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95章 沒有收獲,昏君開局:天下大亂,我落草為寇,路人家,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昏君開局:天下大亂,我落草為寇第1095章沒有收獲「寧大人昨夜歇息得可好嗎?」

  次日早上,喬秋山又等候在了孫寧居處的院門前,一副恭敬巴結的模樣,卻並沒有提及自己為對方安排的女人和黃金。

  孫寧也是一副笑眯眯的隨和模樣:「還行,有勞喬大人費心了。」

  「不敢,這都是下官該做的。」見狀喬秋山心頭一喜,但還是試探問道,「不知今日大人是否打算查問相關公事?」

  「職責在身,自然不敢有所懈怠。」孫寧點頭,「這樣,先去庫房看看吧。聽說這幾年來,唐門這些罪囚為了贖罪並沒有少為朝廷製造改良武器啊。」

  「正如大人所言,還請大人這邊走,去庫房查看。」喬秋山忙答應一聲,頭前領路。

  等出了這邊院落,楊軒、言逸飛等護衛之人也都趕來,陪著孫寧一道去往位於這烏堡中間一片的大量庫房地帶。

  與烏堡外圍的嚴防死守一樣,這庫房四周也布有不少兵卒守護,不讓任何閒雜之人靠近。隻有當喬秋山報出自己身份,又取出自己的腰牌為證後,這些軍卒才讓路開門,放一行人進入其中。

  孫寧將此應對看在眼中,心下冷笑。

  要是對方真完全是按朝廷定下的規矩如此嚴密看守,昨夜又何必給自己送上黃金美人以為收買呢?

  這庫房內部又分做十多個小庫房,上頭以天乾地支以為分類,孫寧也沒做挑選,隻讓喬秋山領著他們來到「乙」字號庫房,進入其中,就隻覺裡頭頗為寬敞通風,一個個規製不小的木箱子很是齊整地疊放在那兒。

  不等孫寧開口,喬秋山已上前幾步,打開其中一個箱子,對幾人笑道:「寧大人,這就是唐門罪囚這些年來為贖罪而改良的弩機了。」

  孫寧上前,從其手中接過一把弩來,仔細看了看。

  不得不說,這弩確實與尋常所用的軍中弩機有所不同,不但更輕便了,而且上方用以裝填箭矢的匣子看著卻更大了些。

  這讓他頗感好奇,立刻熟練地將那匣子取下,打開仔細觀瞧起來。旋即笑道:「這弩機能裝的箭矢比以往的要多上一倍了吧?」

  「大人好眼力。」喬秋山奉承了一句,「以往我官軍所用最好的連弩也就能射出五支箭矢,可這一由唐門罪囚改良後的弩機卻能一次裝填十二支箭矢,射程卻不比平常弩機要近多少,也在百步左右。大人可需要嘗試一下嗎?」

  孫寧又笑了下,便將之交了回去:「不必,我信得過喬大人。」人家既然敢把自己往這邊領,顯然是有所準備的,何必費這手腳呢?

  不過他的目光很快又在庫房中其他箱子上快速掃視,問道:「這裡庫房中都是此等改良過的弩機嗎?」

  「正是。不光是這一座庫房,兩邊還有四座庫房,也都是這些弩機。」

  「這數量可真是不算少了,大概有多少?」

  「一共是五千七百二十七把改良後的連弩。」喬秋山說著,一招手,自有手下之人把一冊賬本送了過來,雙手奉與孫寧。


try{ggauto} catchex{}


  孫寧接過,隨便翻看了下,就見上頭記錄得很是清晰,某年某月某日,有多少弩機入庫,某年某月某日,又調了幾把弩機另作研製……

  如果隻從這賬麵上來看的話,至少這邊幾個庫房內的東西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

  孫寧再度滿意點頭,隨意走動了幾步,然後站定在其中幾個箱子前,拿手一拍:「打開看看。」

  喬秋山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但旋即又恢複從容,淡定點頭,即刻就有手下之人過去,照孫寧的意思,把箱子打開,讓他驗看其中弩機。

  自然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孫寧又滿意點頭,隨即又問道:「既然這連弩已成,你們為何不向朝廷稟報,以送

  往軍前使用呢?」

  「大人明鑒,關於此事卻不是下官一個看守能做得了主了。」喬秋山苦笑道,「之前我們也曾將此事報與相關衙門,也就是工部和兵部。

  「但那兩個上司衙門卻認為這一連弩依舊存在問題和缺陷,又事關國之大事,所以不敢真將這些連弩投入使用。」

  「什麼缺陷?」孫寧還真看不出這連弩有什麼問題……

  「一是這連弩整體構造確實極其周密,隻有唐家那些人才有本事一一製造出來,其他工匠即便學了其中手段,也未能完全複刻,從而導致這些連弩一旦有所損壞就很難現場修複。

  「而弓弩這樣的武器,一旦真到了戰場上,損壞是極多極快的,所以便不好冒險了。

  「其二則是這連弩的箭矢和尋常所用的弓弩箭矢都不配套,需要專門另造,這無形中又增加了工部開銷,所以才會被暫時擱置。」

  孫寧若有所思地看著手中弩機,半晌後才歎了口氣:「是這樣嗎,那還真是可惜了呀。」

  說完,他將弩機重新放回箱子裡,再沒有查看其他箱子中弩機的意思,抬步往外去:「走,去看看其他武器吧。」

  當下,喬秋山又領了孫寧他們往斜對麵的一座庫房而去,在那兒箱子裡裝的是另一批由唐門之人多年研發出來的武器,一種可以用手拋出,落地後便能迅速散射出可觀數量鋼針的圓球。

  這應該算是當初唐門幾大絕器之一的改良版了,至少整體構造要更簡單,用料更是省了一多半。

  但是,跟那連弩一樣,它也存在著自己的不足處。

  因為這圓球依然有著不輕的分量,從而導致拋砸出去的距離不夠遠,從而容易傷到自身。如此一來,按喬秋山的說法,這批武器也無法正式投入軍中,隻能暫且存放在此,等著唐門進一步改良。

  就這樣,孫寧他們一個個庫房看下來,除了一些最簡單的守城武器的改良可以一用外,絕大多數所謂的唐門研發改良的武器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導致它們完全不能使用。

  說白了就一個意思,這十年的時間和各種財力人力的投入,完全就是聽了個響,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收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