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商人(下)
路人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45章 商人(下),昏君開局:天下大亂,我落草為寇,路人家,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至泛舟遊湖歸來已是黃昏,回到駐蹕之行宮的孫寧也沒急著用飯,便讓又一名前來稟報要事的烏衣司司曹到廳上相見。 話說他今日本來一直等著要見的就是此人了,隻是被從金陵而來的同僚搶了先而已。 來人規規矩矩地先大禮參拜,在孫寧擺手讓他平身後,才小心翼翼地起身,束手立於下方。 孫寧即刻神色一肅,追著道。 雖然之前身在金陵時就聽說過不少蘇杭兩地的大綢緞商把持江南絲綢產生和銷路,導致這麼大一塊利潤隻被少數人所侵吞,百姓朝廷卻得之寥寥。 但這終究隻是某些人的一麵之詞,孫寧縱然是皇帝也不好任意妄為,不查真相就對那些大商人下手。所以才會在暗中派出烏衣司的人去作查探,搜集證據與線索。 而經多日的明察暗訪,今日總算是有了結果了。 蕭逸此時的神情也頗為鄭重,開口道: 孫寧迅速又問道。 蕭逸回話道, 孫寧冷笑。 就是放在江南地界,隻要稍作運輸,一匹上好的綢緞利潤也在五兩以上,若是運送賣往北邊,這利潤更能翻倍。 可他們倒好,真就把這一大塊利潤徹底吃下了,隻給下麵的綢緞商人一點湯水而已。 如此一來,商人之下那些織布的,養蠶的又能得幾分利?看書菈 而與那把持本地綢緞生意的三家之人相比,這些底層的數量可就是他們的幾百上千倍都不止了。 片刻後,他才又問道: 麵對這一連串的問題,蕭逸隻能是不安地低頭道:「陛下恕罪,前兩個問題那人沒說,或許是他不知道內情,又或者心中恐懼,不敢泄露。 孫寧這話一出,便又苦笑擺手製止了對方的解釋。 這個問題他當然能想得 明白,無非就是四個字而已——官商勾結。 要沒有地方官府的縱容,或者說支持配合,那三家再是有本錢有手段,也做不到壟斷杭州綢緞生意。 而作為回報,官府上下自然會得到該有的好處。 既然他們都得了好處了,稅收這塊自然就是睜隻眼閉隻眼,隻當最近杭州的綢緞短缺,或是賣不出去了。 半晌後,孫寧寒聲說道,讓跟前的蕭逸都猛打了個突,感受到了來自皇帝陛下的濃重殺意。 楚襄珣自然就是如今杭州城的主政官員,太守大人了。 不過蕭逸很快又是精神一振: 烏衣司從來就是為皇帝陛下監察百官,定罪辦事的。 之前,他們一直隻在金陵行使這一權力,要是這次能借機在杭州也開個張,而且還把此地最主要的一乾官員通通拿下,那對烏衣司將來的擴張可是大有好處。 而他自己,也必然會從中攫取到大量的利益,無論是金錢上的,還是權力上的。 孫寧瞥了他一眼,這點小心思自然逃不過他的法眼。 但也沒有怪罪的意思,隻稍作沉吟後,說道:「不急。雖然已有不少證據,但還不足以定這些人的罪。 「朕總不能不教而誅,落人話柄,讓人覺著是朕和朝廷在與民爭利吧? 蕭逸隻能有些遺憾地低聲稱是,但心裡卻有些犯難,若不用強,隻靠旁敲側擊,想查明其中內情可不容易啊。 孫寧也瞧出了他心中的為難,此時又是一笑:「隻從那些普通綢緞商身上怕是難有收獲了。那就在那三家大商人身上下手吧,隻要咱們拿出的銀子夠多,就不怕他們不動心。 「商人嘛,有時候就是那麼回事,他們隻會趨利,卻不會細想這利益背後是否存在什麼後患。 蕭逸再度一愣,隻感一陣為難。 但皇帝陛下都有決定了,他就是再為難,也隻能遵旨照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