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龍舟賽上論利弊(中)
路人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9章 龍舟賽上論利弊(中),昏君開局:天下大亂,我落草為寇,路人家,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個問題可就不再尋常了,諸葛青雲與柯永盛二人飛快交流了一個眼神,同時品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 秦玉德明著是問兩方龍舟賽事的短長,可其實卻是在點雙方的實力,這可不好答了。若是順著他的意思,自然弱了自家聲勢。可要是不順其意,惹怒對方,即便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全,對拉攏關係,試圖遊說也有弊無利啊。 不過兩人都是善於言辭,頭腦機敏之人,柯永盛很快就笑著道: 這話說出來,頓時讓秦玉德更為歡喜,哈哈作笑,旁邊其他人聽了,也都跟著大笑,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可不等他們笑完,柯永盛又補充道: 這話讓眾人的笑聲為之一住,秦玉德更是眯眼盯住了他: 諸葛青雲當即也笑嗬嗬道:「看來秦將軍平日裡忙於政務軍事,無暇讀書了。在下記得曾看過一本描寫前宋時都城開封之熱鬨繁華景象的書籍,喚作東京夢華錄。 秦玉德張了張嘴,卻無法反駁,畢竟身為武人,他平時哪可能去看什麼書籍啊。其他同台之部下人等,絕大多數雖麵露不快,也無從反駁,原因也和自家都督一樣。 至於那幾個文官,或不曾看過這樣的閒書,或看過,也知道其文,那就更沒法反駁了,因為人家所說確是事實。 好在諸葛青雲並沒有因此讓他們太過難堪,很快又接著道:「可那又如何?那東京夢華錄中所描繪的前宋都城再是繁華美好,又與國與民何利? 「難道看上一場這樣的龍舟賽,就不用餓肚子,不用擔心外敵和內亂了嗎?難道這些精挑細選出來的操舟壯士就能代表前宋官軍的戰力了? 「要真如此,也就沒有遼人金人在北方不時入侵,致使前宋朝廷隻能俯首稱臣,花錢買個平安;更不會有我大越太祖皇帝龍興而起,取宋而代之了。 「所以這龍舟賽隻是微不足道的小把戲而已,一座城池,一路官長真想要興盛,長治,靠的還是為民做主,同時選對投靠之人。 秦玉德一陣無言,他是真沒想到對方口才竟如此犀利便給,自己之前準備好的一些說辭,已經被徹底封堵,連出口的機會都沒有了。 而且,論起辯才來,他一個武人,又怎會是這兩個縱橫之士的對手呢,自然更是無言以對了。 好在,這台上也不全是武夫,很快,就有個身材修長,長相白皙的男子開了口: 柯永盛沒有急著與他辯駁,先笑問了一句道。 兩人同時衝他抱拳作揖,這才繼續由柯永盛與之應對道: 馬慎又強調了一句。看書菈 旁邊眾人立刻紛紛表示讚同, 就連秦玉德也深以為然地點下頭來。 麵對他們的這一自信表態,柯永盛又笑了起來,隨即搖頭道:「若是放在數年之前,馬先生所言自然是完全正確的。 他說著一頓,又看向秦玉德:「但是,時移勢易,到了今時今日,天下格局已早不同了。 「梁州郭氏已幾乎被我朝廷所滅,雖有一支逃往北邊晉州,卻也隻是苟延殘喘而已,可以說,如今的中原,其實就我大越朝廷與平天軍兩家而已。 「三年之前,合平天軍三股力量,朝廷也要退避三舍。可眼下嘛,就全然不是這麼回事了。 「單論兵力,朝廷便可在短時間裡齊集百萬之眾,不知秦都督麾下那十多兵馬能擋得住嗎? 「還有,就是不直接用兵,朝廷也有的是其他手段來製約開封。旁的不說,光是糧食一項,隻要朝廷下令,不讓江南與兩湖賣一粒糧食到北邊,就足以在短時間內讓開封等北方城池缺糧,百姓難以為繼了。 秦玉德隨著他這說辭,臉色驟然陰沉,臉上的肌肉都不受控製地顫抖了幾下。 因為他知道,對方說的確是實情。 早在前宋之時,因為天時地利種種緣故,中原地區種糧的區域就已越來越少,最後隻能靠著南方各地輸送糧食。到了大越朝中期以後,這一情況就更為嚴重,從而有了的說法。 之前無論是孫寧還是郭炎,為何非要拿下兩湖,其關鍵就在於此了。隻要這個大糧倉在手,便可在某個時候化作最為鋒利的武器,給敵人以致命一擊。 之前幾年,朝廷都沒有在這上頭花心思,依然準許湖廣把糧食賣與北方各地。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不會由此入手,而以現在中原地區對南方糧食的依賴,一旦真出了這樣的事情,他們治下的問題可就嚴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