陛下所言,這是他們咎由自取。

  本就無功於朝廷,還妄圖爭奪權位,乾涉大事,真是不知死活。

  對這些家夥,孫寧的關注自然不會太多,很快就轉回到了目前最迫切的問題上:「

  你說說看,那三邊戰事我們該如何應對?」

  「臣以為,若是三邊同時開戰,怕是即便以如今朝廷之力也是難以承受。」沈舟正色回道。

  孫寧點頭:「這個我自然明白,我也沒自大到以為憑我大越兵馬可以和鬼戎、晉州和關隴三方同時開戰。那你覺著這三方,我們該做什麼樣的先後安排呢?」

  「無非就是先易後難,還是先難後易而已。不過那三方必然已達成聯盟,所以此番才能幾乎同時發難,所以我們即便想要拆開了他們,一一平定,他們也不會給我們這樣逐個擊破的機會。」

  沈舟的回答也正是孫寧所想,這讓他的眉頭再度皺起:「是啊,他們已成攻守同盟,卻又分於三個方向,尤其是鬼戎人,現在又有了魯地,使我淮北和中原同時要有所提防……

  「所以說,鬼戎是我們最大的強敵,相比起來,晉州和關隴就要弱得太多了。你說,要是朝廷此時真願意開出條件,把河北之地儘數讓與鬼戎,也承認魯地由他們掌握,甚至擺出要退兵回江南的架勢,鬼戎人會做何反應?」

  這突然的一問讓沈舟臉色頓時一變,下意識就叫道:「不可……」但旋即,又明白過來,皇帝陛下又怎可能真做出如此決定呢,那又何必把劉融給罷官。

  然後,他又是神色一變,想到了關鍵所在:「陛下的意思,是先用這手段來麻痹鬼戎人,隻要他們暫時生出罷兵的念頭,這一聯盟自然也就瓦解了。

  「這確實是一招妙手,若是郭寒或李萬年,還未必肯信我們會委曲求全,但鬼戎與朝廷幾乎沒打過什麼交道,而且他們實力最強,所求更多,說不定真會相信。

  「而隻要他們有所放鬆,稍有退兵,就給了咱們主動出擊,平定晉州和關隴的機會……唯一可慮的,就是晉州和關隴真要打下來也不容易,時間拖長了,可能鬼戎人就會反應過來了。」

  孫寧笑著搖了搖頭:「沈舟,你的想法固然不錯,但依然無法解決眼下的困局,無法打破這一不利局麵。

  「而我想到的,卻是另一個策略,一個能真正殺所有人措手不及,徹底解決當下困局的策略。你反過來想想,就明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